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老徐看電影

    首先,這是我們看過最感動的電影,熱淚盈眶,父愛的偉大與溫暖就是哪怕從拼盡全力,到無能為力,但表面也要時刻對兒子表現的風輕雲淡。教導處主任的教條思想與貶低侮辱學生的風氣真的是重現了我初中時代可怕的噩夢,電影裡最震撼我的一句話就是,教導處主任說的:“煤球再怎麼洗也變不成鑽石。”這部電影確實有很大的不足和漏洞,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但是它真真實實的表現了當前教育的詬病,切切實實地傳達了對改變教育理念的迫切希望。另外,電影出現這麼大爭議的是因為,它探討的是一個現實問題——應試教育與孩子的個性發展之間的矛盾,給出了一個理想主義的回答——逃課帶孩子去看航展、不做作業、給孩子買電腦等等,最後看似成功了,卻又迴歸現實、向現實妥協——這種情況下馬飛還考了年級前十。這種錯位讓部分觀眾(比如我)很難接受,我更希望看到馬飛雖然沒考前十(甚至考的還是差,進步不大),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人格,所以不在意這一時的成績,就算無法留在市重點也能坦然接受,換一所學校開始勤奮學習,慢慢朝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這樣更貼近馬皓文的教育主張(他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應該均勻地分佈在每一天),也更符合實際。從父子關係來看,它展現了純粹而強烈的父愛與親情,不能說多成功,但至少打動了我,鄧超較好地詮釋了他的角色。從教育方面看,它表現了對現實問題的反思與對解決的嘗試,值得一提的是,它沒有單純地肯定或否定某一方面,而是在宣揚主角價值觀的同時體現了教師一方的合理性(高考制度、看似險惡其實也是在按規定辦事的老師行為以及個人經歷的解釋),將矛頭指向制度和觀念而非職業和個人。這一點上,可以說比較適度,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地方,就是馬皓文的前妻,在離婚之後,居然在帶著馬飛的情況下找到了一個對他們母子都不錯的“優質男”孟叔叔。在劇中,任素汐的定位明顯就不是一個美女,而且也沒有其他優點,給我的定位就是一個普通人妻,但是居然能得到孟叔叔的青睞,要是放在這個年代我可是不敢想象的。看完《銀河補習班》,我覺得這部電影替我把壓在心底多年的話說了出來。這種感動不是覺悟了什麼之後的感動,而是將心底的事情傾訴出來的暢快。總之,這部電影所傳達出來的自由、獨立思考、快樂、生活的理念與我十二年的讀書生涯所遇見的老師同學傳遞出來的價值觀相吻合,我覺得值得一看,也再次感謝教過我的老師與一起奮鬥歡笑過的同學們,你們傳達出來的價值觀、情誼與歡笑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中國的改革要不要改,怎麼改,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 2 # 小文有料

    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

    影片中的小馬飛被老師同學起外號“缺根弦”,雙被媽媽三天兩頭罵笨、蠢,成績越來越往差的方向走,最終自我放棄,穩坐班級倒數第一。

    爸爸回來後,常常告訴他,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並教導他正確的學習方法。大半學期下來,他從班級倒數第一變為年級前十。

    要引導孩子有自己的理想。

    影片裡馬皓文問兒子馬飛有沒有理想,馬飛說理想是考清華北大,因為媽媽就是這麼說的。馬皓文就很認真地告訴馬飛人生有那麼多好玩的東西,考大學可不能算目標,“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麼用?”

    後來,馬皓文帶著馬飛去看了航空展,回程時,馬飛覺得自己開始有了目標,那就是當一個宇航員。

    馬飛努力學習,朝著這個目標向前,最後成為航天英雄。

    引導孩子學會不停地思考。

    馬皓文常常對馬飛說,你要思考,經常思考。“只要腦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幹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馬飛被困在洪水裡無法出來,在撤離的最後時刻,馬皓文用指揮員的大喇叭告訴他:你看看你周圍有什麼,想一想怎麼做,爸爸相信你能出來。

    結果,馬飛利用門板,床單等做成了木伐,在最後的關頭衝出了生天。

    拒絕“反覆蒸饅頭”式的教育。

    馬飛期中考試成績還在班級倒數第五,經常不完成作業,小高老師找到家裡來告狀,發現馬飛居然在玩電腦,而且,不完成作業也是得到馬皓文同意的。

    馬皓文說:一個饅頭反覆蒸,肯定沒有新做的好吃,學習也一樣,反覆學同樣的東西,不如讓孩子摸索新的知識,更能讓孩子有學習的慾望。

    永不認輸。

    馬皓文帶著馬飛偷偷住回了以前的宿舍,不敢被人知道。這一天,他被小流氓打了一頓,又被鄰居們逼上門來要他回答貪汙了多少錢,做了多少缺德事。

    憤怒之下,馬皓文推倒了門前的雜物,大聲向鄰居們吼叫:我不會認輸的,我永遠不會認輸的。

    這一天,馬飛被閻主任抓住,扔了他的航模,無比沮喪。他覺得要考到年級前十太難了,不如回家賣煎餅。

    馬皓文的永不放棄讓他很受鼓舞,他給馬皓文寫了張字條:爸爸,像你一樣,永不認輸。

    因為不認輸,馬皓文最後得以還自己清白,而馬皓文也從年級倒數第一變成了航天英雄。

    父母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都會犯錯,但一定要注意道歉、改正……

    孩子的世界,需要成人去引導,去建立真正有力量、有主動性的信念體系,而電影中的主人公父親就是這樣的一位“信念設計師”。孩子的成長過程,無法再重來一遍,而父親前半生在陪伴孩子上偷的懶,會變成孩子後半生爬不出的深坑。

