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到一些家長不讓小朋友碰這個,碰那個,小朋友也很聽話,什麼也不動,呆呆傻傻的看著別人。這樣的寶寶是不是已經喪失了天性,對長大後有什麼影響嗎?
5
回覆列表
  • 1 # 蘑菇貓仔仔

    這個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孩子的成長是必須要經過這個階段的!不讓動這,不讓動那,就讓孩子喪失探索與發現的天性,成為一個沒有好奇心,只會聽大人話的孩子,這跟一個傀儡有什麼區別呢?

    孩子從出生到懂得是非黑白,自有他們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和軌跡,什麼年齡段該做什麼事情。而作為父母的只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加引導和教育就可以了。但一定不要左右孩子的思想,成為大人的傀儡!

  • 2 # 香香愛營養論育兒

    這是對育兒知識的匱乏導致的,寶寶每個階段都在不同的探索新知識,撫摸新事物,滿足好奇心,求知慾,如果你一再的阻撓和限制寶寶的動,那直接限制啦寶寶動作發育,大腦的發育等等,有的寶寶就會害怕,膽小,呆板。遲鈍,情緒低,認生,不愛接觸新人新事物,交際有阻礙。

    舉個例子,生活中這些情景經常在不同的場合重現,例如帶著寶寶出去玩,沙灘或者爬山,陸地遊,擔心寶寶一屁股坐在地上或者行走跑步摔倒,父母處於怕髒一直抱在身上給足"愛的保護",有的寶寶摔倒啦玩髒啦,媽媽一頓抱怨叨叨和訓斥,孩子已經迷亂了意識;也有的媽媽看著寶寶玩沙子,剷土,撿垃圾,就開始嘮叨起來,命令起來不許亂動,"太髒啦",擾亂了孩子的興致,最終以哭鬧收場,殊不知每一次的探索新玩法都在幫助大腦發育,促進手,足,眼的神經運動調控,啟迪與開拓孩子的智力潛能,也能夠鍛鍊寶寶的行走跑步的平穩程度,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經常動起來還能夠強壯體魄,身體身心更健康。

  • 3 # 辣椒豬豬育兒經

    我覺得怕髒就不讓寶寶亂動一般歸功於這幾種:潔癖型,懶型,過於緊張型。

    我身邊也有潔癖的人,程度可以簡單介紹下,比如衣服上不能容忍有一點異物,如果有就各種叨叨,馬上就要洗掉,手碰到一點髒東西就懷疑有病毒。如果孩子有個過於潔癖的家長,可想而知,哪裡能容忍這個,簡直要上天!

    還有一種是懶家長,覺得孩子摸摸蹭蹭衣服髒了不好洗,當然,這裡面也存在著有些心理潔癖和嘴上潔癖但是又不願意動的家長。

    另外一種就是過於緊張的家長,覺得孩子摸了髒東西吃進嘴巴里會生病,坐在地上不僅髒還會著涼,出門呼吸空氣都覺得空氣中都是病毒等等,這種家長也有一部分。

    其實我覺得,對於養育孩子,不用太過於精細,但是不精細又代表粗糙。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生長髮育的規律,適當放手,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 4 # 曼媽媽育兒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風靡全球的動畫片《小豬佩奇》,裡面的小朋友都喜歡跳泥坑,一下雨就跑去跳,弄得髒兮兮的。在國內,能忍受這個的,相信極其少數,畢竟,清理實在費時費力,為了省事,都願意寶寶乾乾淨淨的。殊不知,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與能力。

    一兩歲的寶寶,好奇心重,什麼都喜歡去扣去碰,比如吃一頓飯,不管他的話,可以弄得全身都是食物,頭髮身上,特別難清理,家長也看不慣。所以很多家長怕髒,都寧願喂,或者打小手掌,結果,孩子確實乖乖的坐著了,但是他卻沒辦法透過手去感知食物的軟硬度了。又或者是,有點寶寶口欲期,喜歡吃手還有什麼都往嘴裡塞,家長會制止,畢竟病從口入,注意衛生。然而,其實越是制止,孩子這個時候的口欲慾望沒得到滿足,反而會加強這個口欲期。

    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在保證孩子的安全與衛生的情況下,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去探索這個世界。什麼都不敢做的娃娃,過多的限制,不利於他的成長,希望家長們共勉

  • 5 # 托米媽媽

    我帶孩子在外邊玩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孩子剛剛蹲下來開始玩沙子,家長髮現了一把拉起來,說“別碰,髒死了”;

    下過雨的路邊,孩子要去踩水坑,被大人緊緊拽住,說“那水太髒了,再這樣以後不帶你出來了“;

    小朋友拿著食物抓呀、捏呀,遲遲不肯放進嘴裡,大人從手中奪過來一邊喂孩子一邊說”快吃呀,你看把小手都弄髒了“;

    ......

