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肥肥大狗熊

    錦衣衛高階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蟒衣有單蟒,即繡兩條行蟒紋於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尊貴的式樣。至於曳撒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飾,稱為膝襴。

    飛魚服是補色為飛魚的袍服,飛魚並不是現在所說的那種海魚,而是一種近似龍首、魚身、有翼的虛構形象。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非真作飛魚形。

  • 2 # 坐今說天闊

    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是大家在熒幕上看到的經典錦衣衛的形象,華美異常的飛魚服令人印象深刻。

    繡春刀

    據《明史·職官志五》記載:“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勳戚都督領之,恩蔭寄祿無常員。……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

    《出警入蹕圖》中的錦衣衛(傘蓋下為萬曆皇帝,紅衣者為錦衣衛校尉,著甲扛刀者為錦衣衛大漢將軍)

    區域性放大圖

    由此可見飛魚服乃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

    飛魚服

    飛魚服為貼裡的一種,上有四爪飛魚紋“”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山海經》:“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話色彩。

    事實上錦衣衛高階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與麒麟服一道為明四大賜服。

    蟒袍是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飛魚服不及蟒服隆重。

    紅袍者為錦衣衛堂上官

    明《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張居正蟒服像

    蟒服、飛魚服之外還有鬥牛服,也甚是華美。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

    清《淥水亭雜識》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講官破格有賜鬥牛服者。”

    獲得這類賜服也被認為是很大的榮寵。

    此外四大賜服之麒麟服,一般為官吏的朝服。其服裝特點是大襟、斜領、袖子寬鬆。所繡紋樣,除胸前、後背兩組之外,還分佈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橫條)。另在左右肋下,各縫一條本色製成的寬邊,當時稱“擺”。

    四大賜服之華麗,足見漢服之美。

  • 3 # 時光隧道2019

    錦衣衛”服飾一直很受關注,這裡略作介紹,順便澄清一些服飾上的誤解。錦衣衛主要職能是負責皇家的鹵簿儀仗、值班宿衛及巡察捕緝等,並參管刑獄。錦衣衛從指揮使、同知、僉事到千百戶、將軍、力士、校尉等,人數眾多,所穿服飾根據場合、職事均有規定。

    錦衣衛不僅穿飛魚服,還有蟒服、鬥牛服、麒麟服,另外,錦衣衛大漢將軍在當值時還要穿裝飾有小旗的頭盔,穿對襟的罩甲,盔甲有金盔金甲、紅盔紅甲和紅盔青甲等各種顏色,腰間還要懸掛宮禁金牌和佩刀,手持金瓜或斧鉞等。

    飛魚服屬於賜服,按照明制,“賜群臣大紅貯絲羅紗各一。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級皆與焉;惟部曹五品下不與。”

    因而可知,無論飛魚服還是麒麟服,穿在錦衣衛身上都是一種榮寵和身份的象徵。而且,飛魚服不是錦衣衛專屬,其他被賜官員也可穿,且並不是所有錦衣衛都可以穿,必須是有相應品級、特殊身份的官員才可穿。千百戶的錦衣衛穿青藍色錦繡服。

    飛魚服的飛魚不是魚僅僅多了兩個翅膀,而是古代神話中的頭如龍,魚身有一隻角的動物。

    據《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龍魚陵居在其此,狀如狸(或曰龍魚似狸一角,狸作鯉)。”又因其能飛,故亦名飛魚。如圖:

    歷史上出土的飛魚服只有紅色和黃色錦緞織成的飛魚服,顏色鮮豔,鮮衣怒馬,因此叫“錦衣衛”。飛魚服沒有黑色和白色

    錦衣衛戴的是烏紗帽、纏棕帽、盔甲。

    纏棕帽以棕藤編織而成,四周有簷,簷大稱大帽,簷小則稱小帽。《三才圖會·衣服一》記載:“纏棕帽,以藤織成,如胄,亦武士服也。”。

    真正能在臺前華服亮相的錦衣衛都是極少數,在這個機構裡面還有一個更加龐大的群體,那就是散落在民間以及塞外各種的錦衣衛探子,他們才是這個機構的骨幹,錦衣衛的主要職責就是來監察官員,負責刺探軍情,也從事一些暗殺的工作。他們是皇帝最為可靠的耳目。