    孩子最好的補習班是爸爸媽媽的認知和陪伴,信任肯定鼓勵和欣賞。電影中多次提到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一直想辦法你能做好所有的事。

  • 3 # 明日新編

    整個故事的敘述者是馬飛,如果你沒能發現主角馬飛是一個臆想症及輕度精神分裂患者,自然無法理解故事中種種不合理的劇情。與電影《禁閉島》相似,故事的視角都是以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展開的,而《銀河補習班》則直到最後也沒有向觀眾揭露真相。

    銀河補習班的主題只有父愛,跟教育制度完全沒關係,因為電影中的學校並不是排名頂尖的初中,而是一所供智商殘障人員的特殊學校。只要明白了這一點,影片中所有的不合理劇情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

    1.成績的解釋:排名倒數的馬飛只用了一學期的時間,在父親的培養下達到了年級前10的成績。如果這真的是一個頂尖的初中,在同學都在寄宿制學校玩命學習的時候,馬飛能遊山玩水一學期還能考前10,除非是愛因斯坦再世,可惜馬飛並不是,相反的,他從小就被別人叫做“缺根弦”(連自己親媽都認為他智商低,送進特殊學校也很合理)。“頂尖學校”是故事敘述者,患有精神分裂的馬飛臆想的而已。

    2.學校的解釋:如果真的是一部教育主題的影片,學校裡的所有同學都是背景,都是路人,怎麼可能連一個正面描寫的同學都沒有?整個學校能記住臉的學生只有教導主任的養子,他竟然是個流浪在學校周邊的傻子,這個暗示還不夠明顯麼?

    3.航空常識的解釋:在空間站裡用水打乒乓球,穿越大氣層仍完好無損的織物國旗,受到太空垃圾撞擊插回去就能修好的天線,父親蹲過監獄仍可以透過航天員政審,未經過上級許可就可以偷偷溜出空間站,解開繩索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還活著回到空間站。這一系列的低階錯誤和漏洞都是導演的暗示:這一切都是假的,是作為故事的敘述者馬飛,一個智商低下的人YY出來的。

    4.班主任和馬浩文愛情的解釋:一個頂尖初中的年輕班主任,為什麼對一個普通學生馬飛有特殊關照,並在第一次家訪之後對其父馬浩文,一個剛剛出獄的人產生感情?是不是很莫名其妙?答案是:馬飛在特殊學校裡是鶴立雞群的存在,他的同學都是“智商殘障”,而馬飛只是“缺根弦”,和同學比起來簡直就是天才。班主任正是看見了馬浩文對自己的兒子不離不棄,還透過改走讀的方式陪伴兒子,這才覺得馬浩文是一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這樣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5.母親和繼父的解釋:母親和繼父對馬飛的態度是割裂的。將孩子送到全寄宿制學校不管不問,卻在孩子將要被開除的時候苦苦哀求學校。在生父馬浩文出獄後打算獨自撫馬飛後,二人竟然默許了這種行為。如果真的是頂尖的初中,心愛的孩子,會允許一個剛出獄的人這麼教育孩子麼?母親和繼父的目的很明確:無論是在特殊學校寄宿還是由馬浩文撫養,只要孩子不打擾他們的新家庭,一切都是默許的!

    6.作文的解釋:就算前面的都沒看出來,作文這裡暗示就更明顯了。上過學的都知道吧,作文考的就是“講好一件事或一個觀點的能力”,作文無論怎麼寫,怎麼發散思維,都不能離開主題,一篇好的作文,“每一個字都是為主題服務的”。而馬飛的作文,開頭讀出來的部分還好,接著就是離題萬里,思維發散到火星去了(不是比喻,真的到火星去了)。這樣的思維方式,精神分裂的症狀還不夠明顯麼?

    故事的真相是這樣的:這部電影的主角馬飛,一個患有臆想症和輕度精神分裂的孩子,由於總沉浸在自己的思維裡,在別人看來反應總是慢半拍,便有了“缺根弦”這個外號。父親馬浩文選擇鼓勵孩子希望他能正常成長,可惜馬浩文入獄後,母親和繼父將其送入全寄宿制的特殊學校,兩人過起了二人世界。幾年過去了,主角的父親馬浩文出獄,見自己的兒子被冷落,於是打算親自陪伴兒子。班主任開始不忍心學校的“天才少年”馬飛被開除,開啟了護犢子模式,在見過馬浩文對智障兒子不離不棄的時候,便已芳心暗許。

    而後面的航空部分,都是主角臆想出來的。升空前採訪的玻璃圍擋,其實是精神病院的圍擋。笨重的宇航服,溜出空間站,解開繩索,其實是逃出精神病院的過程。最後落地出倉坐在椅子上動彈不得,其實是被抓回來綁在椅子上的。

    真正好的作品,往往不被大眾理解。人們都喜歡淺顯易懂的娛樂作品,愛聽二人轉的遠多於愛聽崑曲的,難道二人轉就比崑曲好麼?

