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凜冬之血

    看看都江堰的來由便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為什麼稱都江堰,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修建過程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較大的支流,發源於四川北部高山地區。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堤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透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為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里,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

    李冰建立都江堰: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間(約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在成都平原頂點的岷江上游幹流出山口處作為工程地點,團結和組織西蜀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在公元前256年前後建成都江堰。實踐證明,歷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優越、合理,工程佈置適合自然規律,分水堤、溢洪道、寶瓶口三項工程相互制約、相輔相成,聯合發揮引水、分洪、排石輸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至今仍然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司馬遷考察都江堰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馬遷奉命出使西南時,實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建立都江堰的功績。後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離堆處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諸葛亮設兵護堰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為農業之根本、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徵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護,並設專職堰官進行經常性的管理維護,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馬可·波羅遊歷都江堰

      元世祖至元年間(公元1264~1294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從陝西漢中騎馬,行20餘日抵成都,遊覽了都江堰。後在其《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說:"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魚,船舶往來甚眾,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

    李希霍芬考察都江堰

      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德國地貌學家、地質學家李希霍芬來都江堰考察,以行家的眼光,盛讚都江

  • 2 # 文文情感故事

    戰國時期,蜀地的岷江年年都發生水患,那裡的人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鬥爭,但一直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人們一直都生活得非常痛苦。

    後來,秦國吞併了蜀國,秦國為了將蜀地建成其重要的基地,決定徹底治理蜀地的岷江水患。於是,秦昭襄王便任命很有治水才能的李冰到蜀郡去擔任郡守,主持治理那裡的水患。

    李冰到蜀郡後,親自檢視當地的災情,他發現,發源於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兩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而從岷江上游挾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在這裡,抬高了河床,加劇了水患。特別是在灌縣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壘山,阻礙了江水東流,每年夏秋洪水季節,常造成東旱西澇。

    戰國時期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建立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歷史治水名人。

    他在修完都江堰後,在四川什邡洛水鎮修建水利工程,後病逝於此,葬於洛水鎮旁邊的章山之上。被後人尊為川主。在洛水旁邊的高景關和洛水之間的地段關口兩側後人修建有大王廟、二王廟紀念李冰父子。鄧小平、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為李冰陵園題字。

    李冰

    李冰經過實地檢視後,發現原來確定的引水渠選址不合理,就廢除了原來的計劃,把引水口上移到了成都平原沖積扇的頂部灌縣玉壘山處,這樣可以保證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暢的渠道網。他新規劃的引水渠,由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及渠道網所組成。

    在修築分水堰的過程中,李冰採用江心拋石築堰的方法失敗後,就另闢新路,讓竹工編成一些大竹籠,裝滿鵝卵石,然後一個一個地沉入江底,這樣就戰勝了湍急的江水,終於築成了分水大堤。據後來唐代作家李吉甫所著的《元和郡縣圖志》記載:

    犍尾堰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決。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之。累而壅水。

    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維修都簡單易行。而且,籠石層層累築,既可免除堤埂斷裂,又可利用卵石間空隙以減少洪水的直接壓力,從而降低堤堰崩潰的危險。

    李冰

    分水大堤前端猶如魚頭,所以取名叫“魚嘴”。魚嘴是在寶瓶口上游岷江江心修築的分水堰,因堰的頂部形如魚嘴而得名。據《華陽國志》記載: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魚嘴。它將岷江分為內外江,起到了航運、灌溉與分洪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控制流入寶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魚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也用竹籠裝卵石以堆築,堰頂做到適宜的高度。

    這樣,當內江水位過高時,洪水就經由平水槽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就能保障內江灌區免遭水淹。同時,由於漫過飛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旋渦作用,就有效地衝走了泥沙在寶瓶口前後的沉積。

    寶瓶口前後的沉積。

    魚嘴的分水量有一定比例。春耕季節,內江水量大約佔六成,外江水量大約佔四成。洪水季節,內江超過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飛沙堰自行溢位。

