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文昌
-
2 # 長安回望品春秋
周亞夫!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漢景帝在誅殺獻策削藩的晁錯試圖平息七國之亂失敗後,下定決心起兵鎮壓,統領漢軍以及諸大將的就是周亞夫。
七國聯合軍隊在叛亂的初期得以順利進行,向西連拔數座城池。但是到了長安和東面諸侯之間的緩衝地帶——梁國境內卻是遇到頑強的抵抗,畢竟梁王劉武是漢景帝的弟弟。但是梁國的城池堅固可靠,叛軍一時半會兒攻克不下來,從而在這裡浪費了很多時間。
不過面臨聲勢浩大的七國聯軍,梁王劉武也是心裡發虛,一直催著周亞夫發兵救援。熟諳兵法的周亞夫認為此時的叛軍氣勢過旺,正面與之相抗不是明智之舉,所以就一直按兵不動,任梁王喊破喉嚨也不行。不過周亞夫也不是一味無腦地等候叛軍打累了,而是暗地裡派兵攻佔了叛軍的糧草營,導致聯軍失去了供給,士兵們也就沒有了力氣戰鬥,整個軍隊計程車氣大幅下降。
眼看叛軍士氣降低的周亞夫,便和梁國內的軍隊聯合夾擊了七國聯軍,不多久聯軍就被打的四分五裂。為首的吳王劉濞帶著自己的殘兵逃到了東越,最後還是被越王斬下首級獻給了漢朝。其他六位諸侯王前前後後都自殺身亡,七國之亂也由此平定。在平定七國之亂中,周亞夫懂得忍耐等候時機,也恰到好處地把握了機會,三個月便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由此可見,周亞夫最大!
不過周亞夫後來受到皇帝猜忌,被冤下獄,絕食自盡!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3 # 西門吹灰2020
吳楚七國之亂是漢景帝年間發生的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一次大規模叛亂。
吳王劉濞在也漢文帝時就各種不服,很囂張。漢朝開國之初,為了鞏固劉姓天下,大封皇室子孫為王,而且諸侯王在各自封國內權利很大,不受中央節制,逐漸造成了諸侯強而皇帝弱的局面,跟大周天子有點像。
晁錯削蕃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蕃策來削弱或剝奪諸侯王實力以加強中央集權。而當時實力最強大的當屬吳王劉濞。加上漢景帝在當太子時在一次圍棋後失手殺死了囂張的吳國太子,因此,吳王劉濞對景帝懷恨在心。新帳老帳一起算,導致劉濞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發動了七國之亂。
漢初分封
叛亂之初,叛軍數量遠超大漢可以調動的軍隊。大漢北面有強大的匈奴人,大量軍隊不能調回。能夠用於抵抗叛軍的主要是壩上和細柳兩支駐軍以及梁國軍隊。統帥是周亞夫,後勤供應是竇嬰,梁國是抗擊叛軍的主戰場。因為雙方軍力懸殊,所以,周亞夫採用的是避其鋒芒,先平山東諸侯國,打掉跟隨者和觀望者,讓梁國抵擋住叛軍精銳,待到叛軍出現鬆動,燒掉叛軍糧草淄重,動搖叛軍軍心後一舉殲滅,三個月平定了叛亂。
七國之亂雙方進攻路線
顯然周亞夫功勞更大。畢竟他是統帥,負責整個戰局的把握。而梁王劉武雖然付出很多,但終究只是整個戰略其中的一部分。
-
4 # 呆萌小索隆
西漢景帝時期,以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為首的七國軍隊發生叛亂。因為七國軍隊早先就有預謀,所以起初由東向西的進軍很順利,直到梁國碰到劉武的抵抗,進軍才被擋下來。但是七國的軍隊足有五十萬,在叛軍連續的攻打下,梁王劉武是接連向駐守在外的周亞夫求援。但是周亞夫沒有急於一時發兵,而是南下截斷了叛軍糧草後,以靜制動,最後以少勝多擊敗了叛軍。
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無疑是周亞夫的功勞最大,因為他懂得製造機會,懂得等待正確的時機,所以才會有三月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叛亂。而這個周亞夫早先就不是一般人,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博的兒子。因為兄長周勝犯了殺人罪,朝廷削掉其爵位,轉給周亞夫繼承。
