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水人家

    酒醪實際上就是一種米酒,它又叫酒釀或者甜酒或者叫酸酒。醪糟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加入甜酒發酵曲製成的,它的口味比較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我們在鑑別米酒時,首先要聞一下米酒有沒有酒香味,如果米酒有酸敗異味說明已經變質。此外,還要觀察米酒的性狀,主要包括酒渣的大小、形狀以及米酒的顏色,好的米酒呈現白色或乳白色,看起來十分清澈,酒渣顆粒完整。當然,也不能少了品嚐米酒這一步,好的米酒酸甜可口,既有米香又有酒香,而且非常新鮮。

    自然發酵的米酒初釀時又濃又稠,你若不小心灑了一點在手上,那手指都是黏黏糊糊的。初釀的時候顏色呈糯米的本色,奶白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轉黃,米酒發黃還能吃嗎?

    1、米酒變黃是因為糯米蒸好後,過水冷卻不仔細,有部分糯米飯沒有冷至合適下曲的溫度,也就是過於熱了一點,過熱的部分,容易發黃.做糯米酒時忌下曲時過熱,過熱必酸.再就是拌曲不勻,曲少的部分容易被雜菌感染,也能引起黃色出現.尤其你說到黃色的地方發酸,那更可能是由於曲粉沒拌勻所致。

    2、米酒發黃是製作環節中沒有掌握好消毒,比如手沒洗乾淨,或者器皿上的微生物超標所致,米酒如果稍微發黃而味道沒變酸之前,可以蒸煮一下再吃。

    3、如果發黃且味道明顯發酸,就是微生物雜菌過度發酵,這時候最好不吃了。

  • 2 # 南山小美廚

    醪糟是一種米酒,又叫酒釀,甜酒,酸酒,舊時叫“醴”,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小吃。醪糟經糯米(又稱江米)發酵而成,可以幫助消化,夏天可以解暑。

    醪糟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釀製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極少,因此深受人們喜愛。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它是酸的,拒絕食用。在一些菜餚的製作上,糯米酒還常被作為重要的調味料。

    醪糟

    1.糯米用清水泡至用手指捏碎後成粉末狀時即可。

    2.撈出糯米瀝乾水分,酒麴碾成粉末,蒸鍋中加水燒沸,在蒸架上墊上紗布,再將糯米倒入鋪平。

    3.加蓋用大火蒸約四十分鐘,嚐嚐看糯米有沒有蒸熟。

    4.糯米蒸熟後倒在案板上,趁熱用筷子把它們撥拉開。

    5.晾至不燙手時用手將糯米飯捏散,邊捏邊澆一點溫熱水。澆水有兩個目的,一是因為糯米飯很粘手,用手沾水澆可以讓糯米飯脫手;二是澆一點水,做出的醪糟汁會多一點。

    6.當糯米飯被捏散並有一點溫熱時,撒入酒麴(酒麴留一點點待用)拌均勻。如果喜歡吃有點酸酸的醪糟,那就在糯米飯比較熱的時候放酒麴。

    7.將拌好的糯米飯裝入盆中(用土陶器皿最好,搪瓷器皿次之,實在沒有的話,那就只好用不鏽鋼盆了。我什麼都沒有,就用砂燉鍋了),在中間挖個窩(這就是傳說中的酒窩了,哈哈),再把留下的酒麴撒入。

    8.蓋上蓋子,放入被窩,被子捂緊,蓋上紙箱,按當時的氣溫,放置約兩天至五天,開蓋看看,如果那酒窩裡有了半酒窩的醪糟汁,就立即取出,揭蓋晾涼,再蓋上蓋子存放一週左右即可食用。

    醪糟的功效與作用:對畏寒,血淤,缺奶,風溼性關節炎,腰痠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熱飲為好。對神經衰弱,精神恍惚,抑鬱健忘等症,加雞蛋同煮飲湯效果較佳。醪糟能夠幫助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舒筋活絡,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的功效。風溼性關節炎,跌打損傷,消化不良,厭食煩躁,心跳過快,體質虛衰,元氣降損,貧血等病症大有補益和療效。

  • 3 # 貓帕帕雜食記錄

    用的酒麴不一樣,白色的一般使用的都是純度比較高的酒麴。棕色的是用傳統工藝做出來的老式酒麴,口感個人覺得區別不大,酒糟好不好吃更多的影響是在於用的米的好壞和種類。還有就是發酵的環境。如果發酵環境控制不好,或者有雜菌混入,酒糟就會有種酒辣味。口感不純

  • 4 # 靜聽花吟花花愛廚房

    為什麼有些醪糟是黃色有些是白色?醪糟應該是白色的,醪糟色發黃可能有兩種原因。

    原因1糯米蒸熟後需要降溫,溫度降至20度左右拌酒麴,如果溫度偏高做出來的醪糟可能發黃,而且醪糟發酸,發黃是不好的細菌經過發酵的。

    原因2 拌酒麴不均勻,有些米粒上沒有酒麴在發酵的過程就會變黃。做醪糟最關鍵的就是掌握好拌酒麴時的溫度酒麴和米的比例,和辦好後的保溫工作,做好這兩點醪糟又香又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努爾哈赤不去庫頁島建國當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