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信科

    陶淵明寫桃花源,心如止水不反彈。

    看過喧囂虛偽景,發現室外美桃源。

    經過委屈虛榮事,懂得最美大自然。

    住過愜意舒適居,原來自由在眼前。

  • 2 # 秋若出

    由於對當時社會黑暗腐朽統治的不滿,所以把自己的理想寄託到文章中,桃花源裡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

    作者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我也向往著這樣的生活!

  • 3 # 雪中夜話

    陶淵明的創作心境與他所處的時代有很大的關係,當時他處於東晉那個動亂的年代。

    朝廷腐朽而不能護佑百姓,門閥制度大行其道,百姓和很多讀書人都感到十分痛苦。陶淵明目睹一切,卻無能為力。

    他祖上雖然有人做官,但到了他這代早就沒了什麼名望,於是自然被排除於門閥制度之外,這注定了他不能實現自己的一腔抱負。

    出於對天下的仁心,他寄希望於有這樣一個遠離戰亂的地方供人們休養生息,繁衍壯大。他心中希望有人能發現這個地方,於是安排了漁人這個角色。

    但他又不願意讓這個地方被外面世界給汙染,所以才會出現後來再也找不到這個世外桃源的情節。

    可以說,桃花源其實也是陶淵明的精神桃花源。

  • 4 # 三瘋奇談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晚年所做,是《桃花源詩》的序言。

    《桃花源詩》是約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據史書記載,從西漢末年開始就有大批的百姓結夥逃到南方的深山老林之中,躲避戰亂。

    如果看東漢末的人口資料,常看到“人口銳減”這個詞,其實這些“銳減”的人口,並不是亡歿了,而是大多逃到了跑到巴蜀、荊州、武夷這幾個方向。

    他們逃走,多選擇閉塞、險要的山林深處,開闢平地而居。發展得比較大的聚落,以鄉黨為核心,選出首領,稱為塢主。塢主選精壯男組成私人武裝,在聚落周圍修築壁壘,這就形成了塢壁或塢堡。

    他們的其結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貴族武裝攻滅,或是繼續獨立,成為土豪。

    到了晉宋時候,皇族貴胄紛紛南下圈地成了大地主,社會資金大部分都集中在他們手裡,而皇帝不能從皇族貴胄手裡籌措到錢糧,所以只能加重了對佃農和平民的賦稅。

    史書記載,當時貧者不復堪命,有更多的人逃亡入“蠻”,成了山民。

    觀陶淵明履歷,一生壯志難酬,生性又耿直,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到晚年時候,飽經滄桑的他早已厭倦了這個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黑暗社會,嚮往隱匿而富足的“桃花源”生活。

    而他的《桃花源記》正是體現了他的這種心境。

    關注張三瘋,和你一起成長。

  • 5 # 驗詩

    有喜歡“正”說的,就有喜歡“歪”說的。

    正說的,您去看書;歪說的,你看下面。

    不是讓你看那個什麼下面

    是看文字。

    陶淵明,有點窮!您肯定知道這事吧?

    這位老哥窮的時候,得靠朋友救濟。但的確硬氣!“不為五斗米折腰”。但也確實腰也不太好。但他的脖子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說你在東籬採菊,看南山,是不是得歪著脖子?

    難道“採菊東籬下”,“微Swift雙飛”不“香”嗎?

    再說桃花源。

    可是能行嗎?

    還得養活一家老小。老陶在這方面不那個什麼責任。但他人太好,才又高。所以都不好意思說他。救濟他的朋友也是。

    陶老很明白其間道理,心裡就有了“桃花源”的主意。思慮再三,出手名篇《桃花源》。

    響徹千古,綿延不斷!

    由於寫得太好,想得更好!就成了後世流傳的,藏於眾多人心裡的夢!

    我晚上睡覺有時也能夢見。

    我夢見的不止是桃花源,還有桃花yun.