周亞夫自小熟讀兵法,帶兵打仗自有自己的見解。他改變傳承已久的以戰車為主的作戰方式,轉而以短兵、起兵那樣的衝殺戰術,這一變化也為後來武帝時期對匈奴的作戰提供了戰術基礎。周亞夫治軍極為嚴格,在治下的軍隊紀律極為整肅。漢文帝時期,匈奴進犯長安,文帝分派了周亞夫等三位將軍,分別駐紮在長安外圍。在文帝親臨犒勞三軍之際,只有周亞夫的軍紀是嚴整威武的。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漢文帝對周亞夫是讚賞有加,在他臨死之際都對將來的漢景帝叮囑再三,說周亞夫實在危難關頭靠得住的將軍。
事實證明了漢文帝的判斷是正確的,周亞夫帶軍打仗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漢景帝三年,僅用三個月就平定了叛亂。
吳楚七國之亂總共經歷了多長時間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剛登基不久的景帝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建議,開始對已經實力膨脹的諸侯王進行削弱。然而早已坐擁廣袤土地和眾多人口的諸侯王們不同意中央的削藩政策,於是有了起兵造反的徵兆。
在中央朝廷有了削弱諸侯國的動向之後,早就覬覦皇位的吳王劉濞北上同膠西的劉昂密謀造反,說事後二人平分天下。同一時間,劉濞也派心腹到其他如楚、趙等國通訊,告知起兵造反的事。由於七位諸侯王的利益一致,所以立馬達成了協議。在景帝剝削了吳王的部分封地後,劉濞就誅殺了中央王朝在吳國設立的多為官員,並召集了青壯男丁三十餘萬,正式起兵。
當漢景帝得知吳王劉濞帶頭起兵造反訊息後,還聽取了袁盎的建議,誅殺了御史大夫晁錯,試圖以此來安撫打著“誅晁錯,清君側”旗號的劉濞等人。但是晁錯是被誅殺了,吳王等諸侯王們並不罷兵,而是繼續舉兵西進。於是無奈的漢景帝派周亞夫為大將軍,率領十萬軍隊東下征討叛軍。
吳王劉濞的三十萬軍隊同楚王、膠西王等諸侯王的軍隊會合後,立馬增至五十萬,在軍隊數量上遠遠壓倒中央朝廷。但是叛軍在梁國境內遇到了抵抗,吳王劉濞採取了錯誤的戰術,在梁國費時費力攻打城池。這被繞後的周亞夫抓住機會,切斷了叛軍的糧草,並同梁國守軍合力擊敗了叛軍。吳王劉濞逃到東越境內,但是被越王誅殺,並將頭顱獻給了漢朝。其他諸侯王們也都無一例外地自殺身亡。七國之亂就此結束,周亞夫率領軍隊前前後後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叛亂。
西漢七國之亂是怎麼回事
七國之亂就是西漢景帝時期,七個諸侯國聯合發動的一場針對中央王朝的叛亂。由於領導七國之亂的是當時被分封在七國的諸侯王,所以也叫做七王之亂。漢景帝作為被反的物件,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派大將軍周亞夫率領中央的漢軍同據守在梁國的劉武的軍隊,運用正確的戰術一舉消滅了五十萬叛軍。
-
5 # 磐龍觀史
漢高祖劉邦得了天下,就封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為楚王,史稱楚元王。這個劉交好讀書,曾經跟著浮邱伯學習《詩經》,同學三人,分別是申公、穆生、白生。劉交封了楚王,就把三個同學請來作伴,過好日子。其中穆生不善飲,楚王每次宴客,就特意為穆生備好甜酒。元王死後,至子孫輩之間,一開始也特意為穆生準備甜酒,但是後來就忘了。穆生下了宴席,說:該走了!甜酒都不準備了,“王之意怠”。再不走的話,楚人最終會把老子綁起來遊街的。申公、白生勸他,說先王待我們不薄,今王這點小小的失禮,你又何至如此呢?穆生於是講了一番道理。
穆生說:《易》雲,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這個原話在《周易·繫辭》中,是孔子說的。“幾”就是苗頭、預兆的意思。“動之微”,颶風起於萍末,颶風來臨最初,僅僅是安靜池塘上的青萍微微動了一下,這就是“幾”。穆生說現在先王死了,世道要變了,雖然是甜酒這麼一件區區小事,就已經可以看到未來的吉凶,“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一天都不等,立刻行動。於是穆生“謝病去”。申公、白生兩個傻子不信,留下了。後來怎麼樣呢?後來申公、白生二人果然被劉交的孫子劉戊罰為罪徒,穿著囚衣在大街上做苦力。
中原這個地方節氣鮮明,尤其是立春、立秋、立冬這幾天,特別明顯。比如立秋這天,往往是在天氣熱到極致的時候。突然有個變化,樹上一片黃葉孤單的飄落。這就是自然界中的預兆。所以有個成語叫一葉知秋。