    總結:《銀河補習班》是一部難得的佳作,通篇對父愛的描繪感人肺腑令人動容。而大多沒看懂的人,覺得雜糅了教育題材過於雜亂。在中國電影史上,能夠與其一爭高下的,便只有畢導的《逐夢演藝圈》了,可惜這也是一部不被眾人理解的作品。

  • 4 # 周半仙Lazy

    《銀河補習班》可以說是教育片中的一個經典,馬浩文對馬飛的教育是成功的。雖然離婚後是他自己一個人帶著兒子,身上沒錢,每天都要為錢發愁,但並沒有缺少給他父愛。棍棒之下出孝子,這是中國老一輩人傳承了幾千年的思想,但很多時候暴力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言行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因為大橋的坍塌,大家誤解、攻擊馬浩文,馬飛也嚐嚐被同學欺負,最後連馬飛都開始誤解他是壞人的時候,他並沒有對兒子解釋什麼,只是對馬飛說“大橋塌了,但是爸爸不會塌。”。馬浩文並不在乎和校長的對賭,他用他自己的方式來教馬飛,讓馬飛勞逸結合,每天功課做完之後,就是帶著馬飛跑步、感受大自然,讓他玩遊戲。

    馬飛問他什麼時候開始給他補習功課的時候,他說“今天的補習已經結束了。”他對馬飛唯一的要求就是每天完成0.1釐米的課本內容學習。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模仿大人的行為。馬浩文用生活中的知識來延伸教育馬飛,讓他從學會如何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也使得馬飛在洪水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得以逃生。

    要鼓勵而不是打壓孩子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在經歷著我們大多數成年人小時候經歷的事,大人總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那麼笨呢?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有時我甚至在想,成年人的攀比行為,是不是就是這麼來的?因為從小就一直被拿來別人比。這似乎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迴圈,永無止境。

    馬浩文對馬飛的教育是充滿鼓勵的“你要相信自己,要一直想一直想。”,同學一直嘲笑馬飛笨的時候,馬飛也覺得自己笨,但馬浩文並不這麼認為,他相信自己的兒子並不比別人差。馬浩文用自己的方式不斷的引導馬飛,告訴他清華北大隻是一個過程,那並不是人生的目的地,讓孩子的四維走得更遠。

    可怕的固化思維

    升學率就是王道,分數就是王道,也行當前的社會還無法擺脫高考制的束縛,但分數只能是一方面的,每個人都要進入社會,社會這所大學並不是只有分數。電影中高考結束撕課本狂歡的場面,我在當年高考結束後是經歷過的。真的是迫不及待的撕掉課本,有一種解放的感覺。教導主任一直在以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斷地阻撓著馬浩文的教育方式。這是最可怕的地方。

    “我都是為你好”,馬浩文在指責前妻的時候說“再沒有比‘我是為他好’更恐怖的藉口了,那你為自己好,為什麼每天不對著鏡子罵自己兩小時?”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笑了。不可謂不扎心啊!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批評孩子可以,但不要當著眾人的面羞辱孩子。那對孩子會形成很大的心理陰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 5 # 那一抹微笑只是偽裝

    1,孩子最好的補習班是爸爸媽媽的認知和陪伴,信任肯定鼓勵和欣賞。

    2,電影中多次提到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一直想辦法你能做好所有的事。

    3,電影中多次提到要一直思考,現在的孩子們的大腦都沒有被啟用,裡面裝的都是父母的觀念,他們只是一個提線木偶。好可怕,這樣下去中國的未來真的是堪憂,我們的國家領導已經看到這個趨勢,所以,家庭教育的推進速度越來越快的。

    4,報補習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是父母推卸責任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花錢只會讓自己心安而已,是自己的一種補償心理,一切為了孩子,是父母們掌控孩子的最高階藉口。

    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 更要不斷全面提升自身文化道德修養等方面 這點刻不容緩。

  • 6 # 雄鄲影視娛樂

    銀河補習由鄧超、俞白眉聯合執導,鄧超領銜主演的劇情電影。影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80、90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穫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

    俞白眉和鄧超這組老搭檔一改之前的搞笑風格,身為父親並對教育有著深深感觸的他們,這次以嚴肅真誠的態度,創作了這部探討教育理念的電影。鄧超扮演的男主人公,父親角色,在自己人生的大橋垮塌以後,帶領孩子走向成功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引導教育的重要性,更看到了建立孩子心中信念的重要性。

    孩子的世界,需要成人去引導,去建立真正有力量、有主動性的信念體系,而電影中的主人公父親就是這樣的一位“信念設計師”。孩子的成長過程,無法再重來一遍,而父親前半生在陪伴孩子上偷的懶,會變成孩子後半生爬不出的深坑。

    孩子最好的補習班是爸爸媽媽的認知和陪伴,信任肯定鼓勵和欣賞。電影中多次提到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一直想辦法你能做好所有的事。

    電影中多次提到要一直思考,現在的孩子們的大腦都沒有被啟用,裡面裝的都是父母的觀念,他們只是一個提線木偶。好可怕,這樣下去中國的未來真的是堪憂,我們的國家領導已經看到這個趨勢,所以,家庭教育的推進速度越來越快的。

  • 7 # 浪蕩子

    《銀河補習班》像是一份父愛宣言,向孩子們詮釋什麼是父愛本質,詮釋什麼是無條件的愛支援,詮釋什麼是最堅定的信任。作為一部深入探討父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影片,這個電影點明瞭教育裡最重中之重的四個關鍵詞:夢想、相信、思考和堅持。

    永不服輸,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馬飛的父親馬皓文把兒子所有的書推在一起,測量,十一釐米,期末考試還有幾個月,如果每天吃透幾釐米,為什麼做不到呢?兒子深受啟發,決定改變,每天主動和父親補習功課。過程很艱辛,有一次想要放棄的時候,看見父親大聲用力的回擊誤解自己的鄰居的時候的一股不服輸的勁,深深被震撼了,從那一刻起馬飛便以父親為偶像,“像爸爸一樣,我不會認輸的”成了馬飛今後人生的座右銘。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父親的話更像是智慧的啟迪。讓絕望出現生機。爆發山洪那次,馬飛與父親走散,捲進了被洪水淹沒的車廂裡,在所有人都決定放棄營救的時候,馬皓文舉著擴音器,“想想辦法,看看你身邊有什麼”,冷靜沉著,用話語激勵兒子,鼓勵兒子找到辦法自我營救。困在洪水中的馬飛聽到父親的話像是開啟了大腦的智慧按鈕,用窗戶板和窗簾製成了木筏,衝出洪水,最後被營救。這個經歷在後來馬飛的太空飛行任務中,起到了生死攸關的作用。太空飛船天線出現故障,需要宇航員飛出太空艙修正。馬飛不顧指揮員的阻撓,擅自飛出艙,修好了天線。不料在返回途中遇到險阻,回不去艙,氧氣服也逐漸在消耗氧氣,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回不來,就會變成太空垃圾。這時父親的話又出現了,“看看你身邊有什麼,想想辦法”,馬飛又被驚醒,絕處逢生,最終完成了太空探險任務。