  • 6 # 文學流動站

    縱觀歷史,陶淵明寫出這樣的著作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他所在的東晉戰亂不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浮萍般漂浮於亂世。所以陶淵明勾勒了一個美好的桃花源,世人心嚮往之,也是他心之所向。對於他個人而言,當時紛雜的官僚社會有那個時代所賦予的產物,公認的價值尺度,唯有追求功名利祿,才會實現人生價值,哪怕要違背本心。但是陶淵明與這價值尺度背道而馳,歸隱山林,他不願隨波逐流,故而沉心於“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時已經歸隱田園十幾年了,所以他寫這部書一方面是遵從本心,另一方面則是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

  • 7 # 番茄愛上馬鈴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 8 # 番劇小推單

    一個人的心境往往是由他所處的人生階段和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決定的。門閥橫行,統治腐朽的東晉帶給陶淵明的是什麼呢,是家道中落,是仕途不順,是年少壯志不得酬報,是人生到老無可安居。他已經老了,他想獨立於世,想歸隱田園,想離開世間一切汙濁,只是倦了也累了,所有的不甘卻不能放下,儘管他在離職的那天寫下的歸去來兮辭充滿了久處樊籠今得釋的喜悅,但他在倚南窗、眄庭柯時,或許又在熟悉的風景中回想起曾經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那個少年陶淵明。

    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時離他寫下歸去來兮辭卸印歸田已經十餘年,這十餘年來東晉並沒有任何好轉,陶淵明也沒能過上徹底脫離社會的生活,劉裕篡位又激起了他年少時有過的壯志躊躇,但是已經脫離政治和權力十餘年的陶淵明只能拖著老弱的身軀力不從心,他看不見希望才會渴望那個彷彿若有光的仙境入口,他只看見征戰才會嚮往那個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避世樂園。

  • 9 # 梅里一了

    謝邀,陶淵明是在心中巴涼巴涼的境況下寫的《桃花源記》。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的護國大將軍″八州都督″陶侃,荊州軍的創始人之一。雖然軍功蓋世,但因不是士族門閥出生,始終入不了朝廷的核心圈層,只能做個地方的土豪。為了形成自己的家族,陶侃努力的生了17個兒子,但這17個兒子並不是一條心,陶侃死後就開始了窩裡鬥,直到兵戎相見,陶夏殺了陶斌。陶淵明的祖父陶茂也曾官至武昌太守,不知在這場爭鬥中結局如何?到了陶淵明的父親這輩就己家道中落,名不見經傳了。陶淵明在《命子》一詩說:″於皇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可知陶淵明的父親也曾寄跡風雲,在官場混過,但人情冷暖傷透了心,所以冥茲慍喜,對進退己不惱不喜了。陶淵明早前也在官場混了十三年,跟他爹一樣冥茲慍喜,高興就幹,不高興就走人。能夠這般任性,恐怕不僅是文筆好的緣故,多少還有祖輩的人脈所在。所以他當初的任職多為軍中閒職,幕僚,參軍之類,有個地方拿餉換酒喝而己。但是到任彭澤縣令後,出了變故,荊州軍出生的桓玄弄了個禪讓稱帝,遭到北府軍劉裕的討伐,這桓玄不經打,落荒而逃,在逃往四川的途中,被益州都督殺了。陶淵明雖然從不抱誰的粗腿,但這荊州軍的淵源誰能說得清?趁督郵末到之際,乾脆找個藉口,為妹妹奔喪,掛印回家,並寫下著名的《歸去來兮辭》。一晃15年過去了,當初討伐桓玄的劉裕連禪讓的把式也不要,乾脆把晉安帝弄死了,自己做皇帝,改國號為宋,史稱劉宋。這對東晉護國大將軍的後代陶淵明來說無異於亡國之災。但陶淵明已淡出江湖多年,無人問津。這會竟然有故人探訪,並施以酒肉厚待,焉知不是籠絡試探之意。陶淵明不是傻子,順之則失節(曾祖陶侃忠心護國之節不能丟,所以陶淵明死後,私諡靖節先生。),逆之則亡家。於是他寫了《桃花源記》表明自己的心跡,以桃源中人自況,不知有漢,更不知魏晉,你們玩你們的吧!所以我在從前的帖子中說《桃花源記》類似李密的《陳情表》,實在是不得己而為之。同時陶淵明還寫了篇《與子儼等疏》,給他的5個兒子,寫得象遺書,向兒子們交待後世。這封信可以作為寫《桃花源記》時心境的佐證。

  • 10 # 韓其潭5296
    東晉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 陶淵明生活的年代,正是 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國家到了瀕臨崩潰的境地。這使陶淵明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和憎恨。只好藉助創作來抒發情懷,塑造一個與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桃花源記》虛構了一個黑暗的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作者藉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託了自己的社會及政治理想。 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願望,也表達了作者反對剝削壓迫、反對內戰的願望,與嚮往生活在這種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

