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教授講專業

    昨天剛剛盲審一篇碩士論文,從論文評審的角度來講,主要關注的部分為論文的摘要、結論和目錄,因為摘要和結論基本可以代表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展現出來對於所做工作的總結和提升能力,一個好的摘要應該是能夠站在較高的高度對於所研究的領域做出準確的分析並提出明確的技術解決思路,並透過詳細研究和實驗或模擬分析內容展現出論文的工作量。而論文的三級目錄則展現出整體的邏輯框架,一個好的摘要和目錄下,正文內容一定不會有太大出入。內容和方法更多是佐證摘要和結論的論述。

  • 2 # 龍門木魚

    一般情況下,盲審專家對於論文的內容和方法等是比較看重的,但要求不會太高,特別是對於創新點方面沒有太多要求。盲審重點考察學生透過該項研究要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務,要體現一定的工作量。以理工科碩士論文評審為例,盲審專家一般審查的時候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論文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結論等。

    重點考察論文的研究目標是否明確,研究內容設定是否合理,研究方法是否能夠實現,研究的目標結論是否正確等等。

    第二,論文研究內容當中是否能體現一定量的工作量。

    一般情況下,盲審專家對於論文的工作量完成情況會比較在意,因為工作量體現的是作者所實際完成的工作,而並不是說,僅僅透過文獻調研總結出來的論文。重點體現本項工作是作者實際一步一步做出來的。

    第三,在實際論文審查過程當中,對結構會重點考察,而對於正文的內容看的稍微粗一些。

    因為畢竟一般情況下,每年學生畢業的時間都比較集中,而且近些年碩士生數量太多,一般評審專家不會對於具體內容的每句話每個詞語看得太細。這就要求作者自己要對研究內容和細節嚴格把握和控制。

    第四,審稿專家會對一些比較明顯的錯誤重點關注。

    比如,涉及到本專業的一些經典概念,一些基本的原理的明顯錯誤,或者明顯的錯別字等等,這些都應該是儘量避免的。如果出現這種低階的錯誤,那麼論文的評分肯定是會很低的。主要是讓人感覺作者工作太不嚴謹。

    碩士畢業論文是對於學生碩士期間所研究成果的一個全面展示和總結,所以還是應該謹慎對待。重點要保持一個科學嚴謹的態度。

  • 3 # 近思人生疑惑

    評審內容一般包括:選題有沒有新意,論文是否有創新之處,文獻綜述是否全面、評價是否準確,觀點是否明確、有新意,材料是否豐富(文科),資料是否真實可靠(理科),方法是否科學,論證是否有力、可信,結構是否合理,邏輯是否嚴謹,語言是否準確、通順,是否符合學術規範。

    看得細不細不可一概而論,有人細,有人粗略。不過,只要下功夫寫的,都能透過;差一點,也會讓修改後透過的。

    不過的極少,奇差無比一定不過。

  • 4 # 頭像是本人000

    一點都不細,只要你不要去抄襲(抄也不要抄原文),得根據實踐用自己的語言及借鑑別的優秀論文看看別人的寫作方式結合描述,基本都能過。

  • 5 # 吳老師字官人

    論文外審一般是學校間的論文互相送審,一般採取匿名的方式,主要看看論文的工作量,論文的內容是否符合畢業學位要求,只要內容不太誇張離譜,一般問題都不大。

    盲審相對來說比較難,這是由學校統一往出送,多送到外省,隱去姓名和導師姓名,你不知道你的論文被送到哪裡,那邊老師也不知道這論文來自哪裡是誰的學生,所以盲審相對比較客觀,大約需一個半月左右。外審多是由院系自己往出送,雖然也是隱去學生姓名和導師姓名的,但多送到省內關係較好的兄弟院校,所以相對來說沒有盲審那麼嚴的,這個大約需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吧。

    所以把專業和內容做好才是王道,切記不要抄襲!

  • 6 # 一根筋小殿下

    我告訴你,會的。

    我們的專家盲審,都會出一個盲審意見,裡面會對每一項進行一個打分,分別分為選題與綜述(25分)、創新性及論文價值(30分)、基礎知識和科研能力(25分)、論文規範性(20分)這四個方面打分,每一個方面都有詳細介紹評判標準。然後是一個總體評價。評級ABCD(也就是是否同意答辯)。學術評語。論文的不足之處和建議。

    老師會寫的很詳盡。

    外部專家稽核完之後,你會收到來自三位不同專家對你的論文的評審報告,都是以上的格式的。

    我們學校先經歷過內部學校兩位老師的盲審。其中不知道是哪位老師,特別詳細認真,足足給我的論文碼了四五頁的Word文件提建議。我後期根據這位老師的建議修改了許多部分,真的很感謝他!

