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crophone吳

    孔聖人倡導“仁孝治國”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中國的“孝道”一直是評價一個人品性的重要基石。特別是對於皇帝來說,打出“以孝治天下”的管理大旗。但這其中很多帝皇作秀的比較多,真正能從內心靜守孝道的少之又少,今天小編來評價一下歷代以來最盡孝道的幾位皇帝

    第五位:宋孝宗趙昚

    趙昚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他在位27年。最重要的是為岳飛平反了冤案,恢復岳飛民族英雄的名譽。在軍事上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在內政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加強集權。在農生上重視農民生產,在他治理的天下中,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他的一系列功績,史稱“乾淳之治”。

    趙昚在孝道上非比尋常,他雖是父親高宗的養子,但視高宗如親生父親。後來高宗讓位於他,做了皇帝以後的趙昚對高宗更加孝順,每天都是請早安,晚上探望,逢年過節,生辰壽誕孝敬不斷。而且他在位後期,曾有意讓位於太子,但是因為當時高宗健在,他就沒有施行讓位,直到高宗病逝。要知道宋高宗並不是他的父親,他只是宋高宗的養子而已,因為宋高宗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才撫養他的。

    第四位:嘉靖皇帝朱厚熜

    他的孝道和別人不同,世人都是生前盡孝,而他卻是在父親死後盡孝。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由於武宗死後無嗣,因此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他登基是接替了堂兄朱厚照的位置成為皇帝的,他當皇帝時父親已經去世多年了,不夠為了盡孝他要給父親封號,他的生父朱佑杬生前只是親王,朱厚熜打算讓自己的父親過一把“皇帝癮”。但是他的舉動遭到群臣的極力反對,隨後爆發的“左順門事件”中,反對嘉靖皇帝父親封皇帝的134位大臣被下獄,編修王相等18人被杖死,自此之後再也無人敢反對嘉靖皇帝的提議,後世中也有很多人說他的孝道比較殘忍。

    第三位: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的母親鈕鈷祿氏,進雍正府邸的時候位份很低,只是一個格格{侍妾},後來生下了乾隆。因為康熙特別喜愛乾隆,俗話說母憑子貴,所以鈕鈷祿氏也跟著尊貴。做了皇帝以後的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帶著母親,乾隆想老人家多到外面走走也有助於身體。

    輝發那拉氏之所以能當上皇后,也是因為生母鈕鈷祿氏提議的,乾隆不想忤逆生母鈕鈷祿氏的意見便同意了。乾隆每次下朝以後都會陪母親聊聊家常,遇到母親生病每日都到太后清宮裡侍疾。鈕鈷祿氏是壽數最高的清代皇太后,所以母親每一次過壽。都是乾隆親自主持,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而且在乾隆60歲的時候,還身穿綵衣,為鈕祜祿氏表演舞蹈,以博其一笑。

    第二位: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的母親佟佳氏很早就過失了,父親順治一心撲在董鄂妃上,所以他從小是由自己的祖母孝莊皇太后撫養長大的,自從順治駕崩之後,他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所以感情自然是非常深厚的。

    康熙帝在孝莊皇太后晚年患面板病期間,六次陪同祖母去往不同的溫泉療養,每次時間長短不一,最長一次長達73天。即使是在平叛戰爭期間,康熙帝也從未中斷,親自陪同。

    在孝莊太后患病期間,康熙“親侍進藥,侍奉至夜半。”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歲高齡的孝莊太后舊病復發愈加嚴重,康熙更是守候在祖母床邊,衣不解帶,寢食俱廢,親自為祖母檢查藥方,親自調藥,日夜顛倒不休。為挽救祖母生命,康熙皇帝在宮中更是無日不竭誠默禱,萬般無奈時更是開設祭壇,親自撰寫祭文請求上天以減少他本人的壽命交換,儘可能地延長祖母的壽命,足以見他對祖母的感情之深。

    在孝莊死後更是割辮守喪,發喪途中更是割斷轎繩,堅持步行,“跪於道左痛苦,以至奉安處,刻不停聲。”侍疾守喪60天,康熙皇帝“不寬衣解帶,猶未盥洗”,始終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傷心過度,不能入食,以至於吐血,從這就能看出他的孝心。

    第一位:漢文帝劉恆

    劉恆的母親是薄姬,他能登上皇位,母親對他的教養的關係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對母親是非常孝順的。

    薄姬臥病在床三年,劉恆完全不顧自己的帝王身份,親自侍奉,就連母親所服用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作為一個皇帝,按理說他只要一聲令下,不知有多少宮女太監搶著去伺候,可他不,唯有如此,才能顯示出他孝的是真心。