    接著,李冰又帶領人們開鑿寶瓶口。因“崖峻阻險,不可穿鑿,李冰乃積薪燒之”,劈開玉壘山,鑿成寶瓶口。寶瓶口不僅成為了進水口,而且以其狹窄的通道形成了一道自動調節的水門,對內江渠系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寶瓶口一帶的岩石渠道,十分堅固,千百年來在岷江激流衝擊下,都沒有被沖毀,有效地控制了岷江水流。清代詩人宋樹森所作《伏龍觀觀漲》一詩云:

    我聞蜀守鑿離堆,兩崖劈破勢崔巍。岷江至此畫南北,寶瓶倒瀉數如雷。

    李冰修成寶瓶口之後,又開兩渠,一渠由永康過新繁入成都,稱為外江,另一渠由永康過郫入成都,稱為內江。這兩條主渠溝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佈的農田灌溉渠,初步形成了規模巨大的水利工程渠道網。

    在以後的幾年裡,李冰又帶領蜀中百姓,在灌縣南面的玉壘山下一帶,修建了分水魚嘴、金剛堤、平水槽等多處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後來統稱為都江堰。

    我聞蜀守鑿離堆

    李冰修築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從根本上治住了水患,還變患為福,灌溉良田萬頃,澤被世世代代的蜀中人們。從此,蜀郡沃野千里,富饒豐足,被稱為“天府之國”。李冰也因此被後人尊稱為“川祖”,受到世代蜀人的愛戴和敬仰。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佔有光輝一頁。它悠久的歷史舉世聞名,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歎。中國古代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唯獨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經久不衰,一直都在發揮著防洪灌溉和運輸等多種功能。

    蜀地人民都把李冰兢兢業業為民造福的精神,作為學習效仿的榜樣。為了頌揚李冰治水的偉大,人們把他英雄事蹟不斷豐富和神化了,以突出李冰的非凡智慧和神奇才能。於是,在民間就衍生出了許多關於李冰治水的神奇傳說。

    相傳李冰來到蜀郡後,發現原來岷江裡面有一個江神,是一條作惡多端的孽龍。它稍有不高興,就會興風作浪,下起大暴雨,淹沒兩岸莊稼和村莊,禍害百姓。

    孽龍要求當地百姓在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選出一個漂亮的童女給它做媳婦,並且還要每家每戶集巨資給它舉行熱熱鬧鬧的婚禮。許多人家為了躲避江神的迫害,不得不拖兒帶女遠走他鄉。這樣,致使岷江一帶漸漸土地荒蕪,人漸漸也稀少了很多。

    相傳李冰來到蜀郡後,

    李冰到蜀郡上任不久,弄清楚這裡的情況後,決定要治一治這條孽龍。眼看一年一度為江神娶媳婦的日子到了,那些沒有能力離開的人們又開始給江神籌集錢財選童。這時,李冰說:“今年就不用籌集錢資了,童女就選定我家小女,你們就不要費心思了。”

    人們聽說李冰郡守如此捨己為人,都非常感激,同時也為李冰擔心。他們擔心李冰會出事,再說也不願失去這樣的好郡守,都希望郡守能夠戰勝孽龍,消除禍患。

    到了農曆六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李冰把自己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一同來到江邊。主祭人登上祭江神壇祭奠完之後,壇下鑼鼓喧天,鐘樂齊鳴。三鼓過後,江面上突然波濤湧起,水柱沖天有十餘丈高,人們說,這就是江神迎接新娘的儀式。

    這時候,人們本應把新娘送入水中。可是李冰說:“不用急。這次能與江神結為姻親,真是榮幸萬分,我李冰很想能夠目睹江神的尊顏,還請江神早點現身,不要誤了好時辰。”

    李冰

    說完,李冰親自斟滿一杯酒,走上祭壇舉起奉上。可是過了很久,就是不見江神的影子。李冰見此情景,知道江神在戲弄百姓,不由勃然大怒道:“你這作惡多端的孽龍,殘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今天我李某為了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情願捨命與你搏鬥,你就趕快現身吧!”