    然後過了學校盲審之後,我們就進入外部專家盲審階段了。

    注意,這個階段是會刷人的,不合格的論文就沒有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資格了。

    這個階段有兩次稽核機會,一共三個外部專家盲審。我們提交之後,大概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看到第一次盲審的結果。評級有分ABCD四個等級。

    只要你的三個結果中,有一個B級以下,就視為外部專家盲審不透過,需要進行二次盲審。(哪怕你AAC都不行。就是隻要三份稽核意見中有一份出現C或D,就必須在修改之後進入第二次外部專家盲審)。

    第一部沒合格的同學,經過修改之後再次提交,這次的稽核結果也是必須B級以上(含B級),如果這次還是很不幸運的得到了C或D,那就慘了,無法按時跟同學們一起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可能會面臨延期畢業。(具體我沒參加二次外部專家盲審,所以不太清楚第二次會有幾個專家稽核,如果不過的話,會不會之後再稽核,畢業論文答辯又要延期到什麼時候,這些我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在畢業論文答辯名單公佈的那天,我們班的名單上少了兩個同學。他們就是被外部專家稽核階段攔下了,不知道後面要如何了。

  • 7 # 博士心語

    1. 研究方向選題。好的選題及表述很重要!其實這一點更多體現導師水平。影響了研究生的學科研究視野;好的選題贏得更多關注。

    2. 總體從選題、研究成果、摘要、2-3級綱目判斷研究內容及水平,若感興趣,選擇2-3個點進入細看,提出2-3個意見建議。

    3. 內容結論為本,方法形式也很重要,而實際上,研究內容結論與方法形成論文整體。

    4. 一般而言,碩士論文審閱不是很挑剔的,閱評導師大多與人為善,帶著欣賞幫助指導學生成長進步的心態完成工作。對淘汰學生論文相當謹慎,尤其是大部分教授審閱時正好都很忙,沒有太多精力仔細全面審閱。有的甚至是其所帶博士學生幫助審閱並提出問題的。

    5.總之,一定要提煉出閃光點。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態度端正,誠實,把人品與學術規範的尊重體現出來!!!

  • 8 # 德仁智慧財產權

    畢業論文盲審的主要任務及具體要求 

    1. 檢查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命名是否規範,內容是否符合專業 性質。 

    2. 工程設計類的設計(論文)主要技術指標是否具體,提出的各項 技術指標是否符合本專業本科畢業生的畢業要求。

      3. 根據主要任務與具體要求,設計(論文)的深度、廣度、工作量, 綜合考量,給出盲審結果,結果採用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級制評分標準。

    對於不及格的盲審結果退回出題老師修改,在指定時間內提交進行第二次盲審,第二次盲審仍然不合格的題目棄用。

    其次對於內容方法都會看的非常細,所以不要掉以輕心。

  • 9 # 是個瀕危物種鴨

    不要抱僥倖心理,覺得別人說盲審不細,就不好好改。盲審存在隨機性的,如果專家跟你的研究方向差很多,可能不會問到實質性問題。如果專家跟你的研究方向相同,不要說細不細了,可能一眼就能發現你論文的致命弱點,讓你改都改不了,直接不及格。

    自己修改論文,首先要特別注意格式問題。格式代表了你對論文的態度。如果論文裡,這丟了幾個字,那又出了幾個錯別字。這麼簡單的工作,你都出錯,更別提論文的創新了。多半研究的時候也是馬馬虎虎。

    其次,創新點要突出。好多碩士想法很好,但是寫得平平淡淡或者囉裡囉嗦,讓人抓不住文章的重點。這樣很容易讓評審理解為文章沒有創新性。一定要以最簡潔的語言,交代清楚文章的目的,解決的方法,以及最後打到的效果。

    再次,文章裡的圖表要清晰美觀。不要黑糊糊一大片。對於出現的圖表或者資料,一定要分析好,解釋清楚。好的點要解釋,同樣壞的點也要解釋。交代清楚所有問題,也就說明所有的研究你都參與了,你都動腦了。

