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汶水唐公子
-
2 # 港城偉仔
木匠皇帝朱由校,雖然作為皇帝,他的愛好有一點點奇葩,其實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勵精圖治的鐵腕明君。
對於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能耐和工作態度,當時的明朝首輔葉向就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稱讚天啟帝勤奮刻苦,每次給天啟帝講課的時候,他都會自到過來。批改奏摺非常的準確到位,很多瑣事,他都會一一回復。同時,他也希望天啟帝在空閒的時間能夠多讀讀經史,這對治理國家來說非常的有好處。天啟帝也按照他的說法來做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也是一個非常講道理的人,能夠聽進去別人對他的勸諫。
木匠皇帝的稱號,豈非是浪得虛名,他曾經把大木桶改裝成人工噴泉,場面非常的震撼,受到了眾多文武百官的稱讚。不僅如此,他還自己親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63637自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摺疊床,重量極輕,無論是抬起來還是放下去都非常的方便,而且裡面設計了機關,可以操縱隨意摺疊,簡直就是一個古代的變形金剛。可以看出他在木匠行業的天賦還是非常高的,很多都有點超時代了。皇宮裡面很多的木匠活,他更是親自上陣全程建造。
但是因為明光宗的早逝,使得朱由校的上位毫無準備,還沒有上完學就早早的登基,以至於被後世嘲笑他沒有文化,除了做點木匠活,就啥也不會了。世人對他的偏見,讓人們以為他是一個昏君。事實上,他卻是一代明君,他不僅是一個學霸,國家大事,他更是不敢放鬆。特別是還在打仗的遼東,他更是極其關注,多次派心腹到前線查探戰況,但正是如此鐵腕的一位皇帝,他卻英年早逝,很多人說如果鐵腕皇帝再多活幾十年,明朝就不會滅亡了。
-
3 # 螞蟻傳統文化
明朝的倒數第二個皇帝,也就是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史稱天啟皇帝,歷來被視為昏君的典型代表。他被視為昏君的“罪證”,一是他在位期間沉迷木匠手藝,荒廢朝政,二是他寵信重用魏忠賢,殘害忠良。清朝大學士張廷玉在《明史》中,把天啟皇帝批的一錢不值,稱他庸懦無能,寵信奸佞,“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直接把明朝滅亡的大帽子扣在他身上,成為後人唾罵物件。
在人們的印象中,天啟皇帝在位期間,除了埋頭做木匠手藝,其他一概不管不問,完全被魏忠賢玩弄於股掌之間,聽任魏忠賢胡作非為。其實這種印象與史實大相徑庭。由於天啟在位期間,以清流自命的東林人士倒了大黴,被壓制的抬不起頭來,因此對天啟和魏忠賢都極為不滿。東林人士不乏大學者大文人,在著書立說之時,往往對天啟有意加以抹黑醜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後人對那段歷史的認知。其實有三件事足以證實,天啟雖談不上明君,但也絕不是昏君。
第一件事,是他能善待親人師友。自古都說“天家無親”,由於皇權高度的排他性,使得即使是李世民、康熙皇帝這樣公認的聖主明君,都會對自己的兄弟兒女痛下殺手,冷血無情。而天啟皇帝被視為商紂王一樣的暴君,卻對自己的親人始終親善有加。即使對最可能威脅到他地位的弟弟崇禎,也是毫無猜忌之心。他登基時,對弟弟說的那句“我做幾年時,當與汝做”,堪稱古代帝王中難得一見的溫情一瞬。