    漢文帝的孝,並非只針對自己的母親,作為一名皇帝,他對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時頒佈的第一道聖旨是“大赦天下”,這和其他皇帝沒啥兩樣,可他隨後頒佈的一道聖旨卻是很多皇帝都做不來的,這道聖旨規定“定振窮、養老”、“令四方毋來獻”。

    具體則表現為:“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賜給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二匹,絮三斤。賜給九十歲以上老人之物,必須由縣丞(縣令的屬官,職權僅次於縣令)或者縣尉(僅次於縣丞)送達;其他的則由嗇夫(鄉的官吏)來送達。”代表國家向老人行孝,漢文帝可以說是首開先河。

    漢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所以對其他孝順的人自然是惺惺相惜。當時一名棄官行醫的讀書人,因治病時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被判“肉刑”割去鼻子,或者砍去手足。在被押解進往京城中,他的女兒一路尾隨而且跟官府人說:願意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過,好讓他能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被這勇敢小姑娘的孝道感動了,隨後就廢除了殘忍的肉刑。

    中華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劉恆是唯一一個以皇帝身份入選的,由此就能看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

  • 2 # 文文情感故事

    漢文帝劉恆

    劉恆的母親是薄姬,他能登上皇位,母親對他的教養的關係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對母親是非常孝順的。

    薄姬臥病在床三年,劉恆完全不顧自己的帝王身份,親自侍奉,就連母親所服用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作為一個皇帝,按理說他只要一聲令下,不知有多少宮女太監搶著去伺候,可他不,唯有如此,才能顯示出他孝的是真心。

    漢文帝的孝,並非只針對自己的母親,作為一名皇帝,他對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時頒佈的第一道聖旨是“大赦天下”,這和其他皇帝沒啥兩樣,可他隨後頒佈的一道聖旨卻是很多皇帝都做不來的,這道聖旨規定“定振窮、養老”、“令四方毋來獻”。

    四方毋來獻

    具體則表現為:“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賜給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二匹,絮三斤。賜給九十歲以上老人之物,必須由縣丞(縣令的屬官,職權僅次於縣令)或者縣尉(僅次於縣丞)送達;其他的則由嗇夫(鄉的官吏)來送達。”代表國家向老人行孝,漢文帝可以說是首開先河。

    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

    漢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所以對其他孝順的人自然是惺惺相惜。當時一名棄官行醫的讀書人,因治病時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被判“肉刑”割去鼻子,或者砍去手足。在被押解進往京城中,他的女兒一路尾隨而且跟官府人說:願意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過,好讓他能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被這勇敢小姑娘的孝道感動了,隨後就廢除了殘忍的肉刑。

    漢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帝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母為薄姬。

    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劉恆被封為代王。寬容平和,仁厚低調。漢高祖去世後,呂后監國專權,漢惠帝英年早逝,諸呂掌握朝中大權。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聯合丞相陳平等人粉碎諸呂勢力,迎立代王劉恆進京稱帝,史稱漢文帝。即位之後,穩固帝位,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安樂,百姓富裕小康,開啟“文景之治” 的發端。謹慎對待諸侯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對待諸侯王,採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亂的態度。對待匈奴,採用和親止戰的方式,營造安定團結、休養生息的政治局面。

    劉恆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母親薄姬在秦末原為魏王魏豹妾。楚漢之爭初期,魏豹附漢而叛漢,乃為漢將韓信、曹參敗俘,後被漢將周苛所殺。因此,薄姬成了俘虜,送入織室織布。後劉邦見她有些姿色,就納入後宮,歲餘不得寵幸。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初,劉邦坐在河南宮內成皋臺上,管夫人和趙子兒兩位美人相伴,她們在一起談笑當年與薄姬的約定。漢高祖聽到後,問她們笑什麼,兩人將實情全部告訴了漢高祖。劉邦內心感到傷感,憐憫薄姬,當天就把薄姬召來並與她同房。薄姬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漢高祖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

    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在河南宮內成皋臺生下兒子劉恆。自薄姬生下兒子劉恆以後,就很少有機會再見到劉邦

    劉恆

    寬儉待民

    文帝以秦亡為鑑,深知百姓生活之樂苦對政權安定的意義。其性又節儉,故在位時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曾因惜十家之財而罷建露臺;因憐吏卒輸送之勞而令列侯歸於封國,不須留於長安奉朝請;借緹縈救父之事而下詔廢肉刑;又詔罷天下田租。透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病重去世