    說著,李冰就提著寶劍,奮身跳入江中。這時,江上的水柱不見了,好像變得風平浪靜的樣子,只是隱隱覺得有些地動山搖的感覺。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狂風大作,煙塵蔽日,恍恍惚惚之中,人們看到江邊有兩條青黑色的犀牛在拼命地激烈爭鬥,難解難分。不一會兒,這兩條犀牛便消失了。

    在岸邊觀戰的人們正在疑惑時,只見李冰氣喘吁吁地從水中跑上來。他對隨從武士說:“這條孽龍本事很高,尤其是力氣特別大,我跟它戰了很久也不能取勝。現在上岸來,要求你們助我一臂之力。”

    李冰手下武士說:“我們剛才看到兩頭犀牛在河邊搏鬥,知道是您跟孽龍在激戰,但只是兩頭犀牛一模一樣,我們也分不清哪一頭是您變的,也就不好來助戰。”

    於是,李冰就把一條雪白的綬帶纏在腰間,對武士說:“現在我腰間繫有白色絲帶,這樣我再去跟它爭鬥時,那頭腰間是白色的犀牛就是我變的,你們記住這點就行了。”

    說罷,李冰又跳到水裡與孽龍戰鬥起來。當兩頭犀牛再出現時,李冰手下武士就一個個手執兵器,紛紛擁上前去,幫著李冰一同戰鬥。這些武士拿起手裡武器對著那頭身上沒有白色絲帶的犀牛一陣奮力砍殺,最終把那頭孽龍變成的犀牛殺翻在地。

    李冰又跳到水裡與孽龍戰鬥起來。

    孽龍倒在地上後,很快顯出了原形。李冰趕緊吩咐人們將早已準備好的粗大鐵鏈,嚴嚴實實地把孽龍捆縛起來,牢牢鎖在江中一個深水潭中。

    在民間傳說中,神話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中國古代雜著集《太平廣記》中有二郎神的傳記。宋代著名詩人范成大稱李冰擒住孽龍鎮於伏龍觀。

    後代人們為了進一步紀念李冰,就在他降伏孽龍的地方建了一座觀,取名為伏龍觀。進了觀,抬眼便見一尊李冰石像,石像氣宇軒昂,鬚髮微微飄動,深邃的目光中透出一種非凡大志和氣魄,讓人們為之震撼!

    關於李冰治水傳說,東漢以後不斷有所增加,北宋開始流傳李冰之子李二郎協助治水等神話。後來在每年清明時節,當地人們都會在二王廟舉行祭祀活動和開水典禮。

    李冰治水的故事被人們神化,反映了人們對為民辦事的治水英雄李冰的崇敬之情,也表現了人們心目中偉大英雄的形象和精神。李冰的治水故事,一直激勵著後人與自然災害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

  • 3 # 匹諾曹jun

    1974年,考古學家在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發掘出來石像一尊,刻有“蜀郡李府君諱冰”、“建寧元年閏月…”字樣,建寧是東漢靈帝年號(公元168-172年),如果石像真實,則在公元170年左右人們已經明確記錄並認同了李冰修建都江堰。自此後人認為李冰修建都江堰確鑿無疑。

    李冰

    一、李冰這個名字怎麼來的?

    李冰相傳是秦昭王時入蜀擔任太守。按秦滅蜀的公元前316年算,建寧元年距此不到500年,成書於公元前90年的史記距此約200年,史記記載“蜀守冰鑿離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前再無關於李冰的任何記載,史記沒有明確說是李冰,只說冰,沒有姓,值得指出的是同一段文字中做水利工程的西門豹和鄭國都是有名有姓。班固在漢書中把史記這段話加了一個“李”字,明確指出是李冰開鑿離堆。班固公元92年去世,去世時候《漢書·溝洫志》已經完成,也就是說史記後約200年,班固指出了是李冰開鑿離堆。於是就有了再100年後的建寧元年石像。這就是從“冰”發展到“李冰”的有記錄的歷史過程。

    二、秦朝文獻中有沒有記錄李冰?