    我覺得寫論文就跟做銷售一樣。都是把自己的東西透過自己的宣傳,得到受眾的認可。所以寫文章的時候一定要變換成讀者的角度。編寫就要考慮,讀者能不能理解明白。評審理解了你的想法,也就會認同。這樣論文也就順利通過了。

  • 10 # 閒雲句拙

    每個評審的老師都會看的很細,有的不止看一遍。評審老師會客觀地評價論文的選題,研究方法和內容,以及獲得的研究成果。並且,也會指出問題,甚至指出文字語言上的錯誤,會正確的評價全部工作,不會因發現一點小錯誤就否定論文成就。但是,作者要根據提出的意見,在答辯前要及時修改和完善。可能,有的評審老師太忙,也會委託能承擔任務的其他老師代為評審,這樣情況極為特殊。同學們可以放心!

  • 11 # 無味而為

    主要是看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創新點和工作量是否飽滿。

    研究內容。一般碩士論文包括3~4點研究內容。

    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問題的手段,理工科主要包括: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實驗研究;文科主要包括:分析問題的方法,例如類比法,邏輯推理法等;(文科碩士瞭解不多)。

    創新點。碩士論文的核心,體現碩士論文的學術價值。碩士論文的創新點一般為1~2點,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什麼新的研究發現或是新的規律。

    工作量。也就是碩士論文的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是否充分,是否系統的研究了提出的問題,得到的結論是否充分。

  • 12 # 論文降重姐

    碩士論文主要看兩點:創新點和工作量。即論文是否具有一定的創新點,以及工作量是否飽滿。

    具體有以下幾點:

    1.論文的題目:是否準確、全面描述論文內容,語言是否精準等

    2.摘要:重要!重要!重要!評審專家也許對論文主體大致審閱,但摘要一定會仔仔細細地看!!!摘要不能太短,容易顯得論文工作量太少;同時碩士論文摘要也有一定的字數限制,600-800字左右即可。通常三段,一段背景意義,二段論文內容,三段論文結論。注意論文摘要不得出現作者對自己論文的主觀評價。

    3.論文主體:邏輯結構一定要注意!!!評審專家對邏輯、結構以及語言敘述是會仔細考量的。具體論文的內容要根據自身論文所研究的主題作詳細描述。注意論文的工作量,是否達到碩士生畢業要求。(如果論文工作量一般,尤其是實證類論文,一定要把字數撐上去)

    4.論文結論:也是專家必看!!!有條理、有邏輯,語言準確!

    5.論文格式:一定要按照標準格式排版,同時注意參考文獻的引用格式是否規範,論文中參考文獻的標註是否規範(例如對於標明作者的引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作者(年號),一種是作者右上角標號)

    6.參考文獻:注意一定要引用一定數量高質量期刊的文獻,中英文均含,同時注意近五年的文獻數量不要太少。

    總體來說,由於評審專家不一定是相關方向的學者,對於論文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或許不是非常瞭解。但也能對其專業性和學術性做出評判,所以碩士論文不能抱有僥倖心理哦!但是,評審最最重要的還是格式、結構等問題,這反映著作者的態度。

    碩士畢業兩年內還會有教育部等對碩士論文的抽查,但不要緊張,用心寫的論文總是沒問題的~不抄襲,好好碼字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向77paper的老師尋求論文指導幫助

  • 13 # 小葫蘆的爹爹

    其實我更好奇問這個問題的原因。

    各位專家和老師們也都給了很詳細的回答。現在都是流程化的模式。

    簡單來說,我的標準是,有沒有屬於你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創新性。新的觀點,新的論述,新的方法,新的結論等等,只要是有意義的與眾不同就可以了。

    好歹花了幾年的時間,要能體現出價值。

  • 14 # 袁聰

    無論是碩士論文,還是博士論文分為:盲審、通審、精審三步(部)曲。

    什麼是盲審?盲審:是指論文基本性原理、基礎性原則、常規性、規範性稽核和審查。

    論文:是檢驗、驗證作者自己平時學習、研究內容的框架,研究價值,研究意義,研究方向的探索、探尋、探討、探研的科目,文獻資料進行檢索和文獻綜述,總論、總結。

    盲審內容包括:論文是否有創意,即創造性邏輯思維、創新性邏輯思維、獨特性審美角度、傳奇性審視觀點、觀念和立場;經典性學說引述摘要;目錄性引述科目內容,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廣視野、深層次、高精度、準維度、功能性、實際性、實質性、實踐性演繹推理、論斷和論證,辨證性、辯論性反駁推理,結論性概論總述。