    文帝君臣躬行節儉、勵精圖治,最終開創“文景之治”的繁盛之局。後元七年六月初一日(前157年7月6日),文帝在未央宮逝世,享年四十七歲。群臣上廟號為太宗,諡號孝文皇帝。同年六月初七日,葬於霸陵(位於陝西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

    寬儉待民

    中華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劉恆是唯一一個以皇帝身份入選的,由此就能看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

  • 3 # 歷史的星空9527

    中國古代帝王一直標榜“仁孝治國”,打出“以孝治天下”的管理大旗。然而我們知道生在帝王家是非常殘酷的事情,真正盡孝道的卻是少之又少,今天要說的故事主人翁,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孝順的皇帝了。

    他是誰呢?他就是西漢“文景之治”締造者之一的漢文帝。

    據史料記載,漢文帝曾經親自為母親薄氏嘗藥,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漢文帝即位之後,穩固帝位,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安樂,百姓富裕小康,開啟“文景之治” 的發端。謹慎對待諸侯國勢力過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問題。對待諸侯王,採用以德服人、以武平亂的態度。對待匈奴,採用和親止戰的方式,營造安定團結、休養生息的政治局面。

    可見孝是道德的根本,對於我們現代人的啟示就是。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人,從我們尚在襁褓到咿呀學語再到長大成人,是父母用他們的愛將我們撫養成人,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所擁有的現在。父母,付出了他們的時間精力他們的一切,烏鴉尚知反哺

    而我們更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曾用他們大半輩子的積蓄,給我們在大城市安個家,父母老了

    我們可以給父母買套房,或者給老家重新裝修來盡孝心,讓他們安享晚年,買房或者精裝修老房子

    孝心最不能等,因為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個人都終將老去,可是孝道會成為家風代代相傳。

  • 4 # 螞蟻傳統文化

    漢朝皇帝劉恆

    文帝當政之初,就運用母親教給他的黃老之術治理天下,與民休息,惠及百姓。他登基後連發兩道詔書,表示要做親民的皇帝,大力發展經濟。當時管理民政的中央機關釋出通告:凡8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到當地政府領取米、肉、酒等;9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棉絮等。通告還要求:賜給90歲以上老人的慰問品,必須由縣丞或者縣尉親自送達。

      文帝提倡節儉,並要求官員不得以任何形式擾民。在他繼位的第二年,他就責成審計部門清點長安的公用馬匹,將多餘的畜力劃撥到驛站。他自己則身體力行,厲行節約,宮殿是舊的,不再裝修;苑林很小,不再擴建。當時的宴遊之所,地方不夠用,需要再建一個露臺,但他一看預算,需用“百金”,眉頭就皺了起來,說:“這等於十戶中等人家的財產,太奢侈了,不建了。”

      文帝非常有孝心,母親重病3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須親口嘗過才放心地讓母親服用。在漢代帝王中,他是最勤勉、最節儉的一位,他要求皇后親事蠶桑;他寵愛的嬪妃,衣裙上連刺繡都沒有。而他自己呢,一件衣服要穿好幾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影響了不少官員,他們也基本能夠做到勤政和節儉,這對當時經濟的恢復,尤其是農業的發展頗有好處。

      文帝對農業非常重視,認為農業是天下的根本。為了勸農耕種,他在春日親自扶犁耕地,以作表率。他還採納晁錯的建議,允許天下人以糧食換取爵位,或者用糧食來贖罪,大幅度減輕徭役,並在公元前167年,即文帝十三年,免除了農民的賦稅,贏得萬民稱頌。

    當時,南方有一個南越郡,統治者是趙佗,原是秦始皇派過去的官員。西漢初期,劉邦尚沒有力量降服趙佗,就採取了緩兵之計,封他為南越王,讓他治理南越各部。呂后當政時,既收復不了南越,又想制裁南越,就下令不準向那裡輸出鐵器,賣給他們的馬、牛、羊等都是公的,沒有母的,想讓南越的生產資料“絕後”。趙佗見呂后如此行事,乾脆宣佈獨立,自稱南武帝,並派兵攻打長沙郡。呂后多次派兵鎮壓,都被趙佗打敗。到文帝執政時,他提筆給“老趙”寫了一封信,表示要和平解決南越問題。他命人跑到趙佗的老家河北,修好了“老趙”家的祖墳,這使“老趙”大為感動。然後文帝提出條件:只要趙佗取消帝號,就恢復他南越王的稱號,依舊讓他負責當地政務。

