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月與伴

    首先我要說一下,題主你可能對漢服的認識有點錯誤。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透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在黃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不是在漢朝時候才有的,也不是因為漢朝才命名為漢服的。

    之所以叫漢服是因為漢朝以後,人們逐漸用“漢人”一詞來指代華夏人。正如胡人傳統服飾叫“胡服”,漢人傳統服飾也就有了相對應的名稱“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便是漢族傳統服飾,如“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餘尚同漢服。”(《新唐書》) 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對漢人傳統服飾的稱呼,進而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符號,如“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詭漢服,號邢君牙兵,入吳山、寶雞,焚聚落……。”(《新唐書》)。

    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統治者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 元代修《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漢服: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夏收、殷喢、周弁以朝,冠端以居,所以別尊卑、辨儀物也……是年北歸,唐、晉文物,遼則用之。左右採訂,摭其常用者存諸篇。”(《遼史》卷五六志第二五儀衛志二漢服條)

    所以漢服的意思是漢族傳統服飾。和是不是在什麼朝代沒什麼關係。

  • 2 # 螞蟻傳統文化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選擇漢服出街,公交、地鐵和商圈,處處可見輕紗飛揚的優雅少女和長袍翩翩的古典少年,他們將中國古典元素穿上身,大大方方的走在街頭,成為一道令人移不開眼的風景。

    所謂漢服,又稱漢裝、華服,指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再配以符合朝代制式的髮飾、首飾等。這些不同款式的衣類,有著不同程度的實用性,且同時也有著其獨特的文化屬性。作為新傳er,在這場討論的背後,我們應該看到的是漢服及其背後文化的傳播。

    東晉漢人政權南遷,用的詞就叫“衣冠南渡”,說明衣冠本身就是文化和文明的符號。在這種符號中,服裝的樣式、顏色以及所搭配的飾品作為能指;而其款式、圖案、飾品的樣式等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服裝所體現出的個人社會地位、喜好、個性等,是該文化符號的所指。

    與此同時,服飾還是一個國家、社會和文明的重要表現形式。鍾敬文先生在其著作《民俗學概論》指出,“服裝在中國社會里不僅僅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它往往同時還是一種政治符號,其中蘊含著很多的象徵性和意識形態的理念或其背景。”

    傳播學者施拉姆曾深刻而幽默的論述過,衣服也能說話,不管我們穿哪種制服,可以無形中透露我們的性格與意向。而漢服,在演變為非語言符號的同時,也成為了一種交際手段,在人與人的交流中傳遞著有聲語言無法表達的資訊,這個資訊究其根本,是文化,這同樣也是如今我們對漢服復興念念不忘的根本原因。

    從欣賞美到傳統文化的崛起

    人們對漢服的普遍關注,主要是從近幾年開始的。早年間若是有人穿著漢服出街會被認為是相當怪異的。在漢服愛好者群體中,2003被認為是“漢服運動元年”,當時一位普通的電力工人王樂天穿著漢服走上河南鄭州的街頭,引起轟動。很快網路上就出現了王樂天身著漢服的照片。隨後,全國各地“漢服社”不斷湧現,“漢服熱”由此轟轟烈烈地展開,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漢元素服飾的復興,帶來了一輪國潮熱。國貨開始變潮,曾經的“土氣廉價”變成了如今的潮流。國潮崛起的背後,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提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覺醒。作為人的第二面板的服飾,人們透過服裝系統來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以及對自身身份的認同和自信。越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狀態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認同和辨異。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開始對中國傳統服飾產生興趣,並且願意為之買單。由於正版漢服制作費布料,工期長,人工費較高的緣故,這些中國元素傳統服飾的價格普遍都不低。除了產品符合審美的原因以外,這些消費行為也可以被解讀為是支援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華夏文明的一種表現。

    同袍”群體構建漢服亞文化

    亞文化又稱小文化,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是相對於主流文化而言的非主流、區域性性的文化現象。一種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同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價值和觀念。著名亞文化研究專家亨利布萊爾認為,亞文化叛逆主流文化有一定的必然性,而這種必然性並非是因為理性的缺失和享樂主義的泛濫。

