回覆列表
  • 1 # 淡墨餘香r

    小時候偷東西?哈哈哈,我偷過。想起覺得好玩。原諒了曾經的自己,還給自己上了一課。

    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家裡的大人每天忙家裡的農活,沒人管的我們就是一群放養的羊,滿山跑,到處竄。

    成長的過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到現在還忘不了的,那一次偷了別人的東西,也是至今為止偷過一次別人的東西。

    記得那天下午我們幾個小孩在泥房那裡捉迷藏躲貓貓,泥房裡面有一些稻杆凌亂的堆在屋子中央,這個是沒人住的房子。起先我就躲在這稻杆底下,躲了一下覺得不安全,就遛到旁邊有幾塊磚頭搭起的小屋子,靠近外面有個灶臺一樣的東西,我好奇的往裡看,看見一隻母雞在裡面窩著一動不動,我一下激動起來:母雞是不是要下蛋了,如果我等母雞下了蛋偷偷拿走了誰都不發覺,那我就有雞蛋吃啦!要知道那時候有雞蛋吃是很難得的。

    我在旁邊等了一會,那隻雞還是窩著沒動靜,我按耐不住伸手到雞窩著的地方摸了一下,摸到兩個蛋!趕緊拿出來就跑。一邊跑一邊想:“這個雞主人自己家的雞在外面生了兩個雞蛋了都不知道,我明天還會再來的。”腦海裡馬上出現自己正在吃雞蛋的畫面,想到這一個勁咽口水。

    回到家,看見媽媽剛從房間出來走進廚房,我炫耀著拿出兩隻雞蛋跟媽媽說在山上的一個塃地裡撿到兩個沒人要的雞蛋。媽媽懷疑的看著我:“你不會是偷了誰家的雞蛋了吧?”我說:“怎麼可能?不知道誰家的雞跑山上去玩不小心生了兩個蛋在山坡上,沒看見雞,也不見人,我不撿的話,這蛋也是壞掉沒人看見。”媽媽聽了說:“那晚上給你做來吃。”

    晚上的時候,媽媽準備煮雞蛋的時候,意外發生了。媽媽開啟雞蛋的時候發現那個雞蛋裡面有一個沒毛的,光溜溜的一個像小雞形狀的東西;再開啟第二隻雞蛋,裡面和第一個是一樣的,只是比第一個多了點毛毛。媽媽看見這樣趕緊扔了。我的美味泡湯了,同時又不甘心:“明天我再去看那隻雞還有沒有生雞蛋。”

    第二天我還沒來的及去看那隻雞有沒有生雞蛋,我從外面回來就看見堂伯母在我家門口站著和我媽在說話。她是大嗓門而且看起來略有生氣的樣子,跟我媽說我太調皮了,正在孵的雞蛋都偷走了兩個,那小雞都快出殼了,還說是誰誰看見我從那裡出來的。我媽在一旁一個勁的道歉。

    我頓時明白了:那隻母雞是在孵小雞,難怪有兩隻蛋,那只是我摸到的,裡面肯定還有其他雞蛋。也難怪開啟殼的雞蛋是這個樣子。

    最後媽媽拉著我去給伯母道歉認錯,伯母原諒了我,我也意識到這種錯誤。

    長大後每每想起還是覺得好笑,這是童年的“小插曲”。好在大家都能很好的處理這件事,媽媽的教育和我對自己的嚴厲要求讓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不會再犯這種錯誤。

  • 2 # 飛典型80後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會很容易就被一些新奇的有意思的小東西吸引並想著去佔有。孩子時期會有這樣的想法。小孩子做事是需要父母教育的,出了問題也並不全是孩子的錯。如果是我我會原諒我自己並教育好下一代。

  • 3 # 伊朵雪608

    小時候有沒有偷過東西?我想70/80後的人都會不多不少偷過吧!那個年代每個人生活都不富裕,特別是農村人,而我就是那個80後的農村人。

    我小時候也偷過東西,沒有後悔,沒有懊悔,所以談不上要不要原諒自己,因為我那時候是偷過一次菜,一次花生。為什麼那麼清楚記得次數呢,因為這些回憶對我來說是美好的,愉快的,時至今日回想自己當過小偷也不覺得丟臉,而是喜悅。

    說說我做小偷的事吧!當時還是讀小學四五年級,也是懂事的年紀了,為什麼偷菜呢?偷菜也不是回家吃,而是到小姐妹家裡煮菜粥吃。當時小姐妹的父母出外地種菜為生,只有小姐妹幾姐妹在家,父母不在家裡當然比較自由自在的,所以,有次剛好週末約好去她家過夜,打牌打到半夜餓了,於是到門口偷了鄰居的菜煮了菜粥吃。

    另一次偷花生其實也沒偷成了,80後的小夥伴都知道,家庭不富裕的小孩想吃點零食是很難的,何況我們當時姐妹眾條件不好,想吃零食更難。平日到地裡幫父母淋菜看到有人種的花生,嘴饞得很便起了賊心,與小姐妹們約好晚上便摸黑到地裡去。不曾料想對面的狗似是看到我們一樣,拼命叫起來,我們當時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看到狗聲消停了也消了賊心,不敢再行動,空手而歸,此那次之後,我們再不敢去偷東西了。

    這些都是童年時的一部分,雖無大錯,但終究是不對的,俗話說:小時偷針,大後偷金。幸好,我們也懸崖勒馬沒有一錯再錯,小時候的一次錯事也成了我們小姐妹團聚時的笑料。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小孩子基本上不會有偷菜偷吃的了,但也要教育好小孩子一針不偷,一線不取,小時候不改,久了會成為習慣。

    不管小時候偷過什麼,都是小時候的事,只要現在的你不是個小偷或職業小偷,都不必為過去的事內疚太多,人要向前看的。如果你心裡無法原諒自己,那麼,從這一刻開始做更好的自己,幫助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去減輕自己的罪惡感,告誡自己不再犯錯,眾善奉行,凡惡勿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網路瀏覽的過程中,你對什麼樣的內容最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