      這樣一來,當文帝派出的使者帶著詔書和禮品來到南越的時候,趙佗就很配合地歸附了漢朝。你看,漢文帝就是這樣子,用從母親那裡學來的“厚道”,用從老子那裡學到的“不爭”,用一封措詞委婉、充滿真誠的信,不費一刀一槍就解決了大問題,避免了一場戰爭。對於北方的匈奴,他採取的辦法也是“不爭”,即“和親”,將漢朝的公主嫁給匈奴王,還將內地人口遷往邊疆,發展當地經濟,保證邊疆的兵力補給。古代的刑罰中有多種肉刑,譬如割掉人的鼻子、砍去雙腳、破壞生殖器等。而連坐法最不公平,一人犯罪,其家族成員一起受罰,或被處死,或淪為奴隸。文帝天性仁厚,他認為連坐法不合理,應該廢除。

      可是,大臣陳平、周勃不同意,說:連坐法是平民之間相互制約和杜絕犯罪的最好的法律,歷朝歷代沿用,怎能廢除呢?但文帝一直堅持自己的意見,陳平、周勃只好執行,將連坐法廢除了。文帝還說:“肉刑太殘忍,改為笞刑和杖刑吧。”於是就改了。可是,執行笞刑和杖刑的人,往往下手太重,經常把人打死了。文帝知道後,說:一次打300下甚至500下,量刑太重了,打三五十下也就行了,不要打死人。

      文帝當政期間,以他的仁政,使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為他的接班人景帝再創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他自己也成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 5 # 張景茹

    一、宋孝宗趙昚

    趙昚是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南宋最傑出的皇帝,他在位27年。最重要的是為岳飛平反了冤案,恢復岳飛民族英雄的名譽。在軍事上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在內政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加強集權。在農生上重視農民生產,在他治理的天下中,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他的一系列功績,史稱“乾淳之治”。

    趙昚在孝道上非比尋常,他雖是父親高宗的養子,但視高宗如親生父親。後來高宗讓位於他,做了皇帝以後的趙昚對高宗更加孝順,每天都是請早安,晚上探望,逢年過節,生辰壽誕孝敬不斷。而且他在位後期,曾有意讓位於太子,但是因為當時高宗健在,他就沒有施行讓位,直到高宗病逝。要知道宋高宗並不是他的父親,他只是宋高宗的養子而已,因為宋高宗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才撫養他的。

    二、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的母親鈕鈷祿氏,進雍正府邸的時候位份很低,只是一個格格{侍妾},後來生下了乾隆。因為康熙特別喜愛乾隆,俗話說母憑子貴,所以鈕鈷祿氏也跟著尊貴。做了皇帝以後的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帶著母親,乾隆想老人家多到外面走走也有助於身體。

    輝發那拉氏之所以能當上皇后,也是因為生母鈕鈷祿氏提議的,乾隆不想忤逆生母鈕鈷祿氏的意見便同意了。乾隆每次下朝以後都會陪母親聊聊家常,遇到母親生病每日都到太后清宮裡侍疾。鈕鈷祿氏是壽數最高的清代皇太后,所以母親每一次過壽。都是乾隆親自主持,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而且在乾隆60歲的時候,還身穿綵衣,為鈕祜祿氏表演舞蹈,以博其一笑。

    三、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的母親佟佳氏很早就過失了,父親順治一心撲在董鄂妃上,所以他從小是由自己的祖母孝莊皇太后撫養長大的,自從順治駕崩之後,他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所以感情自然是非常深厚的。

    康熙帝在孝莊皇太后晚年患面板病期間,六次陪同祖母去往不同的溫泉療養,每次時間長短不一,最長一次長達73天。即使是在平叛戰爭期間,康熙帝也從未中斷,親自陪同。

    在孝莊太后患病期間,康熙“親侍進藥,侍奉至夜半。”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歲高齡的孝莊太后舊病復發愈加嚴重,康熙更是守候在祖母床邊,衣不解帶,寢食俱廢,親自為祖母檢查藥方,親自調藥,日夜顛倒不休。為挽救祖母生命,康熙皇帝在宮中更是無日不竭誠默禱,萬般無奈時更是開設祭壇,親自撰寫祭文請求上天以減少他本人的壽命交換,儘可能地延長祖母的壽命,足以見他對祖母的感情之深。

    在孝莊死後更是割辮守喪,發喪途中更是割斷轎繩,堅持步行,“跪於道左痛苦,以至奉安處,刻不停聲。”侍疾守喪60天,康熙皇帝“不寬衣解帶,猶未盥洗”,始終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傷心過度,不能入食,以至於吐血,從這就能看出他的孝心。