    一方面,在漢服愛好者之中,人們互稱對方為“同袍”,這一說法是來自於《詩經·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一稱呼強化了漢服愛好者們的群體意識以及彼此間的情感認同,從而建立一個擁有“我們”意識的漢服愛好者群體。

    另一方面,在當下主流的服飾審美中,人們通常以歐美流行元素作為參考。每年的“巴黎時裝週”、“紐約時裝週”等時尚聚會,更是決定了當年或次年的主流趨勢,儘管近些年來一些主流品牌開始將中國元素作為設計靈感,但具有代表性的漢服及其漢元素依舊屬於非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漢服愛好者們透過社交平臺進行網路傳播,並由網路交流逐漸發展為線下聚集。漢服愛好者們,因由興趣在網路上建立的弱關係,透過在現實中的人際交往逐步轉變為強關係,從而形成固定的群體,最終構建出穩定的漢服亞文化。

    網路媒介促成新的消費需求

    近年來,在各類古裝題材影視劇熱播,尤其是在去年熱播劇《知否知否綠肥紅瘦》中,其服裝更是引發網路熱議。同時,在《中國詩詞大會》等傳統文化節目其中身著漢服的熒屏身影也不在少數。而關於漢服的話題在B站、抖音、微博等網路平臺上也具有相當的曝光度。據報道,在去年首屆中國華服日的直播中,創下了B站直播線上人數最高的記錄。今年抖音“漢服”話題播放量超過100億次,比去年同期播放量翻了數倍。

    在鮑德里亞的消費社會理論中認為,消費者不是對具體物的功用或個別的使用價值有所需求,他們實際上是對商品所賦予的意義(及意義的差異)有所需求,“消費者們消費的並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所包含的意義和所代表的符號”。在常人看來,年輕人身著漢服主要是因為漢服的款式有別於普通服飾,可以突出當代年輕人的個性,而對於年輕人群體,尤其是漢服愛好者群體來說,漢服不僅是一種證明身份的符號,更是代表了其個人對文化審美,高尚情操以及精緻生活的一種追求。不僅如此,購買漢服的高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個人的經濟水平,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消費行為。

    漢服遇困境

    過度開發使大眾接受遇阻

    2015年,主持人周立波在某節目中調侃一群身著漢服表演的年輕人,稱是“哪個洗浴中心的”而遭到批評,認為其不尊重漢服。作詞人方文山也在微博指責周立波“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清華大學教授、學者肖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周立波此舉可能是娛樂調侃、為節目造勢。

    從2002年開始,漢服開始走近普通百姓,雖然在輿論支援下越來越得到認同和肯定。但在這一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和諧音符,如過於形式化、商業味道濃、策劃痕跡強等。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群體內部存在分歧

    在漢服愛好者群體內部一直有“秀衣黨”與“考據黨”兩派之爭。“秀衣黨”單純喜歡衣服,不注重理論,也不在乎背後的文化;“考據黨”則剛好相反。後者鄙視前者只重表面功夫,他們認為穿漢服必須要尊崇傳統。因此,在外界看來,漢服愛好者群體只是是一個非正式、缺乏穩定性的“興趣小組”。

    二、缺少權威領導

    上文提到,在漢服愛好者中存在“黨派”分歧。事實上,在這一群體中同時還存在著諸多爭議,例如不同朝代的形制之爭,不在意原創和支援原創的“山(山寨)正(正版)”之爭等,這些爭議的根本,是由於缺乏基礎研究和權威引導。不僅如此,漢服服飾上下游產業鏈不成熟、大眾對漢服了解不夠,形制標準和現代需求脫節等同樣也是因為這一原因。

    三、過度炒作失去其本身內涵

    漢服服飾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中,其背後的商業價值也逐漸成為各類商家追逐的物件。過分的商業開發是漢服及其背後的文化被商業利益取而代之,商家用傳統和民族的符號對漢服進行營銷,網紅身穿漢服進行網路直播吸粉····這些商業化炒作使人們對漢服及其愛好者群體的態度發生轉變,從而忽略漢服本身的文化內涵。