    他們處在複雜的環境裡,都是靠著令牌等代表自己身份的東西來行事,穿著錦衣衛的官服反而不便,因此他們的服飾就太多了,什麼樣行當的服裝都可能會有。

  • 4 # 溫子哩

    錦衣衛服飾分三種:飛魚服,蟒服和鬥牛服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掌管皇帝的儀仗和侍衛。

    飛魚服《山海經》:“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

    此處的飛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魚,也不是會飛的魚,而是幻想的一種生物,龍首魚身,雖比較奇怪,但是但凡沾了龍的東西,自然免不了尊貴,所以要有一定品階的官員才有資格著飛魚服。

    蟒服

    除了飛魚服,還有一種蟒服,較之更為尊貴。

    《萬曆野獲編·補遺》中記載: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蟒服是不會有人輕易得到的,除非是皇帝的親信,並賜給他。除了錦衣衛外,還有一些專門服飾皇上的太監,也時常穿著蟒服。

    鬥牛服

    在這兩種服飾外,還有一類名叫鬥牛服,它與其他的兩種服飾,在紋飾上是有所不同,不過與皇帝常穿的龍袞服較為相似,這就能看出這些衣服的高貴,除錦衣衛外,在朝中往往是一二品這樣的高官才能得到這種賞賜的服飾。

    總結《明史·輿服志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所以平常時候,不管是錦衣衛還是朝中百官,只有在重要場合才會穿這三種衣服,平時是不會穿的,萬一有所損壞,是對皇上的大不敬。

  • 5 # 雙生花93

    從明朝的建立到明朝統治的結束,錦衣衛一直存在。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錦衣衛高階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蟒服

    蟒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又被稱為蟒袍﹑花衣。因袍上繡有蟒紋而得名,上繡蟒,非龍,只因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龍五趾,所以四爪(趾)龍為蟒。蟒服款式為齊肩圓領,大襟(右衽),闊袖(帶水袖),袍長及足,袖裉下有擺衩子,周身以金或銀線及彩色絨線刺繡藝術紋樣。在古代,蟒袍加身,是大夫們的最高理想,即意味著位極人臣,榮華富貴。

    飛魚服

    飛魚服是次於蟒服的一種隆重服飾。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飛魚是一種紋理,有飛魚紋的曳撒、直身、貼裡都是不同款式的飛魚服。飛魚服上有四爪飛魚紋。

    注: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明代史料裡面提到了錦衣衛堂上官穿飛魚服,不過“飛魚服”是個大名稱,凡是裝飾有飛魚紋樣的衣服都叫飛魚服,而紋樣包括這樣過肩式的、補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則各種都可以。

    鬥牛服

    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 6 # 隨心隨意性情中人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因為蟒袍以皇帝所穿的龍袍有相似,所以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們蒙恩特別賞賜的賜服,所以獲得這類賜福都是被認為有極大的恩寵才有可能獲得。

    明朝錦衣衛的衣服最出名的就是飛魚服了。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朝日、夕月、耕耤、視牲所穿官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繡春刀,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賜服。《明史·輿服志》稱:正德十三年,“賜群臣大紅貯絲羅紗各一。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級皆與焉;惟部曹五品下不與。”.