天啟皇帝對皇后張嫣並不喜愛,但卻從未考慮過貶謫張嫣另立皇后的念頭。直到他病死,張嫣的後宮之主地位都沒有絲毫撼動。天啟皇帝很小就失去母親,由乳母客氏一手帶大,天啟對客氏也始終滿懷尊崇眷戀。當然客氏為人也是惡評如潮,但僅從感情道義的角度出發,他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乳母也是人,當初拋棄自己的親骨肉,把皇帝一手帶大,受到厚待也屬應該。像通常慣例那樣,乳母帶大皇子後立即被驅逐出宮,那才是真正的無情無義,滅絕人性。
第二件事,是他目光如炬,能清楚認識到朝局癥結所在。明朝末年的大患,正如後來的康熙皇帝所說,“明之國事,全由言官所壞”。朝廷的言官和大臣,對於實際問題毫無解決之策,卻熱衷於空發議論,互相指責攻擊,每臨大事束手無策,但凡有勇於任事之人出頭做事,立即遭到鋪天蓋地的攻擊,導致朝廷機器效率極為低下,幾乎到了一事無成的地步。
早在天啟二年,年方十六的天啟皇帝,就多次下旨,對言官大臣們的這種惡習進行痛斥,認為他們“屢疏紛囂,全無正論”,“肆行狂躁,囂訟弗已,全無恢復奇謀”,可謂一針見血,認為這些人的議論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並明確提出,要求大臣“著實整理,毋事空言”,不要光說沒用的大話空話。可惜大臣們置若罔聞,依舊如故。魏忠賢的上臺,實屬皇帝的無奈之舉。大臣們靠不住又不聽話,朝廷機器幾乎失控,皇帝只能培養扶植自己的一套人馬了。
第三件事,是天啟皇帝頗有軍事戰略眼光。當時明朝大敵努爾哈赤的老巢旁邊,有明朝皮島總兵毛文龍的一個根據地。如果操控運用得法,可以發揮對後金很大的牽制作用。在朝廷大臣對毛文龍漠不關心之際,天啟皇帝卻意識到毛文龍的重要作用,多次下旨嘉獎毛文龍,“復遼之基,端在斯乎”,要求朝廷積極予以支援配合。
更為驚人的是,他很早就準確預言到清朝的進攻線路。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對明朝的進攻方向一直集中在遼東山海關一帶。遼東也成為明朝防禦重心。但從崇禎二年開始,清軍轉移突破口,繞道山西內蒙一帶,選擇明軍防守薄弱之處突破長城。早在天啟四年,天啟皇帝就下旨提醒朝臣,清軍可能“假道長驅,為害非淺,是以朕不無東顧之憂”,並指示兵部立即拿出方案,要求他們“仔細防禦,謹慎備嘗”,各關口守將,都要晝夜嚴加提防,仔細盤查進出入人等,並讓兵部戶部加緊備辦錢糧器械。要遠見有遠見,要態度有態度,要措施有措施,實在看不出哪裡像昏君。
魏忠賢上臺後,從始至終都只是皇帝手裡一顆棋子,天啟皇帝只是在利用他壓制桀驁不馴的文臣集團,把他作為辦理朝政的一條快捷通道。當然魏忠賢本性是個小人,得勢之後也幹了不少壞事。但皇權卻始終高高在上,對天啟而言魏忠賢完全是一條馴順的狗,對皇權沒有任何威脅。可惜崇禎不明此理,把魏忠賢殺掉,也沒有扶植起自己的親信心腹,最後吃了大虧。
-
4 # 百川流
明朝皇帝 “奇葩”多,“木匠皇帝”算一個,做皇帝的命,卻偏偏迷戀做木匠,還把木匠做到了頂級。《明史》對他的評價為:
而重以帝之庸懦,婦寺竊柄,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
一、他是怎麼繼位的?他爹明光宗朱常洛剛登上皇位一個月,重病,吃了進獻的紅丸仙丹,然後一命嗚呼,史稱“紅丸案”。
明光宗剛繼位的時候,將寵妃李選侍遷入乾清宮以照顧15歲的皇長子朱由校。明光宗死後,朱由校繼位,為熹宗,李選侍想繼續侍奉年幼的熹宗,要求大臣奏章先由她過目,大有垂簾聽政之意。
李選侍與鄭貴妃、魏忠賢來往甚密,魏忠賢也向趁著熹宗年幼,把持朝政,堅持讓李選侍居住乾清宮內侍奉熹宗。經眾大臣強烈干預,李選侍計劃落空,移出乾清宮,史稱“移宮案”。