    作為獨特的文化形式,漢服在實際中發揮著喚醒民族認同感,夯實精神和文化信仰的作用。我們不能因商業化而否定“漢服熱”,而應該從引導的立場出發,客觀審慎地張揚漢服作為民族文化符號的價值,使其逐步與社會發展和民眾需要契合,重構和再造漢服的精神核心,在避免空洞化和表面化的同時,真正起到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內涵的要義。

    站在個人的立場來看,無論是追求美觀的秀衣黨,還是尊崇傳統的考據黨,我們對漢服的熱愛都出自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敬畏和尊重。秀衣黨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考據黨在時尚狂流中堅守傳統,這都是我們為了繼承傳統文化所做出的努力。在漢服正流行的當下,正如這一期節目所總結那樣——

    全世界的服裝流行趨勢,在強勢的西方審美當中迷失了。但對民族的文化底蘊和審美,必然綻放在未來。總結為六個字,就是——知來處,明去處。

  • 3 # 瘋狗的輕武

    ...

    漢服又不是特指某個朝代的衣服,而是泛指漢族人所著的衣物風格,各個朝代都有談到漢服,但變化也很大的。

    漢代的《獨斷》中有這麼一句話

    《新唐書》中亦有描寫南詔和吐蕃軍穿著漢服混充唐軍燒殺搶掠的“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傍青石嶺,三分其兵趨隴、汧陽間,連營數十里,中軍距鳳翔一舍,詭漢服,號邢君牙兵”

    乾亨四年(遼景宗,979年-983年)也有漢服的描述

    所以說,漢服是個大系統... 只是個泛指

  • 4 # 蒹葭不再蒼

    漢服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所謂漢服並不是特指漢代的服飾,而是古時漢族的傳統服飾。從黃帝到明末清初,漢民族的服飾一直沿用,雖有所改變,但大體的主體特徵一直保留。最早是黃帝的制冕服,後來華夏各個朝代繼承漢衣冠。整個漢族的傳統服飾可以溯源至周代,經過秦朝的發展,到了漢代逐漸形成體系。漢服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像日本的和服,朝鮮的朝鮮服等都有漢服的特徵。

    如今漢服普及率高,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的影響。不僅作為一種審美潮流,它所承載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禮儀之邦,象徵著中國的燦爛文明和精神氣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因此,我們更為重要的還是去學習傳統文化,如此才能不至於對漢服、對傳統的理解流於表面。只有如此,我們才會理解禮儀之邦、衣冠上國到底具有何種內涵,才能真正在心底堅信起自己的文化自信。

  • 5 # 有夢想的黑灰

    我本人挺喜歡漢服的,尤其那些穿漢服的小姐姐,仿如不食人間香火的仙子,小小滿足了下我小時候的武俠夢!

    接下來我們來科普下什麼是漢服: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就像日本的和服,韓國的漢服,都是民族服飾,並不僅限於漢朝的衣服才是漢服,歷朝歷代都有我們的祖先都有漢服的因素在!所謂漢服,僅僅是統稱,當然你說的普及率很高,確實相比幾年前多了些,我也只是在公園裡見到些,這些大部分是受現代電視劇的影響,以及現代人審美觀發生的一些變化!

  • 6 # 江北陸小鳳

    有兩個原因

    1.漢服是古代華夏服飾五千年傳承變化的一個統稱,而不僅僅指漢代的衣服。

    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對於外貌服飾很有講究。華夏中的華字就有美麗的意思,也是通字“花”(參考詩句蘭葉春葳蕤,桂華多皎潔,這是一個美麗的像花的民族?問號臉?),孔子曾經讚揚管仲擊退戎狄,深情的說“微管仲我其被髮左衽矣”可見當時中原(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了一套穿衣打扮的規矩,比如右衽(左壓右,有種說法是左代表陽,右代表陰,左壓右即陽壓陰,所以只有左衽是死人和一些少數民族的穿法)右衽也成了漢服的顯著特徵。但同時服飾也隨著經濟發展、文化融合、政治要求而在進行變化。

    2漢朝是華夏民族第一個大一統的文明盛世,漢朝的服裝對後世的服飾風格影響很大

    三皇五帝已不可考,而夏商周也才是播下文明的種子,至於幾百年戰國春秋一場大戲更是你方唱罷我登臺,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吞二週而亡諸侯,架長車而鞭笞天下,這片土地才終歸同一,但是一夫作難而七廟隳,不到百年,不過二世,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就煙消雲散,而在秦的廢墟上,中華民族迎來了她的第一個盛世王朝——漢,漢

