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蟹姐姐

    長期迷戀娛樂軟體對於孩子很不利,如果是低幼兒童,建議解除安裝此軟體,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多設計一些有趣的小活動吸引他,或者設立獎懲機制,每天限定玩多久時間,逐漸減少直至消除興趣

  • 2 # 洋洋愛配音

    孩子迷戀的是快手裡面的內容,新鮮的事物不光是孩子喜歡就算是大人也喜歡啊,這個事情只有家長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瞭解其本質,才能讓孩子從根本解決問題!

  • 3 # 線上陪娃

    隨著電腦、手機、ipad等通訊工具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網路。尤其是青少年兒童,影響了學業、影響了品行,讓家長們頭痛不已。

    過去一段時間,短影片平臺快手曾因未成年人打賞、未成年媽媽直播等問題而被廣泛批評。

    在2月播出的焦點訪談節目中,曾列舉快手上未成年使用者對快手主播高額打賞的案例:河南許昌的苗先生用來治病的錢,被13歲的兒子打賞給了快手主播,廣東佛山的吳女士9歲的女兒將支付寶上一萬多元打賞給了主播。

    4月13日,快手針對未成年人使用者保護問題,快手已經推出“家長控制模式”,在 iOS 和安卓端均已上線。

    快手的家長控制模式是什麼?快手家長控制模式有什麼用?

    是未成年模式了。只能看未成年人可以看的內容,而且 不能進行和金錢相關的操作。 例如打賞、充值、提現。

    而且最重要的是:開啟家長控制模式,就不能開啟直播。

    據快手方面介紹,即日起,只要開啟“家長控制模式”,未成年使用者發現頁將只推薦適合18歲以下使用者觀看的內容。

    此前,快手已經表示嚴禁未滿18歲使用者開通直播許可權。對於未成年人打賞問題,快手稱,透過使用者畫像技術識別未成年人後,快手將實行全額退款政策。

    國家網信辦稱,,“快手”“火山小影片”未能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出於博取眼球、獲取流量目的,疏於賬號管理,任由未成年人主播發布低俗不良資訊,突破社會道德底線、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汙染網路空間,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

    4月4日,快手提出7條整改措施,包括對現有庫存影片加大清查力度,嚴禁未滿18歲使用者開通直播許可權,對影片分級管理,過濾未成年使用者可能看到的影片內容等。

    其實網癮並非網際網路本身具有的缺陷,一方面是由於孩子本身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失策和缺位。也就是說,正是由於心理上的孤立無援,才導致孩子沉溺於網路。

    除了在外部透過技術手段配合減少不良網路內容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透過家長的陪伴和引導,找到孩子沉迷網路的根本原因,從而讓孩子擺脫這種成癮性。

    家長髮現孩子有沉迷網路的問題,應該耐心積極引導,尋找背後的真正原因,或是尋求專業的機構進行諮詢或測評。甚至還有些孩子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整天看手機玩遊戲,就直接送到了一些自己都不瞭解甚至沒有資質的所謂特訓學校。殊不知,這些機構良莠不齊,時有報道一些特訓學校採取特殊手段虐待學員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所有用心的家長,一定會找到方法!

  • 4 # 王糰子

    我孩子有段時間也是特別迷戀快手,我先是和她一起看,主要了解她都關注一些什麼內容,我並沒有強制要求不讓她玩,收了她手機,每天讓她在我手機上玩10分鐘左右。這樣慢慢的我感覺她沒有那麼迷戀了。

  • 5 # 蒙師寶媽

    首先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會迷戀快手。一般孩子迷戀電子產品多是因為心理空虛,情感沒有得到滿足,或者情緒無法良好的宣洩。所以會透過其他途徑宣洩情緒。作為家人首先不要指責和控制,與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嘗試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的需求。其次家長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最後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放下電子產品。

  • 6 # 英語MrsChen

    快手是現在很流行的自媒體,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對待孩子這個行為,我們要客觀的看待,正確的引導,不能一刀切。以下幾方面是我的觀點:1)先讚揚孩子,願意接受新事物,而且對待新事物很有熱心,說明孩子是個開朗的小傢伙。2)自己也註冊一個快手,最好讓他教你註冊,讓他幫忙,他會覺得自己很有價值,你也順便關注他,這樣就可以隨時看到他的動態,這種關注,不是監視,是作為朋友,有時可以給他積極地指導。3)我就是這樣對待我女兒的,她特別喜歡拍抖音,後來我需要註冊一個,還全都是她幫我弄得,那一刻,突然覺得她長大了,她沒有批評我笨,而是很快也很高興地教我怎麼弄。後來我有時也出現在她的抖音裡。發現她把自己的資訊洩露出去,我及時告訴她。她沒有叛逆,什麼都和我商量。有時她知道的知識,我還真不知道,我問哪來的,她說抖音上呀,我說,這麼好呢。4)所以,我建議你,也這樣尊重你的兒子。千萬不要批評,指責,這樣只會讓他反感,更不願意聽大人說。希望幫到你[微笑]

  • 7 # 鄉間採菊人

    家長是關鍵。家長要以身作則,孩子迷戀快手首先是模仿了家長的壞習慣。

    其次家庭氛圍很重要,家庭成員在家中要注意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

    增加戶外活動,或其他有意義的文體活動,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

  • 8 # 蘇州教育線上

    移動網際網路社會的當下,我們更應該引導孩子如何正確應用手機達到學習的目的。主要有三點建議:1、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多在還在面前利用手機學習以及解決問題。 2、未成年人難免會抵抗誘惑的能力比較弱,家長要多監督引導。 3、多教自己的孩子親自用手機學習或者解決學習碰到的疑難問題,這樣親身成功體驗後有利於提高利用手機學習的興趣。