比如周亞夫這個人,三個月平定七王之亂,居功至偉,漢景帝極其器重,任命為丞相。之後,先是與漢景帝意見不合,被漢景帝疏遠。其後又幾次說昏話牴觸漢景帝,甚至賭氣辭職。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周亞夫辭職以後,漢景帝憂心儲君年幼,深恐有著巨大功勞且一度權傾朝野的周亞夫作亂,就請周亞夫吃飯,來試探周亞夫對皇室的態度。席間,給周亞夫的桌子上放了一大塊肉,沒有切,也沒給筷子。周亞夫這個蠢人,面對如此無端的小侮辱小怠慢,他果然就跟普通人一樣,一下子就跳起來了。史籍載,“亞夫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周亞夫也不問問怎麼回事,不平之意已在臉上,也不管皇帝在上面坐著,就四處張望,招呼服務員:拿筷子來!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時那個情景。在這麼一個場合,皇帝請客,你就這麼個態度,你心中還裝著皇帝,還有敬畏之心嗎?漢景帝也不是省油的燈,冷笑說道,“此非不足君所乎?”,這麼大塊肉還不夠你吃嗎?一語雙關。幾乎可以身臨其境感受到帝王的威嚴。這話一說,君臣就算是翻了臉了,於是周亞夫“免冠謝上”,摘了帽子跪下謝罪,哎呀陛下,罪臣失禮。皇帝說,起來吧。周亞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起來就快步離開了。漢景帝看著周亞夫走掉,說,“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就周亞夫這個憤憤不平的態度,連老子都不放在眼裡,怎麼可能會安心的輔佐少主。這個時候,漢景帝已經決定除掉周亞夫了。
所以司馬遷評價周亞夫,說其“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就是說這人太自滿沒有覺悟,認為自己沒什麼不懂的,沒什麼事不會處理,不知道天高地厚,雖然節操很好卻不懂得謙虛恭順,目中無人,心中沒有敬畏,才導致“終以窮困”。
後來周亞夫下獄,“不食五日,嘔血而死”,到底還是氣死的,至死不悟。周亞夫到底也沒明白他這麼個完人,怎麼落得如此下場。歷史上很多這樣的人,人品完美,才能卓越,下場卻很慘,就是栽在自滿上,誰也不放在眼裡,正所謂鬥滿人概,人滿天概。這事兒漢景帝有什麼錯呢?不要去怪皇帝,換哪個皇帝都會除掉周亞夫。人一旦自滿就是個蠢人,蠢人對不利自己的趨勢是視而不見的,蠢人只會認為江山永固富貴萬年,所以周亞夫不可能象穆生那樣謹小慎微,從而敏銳的感覺到事物發展變化的先兆。趨勢已經如此明顯了,滅亡的兆頭已經跟驢那麼大了,他還看不見。那麼漢景帝請吃飯,周亞夫發現沒筷子,應該怎麼做呢,他應該謙卑的等待侍者來到跟前,小聲問侍者:這怎麼回事。侍者如果說:皇帝安排的,周亞夫就應該
-
6 # 永珍看世界
說起西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不得不提起景帝的老師------御史大夫晁錯。
晁錯是景帝的老師,對朝政的影響甚大。當時的漢朝外有匈奴侵邊,內有藩王圖謀不軌!各地藩王不斷坐大,實力遠超朝廷,早已形成尾大不調之勢!內憂外患,急需解決。景帝聽從於晁錯的“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先解決內部問題,加強中央集權,再集中國力對付匈奴,以免後院起火。這個策略是對的!因此景帝按晁錯建議,拉攏同母胞弟梁王劉武,建立攻守同盟,提議景帝起用周亞夫,加緊備戰,之後推出削藩令,晁錯的這一系列舉措,有條不紊,也是恰當的!
削藩令一出,早有謀反之意的吳王劉濞,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幌子,帶領其餘六國起兵作亂!七國要想攻打長安,就繞不開前進路上的攔路虎----梁國!梁國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梁國城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戰備充分!
周亞夫作為全軍統帥,深知雙方力量對比,主動把軍隊擺在京師外圍,避實就虛,利用梁國的堅固城池吸引叛軍主力,尋機殲敵的戰略戰術是正確的!
