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品侍衛

    中國的輕機槍在設計時之所以是無法快速更換槍管的模式,主要還是出於當初中國的戰術需求所導致的。在過去中國是時刻準備著與美國貨蘇聯打世界大戰的,當時的美國與蘇聯都處於鼎盛時期,無論是裝甲力量、運輸力量、炮兵力量、直升機力量等各個方面中國都處於絕對的劣勢,也正是在這種絕對的劣勢中中國軍隊設想的就是與火力和機動性都是絕對優勢對手交戰。

    可這樣一來就必須面對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在如此劣勢的作戰環境中一名機槍手在戰場上可以存活多久?在美蘇步兵普遍裝備炮擊跑、榴彈發射器、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的情況下,我軍的一挺機槍不可能在一個固定地方持續射擊。

    說白了一名機槍手能在一個火力點發射幾十發子彈就很不容易了,隨後就必須快速轉移射擊位置,不然就很可能暴露目標被集火消滅。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設計機槍的前提便是輕量化,而對於更換槍管的需求其實並不大。

    畢竟正是由於這種戰略劣勢,繼而導致我軍輕機槍根本就不會發生槍管過熱的情況,因為在槍管過熱之前就必須轉移射擊位置,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輕機槍擁有快速更換槍管的能力,只要把機槍本身做的足夠輕就可以了,畢竟在這種戰略劣勢中與敵人交戰,一名機槍手在槍管發熱之前還能活著,就已經是奇蹟了。

  • 2 # II白日飛昇II

    56式班用機槍是仿製自蘇聯RPD班用機槍,不存在什麼中國特有的戰術需求。而蘇聯設計的所有班用機槍包括RPD、RPK、RPK-74都不能快速更換槍管,連用機槍和後來的通用機槍才可以。其原因個人沒見過官方說法,姑且猜測一下:

    蘇聯設計裝備班用機槍的年代步兵已經普遍裝備自動步槍,步兵班火力足夠旺盛,而班用機槍使用與步槍相同的中間威力槍彈(或小口徑槍彈),其實算是一支重槍管自動步槍,射程和壓制力比自動步槍也只是略強。

    所以對班用機槍的壓制能力要求不高,射擊方式為長短點射,不會連發直到打空彈匣(彈鼓),質量輕兩腳架的班用機槍那樣打純屬浪費子彈。所以班用機槍槍管過熱的現象很少出現。

    而蘇聯設計武器是實用主義至上,既然不需要就不會設計成快速更換槍管,這樣結構更簡單,更有利於大量生產和新兵訓練

  • 3 # 瘋狗的輕武

    56班機它爹,也就是毛子的PRD機槍它並不是作為通用機槍出現,而僅是班用武器。而班用武器相對來說更注重的是段時間的火力壓制用以掩護拿步槍的那幫兄弟突進,因此對持續火力的要求不高,所以快速換槍管的意義不大。

    再加上PRD打的是7.62x39mm中間威力彈,相比全威力彈的膛內穩壓較低,不是那麼容易過熱。而且這會兒他們都用上了膛內鍍鉻,這也能提高槍管在高溫下的剛度。

    打個比方,英國的布倫機槍可以快換槍管,因此英軍往往會備上一兩根備用。但鍍鉻之後就基本不發備用槍管了。

    另外蘇聯當時指導思想又是大縱深作戰,以機械化步兵和坦克叢集為主。火力方面更多的應該以車載火炮以及通用機槍來維持,班排一級的步兵那點火力持續性根本不夠看。這也是為啥後來蘇軍很快撤裝了RPD,轉而換成更輕便且與AK同槍族的RPK的原因。

  • 4 # 紅色手電筒

    56式輕機槍是蘇聯RPD輕機槍的仿製產品。蘇聯研製RPD的目的是替換原來DP28也就是大盤雞輕機槍。

    DP-28就是不可更換槍管,後來DPM才改成可更換槍管,對於輕機槍來說,要能夠跟上步槍手的步伐是第一重要的。

    RPD是當時使用彈鏈供彈的機槍中最輕的,而且100發的彈鏈也不少了,150發/分的戰鬥射速能夠滿足輕機槍的要求,而且現在那還讓你在一個地方猛突突呀?

    RPD輕機槍發射7.62毫米中間型威力彈,和步兵班裡邊的AK、SKS的彈藥通用。對於RPD來說,它的定位是一種輕便的、能夠跟隨步兵班快速運動的輕機槍,有的資料管這種機槍叫做突擊機槍,這種機槍要求就是要輕便,而可更換的槍管本身就是十分沉重的負擔,當時的RPD是使用彈鏈供彈的機槍中最輕的,全槍重量只有7.1公斤,這樣就能夠輕鬆的跟隨步兵班運動。

    可更換槍管的機槍是比較強調火力的持續性,也就是打算在一個地方突突突半天的那種,而RPD不是那麼使的,RPD是那種在一個地方打上幾個長點射就要搬家的機槍,在運動的過程中槍管就會自然冷卻,所以槍管發熱的問題並不是那麼嚴重。