    飛魚服是補色為飛魚的袍服,飛魚並不是現在所說的那種海魚,而是一種接近於龍首魚身有翼虛擬形象的獸類,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兒加魚鰭魚尾為相似稍異,非真作飛魚形。

    鬥牛服,是明朝正以一品官員的衣服,上面繡虯屬獸鬥牛,故名鬥牛服。

    當然啦,這些都是錦衣衛高層官員所穿的服裝,普通錦衣衛不可能穿這樣的。

  • 7 # 柔情似水—政委

    最有名氣的九叔飛魚服了,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朝日、夕月、耕耤、視牲所穿官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繡春刀,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賜服。《明史·輿服志》稱:正德十三年,“賜群臣大紅貯絲羅紗各一。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級皆與焉;惟部曹五品下不與。”.

    鬥牛服

    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

    鬥牛服

    清《淥水亭雜識》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講官破格有賜鬥牛服者。”

    《明史·輿服志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錦衣衛高階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1、蟒袍: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2、飛魚服: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至正德年間,如武弁自參(將)遊(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年年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3、鬥牛服: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 擴充套件資料: 飛魚是一種紋理,有飛魚紋的曳撒、直身、貼裡都是不同款式的飛魚服。飛魚服上有四爪飛魚紋“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 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繡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 張廷玉修的《明史》有提到,嘉靖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張爵的墓誌裡有寫“賜四獸麒麟服、鑾帶繡春刀、銀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張爵“充前驅使事,—切機務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揮僉事俸。自發駕以至迴鑾,飛魚蟒衣、帑金、廄馬、酒飯之賜,及宣召面諭之優,不可列舉。”由此可見,飛魚服繡春刀是皇帝賞賜的。 明代史料裡面提到了錦衣衛堂上官穿飛魚服,不過“飛魚服”是個大名稱,凡是裝飾有飛魚紋樣的衣服都叫飛魚服,而紋樣包括這樣過肩式的、補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則各種都可以。 明中期時制服的識別系統缺少監管,有人專門把飛魚服穿得像蟒袍,於是朝廷嚴厲控制了多年,至明末奢華之風又起,人人都喜穿的華貴,對服飾的管制才放寬鬆。

    飛魚服、繡春刀、歷史上明朝錦衣衛真像電視裡那樣華麗嗎?

    我們從相關的影視劇中可以發現一個明朝時期的錦衣衛特有的特點,就是明朝時期錦衣衛的衣服都是非常帥氣的,給人們的感覺非常的來風,哪怕是與現在的衣服相比起來還是非常的大氣,非常上檔次,那明朝的錦衣衛的服裝究竟是怎麼樣的?真的是那麼華麗嗎? 在明朝時期,錦衣衛的主要職能就是,護駕皇帝,巡查緝捕,而明朝時期,錦衣衛的衣服稱為飛魚服,但是其實錦衣衛的服裝除了飛魚服以外,還有麒麟服,而具體的服裝樣式要根據當時在錦衣衛所擔當的職位的品品階而定,相傳明朝時期的官員制服,一品官員衣服上所繡的是一頭鬥牛,二品官員衣服上繡的是飛魚,三品官員衣服上繡的是莽,四品與五品官員衣服上繡的是麒麟,六品與七品衣服上繡的是虎。 由此可見,當時錦衣衛的官銜在明朝時期是非常高的,而且錦衣衛的服飾所要求的材質都是非常高的,衣服上更是繡有金錠,犀牛角,珊瑚等些寶物,雖然說衣服的整體樣式並沒有影視劇中那麼華麗與花哨,但是總體來說,錦衣衛的服飾還是非常的漂亮,非常的大氣的,非常的上檔次的。 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錦衣衛的服飾可以說是非常的拉風了,相信如果錦衣衛的服裝出現在現在也是非常受人們所歡迎的,可能會在現在興起一場服裝的浪潮。