二、登上皇位後做了什麼?1.朱由校繼位之初,封乳母客氏為奉聖夫人,客氏與魏忠賢勾結,反擊東林黨人。朱由校畢竟年幼,與乳母客氏本就親近,魏忠賢又善於奉承,一時間,魏、客二人聯手,擅權弄政。
2.當時東林黨人主掌朝廷重要職務,朱由校信任他們,同時又提拔袁崇煥等有能力的人,所以也沒有出現大的混亂。努爾哈赤在北方崛起,戰事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3.朱由校是真喜歡木工,終年不倦。而魏忠賢總在朱由校沉迷於木工藝術時打擾他,講上奏之事,朱由校心煩,不願聽,就說自己已經清楚了,你們看著辦。魏忠賢得以矯詔擅權,行奸佞之事。
三、是否昏庸?1.放縱閹黨
他迷戀木匠,放縱魏忠賢專權跋扈,殘害正義之士,致使黨爭禍國。
2.重用東林黨
但在政治軍事上,他信任並重用東林黨,提拔了許多有德有才之人,除去了一些奸佞。
3.制衡
當時東林黨人權勢很大,他留下魏忠賢很可能是為了制衡東林黨人,畢竟年輕,他需要慢慢培養自己的勢力,讓雙方制衡對自己有好處。
4.英年早逝,未能一展身手
他有一定能力有眼光,但大明積弊已久,難以復振。而且當時天災“奇禍”不斷,他在位時太年輕,死的也太早,23歲服用“仙藥”隨他爹去了,他如果不死,培養出自己的勢力,可以控制住朝政的話,也許能做出一些功績來,明朝也可能多延續些時日。
但他畢竟是一個皇帝,本職工作沒做好,導致整個國家出現很多問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從這點說,他是昏君的。
-
5 # 泗水布衣
你好,我是“歷史工場”,為您解答!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的是一個昏君嗎?
天啟帝朱由校,是明朝最“奇葩”的皇帝之一,在位僅僅7年時間。從朱由校治理江山的結果來看,朱由校確實有昏君的嫌疑。可是,從朱由校的“本心”來看,他其實也不是一個昏君,他之所以會重用宦官魏忠賢,其實,也是形勢所迫,情非得已。
▲(天啟帝)
朱由校原本是一個木工愛好者,被人稱為“木匠皇帝”。每天都在花功夫琢磨怎麼能夠做好自己手中的木工活。所以,政事上面很多都被魏忠賢給代勞了。再加上魏忠賢這個人特別會察言觀色,經常蹭著朱由校在做木工活的時候帶著重要的奏章進去,朱由校因為一心都在自己的木工活上,所以,對於奏章就有所疏漏了。
後來,魏忠賢乾脆直接連奏章都不送給朱由校看了,全憑自己的意願風格行事。這也是後來為何那麼多人說朱由校很昏庸的原因。
▲(天啟帝把精力都花在了木匠工作上)
魏忠賢這個角色雖然在歷史上來看是一個典型的壞角色,但是,放在朱由校那個時代來看,魏忠賢的存在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而朱由校也並不像旁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非常昏庸的帝王。
朱由校一開始其實也是想要在自己的國家進行整治和改革才會重用魏忠賢的,當時的東林黨一度很猖獗,為了壓制住這股勢力,魏忠賢的出現其實是必然的。
▲(魏忠賢)
在沒有魏忠賢之前,文官根本就不把朱由校的話放在眼裡,經常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沒有魏忠賢之前,文官根本就不把朱由校的話放在眼裡,經常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自從魏忠賢上任以後,將一些犯事的官員全都下獄以後,才終於遏制住了東林黨的勢力。從這一點來看,朱由校也不算是昏庸的帝王,要說錯,那也是錯在朱由校沒有找到制衡魏忠賢的力量,才會讓魏忠賢成為了明朝的一股禍水。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