    這個字也刻進了黃河長江流域所有中華兒女的血液裡。漢朝在位的四百餘年(前202至220)裡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疆土大大擴張,對抗匈奴,邊境推至新疆,西南甚至曾打到過緬甸 。這安定富強的四百年是漢民族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傳統漢族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而將中國傳統服飾稱為漢服,未嘗不是對這些開疆擴土,奠基定業的先人們的尊重認可。

    漢代服飾的主要特點是“交領” “右衽”“無扣“繩帶繫結“寬衣大袖”給人飄逸靈動,古樸端莊的形象,在裁製上採用的“上衣下裳”(裳指下裙,衣與裳用繩帶束縛住)和衣裳連屬制(把上衣和下裳縫起來)而後世的服飾往往吸收了這些特點,即使有一些變化,但也常常蘊含著這些核心的元素。

  • 7 # 歪史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錯的,現在所說的漢服不是所謂的漢朝的服裝,而是古代漢人的服裝,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稱呼。

    比較正式一點的名稱是華服,也就是華夏族的服裝。由於滿清導致的斷代,所以很多人都沒有穿漢服的習慣。因為有清一世漢服被視為反叛的象徵一直被打壓。

    在古代如漢唐宋明等朝代的漢服都被稱為漢服,但是有魏晉,唐,宋,明制之分。現在看到的漢服全部寬袍大袖,是古代達官貴人的服裝,一般的貧苦人家都說短打扮。不會穿寬袍大袖的。

    而現在漢服雖然有一點點復興的跡象,不過依然是小圈子,漢服也成為部分商家斂財的舞蹈,一套服飾下來動輒數百上千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個是不利於復興的,真正復興依然需要時間。

    由於各種原因,漢服現在並沒有多少的普及度,僅僅是愛好者的出門打扮。或者是特定場合下的衣著。譬如表演,攝影等。

  • 8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今天流行的漢服,不是說漢朝人的衣服,而是漢族在古代的衣著,旗袍也是中國古代服飾,但是旗袍就不是漢服。

    守仁君是不穿那玩意的,也不是討厭,主要就是感覺這個衣服寬袍大袖的太不方便。坐個扶梯都容易出事。而且守仁君長的五大三粗的穿上也好看不到哪裡去。但是守仁君身邊有人就喜歡這東西,所以對於漢服也是略知一二。

    現在在大街小巷流行的漢服是五花八門,但是主要還是漢唐宋明這幾個朝代的居多,而且他們穿的衣服放在古代那起碼都是王公貴族級別的人才有資格穿。

  • 9 # 司馬公說歷史

    漢服普及主要是因為人們的民族熱情提升了,有錢了懂得美和享受。

    漢服它有一個漢字,象徵著漢文化,是人們心理的一種美好的寄託。漢服穿起來很好看,有古典美,能襯托女性的身材。而唐裝、旗袍也有人愛穿,各有各的好處吧!

  • 10 # 紅木秀士

    說說我的看法:漢服是漢民族獨特的服裝體系,而不是指漢代人穿的服裝。其實漢服的部分元素一直被傳承著,說這個問題先要說說漢服的文化,下面帶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漢服的制式分類

    漢服最早成型於殷商,歷經各代,一直傳承延續到明末,由於清朝統治者為了便於維護滿人的統治,強制推行剃髮易服的政策。致使漢服在清政府的血腥鎮壓下逐漸消亡了。

    漢服歷經四千多年的發展史,雖然款式繁雜,而且有常服、禮服、特服之分,但分析歸納起來主要分為三大類。

    1.“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制式。

    上為衣下為裳。上下連裳制,最經典的就是深衣。這類屬於長衣類,也就是長衫。既可以作禮服又可以日常穿著,是非常實用的休閒類服飾。深衣普及率很高,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從先秦發展到了明末。

    2.“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式。

    此種“深衣”上身和下身是分體的,是隆重儀式或大型祭祀活動的正式禮服。古代的帝王百官所穿的冕服朝服即是此種制式。並有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上衣顏色是純一的原色,而下裳是不正色,取“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之意。

