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oneWithTheWind2020
-
2 # 梁老師讀書
有家長把農民工當做反面教材來教育不好好學習的孩子,也有家長嚇唬不愛學習的孩子時,會說:"不好好學習 長大了去收廢品"。
這充分說明了我們是個很現實的民族,看中實際利益。在我們眼中工作有好差之分,職業有貴賤之別,我們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人上人"。
這種教育方式當然是不對的。實際上職業沒有高低之分,一個優秀的廚師收入不比教師差;一個快樂的環衛工人工作體驗好過一個不喜歡病人的醫生;一個盡職盡責的駕駛員對社會的貢獻高於一個貪官不知多少倍。
我們教育孩子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要讓孩子明白:人與人的差別只在人格的高下。
-
3 # 小溪的麻麻
回答:為什麼有的家長會把農民工作為反面教材教育不好好學習的孩子?
首先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農民工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不用技術,需要付出體力的簡單、繁重的工作群體。農民工可替代性強,收入不高,很不被尊重的工作群體,而且又累又髒。久而久之農民工變成了髒、累、收入低的代名詞。
家長們把農民工作為反面教材,大多都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在擔心孩子學習不好,沒有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會去從事一些髒、累等技術含量低的工作,沒有好收入,沒有好生活,才用“農民工”指代一下這類工作。對於孩子可能比較熟悉或者容易理解的一類工作群體。家長們並沒有惡意,貶低、攻擊農民工。
還有就是“農民工”在當今社會已經是體力活的主體,也會被家長們與不好好學習,掌握不好知識,長大沒有知識只能去考體力生活。
家長這樣的教育思想也是較為傳統的。自古在中國便有科舉制,人們更侵向於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在大家的傳統意識中“功名”是可以讓人脫離貧困,飛黃騰達的有效途徑。而體力不能讓人生活優越、無憂!
-
4 # 皇帝侃大山
我是這樣想的。農民工靠自己的辛勤勞動養活自己,養活一家老小,並沒有低人一等,只是分工不同罷了。社會是個大集體,苦活、累活總的有人幹,他們沒有專業技能,也是沒辦法。但他們的勞動理應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沒有農民工的一磚一瓦的累積,哪有平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沒有農民工的酷暑嚴寒的勞作,哪有城市菜籃子的多樣繁華?沒有農民工的搬運穿梭,哪有商品足不出戶就可以送到家?離開了農民工的身影,我真不知道生活會變成啥?……
“有的”家長這樣認為,只能說明,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存在著根深蒂固地對農民工的偏見。在他們看來,勞動是不平等的,是分三六九等的,這本身就是一種人格的不健全,是對社會分工的不滿。也說明他們對自己工作也是不滿意的,或根本沒有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的認識有問題,見解有偏見,政治站位偏離了正確的價值觀。
以這樣的錯誤思維教育孩子,必然會影響下一代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得不到正確的澆灌。對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人格的完善、擔負未來合格建設者都是貽害無窮。他們不僅做不好自己,也會把自己的孩子推向認識偏差的深淵!可悲,可嘆,又可憐!
新時代的農民工絕不是以往“面朝黃土 背朝天”的農民工,也不是沒有頭腦,沒有思維,沒有創新的農民工,他們同樣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能夠撐起小康社會建設的一片不可或缺的天。
往前返三代,誰又不是“農民工”呢?“有的”家長把農民工當成反面教材,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反面教材,必須遭批判!
-
5 # 文昌雅士
從進入初中後,我的父母就一直用自己現在的處境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讀書,畢業後就只能幹農活。要想脫“農袍”只有好好讀書!我就是受到父母這樸實的話語激勵,最終考上師範,成了一名教師!
現在的我來想,父母也不全是瞧不上自己,他們只是覺得沒有文化,只有多勞動,更吃苦的方式保障自己的生活;有文化就會勞動強度輕些,工作環境更好些,生活及社會地位更高些!
因此,有些家長會把農民工的生活狀態用來教育孩子,很大一部分人也不是反面教材,也不存在瞧不上農民工,仍然是代代傳承的樸素傳統,當然也有少數人對農民工有偏見。
不過,有文化有品位的人,他不會用某一類特定物件做參照,他會用社會成功人士發展經歷告訴孩子,他會讓孩子明白學習一定要吃苦,今天的吃苦是為了明天生活的幸福,現在不吃苦,今後會加倍吃苦;明天的你會感謝現在吃苦的自己!
-
6 # 笑對人生128378531
家長採用農民工的不好的待遇來教育孩子,是不對的。但是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農民工工作辛苦,待遇差,遭到了家長的看不起,這說明了家長的淺薄和無知。農民工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是光榮的,不容得別人輕視,對部分家長的這種錯誤行為應該予以曝光和批評。二是農民工的工作簡單單一,技術含量低,能夠勝任該工作的人數眾多,這也是部分家長輕視的原因,這種行為雖然不對,但是依然存在,所以也要求廣大學生努力學習,提高素質,爭取為國家做更大的貢獻。
-
7 # 十一月的清溪
您說的這種現象的確存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這麼對孩子說過,雖然可能只是情急之下說對孩子說的氣話。但,很顯然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傷害了農民工兄弟的心,對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農民工兄弟同樣是祖國的建設者,每個行業都離開他們的辛勤的身影,快遞員、外賣小哥、建築工人、保安大哥等。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城市離開了他們,同樣是無法運轉的,特別是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所以,他們和其他工作者一樣,都是平凡而偉大的。很多人看到他們的工作環境差,待遇不高,衣著不是那麼的光鮮亮麗就看輕他們的工作,這顯然是錯誤的!
其次,用農民工兄弟作為反面教材,去教育孩子,這對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久而久之,孩子會“優越感爆棚”,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甚至認為自己“可以不尊重不如自己的人”孩子會樹立一種非常錯誤的價值觀,那就是“自己”這對他以後的發展極為不利。
陝西科技大學教授,海歸博士毆打環衛工;經濟學家仲大軍無辜毆打女子;高階知識分子無理取鬧,毆打醫院護工人員等事件多又發生,而最終這些高階知識分子都得到了社會的批判和法律的懲戒!
那麼,面對不喜歡學習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哪?首先,我們可以這樣給他說:孩子,工作是沒有貴賤之分的,但工作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如果學習不努力,那麼你將來就要從事體力勞動,比如去建築工地搬磚,冒著風雨送快遞、送外賣等,如果你不想吃這些生活的苦的話,那你就要努力學習,吃學習的苦,將來從事腦力勞動的話,你就可以有好一點的工作環境,可以有很多的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
回覆列表
以下都是我的猜想,並不代表我的觀點(文末有補充說明)。
子非魚,安之魚之樂!
這些家長可能不認同農民工的生存環境,認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的條件及待遇都不盡如人意。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過上幸福的生活,特別是經濟相對富足。家長認為:只有好好學習,才能過上好日子!………(或者其他他們認為是正確的理由)不過我覺得,家長舉些他認為是正面的、積極的、成功的例子更好,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這樣更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因為人的大腦很神奇如果我說:
請您心裡千萬別想斑馬。您會想到什麼?
斑馬!
大腦聽不到“不”這個字!您是否注意到,我們越是和孩子說:不要做什麼,孩子常常越做什麼。
如果頭腦中將未來描繪得越清晰,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大!這也就是為什麼,知名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願景和使命。
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當然現在依然喜歡。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小確幸。這是對“子非魚”這句話的補充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