  • 9 # 公羽書法

    迷戀是正常的,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小孩。但是方法也是有的,一,告訴孩子,你每次刷都是在幫別人賺錢,你刷的多,別人就賺的多。你很願意幫助別人賺錢卻浪費了自己的學習時間嗎?二,為孩子註冊一個賬號,激勵他做個快手,讓他也發發看,看看流量是多少,知道做這個是費時辛苦也要技術的,現在你是學生,技術不行,現在做這個不合算,將來發展空間大。現在浪費時間不學習,就迷戀快手什麼的,學習就停止了,將來難道也就做快手或者就一直看快手過日子嗎?三,大人首先要率先垂範,不要玩,才能挽回孩子的心❤️。四,我們可以拿成績反證,你沒有玩的時候成績就好棒。放棄快手,學生必須放棄。

  • 10 # xun大力小學數學

    1.不訓斥多開導

    2.以身作則,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3.培養孩子興趣(畫畫書法音樂)

    4.執行力!別磨嘰!

  • 11 # 快樂女孩的傷心

    父母應該注意的6個問題:

    1.管教孩子前要以身作則

    天天說孩子玩手機看電視,你以身作則了麼?你一定會說,“我們如果也想看呢?”那麼你就在孩子睡覺以後再看吧,等孩子讀初中有了非常正確的觀念以後再看吧。

    2.對子女的行為有約束力

    很多父母都說孩子很難管,這個就是對子女沒有約束力。我認為主要是三個原因:第一個,父母縱容;第二,父母也不好意思管,自己沒有以身作則;第三,父母沒什麼知識,不知道怎麼管孩子。

    3.培養孩子正當的娛樂

    現在孩子的功課壓力太大了,要輕鬆下,比如說大家寫寫毛筆字,或者聽聽音樂、畫畫、溜冰……這些都叫做培養正當的娛樂。

    總之,首先家長最好保證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不給孩子手機,再找個別的有意識的事情吸引他。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親子游戲!孩子不玩快手了了,身心健康了,做父母也放心了!當然了,孩子健康了,做父母的也是鍛鍊了身體的。

  • 12 # 津網

    首先要知道孩子迷戀的內容是什麼?然後做引導。一邊孩子對迷戀的東西不會產生太長時間。相反要是家長就此事橫加干預到會適得其反。

  • 13 # 格格老師心性教育

    從心理行為調整方面給出解決方案

    第一步,家長要先了解下孩子為什麼迷戀快手,嘗試與孩子溝通,找到原因。

    有可能存在的情況

    1 無聊,打發時間

    解決方案:豐富孩子的生活,帶孩子見世面,開闊眼界,尋找到有意義的愛好。

    2 學習沒意思,不如快手有意思

    解決方案:尋找孩子覺得學習沒意思的原因,需要分析下孩子的性格特徵,運用一些方法培養孩子重新認識學習。

    3 逃避一些東西

    解決方案:搞清楚逃避什麼,快手滿足了孩子哪些心理需求。家長借力其他方式徹底滿足孩子這個需求,填滿這個心理黑洞,孩子就可以離開快手。

    4 模仿家長

    解決方案:家長就需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5 溺愛過度,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同時也管不了孩子,錯過了最佳教養時間。一般4歲開始,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需要教培養孩子規則意識,如果不陪養,很容易養出說什麼都油鹽不進的孩子。

    解決方案: 這是最麻煩的。需要一點點嘗試教孩子認識到,長大了,需要承擔一些責任了。這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的。

    6 孩子心理年齡沒有長大,貪玩而已。

    解決方案:這需要養孩子這顆心,養到與身體年齡一樣的年齡,有些孩子晚熟,就是這個意思。這種情況,家長就不能貼標籤說孩子迷戀,只能說孩子玩快手就跟玩玩具一樣,多給他一些玩具,他眼花繚亂就不會迷戀一個玩具了。

    共性的可能大概以上幾種。

    第二步,判斷分析出問題後,就可以因材施教了。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

    無論哪種,基本都與家庭教養模式有關,一些錯誤的教養模式導致了今天的結果。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徹底解決,因材施教。

    第三步,對孩子進行心性教育,訓練覺知力,訓練孩子從心裡長大,培養責任感,教會孩子為自己行為負責,孩子就可以慢慢培養出自律,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 14 # 百之靈

    未成年人世界觀、價值觀還未形成,容易受到不良風氣侵襲,甚至受到違紀、違法行為的侵害。

      之前在一些未成年孕媽、寶媽的影片下,充斥著一種言論認為這種直播是憑努力賺錢的方式,是光榮的行為。還有些孩子表示,照葫蘆畫瓢甚至搔首弄姿只是為了好玩,並不是以非法牟利為目的。

      各位家長,您看出這其中的問題了嗎?此種是非顛倒的觀念甚至比直播行為本身更為可怕,就算關閉了一個平臺,還可以有另一個平臺;就算關閉了所有的平臺,還有線下的渠道。

      因此,家長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做個有心人,善於利用各種生活場景來告訴孩子什麼是誘惑,及時發現孩子不良思想的苗頭並加以糾正。

      青少年時期是孩子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長對孩子“錯愛”、“寵愛”是大忌,原則問題上必須嚴格果斷。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幫助孩子去認識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就尤為重要。

      當然了,家長也要注意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心理特徵,用合適的方式加以引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嚴重,常會用與眾不同來證明自己的勇敢、特立獨行。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確,“個性”並不是一味標新立異,不要為了不同而不同,更不能為了跟風,什麼行為都去模仿,要有基本的價值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評上了高階職稱,就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如何看待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