梁王與景帝的兄弟之盟,周亞夫率軍評叛,是離不開晁錯的。也就是說,削藩和平叛,基本上是按晁錯的路線實施的。只是晁錯沒能看到獲勝那天而含冤而死!
所以,要說功勞,周亞夫的排兵佈陣、總覽全域性的才能是少不了的,同樣,梁王的城池吸引了叛軍主力,為周亞夫的漢軍主力爭取了有利時機!所以,兩個人的功勞大小實在難以比較!
但是,削藩以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消除內憂,國力大增,為日後劉徹北伐匈奴奠定了基礎!所以說,功勞最大的應該是晁錯!
拜請各位指點!
-
7 # 劉一千五
漢朝和梁國在平定吳楚七國叛亂中,梁國的功勞更大。也就是說劉武的功勞比周亞夫更大。
一,司馬遷在《梁孝王世家》裡明確寫道:吳楚破,而梁所破殺虜略與漢中分。《梁孝王世家》
七國叛亂的戰場,分為三個地方,齊地,趙國和梁國。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平叛。他是在中路,也就是與吳楚對戰,而打頭陣的是梁王劉武。其他兩路,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擊齊。
這三路的功勞加在一塊兒方才"與漢中分"。所以說,梁王劉武比條侯周亞夫的功勞大。
二,梁國從一開始就與吳國二十萬精銳加上楚國數萬人馬在梁城下硬碰硬的打。其慘烈得以梁國的兵強馬壯尚且抵敵艱難,危險四伏。因為次次險惡,梁王才屢次請朝廷支援。但是,從開始到周亞夫出戰之前,梁王一個子兒也沒有得到。形勢十分危急。
漢景帝接到梁王的求救信,把皮球踢給周亞夫,周亞夫的戰略計劃又得到漢景帝同意,他置梁國於不理,梁國沒辦法。因為漢朝中央是以梁國為誘餌,鉤住和疲勞吳楚叛軍,讓他們去打,再給周亞夫調兵謀局的時間。這樣一來,梁國,趙國,齊地打得不開交,而竇嬰,周亞夫在滎陽監軍,計謀。整合力量。這些方方面面都沒閒著,都對國家有功勞。梁國繼續打,把吳楚叛軍死死擋在睢陽以東的地區,不能西進一步。
梁王恐,遣六將軍擊吳,又敗梁兩將,士卒皆還走梁。《吳王濞列傳》
梁王劉武,韓安國,張羽拚死力戰。幾至敗亡,梁王跪請六將軍擊吳。梁國盡皆戰場,危機四伏。周亞夫不擊援兵,自有規化。但這也證明梁國軍民在這次戰爭中的抗擊力量,拖垮叛軍,為周亞夫的最後打擊吳楚打下了基礎。
三梁國拖住吳楚,至到吳楚糧斷,周亞夫集合人馬方與梁國一同擊敗叛軍。周亞夫畢其功於一役,也是英雄猛將了。相比較而言,劉武天天打仗,耐力好,意志堅決。中央與地方聯手,徹底擊敗吳楚叛軍。
因此,計功而言,按照"與漢中分"分賞諸將軍,梁王劉武的功勞比條侯周亞夫要大。因為趙國酈將軍,齊地欒布要把"與漢中分"裡的漢朝中央應得的一半分點出去。這無疑拉了周亞夫的後腿。
-
8 # 九魚亭
漢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國發動叛亂,晁錯建議漢景帝削藩,於是逼反了眾諸侯國,以劉濞為首的吳楚聯軍,組織三十萬兵力,攻向長安。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前去平叛,吳楚聯軍起初並沒有和周亞夫交戰,而是在梁國遇到劉武的頑強抵抗。
最終吳楚聯軍無法攻破梁國,加之士氣低落、糧草供應不足,給了周亞夫機會,隨即被周亞夫一舉擊潰,七國之亂在短短三個月內宣告結束。周亞夫是軍隊主帥,而劉武是率先禦敵的中堅力量,如果沒有劉武的頑強抵抗,周亞夫的作戰計劃很可能失敗,所以論功勞的話,劉武應是首功。
劉武正面禦敵,堅持抵抗劉武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親弟弟,竇太后生有兩男一女,分別是長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論關係來說,劉武和漢景帝最近,這也是劉武誓死抵抗的原因之一。
史料記載“太尉既會兵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梁國都城睢陽就像是長安最後一道屏障,而劉武就是這屏障的守衛者,面對三十萬敵軍,劉武也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嚴令軍兵抵抗,一方面快速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並沒有選擇救援,因為這個不在他的作戰計劃內。
就算沒有朝廷救援,劉武一直沒有放棄抵抗,就這麼活活把三十萬敵軍拖在睢陽城下,消耗了吳楚聯軍大量有生力量。正是劉武的堅決抵抗,給了周亞夫機會,也讓整個作戰計劃得以成功。