    四、漢文帝劉恆

    劉恆的母親是薄姬,他能登上皇位,母親對他的教養的關係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對母親是非常孝順的。

    薄姬臥病在床三年,劉恆完全不顧自己的帝王身份,親自侍奉,就連母親所服用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作為一個皇帝,按理說他只要一聲令下,不知有多少宮女太監搶著去伺候,可他不,唯有如此,才能顯示出他孝的是真心。

    漢文帝的孝,並非只針對自己的母親,作為一名皇帝,他對普天之下所有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時頒佈的第一道聖旨是“大赦天下”,這和其他皇帝沒啥兩樣,可他隨後頒佈的一道聖旨卻是很多皇帝都做不來的,這道聖旨規定“定振窮、養老”、“令四方毋來獻”。

    具體則表現為:“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賜給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賜帛二匹,絮三斤。賜給九十歲以上老人之物,必須由縣丞(縣令的屬官,職權僅次於縣令)或者縣尉(僅次於縣丞)送達;其他的則由嗇夫(鄉的官吏)來送達。”代表國家向老人行孝,漢文帝可以說是首開先河。

    漢文帝本身就是大孝之人,所以對其他孝順的人自然是惺惺相惜。當時一名棄官行醫的讀書人,因治病時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被判“肉刑”割去鼻子,或者砍去手足。在被押解進往京城中,他的女兒一路尾隨而且跟官府人說:願意做奴婢來贖父親的罪過,好讓他能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被這勇敢小姑娘的孝道感動了,隨後就廢除了殘忍的肉刑。

    中華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劉恆是唯一一個以皇帝身份入選的,由此就能看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孝順的皇帝。

  • 6 # 小七說戰爭

    在中國的歷史上,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首當其衝的,因此古時候的人們非常看重孝道,這一點,即便是在今天也是不例外的,那麼說起孝道,中國歷史上君王自然也要秉承這一點才是,所以很少會出現對待自己生母不好的皇帝,但若論起來的話,真正將孝道發揮到極致的,莫過於以德治國的漢文帝劉恆了,他不僅對待百姓仁慈,對待自己的母親,更是處處盡顯德字風範。

    漢文帝劉恆在位期間,無時無刻不為天下蒼生,國家百姓的事情操勞,竭盡全力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還要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穩住國家的政權,如此一來才能保證國家不遭受匈奴的危害,就這樣,在他精明的治理下,國家和平安康,而這時候的漢朝,也是大漢江山歷史上最為富庶,鼎盛的時期,在他任職皇位期間,就被百姓所稱讚,可見真的是一位千古明君,雖然不及漢武帝那樣威名遠揚,但在國家的統治和政策安排上,絕對是強過漢武帝的,最重要的是,在母親面前,他永遠都是那個孝順的孩子,而不是皇上。

    眾所周知,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母親就是著名的薄姬,這位薄姬本來是項羽手下魏豹之妻,因為反叛而被項羽和劉邦聯合剿滅,薄姬也就成為了劉邦的後宮,非常受到劉邦的寵愛,沒過多久,劉恆就出生了,然而薄姬畢竟不是劉邦的正牌夫人所生的孩子,因此也就得不到重視,更不會被封為太子,在劉邦去世後,他們母子二人就被趕出皇宮,到自己的屬地生活,就這樣,孃兒倆相依為命。

    其實,薄姬本來就是敵人的妻子,劉邦收留她,也只是因為貪圖薄姬的美色,並沒有真的喜歡她,況且以劉邦的個性,也實在是難以想象,他會真的愛上哪位妻子,不然也不會有呂雉了,而薄姬正是很爭氣的生下了劉恆,這才能夠在後宮有一席之地,劉恆長大後,自然是知道了母親的處境,所以對母親非常孝順,在母親病重的時候,還會親自給母親煎藥,為了確定藥效,還不惜自己試藥,甚至比普通的老百姓對待母親都體貼百倍,這對於一國之君來說,實在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場景,而且這一照顧就是三年的時間,喂藥前還總是反覆確認這藥熱不熱,是否甘苦,這樣的問題,無不讓人佩服。

    也正是因為劉恆的孝心,才會讓他體會到百姓的苦楚,才能事事為百姓著想,在這樣的聖上下,整個國家都彷彿被漢文帝所感染,全國一心,好像擰成了一股麻繩似的,堅韌不拔,才使得西漢越來越強大,為之後的漢武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劉恆的事蹟,也被朝中大臣記錄到史冊,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就有漢文帝劉恆的故事,可見國家的興亡與皇帝是分不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王安憶《長恨歌》映像最深的地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