    馬飛的父親馬皓文引導兒子從書本中抬頭,感受世界,獨立思考。很多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沒有一個不自信。回頭想想,我們有多少家長每天都在有意無意地打擊自己孩子的自信?很多家長說的話,都是有30%的道理,但也有70%的毒性。真正成功的教育,孩子應該具備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思考能力。電影中馬飛的兒子靠自己從洪水中脫險,憑的就是平日裡父親對他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孩子不一定會遇到洪水,但人生總有各種“洪水”向孩子們襲來。我們的初衷,就是讓他們到時候能抵禦這一場又一場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洪水”。

    這個電影告訴大家,讓孩子有夢想比考試、分數都重要,為孩子的夢想喝彩,幫助他去成就自己。同時在對孩子給予無條件相信和支援的時候,也要讓他學會自己相信自己。電影中的主人公馬飛的父親馬皓文躺在草地上教孩子體會什麼叫做真正的‘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橋段令大家印象深刻,除去書本,教育是為了帶孩子們看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和一個更長遠的人生,這就是《銀河補習班》要傳遞給大家的理念。

      這是一部送給父親的電影,挖掘了父親和兒子之間深沉的愛。電影告訴我們培養孩子不是培養一個裝滿知識的容器,而是要讓他們學會思考、學會方法。這部電影特別有代入感,尤其是影片中那句“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

    當下的教育環境是非常焦慮的,相信這部電影會很大程度緩解家長們的焦慮心理。電影中父親明白孩子是一顆待成長的種子,而不是一張任由家長塗抹的白紙。父親對兒子影響,是一生的,馬皓文一手舉著奧運火炬,一手抱著馬飛。小小的馬飛那時覺得父親渾身散發著光芒。這個光也照亮了他,也為自己今後成為宇航員飛天之路鋪墊了基礎。馬飛的父親馬皓文最難得的是給孩子人生中最需要的信念感,並相信他的內在力量。愛和相信才能培養出更好的孩子,而不是焦慮。

     教育不是培養考試機器,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電影中教導主任的故事雖然只是一段插曲,但卻不容易被忽視。一心投身教育的教導主任每年都會培養出高考狀元來,辦公室的錦旗、狀元照片掛滿了牆壁。高考結束那一天,全校高三年級瘋狂撕書撕作業本,在滿天的飛紙中,馬皓文問教導主任,“你的學生真的愛學習嗎?”這些孩子雖然優秀,但是考完之後如此討厭課本,考出了好成績又有什麼意義呢?教導主任被問的啞口無言。而教導主任自己的故事,更是應證了自己教育的失敗。

     教導主任的兒子以前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他以及全校的驕傲,還被保送了重點大學。平日裡教導主任對兒子要求苛刻嚴格,一次兒子因為沒考好,對兒子拒之門外,終日嚴重的數落和無視,兒子逐漸變得精神異常,最後成了瘋子,終日遊蕩在學校。

     這段往事被爆出後教導主任掩面痛哭不已,這一生為了教育奉獻了一切,卻連將自己的兒子養成一個正常人都教不了。

     相反,在馬皓文的教育中,他鼓勵兒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子寫不出來作文,就帶兒子去大自然,親身感受草木Sunny,學習課本理論之外的真理。用身體和大腦,將知識學以致用。挖掘內心真正感興趣的東西,並把它當成終身的事業。這也是他將來成為宇航員的一個重要基墊。

     在影片裡面,馬皓文沒有讓兒子馬飛上什麼補習班,而是自己給兒子開了一個最好的補習班,它的名字就叫銀河補習班。這個補習班不是語文、數學或者英語補習班,如果你放眼銀河,那麼整個世界都是你的補習班。我們要教會孩子探索人生無限可能的勇氣。永遠不服輸,永遠不停止思考! 

     電影裡,馬飛的母親代表了當下很多家長的普遍困境,千方百計敦促孩子好好學習,但孩子似乎總不能長進,最終雙方便陷入了“家長焦慮因此拼命敦促——孩子牴觸導致成績不好——家長覺得孩子太笨必須更用力敦促——孩子更加牴觸成績更加不好”的惡性迴圈。

     馬飛的父親則跳出了這個怪圈。在影片中,馬飛的父親馬皓文的許多話語都對當下家庭教育的弊病一針見血。

    “我是為你好——這是一個最可怕的藉口。你為什麼不對自己好點,天天對著鏡子痛罵自己兩小時?”

    “一隻狗剃了毛都不願意出門,你批評孩子可以,但能不能不要當眾羞辱?”

    “人生就像射箭,你連箭靶子都沒有,每天拉弓還有什麼意義?”