    蘇聯人後來走的更遠,象RPK連彈鼓都很少用,一般是45發彈匣,而80發/分的戰鬥射速也是能夠滿足蘇聯人的戰術要求。

    蘇聯人的RPD並沒用多久,到了六十年代就被RPK取代了,RPK是把這種突擊機槍的設計思路繼承了下來。

  • 5 # 國平軍史

    56式輕機槍,非常熟悉,打過非止一次,屬於100發彈鏈供彈的輕機槍,但有一隻圓盤似的彈藥鐵盒子,彈鏈是圈在一起存放裡面的。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效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此槍仿製蘇軍的RPD輕機槍,與仿製AK-47自動步槍的56式衝鋒槍,仿製SKS半自動步槍的56式半自動步槍,儘管槍械零配件都不能通用,但都發射7.62X39mm1956年式步槍彈,而被命名為“56式槍族”。56式槍族,也是我軍步兵裝備中最著名的槍械,參與了62年西部、69年北部、79年南部的軍事衝突,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是三把好槍,本文作者都打過無數次,包括54式手槍,都是當年我軍大規模裝備的制式槍械。56式輕機槍,是裝備步兵連的火力壓制武器,基本上每個班配一挺,全槍長1.04米,空槍重7公斤,100發彈鏈鐵盒機匣下方供彈,與56式衝鋒槍的30發彈匣不通用,火力持續效能比81/95式的75發彈鼓要強勁許多。有可摺疊的兩腳架,有效射程1000m,不能打單發,只能打連發,扛在肩上行軍,一般男人都能承受,只是兩個彈盒掛在腰間的話,走起路來特別是跑步時,啪啪啪錘打身體,確實不方便也很心煩。戰後發展的輕機槍,基本上都是不用更換槍管的,但卻普遍加重了槍管,對輕機槍的需求,事實上已經大大降低了,反正不需要長時間持續射擊,能自然冷卻就可以了,原因就是步兵裝備了30發彈匣供彈的自動步槍,單兵包括班組火力大大加強了,降低了對輕機槍的依賴性。不似二戰時期,儘管有了一定數量的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德軍甚至裝備了自動步槍,但步兵多數裝備的仍然是火力稀薄的5發手動步槍,由於單兵火力弱,步兵班對能更換槍管,採用20/30發彈匣供彈的輕機槍的依賴性就非常高。況且,56式輕機槍發射的是7.62X39mm1956年式步槍彈,並非二戰時期的大裝藥量的步槍彈,而是中間威力步槍彈,也可稱為減裝藥步槍彈,彈丸發射時的膛壓,要大大低於二戰時發射全威力步槍彈的輕機槍,也是不用更換槍管的一個重要原因。56式輕機槍,是我軍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且火力最猛的輕機槍,在軍中的口碑遠超此後取代它的81式以及95式班用機槍。

  • 6 # 雲山珠水2018

    56班機設計是以點射為主前的前沿班級遠端壓制用機槍,跟連排級通用重火力壓制型機槍大有區別,不使用快速可更換槍管是正確方案

  • 7 # 清風十八度

    中國1956年式7.62毫米輕機槍是仿製前蘇聯的RPD輕機槍(пд7.62毫米機槍),1956年定型,63年經改進設計定型56-1式,大量裝備部隊,56式輕機槍是步兵班、分隊在近戰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主要武器。使用中國56式7.62X39毫米步槍彈。

    前蘇聯RPD7.62mm輕機槍是前蘇聯捷格加廖夫在1943年設計的,使用前蘇聯M43式7.62×39mm中間型槍彈。二次大戰後正式裝備蘇軍,以代替ДП輕機槍。該槍有多種改進型,但改動都不太大。用途是殺傷600m內有生目標。結構簡單緊湊,質量較小,使用和攜帶較為方便。供彈方式彈鏈式,容彈量100發。全槍質量(不含彈鏈盒)7.1kg,槍架質量520g。

    RPD是戰後蘇聯服役的第一代班用機槍,捷格加廖夫在設計RPD的時候就沒有考慮給RPD快速更換槍管。其實這是二戰的作戰經驗對設計思路的影響。快速更換槍管的主要是因槍管本身不耐熱導致的,如果槍管足夠耐熱就可以不用換了。RPD採用的是加厚的槍管,槍管質量增加,能夠吸收的熱能更多,溫度升的也就沒那麼快。加上RPD本身用的就是7.62x39mm中間威力彈,槍管也不那麼容易過熱了。不換槍管用重槍管,是美華人在M2HB上的經驗。二戰期間輕機槍都是輕槍管,打不了200發就會過熱,當時的捷克式、歪把子等機槍都有快速更換槍管的功能。而RPD就設計成可以保證持續300發不用換槍管,這個指標當時已遠超出實戰需要了。輕機槍不是塹壕戰充當固定火力點的馬克沁,需要一刻不停地扣住扳機。輕機槍是隨班組機動作戰的壓制武器,實戰時輕機槍基本上是以短點射和長點射為主。二戰的輕機槍打的是全威力彈,用的是輕槍管,必須要經常更換,否則槍管就打廢了

    實際上自動步槍槍族,不打全威力彈的輕機槍,槍管都是沒必要快速更換的,蘇聯的第一代班用機槍RPD和第二代RPK都屬於這種設計,屬於使用加厚槍管的自動步槍。

    中國的95式班用輕機槍也是一樣的,採用重槍管,打5.8mm機槍彈。

  • 8 # 知青百科

    中國的“五六式”槍族,是我軍最統一完整的步兵武器系列!她擁有“五六半”的精準,“五六沖”的狂暴,“五六班機”的輕重配置。彈藥絕對的統一使用!是我軍輕武器裝備的一個巔峰!