    3.“襦裙”制式。

    此制式是婦女喜愛的穿著,“襦裙”(襦既短衣)實際也屬於 上衣下裳制式,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

    漢服的傳承

    漢服從殷商時期冠服制度的建立,到西周服飾制度逐步完善,都是遵循禮儀而行。

    秦漢時期的冠服制度對髮髻式樣和鞋子都有等級規定。

    魏晉時期則是以寬袍大袖,自然灑脫為特點。婦女的服裝多為上斂下豐,裙為多折襉裙。

    唐宋承上啟下,禮服和常服同時形成制度化。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中唐時期比初堂的襦裙要寬闊些,宋代的則較窄。

    元明時期基本傳承了傳統的制式,而且品種更加豐富。

    清代時期由於清政府為了達到統治目的而實行的“剃髮易服”制,血腥且殘暴的鎮壓下致使漢服逐漸消亡。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之下,漢族男子基本以滿服為模式,長衫、馬褂、旗袍,都是依滿族服飾而改良和發展的、並不是傳統的漢服制式。

    漢服的發展

    幾千年的漢服文化雖然在清朝的剃髮易服運動中消失了,但其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部分漢服元素一直有所傳承。至今的一些重要紀念活動、民俗節日裡仍可看到漢服元素存在。一些邊遠山民和國內部分少數地區也都保留著漢服特徵。

    中國曾經享有“衣冠上國”之稱,當今盛世,國力強大,人們從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出發,復原漢服制式,恢復漢族傳統禮儀及傳統節日,推廣國學,宣傳民俗民樂等。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恢復傳統漢服且身穿漢服進行推廣,稱之為漢服運動。當代的青少年在此氛圍影響下,也開始推崇和深愛上了漢服文化。

    結語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隨著我泱泱華夏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開始覺醒。

    睡獅以醒,復興傳統文化,揚我華夏華裳。漢服之美就在那裡,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這一份自豪。

  • 11 # 兜率諾天

    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漢族,我們稱漢人,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漢朝是對世界影響最早最廣的時期,所以我們的民族服飾當然稱作漢服了。

  • 12 # 舊書齋

    這個問題我有一點不認同,那就是漢服的普及率很高。漢服像是一陣風一樣,的確颳了一段時間,當然也不乏商業炒作推波助瀾,但漢服的普及率,不是很高,而是相當低。甚至在很多地方,漢服依然會被定位成奇裝異服或者是COSPOLY。

    如果和其他中國特色的服飾相比,比如唐裝和旗袍,漢服依然缺乏足夠的競爭力。許多中老年人,非常喜愛唐裝,甚至在一些重要的國際會議場合,唐裝也會閃亮登場。而旗袍就更加普遍,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會看到旗袍的身影。相比之下,漢服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缺乏足夠的競爭力。

    缺乏競爭力的漢服,自然不能說普及率有多麼高。

    如果把這個前提說清楚,後續問題實際上已經沒有回答的必要。但從問題本身來看,又比較有趣。

    為什麼是漢服,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看,漢服似乎可以指漢代的服飾,但在漢服熱中,漢服文化圈中本身也存在許多爭議,那就是漢服的朝代問題。也許這也是漢服無法普及的一個原因。

    漢服並不是漢朝的服飾,而是漢民族的服飾,因此,無論是漢朝,還是魏晉,還是唐宋,這些服裝都可以稱為漢服,於是有了漢版漢服,魏晉版漢服,唐宋版漢服的區別。如果瞭解中國歷史就會知道,看似大同小異,實際上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因此,在漢服圈子內,也會因為以哪個朝代為標準而產生爭議。

    也因為不同朝代漢服風格不同,讓漢服的普及變得非常困難。大部分商人並不懂這些東西,甚至許多商家完全就是照搬古裝劇裡的服飾,就把這些服飾,當成漢服,然後去炒作。這種炒作變得不倫不類,一件漢服裡面,莫名其妙出現了多個朝代的元素,顯得非常滑稽缺少品味。