    “你想上清華北大,然後呢?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並不是目的。”

    這部影片洞察到了教育的本質,既然學了,就要學以致用,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家庭情感的紐帶來自於信認孩子並給予孩子前行的力量,家長也要努力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家長。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是展現了父親的光輝,尤其是自己自尊受損的情況下努力去保護、彌補、重拾兒子成長的天空。每個孩子都是寶藏,只不過很多家長用了錯誤的開採方式,用開採石油的方法開採了鑽石、開採鑽石的方法開採了金礦,這是所有家長都該警醒的。

    良好的教育也能塑造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比如,什麼是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借用電影中的主人公馬飛的父親馬皓文的話來說,那絕不是某一個期末考試,最重要的時刻應該均勻地分佈在你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這是一部充滿了愛的電影,愛你的孩子你就要陪伴他,因為那是一段不可錯過時光。愛你的孩子就要相信他們,要給他們時間,要幫助他們找到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快樂成長、如何追逐夢想,是所有人都要用一生來學習的事,讓我們透過影片《銀河補習班》,和孩子一起仰望星空!

    影片《銀河補習班》再次告訴我們,學習不只是僅僅給予知識、死讀書,還要給孩子找到興趣。父母、老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人生導師,為孩子播下一顆夢想的種子,比任何“為他好”的事情更重要!

    讓孩子從心裡找到自己的“靶心”,沒有“靶心”,整天“拉弓”又有何用???

  • 8 # 顧時光

    銀河補習班》是由天津橙子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鄧超、俞白眉聯合執導,鄧超領銜主演,白宇、任素汐、王西、孫浠倫、李建義、梁超等主演。

    該片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80、90年代,講述了一對父子跨越漫長時光收穫愛與成長的親情故事。

    劇情簡介

    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獄,讓他遺憾地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給予兒子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困難的勇氣。馬飛面臨學業問題,儘管在學校看來兒子沒有可塑之處,但馬皓文從未放棄,鼓勵孩子找到心中的夢想併為之努力。馬皓文與校長求情,打算用一個月時間將馬飛的學業提高,證明他不是不可救藥的學生,“學渣”也是可造之材。

    《銀河補習班》這部影片最大的爭議點就是教育理念,影片探討了當代教育最刻骨的問題:是無休止的參加各類補習班,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課本學習上,還是帶著孩子見識更大更遠的世界,讓孩子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方法?

    鄧超給出的這碗“不補課也能年級前十”的雞湯是否可以真實發生?這是在教育父母轉變教育理念,給孩子更大的空間,還是在引導孩子突破傳統,敢於挑戰陳規?

    “人生就像射箭,而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在哪都找不到,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馬皓文的這句話讓我如夢初醒,是啊,我們從小被問及長大想幹什麼時,回答千篇一律的都是考大學。小學的學生衝著重點中學努力,中學的學生衝著重點高中努力,高中的學生衝著985,211努力,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考大學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只知道我要考好學校,卻不知道考上重點大學的意義何在。

    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理念影響了我們的一生,很少有孩子知道他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長大後的我們總是隨波逐流,別人考研我們也考研,別人讀博我們也讀博,別人出國我們也出國,別人工作,我們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麼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或者有自己想做的事,卻也從來沒有為之努力。

    那些高考之後瘋狂撕書的孩子,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是否有一刻是開心的,他們是否明白學習是終身之事,並不是高考結束,考上好大學就可以逍遙自在,告別課本。

    什麼是好的教育方式?我們不能說馬皓文是絕對正確的,帶著原本應該在寄宿學校認真複習的馬飛逃課看世界,看航空展就真的是對的麼?又或者說,把高考狀元兒子逼瘋,強制把馬飛留在學校的閻主任就一定是錯的麼?

    每一種教育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我們這一代90後在教導主任,班主任的高壓管制下長大,其中不乏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但也不少社會的渣滓。但相當一部分90後更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有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而不是一味的參加各類補習班,用所有的時間玩命學習。

    就《銀河補習班》的教育理念網上爭論不休,究其根本,這是兩代人或者兩類人的理念衝擊。前一段時間一張黃磊14歲女兒多多的照片登上熱搜,照片中的多多染著紫色的頭髮,打著耳洞,與人們心中14歲女孩的形象相去甚遠,一時間,駁斥黃磊教育理念的說法層出不窮,甚至有人說黃磊在拿女兒當噱頭。沒多久,多多斬獲國際大獎的訊息又一次登上熱搜,這回,網友紛紛誇讚黃磊老師的優秀教育觀,只有讓孩子見識更多的世界,才能讓他們更優秀。

    如何教育孩子是恆古不變的難題,《銀河補習班》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搬到銀幕上對沖,拋開電影中馬飛的結局不談,我們無法真的辨別兩種觀念的對錯。在電影中,被馬皓文帶到放飛自我的馬飛真的圓了上天夢,那也不能完全印證這種教育理念的正確性。而其他所有按照閻主任教育理念管理出的孩子,難道就真的沒有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無從得知,就像馬皓文前妻質問他,“一旦馬飛不補課,將來被社會拋棄的時候怎麼辦”時,馬皓文對前妻說的,“我無法回答,只有時間知道”一樣,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 9 # 娛樂叮叮

    大家好,我也是看了電影《銀河補習班》,被感動到了,裡面的臺詞,直接觸動心靈。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是箭靶子,連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每天拉弓有什麼意思呢?”

    這是裡面的經典臺詞。

    如果真喜歡一個東西,那就喜歡吧,誰說也不要改變。

    電影中馬飛在學校被同學欺負,被教導主任退學,甚至被所有人認為是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差生,以至於他也認定自己確實如此,作為父親的馬皓文沒有懷疑過兒子,告訴他:“永遠不要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永遠不要相信別人說的話,相信自己。這才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的。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一直認為這是父母對孩子的道德綁架,每個人的生活中,多少都有會和父母意見向左的時候。“在沒有比為他好更恐怖的藉口”馬皓文說出了很多孩子想說卻不敢說的話,孩子的表達都不被重視,在偉大的夢想之下,都會被藏起來。停止對孩子過度的愛,學會理解,信任,鼓勵,包容他們。作為父母可以根據自身經驗給予孩子建議,指導,但是不能強迫他們複製父母的一生。

    電影中有很感人的地方,父子二人旅行歸途意外走散,遇上洪水,馬浩文找不到兒子,下一波洪水馬上就要來了,到最後關頭,他拿著喇叭對著兒子可能的地方大喊,告訴他要轉動腦子,仔細想想身邊有什麼幫助自己的,最終馬飛成功自救。

    馬皓文一直在培養馬飛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電影的一個鋪墊,遇到困難時,不退縮,而是沉穩應對方法,如何群解決,這樣的人怎麼會差?