6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主流歷史輿論一直給我們的灌輸印象就是,天啟大概是一個只會做木匠的白痴皇帝,還是個文盲,喜好的除了做木匠,就是吃喝玩樂。
關於朱由校和他的CP魏忠賢的歷史罪狀,那真是罄竹難書無惡不作殘害忠良惡貫滿盈,明史裡要是能說出髒字,估計他倆早就被罵死了。
天啟帝朱由校也是皇帝界的米開朗琪羅,關於這個木匠皇帝,明史中有個故事,天啟整日不理朝政,每天就在後院琢磨木工,每當幹活到緊要關頭,魏忠賢這廝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就突然出現。巴拉巴拉就說個沒完,於是皇帝神煩,就說以後這玩意就別再我面前出現,於是天啟這輩子就真的沒見過奏摺,全讓魏忠賢代勞了。
這個故事毫無疑問也是杜撰的,說的好像這位木匠皇帝異常昏庸,而《明史》中關於明朝中後期皇帝的記載喜歡說反話,越是昏庸就越賢明,越是賢明就越是昏庸。而《明熹宗實錄》中記載天啟皇帝御文華殿講讀的記載比比皆是,對軍國大事親自發表議論更是史不絕書。從真正嚴肅的史料來判斷,天啟皇帝文化水平是高的,頭腦也是聰敏的,他對軍事、對用人的許多意見往往比他的臣下更高明。而這位木匠皇帝是一個關心邊關戰事,很有遠見的明君,因為天啟皇帝決心對國家進行大力整治,所以魏忠賢的上臺時必然的。
紅丸案發生後,東林黨以這個說事,逼得有異見的大臣,方從哲,熊廷弼辭職回家,此時國土淪喪的事文官們漠不關心,當東林黨拿下政權主導權時,《明史》把這段時間稱為“眾正盈朝”的好時光,不料三個月後,發生了瀋陽和遼陽連續失守的驚天劇變,山河破碎,敵軍壓境,東林黨急的團團轉,這幫人對打仗完全急的一籌莫展,僅僅幾個月遼東遼西的領土就全部淪喪。
這時候木匠皇帝徹底暴怒了,下詔,結黨瀆奏,各逞己見,毋事空言,再有亂言,混淆是非,絕不姑息。結果沒任何用處,文官集團把皇帝的話就當是一個屁一般放過去了,這讓天啟對文官集團徹底失望,這時候他想到了武宗時代的朱厚宗與劉瑾,於是有樣學樣,任命魏忠賢以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身份兼任東廠太監,很快東林黨骨幹汪文言被魏忠賢下令逮捕下獄,又逮捕了左光斗,顧大章,楊蓮等人。一時間官不聊生,大批東林分子入獄。此時天啟皇帝才第一次能夠令必達,詔必行。可見魏忠賢上位是東林黨結黨禍國和天啟皇帝意圖革新的必然結果。
另外天啟皇帝和魏忠賢抵制住了東林黨的忽悠,沒有向農民加收農業稅,魏忠賢出身社會底層瞭解農民疾苦,遼東所需軍餉大部分是加收的工商稅和海稅,這就更加遭到東林黨和其所帶表的官僚巨賈階層的痛恨,不讓當官還把我口袋裡的錢拿走,還讓人活嗎!(崇禎皇帝上臺之後,幹掉魏忠賢,東林黨獨大,取消商業稅,加收農業稅,加上天災不斷,農民活不下去,起義爆發,最後明朝滅亡,大概崇禎臨死時終於明白了哥哥天啟皇帝的用意,說文官個個可殺)
天啟皇帝16歲登基,在位7年,23歲駕崩,正值春秋鼎盛之際而亡,死因可謂疑點重重。史載天啟帝遊湖落水,吃了霍維華進獻的仙藥而亡。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也是遊湖落水而亡,何其相似也。明朝自從土木堡之變,勳貴階層損失殆盡,從此官僚士大夫集團開始一家獨大,天啟皇帝死後,受益最大的就是東林黨和他們所代表的官僚巨賈階層。
“吾弟當為堯舜”天啟皇帝帶著對大明天下的不捨與對弟弟殷切期望溘然長逝,在重重的歷史迷霧中,17年後明朝滅亡,中國從此喪失領先世界的地位,徒留後人慨嘆
-
7 # 獨秀文苑
天啟帝朱由校作為一個統治者,不算昏聵,水平還是很高的。但是性格太軟弱。