  • 15 # 科普新視界

    碩士畢業論文,盲審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一、選題是否合適。主要看題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碩士畢業論文是用來申請碩士學位的,和本科畢業論文還是有根本差別的。培養的目的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對碩士畢業論文的選題還是要特別關注的。如果一個題目很一般,或者說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一個本科就能完成的任務,這會給選題這項打低分的。

    二、文章結構是否合理。這點主要是看目錄,結合大致翻看後面內容,包括圖表。論文的結構是體現對選題的完成的邏輯,如果在邏輯上就是混亂不清的,不用再看具體內容,就應該知道這處論文好不到哪裡。

    三、工作量是否夠。主要是看論文的厚度和文章結構,如果看內容特別的單薄,結構只有三四章,說明碩士生的基礎工作量不夠。

    四、工作態度。這點主要是看論文的格式,圖表,公式,參考文獻。這些地方是顯示出碩士生工作態度的地方,如果學生不認真,這些地方就特別的亂,一目瞭然。

    五、摘要和結論。這是體現碩士總結自己精華的能力的地方。上了三年學,如果最後不能總結出兩句話出來,就好象在酒桌上端起酒杯啥也沒說一樣。看看摘要和結論,就知道學生的工作如何,亮點如何,特色如何。

  • 16 # Pause—and—Ponder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的評審人對評審規則要求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數的以下幾個方面都是要重點考察的。

    第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也就是本論文研究的緒論部分,是否講清楚等了我研究的意義,以及前期的文獻綜述情況等。我在評審論文過程中比較看重這方面。

    第二,實驗資料的充實性。也就是工作量的大小。對於一篇碩士論文要有較大的工作量才能滿足碩士畢業論文要求。因此,研究結果部分至少兩章。

    第四,語言。作為一名碩士畢業生,應該能夠交準確的用本專業的語言來對實驗現象進行描述,並對看到的實驗現象進行理論分析。很多學生在寫作時通常用我們使用的大白話來進行描述。這在評審人的印象當中是減分項。

    第五,結論的正確性。

    第六,格式。

  • 17 # 三山易學

    盲審是學術評審的一種方式,相信評審人員會認真負責,大凡學術水平到了一定層次,都會把榮譽、擔當、責任看的很重,當然也有個別“南郭先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情況會越來越好。

  • 18 # 雲南人事招考

    在畢業的時候,論文遞交過盲審

    大概送過去四十多天給的訊息。

    從研究方法,創新點,到文獻綜述以及後面的核心環節,老師都給出了看法,有的是認可的也有的是需要改的。

    一張列印的紙張,一張手寫的意見表。

    我個人覺得老師看的很細的,包括用詞,註釋,引用等一些很細微的東西,盲審的老師都非常認真的看了,我們盲審的文章是重複率合格之後遞交的,因為學校遞交的都是檢測合格的,不知道其他學校是不是也這樣。

    盲審的老師對我的理論環節提出了諸多的意見,大概意思是希望可以更加的豐富起來。

  • 19 # Amanda進階志

    第一:態度(一眼就看出來你是否用心了)

    第二:格式(一定要嚴格按照格式,別特立獨行)

    第三:邏輯(寫的如何自己心裡有數吧?)

    第四:內容(得讓別人看明白)

    第五:語句(別出現低階語法錯誤,**不通就不好了)

    第六:別光堆積湊字數,也別大幅的抄襲再改句子,你改來改去的很鬧心,還是自己用點心吧。

    要掛好幾年呢,一不留神就抽查到了,取消證件,炒雞不划算,你懂的。

  • 20 # Chen49651858

    盲審現在是碩士論文必過環節。一是,審你的論文規範不規範。這是所有論文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到你的專業知識水平。二是,結構論點論據是否和邏輯,專業知識素養怎麼樣。從整體上把握你這篇論文的水平。三是,當然是你論文內容的細節方面,論述是否得當,是否符合邏輯,引文是否恰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PL“點塔事件”升級,xubin慘遭EDG鐵粉怒噴,WE元老JOKER發文開團,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