    作為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快樂,這個快樂不是讓他學習年紀盡情玩耍,而是教會孩子,懂得學習的重要性,給予他們在之後的日子裡選擇的權利,發揮自己的特長。

  • 10 # 南瞧北幕

    由鄧超和俞白眉合作導演的《銀河補習班》,自上映以來,好評不斷。有網友說:這部電影好就好在他的真誠,融入了兩位身為父親的導演對為人父、為人子的困惑、迷惘以及對兒童成長和家庭教育的思考。

    與孩子成為朋友的家庭教育觀

    不同的家庭教育觀,必然會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鄧超出演的父親馬皓文與傳統父親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是,他在尋求與孩子成為朋友,在溝通與交流中嘗試理解孩子。俞白眉導演在闡述影片觀點時也指出:教育不應該時居高臨下的,而應該是一個雙向成長的過程。

    因大橋坍塌而入獄的工程師馬皓文,曾對他兒子馬飛如是說:這是我第一次當父親,我也在學習做父親。於是他跟孩子一起瘋、一起鬧,從來沒有在話語中體現出任何一點作為父親的權威性:你應該這樣做、你不能做這個。他對於兒子成長的肯定以及選擇的尊重,使他與兒子的關係更像朋友,而不是父親。正是如此,兩人才可以敞開心扉、互訴衷腸。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榜樣

    影片中,馬飛的媽媽憂心忡忡的打電話詢問有沒有給兒子報補習班的時候,馬皓文信誓旦旦的說,他給孩子報了全市最好的補習班——銀河補習班。其實根本沒這個補習班,在馬皓文看來,最好的輔導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他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家長怎麼說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家長怎麼做。 馬皓文出獄後為了查清楚當年被陷害的證據,東奔西跑,吃盡了閉門羹,卻到老也不曾放棄,讓馬飛從他身上學到了執著;馬皓文每天都能擠出時間去學習,耳濡目染下,馬飛也收穫到了每天讀1毫米的書也不是什麼難事;再比如馬皓文利用知識幫他曾經的下屬、現在的老闆解決了如何找到爆破點的難題,讓馬飛感受到了知識就是力量。 事實也正是如此,如果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後都能準時開啟書本閱讀充電,孩子也必定會受到一種神奇力量的牽引,養成學習的習慣;反之,如果父母每天都抱著手機玩,那麼孩子也一定會沉迷於手機之中。做好自己,以身作則,正是父母所能帶給孩子的最好教育方式之一。

    分數不能成為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

    我們來看影片中傳統教育代表閆主任,他的座右銘是:學生成績高於一切,升學質量高於一切,個人名譽高於一切。在他的眼裡,好學生、壞學生的唯一區別標準就是成績。我們知道,我們的學生都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思考能力的鮮活個體,如果只是用冰冷的分數去衡量他們的能力,恐怕就會變成教育的悲哀。閆主任的兒子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正是因為閆主任的嚴厲要求,不允許他的兒子有任何的汙點和失誤,他的兒子竟然因為一次考試失利而變成瘋子。

    反觀馬皓文的教育,為了孩子寫好作文,他帶著兒子去踏青,體驗小草的味道,他還給馬飛買電腦讓他豐富課外知識,他帶著孩子去看航展,培養他的興趣。馬皓文正是用這種信任和鼓勵,讓馬飛得到了肯定和滿足,從而化被動學習為主動鑽研,成為一個各方面都名列前茅的孩子。

  • 11 # 巴拉巴拉吃瓜啦

    實話實說,《銀河補習班》沒有太多可取的教育理念,反而是一種誤導,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突顯素質教育而故意素質教育。

    “放羊式輔導+精神勝利法”,其實是行不通的

    兒子成績墊底,沒有一門行的。父親為了兒子竟然跟教導主任打賭一個學期考到年級前十,看到這裡是個觀眾都會很期待父親接下來會怎麼輔導兒子學習。沒想到父親跟兒子說了一句每天看0.1釐米和幾句道理,然後兒子就是各種挑燈夜讀了。喂,就算兒子突然開竅努力上進,也要他能看懂才行啊!這種“放羊式輔導+精神勝利法”都可以成功的話,中國那麼多家長就不會被孩子逼瘋了。

    行萬里路,不一定就勝過讀萬卷書

    考試在即,兒子想去看航展,父親竟然就帶著孩子逃學,遊山玩水唱著歌就去看航展了。父親是想透過看航展幫孩子明確目標,也想帶著他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但是,有些規則還是要遵守的,不能為了抨擊應試教育就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作為全片的轉折點,相信很多觀眾都很期待那篇作文,結果只有天馬行空,腦洞很大,但是,真的不切題。

    可以凸顯人性,但不能自私

    這對相依為命、互相扶持(真的是這樣)的父子,都知道對方想要什麼,但是都曾經想要毀掉對方的夢想(父親為了自己的聲譽讓兒子放棄考宇航員,兒子為了考宇航員讓父親放棄追查真相,並說沒有人會記得當年的事情)。或許這些都是人的真實想法,但是他們共同的經歷,難道還不懂體諒和感恩是何物嗎?

