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景容詩意
-
2 # 一個冒牌的讀書人
對於現代人來說,四書五經是哪幾本書,估計大多數都說不上來,更別說哪本有意義,哪本無意義了。
什麼是四書五經呢?四書五經,是指“四書”與“五經”的合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是儒家學說的主要作品。四書五經詳細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包括:《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如果想研究儒家文化,四書五經缺一不可,五經照比四書更難理解一些。學習四書的順序應該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從基礎的《論語》學習什麼是“仁義禮智信”,到儒家核心價值觀“中庸”,“中庸”並不是我們平常所道聽途說的“中庸”,也不是某些作品裡引用的那種字面上的意思,而是催人上進和誠意修身的準則。
“四書五經”對於現實生活都有很大的意義,但真正讀懂並不容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並不是一句空話,需要沉下一顆急功近利的心去學習。
-
3 # 字字之名
四書五經具體指的是《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前四為書,後五為經。是儒家學說的根基。其意之深遠,百世不能窮其文。其用之廣大,萬民日用而不知。其中《論語》最為廣泛流傳。《大學》、《中庸》、《孟子》為之開支散葉。《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為上古奇書,道難窮,意難究,若無人指點就像讀天書。每一本書讀通了都是經典文章,讀不通都覺得毫無意義。溺水三千我只取其一瓢飲,如果你喜歡儒家經典,可以先從《論語》開始,慢慢的一篇一篇讀下去相信你一定能夠從中開拓思維,感受到老祖宗的智慧。
-
4 # 謀略秘籍
四書五經中我只讀過四書和《詩經》,如果你要說哪一本更有用,這個沒法說,或者換個問題,你應該怎麼來入手讀它們?
朱熹有一個很好的建議:先讀《大學》,定其規模,次讀《論語》,定其根本,再讀《孟子》,觀其發越。最後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處。
其中《大學》和《中庸》是比較短的兩篇文章,《論語》其次,《孟子》最長。讀的時候可以多選擇幾個版本,然後相互比較讀。
按照這個順序,把四書讀完,對於儒家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脈絡和架構就建立起來了。
之前有人問:如何才能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我想如果沒有這種架構的話,所謂獨立的思想,從哪個地方長出來呢?沒有地方。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現代中國人對學習是持“有用論”的態度的。彈鋼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沒用的;背唐詩是有用的,看小人書是沒用的;上補習班就是有用的,過家家是沒用的;下圍棋是有用的,玩積木是沒用的;所有考不了級、不能拿證、不算特長、不能帶來利益的,所有人都振振有詞:學這個,有用嗎?
在中國人的認知裡,連讀書都被劃分為有用和無用。升學求職、教輔應試、成功經驗,這些“有用”的書,常年佔據著孩子的書包和書店的暢銷榜。在堆積如山的教輔書中一路衝殺的孩子們,卻無法確知,究竟是從“有用”的教輔課程中受益,還是從那些看似無用的知識中獲得人生的益處?
喬布斯曾談到,他從斯坦福大學輟學,放棄了自己的“有用”專業去聽美術課,研究san serif和serif字型,怎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這在當時看來完全“無用”和“浪費時間”的舉動,在他十年後設計第一臺Macintosh時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喬布斯說:“如果我當年沒有去上這門美術課,蘋果電腦就不會有這麼漂亮的字型。
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哪怕別人說這些知識“沒用”。放著好好的斯坦福不讀,學勞什子美術字體,這是徹頭徹尾的“無用”吧?可偏偏這樣的無用,造就了一位著名的設計師、一家偉大的公司。人生是飽滿的,立體的,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浪費,都有自己特別的意義,別用“無用”來衡量孩子的教育,你永遠也不知道它會在人生的哪個關鍵時刻幫孩子一把。
中國人所說的讀書“有用”,多指的是立竿見影式的馬上有用。衡量知識的尺度,是以分數、考證和升學為標準,有助於此則有用,無助於考試則無用。八個字形容我們當下: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而我們東方傳統正好相反,它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外在的利益!它給我們帶來的是品格、智慧、生命的成長!所以,它們皆屬於“無用之學”,即無法帶來外在利益之學!