    相傳李冰修建都江堰,為秦國強大奠定了大後方,提供了堅強的物質基礎,是秦國功勳太守,按理說史書應該有記錄,秦始皇焚書應該不會燒關於功臣李冰的書,因為他當時燒的是“詩、書、百家語者”以及除秦史之外的史書,保留了“醫藥卜筮種樹”這類實用的書。在項羽燒阿房宮之前,蕭何已經先去圖書館取秦國文獻、檔案、律令、圖籍並藏起來了。此後漢朝建立後,蕭規曹隨,再到西漢朝廷大量徵集民間書籍,因此可以判斷秦國文獻在漢代是有較好的保留和傳承的。司馬遷作為西漢史官,遍覽內府藏書,並且到過蜀地考察(史記記載“太史公曰:餘南登廬山,………,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且與來自蜀地閬中的天文學家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四川有如此博學的朋友,又親自專門去看了離堆,但司馬遷關於“冰”開鑿離堆的記錄卻過於簡單,意味著他沒看到關於“李冰”的記載,包括朝廷徵集來自蜀地的典籍也沒有提到“李冰”。在司馬遷時代,落下閎、司馬相如、揚雄這些蜀地文人已經進去了長安的核心圈,現在想來,估計司馬遷得到這則訊息只是傳說,不是書面記載,通俗點說就是司馬遷聽說蜀地的老大“冰”開鑿離堆,治水害。在他之前都無關於“冰”治水的書面記錄,他之後漢書,風俗通等都相繼明確出現了“李冰”,也就有了漢書100年後的建寧元年又如此慎重的為“李冰”刻石記功,以及此後歷朝歷代的記錄,並最終成為了“信史”。

    都江堰寶瓶口(圖)

    三、文獻關於戰國以前蜀地治水記錄

    其一,《尚書·禹貢》關於蜀地(梁州)治水只寫了“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從未提及誰開岷山引導江流向東成為沱江,後來史記中提到導江的是“蜀守冰”,今天在成都金堂縣沱江上卻有鱉靈峽。水經注記載:“江水又東別為沱,開明之所鑿也。郭景純所謂玉壘作東別之標者也”。即以都江堰玉壘山為地標,玉壘山開鑿後江水向東導走一股成為沱江,這是開明王朝時代開鑿的。

    其二,與司馬遷差不多同時代的蜀地大學問家揚雄撰寫的《蜀王本紀》記載:“望帝以鱉靈為相。時玉山出水,若堯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鱉靈決玉山,民得安處。”。望帝杜宇時代,鱉靈已經開決玉山治水了,玉山,今之都江堰玉壘山也。

    其三,司馬遷和班固關於“冰”或“李冰”治水的記錄均在大禹之後,而在西門豹治漳河和鄭國修建鄭國渠之前,也就是在春秋戰國之前,絕不可能在戰國。《史記》和《漢書》雖然都是紀傳體,但同一段文字中先後順序排列多少是有講究的,而且《漢書》還是一部斷代史,應該是看重歷史先後順序的。

    因此,我們得出三個推論,一是都江堰在杜宇開明王朝更替時代就已經在修建了,並且兩條證據直指開都江堰玉壘山的是在開明王朝。二是禹貢導江和史記記錄“蜀守冰”導二江有可能是一回事。三是“冰”可能比我們印象中的李冰要更古老。

    四、文獻中“冰”治水的位置

    《史記》記載“蜀守冰鑿離堆,避沫水之害”,也就是說史記記錄“冰”開離堆治水的位置應該和“沫水”有關。我們現代有位甲骨文專家叫郭沫若,他的老家在樂山,他的名字就是他老家兩條河沫水和若水,沫水就是樂山的大渡河目前已無爭議,若水是樂山的青衣江這種說法質疑很多,由於若水在華夏先民歷史中的地位太重要了,此處暫且不論。

    《水經注》記載:“(江水,即岷江)又東南過犍為武陽縣,青衣水、沫水從西南來,合而注之”。地圖上可以明顯地看到,青衣江和沫水先匯合後馬上從西南方向注入岷江,這就是“合而注之”的意思。樂山大佛烏尤山的位置正是沫水(大渡河)注入岷江的地方,稍微上一點是青衣江注入沫水(大渡河)。