    如果非要從裡面找出可取之處,那就是:

    父親以身作則,他是怎麼要求兒子的,他自己就怎麼做。

    信任。父親瘋狂地相信兒子(真不知道這種信任是從哪裡來的)信任有時候真的可以成為一種動力。

    最後,如果你把這部電影當作小品來看,或許觀感會好很多,說不定你真的會被感動了。

  • 12 # Kitty學英語

    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都找不到,那每天的拉弓還有什麼意義呢?

    今天把《銀河補習班》再看了一次,感觸良多。

    在電影中,父親馬皓文用一種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了一個宇航員兒子。

    以下7點教育理念是我觀影后所想,供各位家長和老師參考:

    1.樹立明確的目標,永遠不服輸

    在影片中,馬皓文問他的兒子:“長大後相當什麼?”馬飛的回答是清華北大。馬皓文這時告訴他,“清華北大隻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目的”。

    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讓他們知道自己以後想幹什麼,想從事什麼職業。

    然後為了自己的目標,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要服輸,勇敢前進。

    2.做孩子的榜樣,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

    馬皓飛面對別人的質疑,仍然兢兢業業地做著自己喜愛的建築工作。為了能恢復自己的名譽,他可以深夜寫申訴書。馬飛看到爸爸如此努力,他也更加努力地學習,為爸爸爭一口氣。

    “家長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看到家長怎麼做”

    現在很多家長嘴裡說著讓孩子努力學習,可以一回頭,自己便拿起手機在玩。

    作為家長,應該多學習,多努力,做自己孩子的榜樣。

    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的父母,為了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下午5點就把手機關機,騰出時間陪女兒閱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榜樣。

    3.真正的學習,要從興趣開始

    在電影中,馬飛很喜歡航空航天,收集了一些航天模型,學校的教導主任認為這是在玩物喪志,當眾把他的模型扔下了樓。

    而他的爸爸採取的是鼓勵和支援的方式,千里迢迢帶他去看航天展。

    真正的學習,應該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並且加以引導。

    很多家長都強迫孩子學習這個,學習那個,卻從來沒有問過孩子是否喜歡,是否願意。這是當代家長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4.有教無類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電影中的教導主任覺得馬飛學習態度差,要讓他退學,結果被馬皓文教育了一翻,做老師應該“有教無類”。

    的確,在現實中,很多孩子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好而被老師或家長歧視。

    但每個孩子都各不相同,有的天生愚鈍,有的天資聰明,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教育的機會,作為老師,應該做到“有教無類”。

    5.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馬皓文在帶兒子看航空展的路上,碰上百年一遇的水災。在兒子孤身一人面對困難時,他大聲對兒子說“看看你的身邊有什麼,想辦法出來”。

    家長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孩子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

    作為家長,應該多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的各種困難,而不是直接幫他們剷除困難。

    正如電影中的臺詞,“如何製作一個木筏,不是可以從書本上學到的。要讓他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生活的勇氣”

    6.批評孩子可以,但不能當眾羞辱孩子

    馬飛的媽媽從學校出來後,直接在學校門口罵馬飛,“你再不努力學習,就只能去賣煎餅了”。

    很多家長的行為與馬飛的媽媽是相似的,不管什麼場面,就直接批評孩子。

    孩子做的不對,固然需要批評,但當眾批評孩子,會讓他的自尊心受損,造成不可彌補的心理陰影。

    7.活到老,學到老,讓“終身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在電影的結尾,考試結束,孩子們把試卷撕碎,扔的滿地都是。當時馬飛說了一句“這些孩子剛考完試,就把這些試卷扔掉,我很擔心他們是否真的熱愛學習”。

    學習應該成為我們一生的習慣。有的老奶奶年近半百,扔然堅持學習英語,有的人剛步入社會,就把書本丟之腦後。

    考試只是考察我們學習內容的一種手段,並不是目的。我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

    結語:時代在改變,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應該跟著改變。

    讓孩子樹立目標,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是當下的家長和老師所應當做的事情。

  • 13 # 邏輯日記

    《銀河補習班》是由鄧超、餘白眉共同導演的。早期,兩人就共同執導了《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但是都沒有受到觀眾很高的評價。兩人第三次合作的《銀河補習班》,在質量和題材上確實都有很大的提高。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位事業失敗的父親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手法和對兒子的父愛,帶著孩子找到心中的理想和實現夢想的故事。從而顯示出應試教育的弊端和開放式教育的優點。

    《銀河補習班》放映後,觀眾對該電影的評價也是兩極化嚴重。

    一部分觀眾,認為這是一部真誠的電影,反映了現今應試教育存在的問題。

    另一部分觀眾,認為該片是一場笨拙的說教,灌輸了觀眾一個完全錯誤的教育理念。

    在這裡,我想根據劇中的兩句臺詞,來談談對這部影片中表達教育理念的理解。

    一是 : “人生就像是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臺詞代表了父親馬皓文的一個教育觀點,他認為孩子不能一味地學習,而是要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為之而學習。找到目標,向著夢想的箭靶子一次次練習拉弓,才會讓自己的努力變得有意義。

    所以在影片中,父親就帶著兒子逃課看模展,走進大自然去感受世界。從探索中找到願意為之奮鬥的夢想,發掘自身的潛力和優勢。

    秉承這一理念,劇中的父親成功讓兒子考進全年級前十,並把兒子培養成了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二是 : “考不上好大學,你就沒有出路”。這是片中對差生有很大偏見的閻主任的臺詞。這句話代表了部分教育人員對於成績的刻板印象,總用成績去衡量和判斷一個孩子的潛力。片中閻主任的行為也和這句臺詞所表述的一樣,他在學校反對孩子除了學習外的任何一項興趣,並用語言和行動去泯滅孩子的天性。

    這兩句臺詞展現了劇中兩個完全相反的教育觀念,觀眾也認為這兩個教育觀念就是導演想批判和宣揚的。

    但小生認為,大家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片中父親最大的願望就是洗清自己揹負的罪名,而兒子為了自己順利當上宇航員,讓父親放棄申訴,馬皓文感嘆了一句“我的教育是失敗的”。

    在馬皓文的教育中,他只是一味地鼓勵孩子,卻沒有讓孩子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而這也導致了兒子變得人性淡泊,為了自己夢想不擇手段。

    應該避開應試教育的弊端,吸取開放式教育的優點!