    錦衣衛高階官員有三種服飾: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蟒袍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明《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明史·輿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繡蟒於左右,系以鸞帶。……次則飛魚……。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正向,尤貴。又有膝襴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襴有紅、黃之別耳。”   這段記載可知,蟒衣有單蟒,即繡兩條行蟒紋於衣襟左右。有坐蟒,即除左右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尊貴的式樣。至於曳撒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飾,稱為膝襴。   飛魚服   飛魚《山海經》:“其狀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具有神話色彩。   《林邑國記》:“飛魚身圓,長丈餘,羽重沓,翼如胡蟬。”是一種龍頭、有翼、魚尾形的神話動物。   《明史·輿服志》:“嘉靖十六年,群臣朝於駐蹕所,兵部尚書張瓚服蟒。帝怒曰:‘尚書二品,何自服蟒’。張瓚對曰:‘所服乃欽賜飛魚服,鮮明類蟒,非蟒也’”。   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非真作飛魚形。飛魚紋,《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狸。”因能飛,所以一名飛魚,頭如龍,魚身一角,服式為衣分上下二截相連,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積。   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至正德年間,如武弁自參(將)遊(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年年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鬥牛服   明朝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虯屬獸鬥牛,故名。清《淥水亭雜識》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講官破格有賜鬥牛服者。”   《明史·輿服志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晉書·張華傳》:晉惠帝時,廣武侯張華見斗牛之間常有紫氣,請通曉天文的雷煥去詢問,雷煥說是豐城寶劍之精,上徹於天,就讓雷煥為豐城令。煥到任,掘獄屋基得一石函,中有雙劍,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華,一以自佩。後張華被殺,劍忽不見。雷煥死後,其子持劍過延平津,船至江中,劍忽躍出,墮水。但見二龍蟠縈有文章,水泯警沸,於是失劍。   《天水冰山錄》:著從嚴嵩家抄沒的財產名錄,其中有五爪雲龍過肩妝花段(緞),各種顏色質料的蟒龍紋衣料。如蟒龍補、過肩蟒龍。蟒、蟒補、過肩蟒、過肩雲蟒、百花蟒;鬥牛、鬥牛補、鬥牛過肩、鬥牛過肩補;飛魚、飛魚補、飛魚過肩、飛魚通袖等各式衣、圓領、袍、襖、女衣、女袍、女襖、女披風等成衣和織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結構裁片排料而織制的服裝匹料。明代鬥牛服在北京南苑葦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門外板倉村明墓、廣州郊區明墓均有實物發現。

  • 8 # 誠恬浩方

    明朝錦衣衛所穿的衣服一般為飛魚服

    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至正德年間,如武弁自參(將)遊(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年年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飛魚是一種紋理,有飛魚紋的曳撒、直身、貼裡都是不同款式的飛魚服。飛魚服上有四爪飛魚紋“飛魚類蟒,亦有二角。所謂飛魚紋,是作蟒形而加魚鰭魚尾為稍異飛魚類蟒,非真作飛魚形”。

    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繡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是明代僅次於蟒服的一種二品賜服。

    張廷玉修的《明史》有提到,嘉靖年間的錦衣衛指揮使——張爵的墓誌裡有寫“賜四獸麒麟服、鑾帶繡春刀、銀鎁瓢方袋三事”,嘉靖帝巡幸承天,特命張爵“充前驅使事,—切機務悉倚毗焉,仍加食都指揮僉事俸。自發駕以至迴鑾,飛魚蟒衣、帑金、廄馬、酒飯之賜,及宣召面諭之優,不可列舉。”由此可見,飛魚服繡春刀是皇帝賞賜的。

    明代史料裡面提到了錦衣衛堂上官穿飛魚服,不過“飛魚服”是個大名稱,凡是裝飾有飛魚紋樣的衣服都叫飛魚服,而紋樣包括這樣過肩式的、補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則各種都可以。

    明中期時制服的識別系統缺少監管,有人專門把飛魚服穿得像蟒袍,於是朝廷嚴厲控制了多年,至明末奢華之風又起,人人都喜穿的華貴,對服飾的管制才放寬鬆。

  • 9 # 天晴愛睡覺

    錦衣衛的服裝有三種: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一、蟒袍百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二、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至正德年間,如武弁自參(將)遊(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年年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度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版、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出一本抑鬱症焦慮症的自傳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