到了明朝後期,文官集團已經變成了國家的政治正確和無法駕馭的怪物。嘉靖敢拿板子狂打文官們的屁股,再扶持一個嚴嵩來統治他們。萬曆和文官撕逼撕怕了乾脆不上朝不作為拖死你們這幫王八蛋。天啟很尷尬,不敢不上朝也沒有嘉靖那個本事,只能用太監去替自己辦事和制衡文官。
後代罵他無非是因為他縱容閹黨,還搞出了九千歲魏公公,但是如果不默許魏公公頂著九千歲的頭銜去替自己辦事,大明可能在他這一屆就完蛋了。天啟皇帝知道大明無可救藥,能拖一天是一天,至少自己不糊塗,很務實。崇禎就天真得多,被文官耍的團團轉,要死了才覺悟:“天下文官皆可殺!”晚了。
他是不是昏庸 看看他回覆袁崇煥的平遼方略就知道了。
袁崇煥上了一個奏摺,他修城就可以困死後金。這和後來忽悠崇禎一模一樣。天啟一口氣問了他很多根本解決不了的技術性問題,比如怎麼防止後金圍點打援來搶糧食,在敵人來襲時,怎麼保護城堡外的耕地和平民等,袁崇煥當時啞口無言。
因為他解決不了,然後天啟說:“勝無輕談。”(想取勝不是這麼容易的),又警告袁崇煥:“該撫饒為之,亦善為之。”什麼意思?就是說你要踏踏實實做事,別扯這些沒用的。
-
8 # 徽公子
從朱由校治理江山的結果來看,朱由校確實有昏君的嫌疑,可是從朱由校的本心來看,朱由校其實也不是一個昏君,他之所以會重用魏忠賢其實也是形勢所迫,情非得已。朱由校原本是一個木工愛好者,每天都在花功夫琢磨怎麼能夠做好自己手中的木工活,所以政事上面很多都被魏忠賢給代勞了。
再加上魏忠賢這個人特別會察言觀色,經常蹭著朱由校在做木工活的時候帶著重要的奏章進去,朱由校因為一心都在自己的木工活上,所以對於奏章就有所疏漏了。後來魏忠賢乾脆直接連奏章都不送給朱由校看了,全憑自己的意願風格行事。這也是後來為什麼那麼多人說朱由校很昏庸的原因。
魏忠賢這個角色雖然在歷史上來看是一個典型的壞角色,但是放在朱由校那個時代來看,魏忠賢的存在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而朱由校也並不像旁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非常昏庸的帝王。朱由校一開始其實也是想要在自己的國家進行整治和改革才會重用魏忠賢的,當時的東林黨一度很猖獗,為了壓制住這股勢力,魏忠賢的出現其實是必然的
沒有魏忠賢之前,文官根本就不把朱由校的話放在眼裡,經常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魏忠賢上任以後,將一些犯事的官員全都下獄以後,才終於遏制住了東林黨的勢力。從這一點來看,其實朱由校也不算是昏庸的帝王,要說錯,那也是錯在朱由校沒有找到制衡魏忠賢的力量,才會讓魏忠賢成為了明朝的一股禍水。
-
9 # 寒松722
公元1620年,朱由校繼承皇位,年號天啟,廟號明熹宗。他到底是昏君,還是明君?看看他在位期間的所作所為,就可以得出結論。
一、政治方面。(1)朱由校異常尊崇奶媽客氏。她趁機主宰後宮事務,迫害那些懷孕的皇妃。
(2)朱由校整天研究木工和建築方面的事情,荒廢朝政,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太監魏忠賢來處理。
魏忠賢趁機勾結客氏,把持朝政,殘害忠良,大肆貪汙受賄和搜刮民財。
二、人事方面。朱由校縱容魏忠賢結黨營、私獨攬大權。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鬥爭激烈。
魏忠賢憑藉皇帝朱由校的信任,在鬥爭中佔據上風。楊漣、左光斗、熊廷弼等忠臣先後慘遭殺害。孫承宗、袁崇煥等有才幹的大臣陸續被革職。依附魏忠賢的奸邪小人紛紛得到重用。
三、軍事方面。由於熊廷弼,袁忠煥等賢明的大臣遭遇排擠或殺害,而依附魏忠賢的閹黨得勢;導致大明遼東戰局持續惡化。
大明精銳白桿兵、戚家軍全軍覆沒。大明在關外的大片疆土陸續淪陷。
四、在感情方面。朱由校對同父異母的弟弟信王朱由檢非常愛護。