    家長的怕髒,有些是擔心孩子接觸細菌會感染、會生病,還有一些其實是因為要洗要換怕麻煩,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髒”的好處。

    1.適度的髒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我們都沒有生活在真空中,不可能一直都不接觸細菌,相反,適當地接觸細菌有利於增強免疫力。人的抗病能力是逐漸養成的,我們透過與細菌的適當接觸,讓身體認識細菌,從而形成戰勝細菌的免疫力。比如,孩子玩沙子、玩泥巴時身體會接觸沙子、泥土裡大量的微生物,免疫系統會逐漸地識別它們並形成相應的抗病能力。如果平時接觸細菌過少,免疫系統就無法識別,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差,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特別乾淨卻更容易生病。

    2.適度的髒可以讓孩子更聰明

    我們知道,好奇心強、探索欲旺,這是孩子的天性。而家長的那句“不要,那個髒”傳遞給孩子的是什麼?危險——世界是不安全的,是充滿危險的,很多東西不能摸、很多事情不能做;錯誤——你想要去觸控、想要去探索,這樣是錯誤的,你要把你冒出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統統摁下去。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勇敢、有創造力,這樣的做法卻是在人為地給孩子劃出無數個禁區,告訴他們不能去、不能做,孩子將來怎麼可能會朝著你期望的方向發展?

    與成人主要透過視覺和聽覺來接收資訊不同,孩子早期的學習以感官系統為主,他們透過聽、看、摸、聞、嘗等方式來認知世界。孩子玩沙玩水,他們可以透過觸控感受同樣可以流動的沙子和水質地有哪些不同;孩子玩泥巴,他們可以發現用自己的小手能創造出不同的形狀;孩子把食物捏碎,抹得到處都是,這是他們在用手的觸覺來“學習”食物的特徵......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生活處處皆學問,關鍵在於,你要允許孩子自由地去感受。

    “紙上談兵”式的教育,灌輸一堆理論概念讓孩子被動接受,孩子就缺乏主動思考的能力,而且面對枯燥抽象的理論,孩子也容易喪失學習興趣。豐富孩子的人生體驗、讓孩子自由探索,你會收穫一個勇於探索、敏銳觀察、主動思考、敢於創造的孩子,這不就是那個聰明的孩子嗎?

    作為家長,我們都願意儘自己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但是好環境不等於真空環境,讓孩子適度的髒一點,讓他們的身心都得到良好的發展。

  • 6 # 豆芽北鼻

    玩耍是寶寶的天性,小寶寶都是透過玩耍在進步成長的,玩耍就是寶寶每天的任務,而且家長一定要在旁陪伴,誇獎寶寶!如果制止寶寶玩耍,會導致寶寶的大腦和運動發育落後,而且還會對寶寶的性格造成不良的影響!

    玩耍的好處

    認識世界;寶寶透過玩耍可以促進聽力、視覺、味覺、觸覺感知一切,認識聲音、形狀、顏色、味道,建立思維的邏輯

    發展運動和手眼協調的能力;寶寶在玩耍的時候需要協調手眼,練習技能

    鍛鍊語言能力;這個非常重要,在玩耍的過程中需要語言的交流,會自然而然的加強對語言的理解和交流

    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你會發現寶寶在繪畫的時候想法天馬星空,配色隨意發揮,但是講的又頭頭是道,在沒有約束環境下會鍛鍊創造力和想象力;家長也可以從中發現寶寶的天分,未來加強培養。我認為在當今時代,做到全科優秀寶寶反倒不如有一技之長更加有發展

    收穫自信和成就感;當寶寶完成一項遊戲時,會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樹立寶寶的自信心

    建議1歲寶寶玩耍的遊戲

    拼圖、圖形配對、釣魚遊戲、鞦韆、滑梯等;精細運動和大運動均得到鍛鍊

    積木、繪畫、橡皮泥,可以鍛鍊寶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打地鼠、小鼓等可以敲打發出聲音的玩具,可以滿足寶寶敲打的慾望

    模擬生活的玩具,如模型、鏟子、勺子、廚房玩具等,幫助寶寶瞭解生活

  • 7 # 不著急雨滴

    我婆婆就是這樣以愛的名義對我兒子的,所以我小孩都不敢單獨讓她帶。經常發生的事就是,在家吃飯勺子不能拿,應該大人喂,叉子不能碰,筷子就更別說了。小孩在沙發上蹦跳,她看見了都能嚇出心臟病那種表情,攔著小孩讓小孩坐那不要動,在客廳跑跳也是一樣說法,說怕他摔著,小孩碰桌子弄椅子,拿個盆啊掃帚啊都會一驚一乍的從小孩手裡奪過這些。我就問她,那你想讓小孩怎麼樣,天天只能坐那,啥也不動才是好的?

    更牛的是小孩和我走著去超市或者出門玩,婆婆知道了就到我家嘮叨我,說小孩這麼小你讓他走那麼遠的路,會把小孩累壞的。我說他願意。然後婆婆又左一句右一句交代不能讓小孩跑跳,什麼天氣熱,出汗了容易感冒。夏天小孩跟我走著出汗了,那就是我不疼小孩,還質問我怎麼帶小孩的。

    還有很多其他的,小孩自己下床,自己爬樓梯上樓,坐在椅子上玩……她都有說不盡擔心和嘮叨。現在導致的狀況就是,她每天都來我家看小孩,但小孩從來不沾她邊,也不願意和她出門玩。

  • 8 # 千層饃饃

    大家好,我是金芝愛豆腐,很開心回答這個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俗話說“從小不動,長大無用”,小孩子做什麼遊戲或者喜歡好動,只要不威脅到生命健康,不涉及物品破壞,我覺得髒點沒什麼,髒了可以洗乾淨,小孩子亂動就是他想認知這個世界,我們要透過他的方式要他多認知這個世界,多瞭解這個世界,好了,我的回答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月到了,適合吃哪些水果呢?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