  • 14 # 碧玉笙

    其實,電影裡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為父親的鄧超用他的方式去教育他的孩子的時候,值得大多數家長學學,不是說花錢進了好的學校就一定能學好,作為家長,如果連陪伴都不會,有什麼資格去怪你家孩子成績不好了?

  • 15 # Tryers

    首先,我個人看了兩遍,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電影,確實帶著我去思考了許多問題,推薦大家看一下。

    這裡只想表達一下電影引起我內心共鳴的地方,和給我的啟示,未來我們可能面臨的問題的一些參考解決方法

    電影講述了作為父親的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獄,讓他遺憾地錯過了兒子七年的成長時光。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和滿滿的愛給予兒子馬飛自由成長的空間,教會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麵對困難的勇氣。

    馬飛面臨學業問題,儘管在學校看來兒子沒有可塑之處,但馬皓文從未放棄,鼓勵孩子找到心中的夢想併為之努力。閻主任和馬皓文立下賭約,打算用一個月時間將馬飛的學業提高,證明他不是不可救藥的學生,“學渣”也是可造之材。

    1、永遠不要認輸

    有了成功的希望堅持固然好,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有堅持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馬皓文原本是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三十歲時就主持設計了東沛大橋,成為北京亞運會在本市的火炬手,一時風頭無兩。可一場突如其來的厄運,完全改變了他之後三十年的人生歷程。

    入獄,打斷了他的事業發展;離婚,讓他失去了情感依靠。刑滿釋放之後,那個昔日人人尊敬的他,變成了人人唾棄。但幸運的是,過往的坎坷,並沒有消磨他的志向;

    2、堅守自己做人做事的價值觀底線

    正如電影裡講到:"每個人心裡都在修一座橋,小心不要將自己的橋修塌了”這座橋是曾經的夢想,也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價值觀底線

    孩子教育:

    1、作為父母,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在公眾場合不要打壓、看不起孩子

    2、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鼓勵)

    你·不笨的,你可以透過選擇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努力下也能成功

    連父母都說孩子笨,給他暗示自己很笨的負面影響:那好,事情做不成,是我笨,不能怪我不努力;我就不只能去賣煎餅。

    3、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理解,誰都是第一次

    做父母的失控後傷害了孩子,事後要向孩子道歉,“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做父親”這對家長式權威氛圍的家庭很難,要家長放下權威去向一個孩子道歉,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氣。

    可從理性上思考,我們不是完人,犯錯是一定的,自己的言語失控,甚至傷害了孩子,事後瞭解情況,真的是自己錯了,向孩子道歉。

    這不僅對孩子的尊重,也是給孩子榜樣示範,孩子做了子女角色中的錯事向父母道歉:“對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就像網上流傳的一句話:“孩子在等父母道歉,父母在等孩子感恩。他們終生都等不到自己想要的。”核心問題:礙於面子

    4、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都重要,關鍵看作用是什麼

    在落後的地區,應試教育是給了底層孩子唯一能大機率成功逆襲,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機會

    雖然在應試教育中:窄化了優秀的標準;不鼓勵對真理的探索;缺乏對實際生活的聯絡,難以讓我們產生職業興趣。

    但是別忘了,它給了無數底層孩子能與其他資源條件好的孩子站在同一賽場的機會。

    中國那些經濟發展較差地區的學生,他們的家庭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給他們“買素質教育”。

    而應試教育中的代表—高考,是他們唯一可以抓住的改寫自己命運的機會。

    所謂的“高考無用論”“應試教育應該廢除”,不過是一群“買”得起素質教育的人在說著何不食肉糜的扯淡話而已。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5、社會中沒有ABCD選項等著你選,你要動你的腦子,創造EFG....XYZ選項方案去解決問題。

    素質教育給了孩子觀察、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的能力

    劇中十幾歲的孩子動手製作木筏逃生工具,成年後在太空設法修理飛船

    6、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做到,就是耍流氓

    回想身邊一位親戚,自己以前不努力讀書,現在吃到了沒有知識的苦處,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多學習知識,不要向你爸一樣。.........

    目標使用者思維做好文案策劃

    為什麼自己的文案寫不好:

    總是去看別人成功的模板,去巢狀,固然能及格。

    但是誰都不喜歡穿著別人的舊鞋走,文案想要打動目標群體,就要親自體驗目標使用者工作、生活,真聽真看真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懼

    工作選擇:

    選擇你真正熱愛的工作,你只有痛和累,不會苦。對於喜愛的事情,連續做幾個小時都不會覺得累,更別說苦了。而且更可能進入心流模式,把事情做好,具備交付能力。

    興趣是一個關鍵要素,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如果有強烈興趣,我們可以進入心流狀態,可以夜以繼日地做一件事情,一點都不覺得累(別人眼中的苦行僧,自己卻沉醉在其中,科學家們科研)

    如果覺得無聊和乏味,我們可能消極對待工作,心裡恨不得早一點結束(做這件事情是一種煎熬,只希望可以早一點結束)

    實現興趣圈(感興趣)、能力圈(能做好)、興奮圈(成功的喜悅)價值圈(別人有需要,且願意為之付費)四圈的共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如今我們有時有吃有喝但感覺不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