-
5 # Sunny0221
四書五經中四書最有意義。《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儒家思想從古代至今影響較深,傳承甚廣。其次是五經。
-
6 # 4949147318802浮雲
祖宗的心血都有意義、適用的提點發揚小走灣路、過時的警醒而鑑保駕護航,用不用如何用是後人的靈智,不要罵、飲水也要想源、但固執也有點討厭
-
7 # w崇明
四書五經應該不會存在有意義或沒意義。
只要你熟讀,理解得透,
會古為今用,與時俱進,
都會有意義和有用。
-
8 # 知易不惑
四書五經是我國的經典之作,主要講孔子的儒家思想體系,我最喜歡《禮記》,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有深愛者,必生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這句話主要講一個人的面相的好壞不在於五官,而是在於面相是否善,是否看起來祥和,精氣神十足是否足。如果一個人看起來精不滿,氣不足,神不旺的話,再好的五官也不過如此。
-
9 # HB305253
四書五經只要認真看認真思考,對現代人都有借鑑意義,只有不深入思索的人,沒有無聊的四書五經,那是我們祖輩對自然與人,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深入思考的思想總結,它充滿著睿智的光芒。
-
10 # 貓蛋狗蛋看世界
都是量變和質變的關係,書沒有有用和沒用只說,只要是說那麼都是一個人的一個智慧的結晶,對於讀書的話應該是越多越好,好書要讀不好的時候飲料度好與不好,那麼70到自己的身上你才會有一個理解。不是說你看了鬼谷子就能成為非常厲害的人,也不是說你看了一個《金瓶梅》,一個都變成一個多壞的人,不能這麼去理解。
-
11 # 大武漢麼詩多
1.《論語》最有用,算最有意義。半部《論語》治天下。
2.最沒意義的是你不想不願讀的。
3.讀《論語》前,先讀《大學》。先定其規模,次讀《論語》,定其根本,再讀《孟子》,觀其發越。最後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處。
四書還是可以都讀,一是文章都不太長;二是孔孟之道值得了解;三是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料情況也可以瞭解。
4.五經,一般人沒讀完過。《詩經》《周易》稍微火一些。筆者也是讀過,因為艱澀難懂,鑽研就更不深。
5.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是品格、智慧、生命的成長!所以,她們都有意義。
-
12 # 三尺二元
此意義要看對什麼而言,也許對自己無意,卻對他人有義。
要是真的去做選擇,那就要依據當下自身所處的環境,還有自身的修為。
事隔經年後,所謂的現代人,不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古人了嘛!
讀書,莫問有無用,只求此書能修心。
-
13 # 兒童經典教育
國民教授眼中的經典,有趣的靈魂原來都是這樣煉成的!
-
14 # 馬內聊周易
這東西談不上哪個更有意義,從發展視角看,都有意義。
這就像我們的身體,哪個部位都有用。
發展視角看,是基於原點的開枝散葉,看一看一個文化體系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從發展視角看,那它的意義就不再是用“實用性”來衡量了,而是呈現的“生命狀態”。
看一看每個延伸的內容與前提條件的匹配關係,發展方向及其變異的趨勢,從而呈現整體脈絡。
如果是基於“實用性”,那肯定是原點的那本書最有意義了。
因為文化之源是一個小細胞,它可以隨意進化變異,變成我們現在需要的樣子。
我們現在的一切行為和選擇,就是這樣來的。
這個源頭性的書那就是《易經》了。
不過正因為是源頭,所以讀起來很困難,包羅永珍,不好理解。
如果一旦理解了,那就無敵了。
最後說一點,這個《易經》也不是說多神秘,只是涵蓋的內容太多,永遠挖不完。
這就好比一張地圖,孩子看那就是一張紙,文化水平越高,認知層面越高,那看到的就是天下。
-
15 # 至臨君子
你咋這樣想問題,我看這個都是現代教育和所謂科技、邏輯等影響的,書與書不同,哪能這樣比較!這些書你都讀過嗎?如沒讀你問了也白問,如果讀了,會問自己的心。
-
16 # 山水自在
為使現代年輕人更多瞭解和學習中國傳統哲學,彌補現有教育的不足,我在《中國傳統哲學精選(初級)》裡精選了:《易經.繫辭》、《道德經》、《莊子》、《黃帝內經》以及《佛說吉祥經》,其餘儒家經典(《易經》除外)均未入選。主要原因是:儒家經典是建立在農耕文明基礎之上的,與現代工業和資訊文明所提倡的經濟、政治、社會等要求甚遠,並且其精華部分已經在大學、中學的教育體系內進行了充分的學習,故不再錄選。
-
17 # 布衣學人
“四書五經”裡對於現代人最有意義的第一本”經書”應是《易經》(包含《易傳》),我們今天所講的“與時俱進”之精神其實就是源自於《易經》而來的。可以講如不懂《易經》,你就不會懂得中國曆代“高人”的“思維模式”。但《易經》是中華傳統經典中最高思想境界之書,內中道理“玄妙”,博大精深,如沒具有一定的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學養功力”之人士,絕非容易讀懂。所以”入門”還是須要以《四書》也可說《四子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作為“打底子”的“基本功”,然後再讀《易經》,收穫才會大些!另這《四書五經》可以講沒有那一本書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都有一定的意義。