    很多喜歡漢服的人,僅僅是覺得好看,但並不太懂漢服的文化,這種不懂,讓漢服缺乏根基,只能形成一陣風。刮過之後,就在無人問津。

    有人說,你說的不對,因為漢服文化需要發揚,需要創新。我想說的是,很多人把不懂當成了創新,或者以創新為幌子,來為自己不懂買單,這種創新,頂多算是噱頭,而非創新。可惜的是,漢服在普及過程中,因為不能瞭解文化,而盲目創新,讓漢服文化 變得不倫不類,自然也很難得到人們認可,更不要說普及。

    問題中說普及,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漢服普及,任重道遠,無法靠一時風氣或者商家的炒作,就讓人們接受。

  • 13 # 鳳凰涅磐228

    漢服是中華民族非常傳統的服飾,可以雍容華貴精妙絕倫到簡裝素雅輕飄如仙,每一款都有其獨特的韻味,因此,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推崇,近幾年現代社會里常見身著漢服的男女徜徉街頭,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那麼漢服的普及率那麼高而不是其他朝代的衣服呢?我來談談我的觀點。

    1.漢服的歷史。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不是專指漢朝時期的服裝。從黃帝即位開始製作,商朝冠服開始形成,周朝制定出服裝制度作為立政基礎之一,其中禮服制度對後世的貢獻和影響更是很大,以致到漢朝,漢明帝參照前幾個朝代的服飾制度,確定了以冠帽為區分等級主要標誌的漢代冠服制度,這是中國人繼漢武帝“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後,在思想領域後又在衣冠領域的一次文化復興,形成了漢服萬世一系的傳承。唐代時期的服飾承上啟下,發服和常服並行,法服是傳統禮服,常服又稱公服,是一般正式場合所穿服飾。宋代服飾大體和隋唐相同,但比隋唐的簡樸、嚴謹和含蓄。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並沒有完整的冠服制度,但受漢族的影響,衣冠基本相同,僅僅是髮型不同。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把周漢唐宋的服飾特點融合一起,確立了明代服飾的特點,後來他又親自制定六合一統帽和四方平定巾頒行全國,士庶通用。到了清朝時期,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族人的民族感便於滿洲統治,下令推行剃頭改服制度,雖然經過抗爭,比較偏遠的人和婦女服飾還能保留一些漢服的特點,但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族為模式,漢服也基本在清朝剃髮易服中消失了,但它的美依然流傳於民間。

    2.現代漢服的普及率高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受影視劇的影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特別是有些五千年文明孕育出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在閤家思想、詩詞歌賦等各種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之時,服飾作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象徵和國家、民族文化藝術的組成的部分也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和關注,而漢服做為華夏文明精髓之一,更有理由得以傳承和弘揚。加上古裝電視劇裡那些俊男俏女的絕美古裝扮像,讓追星族很想親身體驗一下身穿古裝的韻味。

    2.漢服本身的獨特美。漢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服飾之一,它的美不僅讓中國人折服,深受期影響得還有日本、朝鮮、越南、不丹等國,日本的和服是大唐服飾的演變,韓國的韓服是宋代服裝的變遷,雖然不同民族,但美的東西都可以共享。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化,現代社會的人們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把衣服制作得更便於工作和生活,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個性化的注重,人們追尋的服裝不僅僅是能蔽體,而是經典傳統的迴歸和優雅華貴的追求並存,完美與反常規的形成。漢服剛好符合這幾個特點,素雅的服裝清新脫俗,女孩挽起髮髻配上髮簪,美得就像一位仙女剛從天庭下凡;少年戴上方巾,成了萬眾矚目的翩翩少年。華貴雍容的漢禮服配上頭冠和禮帽,也高貴的讓人只能仰視。這份美讓人推崇和追逐,所以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日常生活中,不僅重大的祭祀活動人們會穿漢服,婚禮上選擇穿漢服的新人也越來越多,大街小巷穿漢服的俊男美女也成群結隊。

    漢服貫穿了華夏民族的歷史長河,承載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底蘊,我們不僅要傳承它的天人合一”“以儉養德”的內涵和美,更要善於把傳統文化和現代發展融合一起,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充分的展示出來,在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中超拔出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凱多自殺是真想死,還是吃飽了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