    現在去樂山大佛景區可以看到有座烏尤山,山上還刻有“離堆”字樣。 離堆者,大概就是離開原來山體的石堆吧?從高德地圖可以看到沫水(大渡河)直接衝向岷江,傳說大渡河水量要大於岷江,再加上剛剛在樂山匯合了青衣江,兩江之水直接注入岷江,水大勢急,幾千年前,這裡一定是真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壯美景觀。地圖上看到,烏尤山和大佛那裡開鑿的水道可緩解一部分沫水衝擊的勢頭。《華陽國志》記載:“時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伏行地中,會江南安,觸山脅溷崖,水脈漂疾,破害舟船,歷代患之。冰發卒鑿平溷崖,通正水道。”。這就是為什麼“冰”要在這裡開鑿離堆的原因。

    都江堰寶瓶口(圖)

    樂山這一帶是古蜀先民活躍之地,橫空出世的《竹書紀年》記載:“梁惠成王十年,瑕陽人自秦道岷青衣水來歸”,青衣江的名字也很古老了,其流域古代有青衣羌國。古蜀先王蠶叢號稱青衣神,現在離樂山不遠還有青神縣這個地名。水經注記載:“縣治青衣江會,衿帶二水矣,即蜀王開明故治也”。也明確指出了樂山青衣江一帶曾是開明王朝的都城,開明王朝的君主鱉靈在此治水,不亦宜哉!

    這裡也屬於岷江流域,唐宋時期李白、杜甫、蘇軾等多少名人從這裡坐船出川向東。樂山大佛下的岷江非常兇險,即使“冰”開了離堆,仍然容易出事,尤其是汛期,三江匯合,浩浩蕩蕩,於是後人在這裡修建樂山大佛,我們今天不可以單純的把開鑿樂山大佛看做宗教行為,我在大佛參觀時看到一段關於修建大佛的記錄時得到的啟發,概括起來兩點,一是祈禱用大佛鎮江,二是用修建大佛時產生的碎石填入江中,阻緩水勢,並且可能有把水向離堆水道導流的作用?

    如今這段水域已沒有驚濤拍岸那麼兇險。

  • 4 # 文博山東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間(約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在成都平原頂點的岷江上游幹流出山口處作為工程地點,團結和組織西蜀各族人民,經過艱苦奮鬥,終於在公元前256年前後建成都江堰。

    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

    由於當時還未發明火藥,李冰便以火燒石,使岩石爆裂,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公尺,高40公尺,長80公尺的山口。 因其形狀酷似瓶口,故取名“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始建於宋代以前。位於都江堰魚嘴堤之上,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索橋以木排石墩承託,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

    明末(公元17世紀)毀於戰火。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

    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透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為了進一步起到分洪和減災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證內江無災害,溢洪道前修有彎道,江水形成環流,江水超過堰頂時洪水中夾帶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

    為了觀測和控制內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個石樁人像,放於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過肩”來確定水位。還鑿制石馬置於江心,以此作為每年最小水量時淘灘的標準。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成都平原從此沃野千里,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實踐證明,歷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優越、合理,工程佈置適合自然規律,分水堤、溢洪道、寶瓶口三項工程相互制約、相輔相成,聯合發揮引水、分洪、排石輸沙的重要作用。 都江堰至今仍然發揮著巨大的效益。

  • 5 # 粵看粵影視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建立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稱叫“湔堋”,這是因為都江堰旁的玉壘山,秦漢以前叫“湔山”,而那時都江堰周圍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們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定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

    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為什麼稱都江堰,都江是哪條江呢?《蜀水考》說:“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檢江的另一種稱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檢江,它們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內江分流的柏條河和走馬河。《括地誌》說:“都江即成都江”。從宋代開始,把整個都江堰水利系統工程概括起來,叫都江堰,才較為準確地代表了整個水利工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都江堰(Dujiang yàn),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都江堰也使四川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飯店用的蒸箱哪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