作戰計劃中,梁國便是棄子史料記載“亞夫以中尉為太尉,東擊吳楚。因自請上曰:「楚兵剽輕,難與爭鋒。原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上許之。”周亞夫和漢景帝商議的計劃,本就是放棄梁國,換句話說,劉武當時已經是棄子,劉武的作用就是為中央爭取時間,劉武堅持的時間越長,周亞夫取勝的機率越大。
事實上,周亞夫的策略十分高明,如果他貿然救援劉武,就可能同時陷入被動,畢竟吳楚聯軍在數量上佔據優勢。如果使用疲勞戰術,並切斷敵人糧道,就會讓吳楚聯軍陷入極端不利的局面,這便給了周亞夫可趁之機。
換個角度看,如果劉武直接投降,梁國這個屏障就起不到作用,或許梁國還會成為吳楚聯軍的補給點,這樣戰爭時間就可能被拖得很長,長安或將兵臨城下。
周亞夫坐收漁利面對堅固的睢陽城,劉濞就是攻不下來,而周亞夫卻在睢陽虎視眈眈,這讓劉濞十分不安,因為糧道被截,劉濞選擇誓死一搏。吳楚聯軍放棄梁國,轉而進攻周亞夫漢軍,而此時的吳楚聯軍士氣全無,已是強弩之末。
史料記載“吳兵乏糧,飢,數欲挑戰,終不出。”面對吳楚聯軍的挑釁,周亞夫就是不出戰,隨即沒有飯吃的吳楚聯軍便自亂陣腳,此時,周亞夫抓住機會,再即刻發動進攻,吳楚聯軍被擊潰。雖說周亞夫很有能力,但他拒絕救援劉武,也多少有些太地道,劉武對周亞夫的怨恨,也為周亞夫的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
總結七國之亂對當時的漢王朝威脅很大,由於劉武的頑強抵抗,和周亞夫的運籌帷幄,挽救了這次危機,這兩位都為漢朝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要對比功勞大小,劉武的功勞高於周亞夫。
-
9 # 聰明的小龍女
西漢吳楚七國之亂中,當然是一代名將、開國功臣之子周亞夫功勳更大,也是平定吳楚七國戰功最卓著的功臣名將之一,梁王劉武只是守住了封地、成功抵擋住了吳楚七國叛軍的進攻,為周亞夫等名將率軍平叛贏得了時間。
-
10 # 用已在
吳楚七國之亂和漢景帝有什麼關係?決定戰爭勝利的有三個人,就是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和周亞夫。
首先,漢景帝有識人之明,在危難關頭,及時啟用文帝稱其為真將軍的周亞夫,由他統一平叛過程。此前,已經聽從袁盎的建議誅殺晁錯(死得冤),使齊國叛軍“清君側”師出無名,在戰略角度已經戰勝七國。
其次,梁王劉武(也就是後來要奪侄子劉徹皇位的那個小叔叔)在七國叛亂後並沒有跟著起鬨,而是死守自己的梁國(今河南商丘),使得叛軍無法再前進,給漢景帝和周亞夫爭取了充足的準備和謀劃時間。
最後便是戰爭的實際指揮者周亞夫,周亞夫對形勢的判斷十分正確,並不去救梁國,而是把重點放在吳王劉濞身上,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飢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王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
回覆列表
憑心而論,劉武的功勞肯定最大。劉武在梁國頑強抵抗!抵擋七國聯軍一個月,消耗七國聯軍的銳氣 ,
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在今山東鉅野西南),堅守不出。
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漢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梁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梁國城池防守嚴密,吳兵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裡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這場戰鬥可以這麼說,劉武擋住七國進攻,周亞夫則殲滅七國軍隊。
沒有周亞夫,這場戰爭最差也是相持不下。 但沒有劉武。抑或是劉武加入叛軍,那麼就沒有文景之治,更沒有漢武大帝!
當然自古以來,功勞有多大,罪過就有多大,劉武和周亞夫都沒有取得好下場,比較慘!哎!歷史的侷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