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郭正能量
-
2 # 泰姿
只要是沒與世隔絕,有這樣的表現,都是自閉症不可救藥的患者!和外星人!只要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
3 # 118黑幽靈
能和鳥類交流的人還真有,而且還不止一人。
據《中國名人大辭典》及《衝波傳》記載:春秋時齊華人複姓公冶,名長,字子芝,孔子的弟子、女婿。七十二賢之一,名列二十。有一次,在路上聽到群雀在呼叫:“白蓮水邊,有車覆粟,收之不盡,相呼共啄。”同行者不信,就和他一起去到白蓮水邊,果然看到一車傾翻,粟粒滿地,群雀歡躍,共啄粟粒,使同行者為之嘆絕。
從小就聽說過的,就是公冶長的故事了。小時候,家裡住土窯洞,它有個好處,就是冬暖夏涼。曾記得,冬天時,和母親一起坐在用青磚壘起的灶臺上,一邊看著火苗的竄動,渾身暖暖的,一邊聽母親講公冶長的故事。
母親只說是古時候,有個叫公冶長的人,懂得鳥語。一次,一群烏鴉飛來,站在樹稍衝他鳴叫,他聽出來了,叫的是:“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死綿羊,你吃肉,我吃腸。”
也怪公冶長大意,竟把烏鴉要腸子的事給忘了。烏鴉等了好長時間,′不見公冶長送腸子,生氣了,決定報復他。
又過了段時間,公冶長又聽到烏鴉叫道:“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隻死綿羊,你吃肉,我吃腸。”公冶長於是又到南山去找。在一個地方,遠遠的,公冶長看一群人圍著什麼在看,他怕別人把羊搶走,老遠就喊:“你們別動,那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
等他跑到跟前,一看,壞了,原來不是綿羊,而是一具死屍,他百口難辯,於是就被眾人送了官。大堂上,他把自己懂鳥語,事情的來龍去脈給縣官說了一遍,縣官半信半疑,決定試一試他。
縣官讓人抓來一隻小燕子,揹著公冶長裝在籠子裡,用布蓋嚴,提到大堂上,這時老燕子飛來在外面亂叫。
縣官問他:“外面的燕子在叫什麼?”公冶長回答:“回稟大人,外面的燕子在說,我又沒得罪你,為什麼把我的孩子關在籠子裡?”縣官驚歎,這才相信他懂鳥語,也沒殺人,就把他放了。
小時候,每次聽到這個故事都很神往,總是幻想著自己如果能懂鳥語該多好。長大了反而總是以為這不過是個傳說故事。直到有一天,知道了一個叫閻福興的人,我的看法才開始轉變。
閻福興,從小家貧,放了8年羊,正是他的這段經歷,讓他煉就了一身本領。他能用多種國內外民族民間管樂器獨奏或和多種指哨聯奏,能用手指模仿多種鳥鳴和樂曲,能聽懂七十多種鳥語,其模仿的鳥鳴能達到與真鳥對話的程度,被稱為“世界指哨第一人”。
他多次參加全國性大型文藝活動,在大家為他鼓掌時,他說:“我不需要你們的掌聲,只希望在座的諸位管住自己的嘴,不要吃野生鳥類。”
說了這麼多,回到正題,如果說可以得到和所有動物交流的能力,我願意!因為那樣會像閻福興一樣,懂得動物們的喜怒哀樂,會更好的宣傳和保護它們。
如果因此失去和人交流的能力,我不願意,正如一位網友說的:“會一種語言不能當翻譯。”哈、哈,是不是很幽默?同時也弱弱的問題主一句:“你咋恁會想呢?”
-
4 # 藍鼠尾草女莤長得到了馴鹿語言,但並未失去人的語言。瑪麗亞索一中國最後一個部落女莤長,居住在呼倫貝爾根河市的敖魯古雅,一個被稱為“冷極”的地方。筆者曾多次探訪此地。
題記
馴鹿大約是一種介乎野生和馴養之間的動物。鄂溫克人被稱為”林中百姓”和“使鹿部”,長期與世隔絕,與馴鹿共生。這種生活方式使他們認知了馴鹿的語言,並掌握了與之交流的能力,但他們沒有喪失自己的語言。
隨著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與動物的交流範圍也將逐步拓寬。
人掌握了哺乳動物、鳥類、甚至更低階動物的“語言”,得到了與之交流的能力。有助於提高人類保護動物的能動性。大自然會變得更加和稭。
人若得到了與動物交流的能力,而失去了與人交流的能力,那麼人將回歸本原。人一一本來就是動物。
-
5 # 健康達人鄭勤老師
得到和所有動物(人除外)交流的機會,失去與人交流了,那麼就像《魯濱孫漂流記》你遇難了,迷路了,到了一個荒島只有一個人,剩下的只有動物了。
久而久之你失去了語言能力,只有和動物喃喃自語,可能你還能讀懂動物的行為語言,但是你不能和他有語言的交流,心的交流。你充其量就是一個瞭解動物習性的專家,觀察到動物的某些不為人知的行為習慣,還能讀懂看懂動物某些表達的意思,僅此而已。
長久不和人類說話,那麼你的語言思維、神經思維可能會退化,生活的樂趣沒有了,只是每天無聊的和動物說話而終其一生。這樣的後天天賦不要也罷!因為你失去了人生的樂趣,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時間長了人會抑鬱的。
-
6 # 天河藍
會被當做精神病患者。雖然我個人認為其實這個社會並沒有正常與不正常的分界線,但是因為我們除了是自然人,我們還有一個社會的身份,而語言就是我們作為人的一個標誌也是我們融入這個社會的一把鑰匙。現在如果你失去了和人的交流能力卻只能和動物交流,那就只能被劃為不正常了,講真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面也挺多能人異士的
-
7 # 傳統文化跟蹤人
首先這裡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交流不一定非要使用語言不可。語言,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將動物性的發聲加以修飾,使其具備形容,閱讀,記述和儲存等功能。而動物的”語言”,則比較單純。主要以表達情感,需求,和進行聯絡為主。動物與人的交流,很多是透過經驗和習慣。即便是聽到語言而做出的反應,也是牠把人類的語言當作提起經驗的記號來使用。所以,人與動物的交流不應該在語言上下功夫,而是在於理解和心靈的溝通。
回覆列表
那這個動物,與所有(除人)之外的所有動物,能交流,能溝通!
那這個動物有這麼大的本領,那一定是個,統領地球的能力者,一定是個超級物種,把人類這個當今的智慧動物拿下,也不無可能!
如是真的,人類退出統治地球的歷史舞臺不遠了!
一浪推前浪,大浪淘沙,符合地球的叢林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