魏忠賢非常討厭朱由檢,多次在皇帝朱由校面前詆譭朱由檢。在很多事情方面,朱由校對魏忠賢言聽計從;但是在涉及朱由檢的事情,朱由校非常堅定地維護弟弟,不理會關於朱由檢的流言蜚語。在朱由校臨終前下詔把皇位傳給親兄弟朱由檢。
五,會讀書寫字是作為一個大明皇帝的基本職業技能。可是,朱由校卻根本不識字。
朱由校重感情愛護親兄弟,在木工和建築方面非常有天分。但是,作為一個皇帝來說,他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專研個人愛好上,荒廢朝政,重用奸邪魏忠賢等人禍害國家和人民。所以,朱由校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昏君。
回覆列表
明熹宗朱由校,他這一輩子專業極不對口,身為皇帝,他的人生理想卻是當木匠。
當年他爺爺萬曆光顧著宅家,爹爹光宗自己都差點挨棒子,壓根沒心思輔導孩子功課,所以說出來你都不信,朱由校居然是個文盲。然而他不知道哪裡來的天賦,做起木工來技藝極其高超,還發明過很多精巧的裝置,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肉體是國家的,靈魂卻是宜家的。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做木工上,國家大事怎麼辦呢?明朝皇帝不擔心這種問題,因為他們不急,自有太監會急。
他就是明朝知名太監——魏忠賢。魏忠賢可以說是太監中勵志的典範,他曾經是個社會閒散人員,有次賭錢輸大了,心裡很鬱悶,當時就幡然醒悟,認識到賭博的危害。但別人戒賭都是剁手,他認為這個思路不可取: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然後他自宮了。思維決定高度,從此他不但有了正經工作,進宮成了一名太監正式工,而且很快就步步高昇,成為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然沒有雞,但他有雞賊。專門在皇帝做木工的時候彙報工作,煩得皇帝說:行了行了,你看著辦吧!魏忠賢因此從一個傳話筒,變得可以在朝廷裡發號施令,還領導著整個東廠,從此敗壞朝綱,壞事做盡。
除了魏忠賢這種奸臣,皇帝還得面對一撥刺兒頭知識分子,他們共同的愛好是批評朝廷。江蘇有個學校叫東林書院,朝廷退休老幹部喜歡來講課,順便批評一下政府,然後吸引了一堆對朝廷有意見的知識分子,組團給差評,其中有不少官員,這幫人就被稱為東林黨。東林黨這麼刺兒,自然就要得罪其他官員,於是這幫人也集合起來,找了個靠山,這就是魏忠賢,所以魏忠賢一個太監,居然還有一幫大臣當小弟,這就被東林黨更加鄙視了,把他們稱為閹黨。這就是明末如火如荼的黨爭。
魏忠賢畢竟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一手遮天 ,東林黨人一個個都被排擠和迫害,最後幾乎全被趕出了朝廷。魏忠賢對朝廷的無腦操控令人髮指,在邊疆山海關前面,有個小城叫寧遠,這裡是抵抗後金的最前線。有個著名的將領,在其中一次後金入侵的時候,一炮幹掉了努爾哈赤(傷重而死此處有爭議),他就是大明最強守門員袁崇煥。這仗叫做寧遠大捷,明朝第一次打贏後金,這麼大的功勞,魏忠賢重賞了他自己的黨羽,而袁崇煥只得到了最低階的陽光普照獎。氣不氣?
朱由校就在這種腐敗不堪、烏煙瘴氣的環境中,專心致志地做了七年木匠,跟木頭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他削木頭,木頭也削他,有次坐船上,船翻了,朱由校掉河裡受了驚嚇,不久就掛了。
縱觀朱由校這一生,你說昏不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