  • 9 # 桌面戰爭兵棋

    (56式輕機槍)

    要說到在中國解放軍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武器中,56-1式輕機槍就不得不提了。當時我軍的班用武器,都是以56式冠名,當然班用輕機槍也不會例外,56式班用機槍的前身是我們蘇聯大兄弟的捷格加廖夫輕機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DP-28輕機槍(大盤雞輕機槍)。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是中國56式機槍仿製的藍本)

    DP-28輕機槍被命為“暴力割草機”,槍身一個大圓盤,圓盤在射擊時跟著轉動,又被稱之為“唱片機槍”,這款機槍是前蘇聯最早製造的輕機槍,作為蘇聯在二戰時期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

    (DP-28,大盤雞機槍也成為了許多遊戲中機槍的代表)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其科學技術和軍工工業水平都十分有限,無法獨自自主的設計研發新型的軍事武器裝備,只能夠在已有的別的國家的武器裝備基礎上進行仿製和改進,而DP-28輕機槍正好就是中國需要的一個藍本。

    (在越南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56式輕機槍)

    56式機槍應運而生,槍身總長度為1041mm,槍管長度就有520mm,永遠4條右旋膛線,空槍重量為7kg,槍口口徑為7.62毫米,射擊初速為735m/s,射速在650發/分鐘,有效射程800米。這樣看來56式輕機槍有著不錯的資料,那麼可能有人就會說了56式機槍和DP-28一樣都無法更換槍管啊,一旦槍管發熱到臨界值就無法繼續射擊了,火力的持續性成為了問題。

    (56式機槍成為了一種火力兇猛的叢林壓制武器)

    但實際上56式機槍和DP-28一樣都是不需要更換槍管,可更換的槍管的機槍都是強調火力持續性的,也就是架槍在一個位置一直保持火力壓制的機槍,但是56式機槍追求的是在一個地方進行持續性的連續短點射,做到精確的火力壓制,然後更換射擊位置,而在運動的過程中槍管自然會冷卻,所以槍管發熱的問題並不是很嚴重。

    之所以如此設計也和當時軍方需求有關,在越南戰役中56式機槍就發揮了它獨特的重要,因為不需要更換槍管,所以在設計和製造的工藝上就減少了複雜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沒有了複雜的工藝,機身的重量也非常小,槍身體積也不大,在戰場上的便攜性非常好,特別適合在熱帶叢林作戰,同時又發揮了輕機槍的火力壓制持續性,甚至美軍在越南戰場上繳獲了這款機槍後,也對其讚不絕口。

  • 10 # 蕭蕭219856204

    原因是:和美蘇打不到換槍管的時間機槍手就被火了覆蓋了,和周邊猴子打不到換槍管的時間我們的火力就把他們覆蓋了。所以沒必要增加成本去設計生產可快速更換槍管的班用機槍。

  • 11 # 步斌納顏

    現代小規模戰爭已經不需要前線輕機槍的持續火力支援,輕機槍隨單兵運動,只有短時火力壓制功能。所以不必象二戰德軍M42輕重通用機槍那樣提供持續支援火力,必須更換槍管才能實現持續支援能力。

  • 12 # 東方森林1968

    班用機槍是隨班組戰鬥隊形的隨行火力,主要是陣地前沿的火力壓力及對步兵火力點的消滅,班組作戰是綜合火力,班用機槍總攜彈量也就是四個彈鼓,戰鬥過程是沒有機會做二十發以上的長點射,所以還不至於使槍管溫度過高,不能滿足使用,步兵隨行武器還是以輕便為主,次之的是精度及火力密度。

  • 13 # 路遙知馬力lb

    現在戰士們扛著“全世界最輕(17公斤)的重機槍12.7”,能伴隨步兵到達任何位置,誰還在意56輕機能不能換槍管。另外,軍工兔還整出了12.7帶兩腳架射擊,這也太過份了吧?

  • 14 # 先看再想

    五六式輕機槍子彈是由上斜著進膛的,射擊多了易造成膛中岀現凹槽,再射擊時容易使彈殼膨脹而引起卡殼,筆者曾是軍械修理人員當年就遇到多次這種情況。

  • 15 # 山騾

    哪是伴隨步兵作戰的班用機槍,讓副手負一槍管,還不如多帶一彈鼓實用,為換槍管而増加槍重算過嗎?班槍只要短促火力即可。連續火力由機槍連58式連用機槍和53式重機槍負責!它們打完250發全裝威力彈即需換槍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愛惜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