-
18 # 觀象齋主人
四書五經是什麼?四書名單:《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名單:《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四書
四書經宋代朱熹註解之後,漸漸成為官學。大約在元代以後就成了科舉考試的必讀教材,所謂代聖賢立言的八股文,出題範圍都是在四書之內。所以那是的讀書人對四書都是背誦的滾瓜爛熟的。
程朱理學中的等級觀念和禮教思想固然被很多後來人視為封建糟粕,但是其中也確有很多寶貴的精神和學術財富,凡事不可一概抹殺的。更不應該以此否定四書的價值。
四書從個人修身養性來說大有可以借鑑的地方。其中有很多教育學,倫理學,政治學,美學,文學等等原則性和經典性的論述。
像《大學》中提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實現之路,《中庸》中提到的過猶不及的處事原則,《論語》中所倡導的君子人格和仁的理念,《孟子》中提到大丈夫風範,這些都以融入中國人的集體人格之中。
所以,做為一箇中國人,即便是中學文化程度,也應對四書有個基本的瞭解。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
在《禮記·經解》中孔子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樂,樂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以現在的觀念來說,就是對五經扼要簡單的介紹:對《詩》、《書》、《易》、《禮》、《樂》、《春秋》以一兩句話批評了。
《經解》篇說:“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個地方,看社會風氣,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
《經解》篇接著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所謂詩的教育,就是養成人的溫柔敦厚。也就是學詩可以陶冶性情,變化氣質。
“疏通知遠,《書》教也。”《書經》又叫《尚書》,是中國第一部歷史,也不止講歷史,而是中國歷史文獻的第一部資料。……懂得歷史——疏通知遠——這是《書經》的教育精神。
“廣博易良,《樂》教也。”樂包括了音樂、藝術、文藝、運動,等等。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這些都包括在“樂”裡,也就是所謂育樂的要旨,以養成“廣博”偉大的胸襟,“易良”就是由壞變好,平易而善良。
“絜靜精微,《易》教也。”《易經》的思想,是老祖宗們遺留下來的文化結晶。我們先民在文字尚未發明時,用八卦畫圖開始記事以表達意思。什麼叫絜靜呢?就是哲學的、宗教的聖潔;“精微”則屬科學的。《易經》的思想是科學到哲學,融合了哲學、科學、宗教三種精神。所以說“絜靜精微,易教也。”
至於“恭儉莊敬,《禮》教也。”是人格的修養,人品的薰陶。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也是孔子作的,也是歷史。什麼是“屬辭比事”呢?看懂了《春秋》這個歷史,可提供我們外交、政治,乃至其他人生方面作為參考。因為人世上許多事情的原委、因果是沒有兩樣的,因此常有人說歷史是重演的。這是一個哲學問題,歷史會重演嗎?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嗎?也許可能,因為古人是人,我們也是人,中國人是人,外國人還是人,人與人之間,形態不同,原則卻變不到哪裡去,所以說歷史是重演的。
但是,不管歷史重演不重演,尤其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對於做人處世,處處都有前輩的經驗。雖然古代的社會形態與我們不同,原則卻沒有兩樣,所以讀了《春秋》,“屬辭比事”,就知識淵博,知道某一件事情發生過,古人也曾有這樣一件事情,它的善惡、處理方法都知道,這個就叫“比事”了,是“《春秋》教也”。
對於五經,在《經解》中,只用幾個字,就將每一部書的精華思想予以表徵。
但是今天社會,五經之中,我以為《詩經》和《易經》還有其社會意義,至於其餘三部,非專業學者,真不建議去深入鑽研它們了。
回覆列表
最有意義的當屬《易經》,易經乃群經之首,是創造和影響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柱石與中流。不論是道家還是儒家都受易經影響巨大。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守靜,自然都是易經的智慧。儒家的禮教,秩序,王道,天下都來源於易經。其他如縱橫家,兵家,農家,陰陽家都可以說是易經思想的支流。因此當代中國人不可不學易經,即使不學易經,我們的價值觀,處事方法,成功法則也都是按照易經的智慧在發展。
要說最沒意義的書,這個是相對的,不能說哪一本就完全沒意義。像《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是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文化基礎,不能輕言無用。而《詩》《書》《禮》《易》《春秋》這五本,我感覺禮應該是最有年代限制的,現在也不適合提倡周禮,因此我認為《禮》可以勉強算做“最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