    文中體現了陶淵明憂國憂民的思想,作者追求一種和平寧靜,沒有剝削,沒有壓廹,沒有戰亂,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

    桃花源記》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處,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寧靜與幸福,都是透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

    此文藝術構思精巧,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採用虛寫、實寫相結合手法,也是其特點,增添了神秘感。語言生動簡練、雋永,看似輕描淡寫,但其中的描寫使得景物歷歷在目,令人神往。

  • 11 # 老男孩的空間

    陶淵明(365—427)

    東晉潯陽柴桑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也有人叫他為隱逸詩人,靖節先生。後世稱他:“百世田園之祖,千古隱逸之宗”。

    他是中國古代文人精神品質和價值取向的一位高山,一個轉折點。一如張羽的絕句【題陶處士像】所言:

    五兒長大翟卿賢,彭澤歸來只醉眠。

    籬下黃花花門外柳,風光不似義熙前。

    其實,陶淵明的“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能見到他內裡的精神世界嚮往。

    《桃花源記》又叫《桃花源詩並序》。它是中國古代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

    此文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

    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

    這裡的世界為什麼這麼寧和清淨?

    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卻已隱約透露了箇中因素: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

    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透過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烏托邦式的理想社會是虛構的,情節是離奇的。桃花源是“避秦時亂”的人們開闢的,一直延續到晉代,與世隔絕五六百年,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依然存在,東晉統治集團對人民的殘酷壓榨,對下層知識分子的無情排斥,劉裕篡奪皇位的陰謀手段,都是活生生的現實。

    這是真的是一篇美到極至的田園散文。

    《桃花源記》作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焉能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更加“壯志難酬”了。不僅如此,陶淵明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然而,“心遠地自偏”的陶淵明,“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

    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武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這,應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處士寫下這篇沒有人間煙火氣息的千古美文的心境緣起吧!

  • 12 # 裁文剪史

    在《桃花源記》中,我們可以看到桃花源內的社會生活概貌。從作者的創作意圖來看,陶公是借漁人的眼睛再現自己的理想家園。

    東晉政治的黑暗和腐敗,個人仕途的坎坷不順,讓陶淵明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於是,他透過桃花源來慰藉自己那顆嚮往自由寧靜、民殷國實的理想社會的心靈。他明知這只是一個脫離生活實際的美麗而天真的白日夢,但也正是他對貧富懸殊、壁壘森嚴計程車族制度的強有力的反抗。

    他歸隱田園是一種被迫的自覺地退卻,雖說含有一定的自願成分,但這種退卻是包含著深沉的悲劇意義的。真性情的陶淵明不可能淡忘世事的動盪,漠視百姓的疾苦。關心世事又不能有所作為,這種殷切的痛苦,潛伏於安寧恬適的田園,始終讓陶淵明倍受痛楚的煎熬。

    陶淵明嚮往那種“自給自足”、恬淡安適的農家生活,但是,他的理想因現實的原因並沒有得以真正實現。正是由於現實與理想的衝突摩擦,使得陶淵明雖抱七尺男兒之軀,卻無法實現夢寐以求的人生夙願。於是,他企圖借"天命"來詮釋自己的悲劇人生。而這就是陶淵明所幻想的烏托邦——桃花源。

  • 13 # 梧桐兮兮雨

    陶淵明在怎樣的心境下創作出了《桃花源記》呢?

    梧桐覺得,我們要想知道詩人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時的心境,必須要先從他的個人經歷、所處的歷史環境和社會背景中來探尋和剖析,如此,方能比較客觀真實的還原出詩人創作時的心理。

    01.詩人簡介

    陶淵明(在世約365——427年),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入劉宋以後改名潛,他是東晉末期的詩人、文學家和散文家,特別擅長田園詩賦,有“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別稱。

    02.詩人的寫作背景

    詩人陶淵明出身於沒落的官宦世家,曾經也是一個“身懷報國之志的有為青年”,他二十九歲開始走上仕途,雖然為官十三年,但他卻極其厭惡官場的汙濁和黑暗,他天性裡的剛直不阿、不畏強權折腰、不屑攀富獻媚……註定了他在官場裡的“壯志難酬”。

    在看透了廟堂裡的一切腐敗荒淫之後,他毅然於義熙元年(405年)辭官歸隱,從此逸居田園,清閒耕作。那首膾炙人口的《歸田園居》便是此時所著,一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道出了詩人心底的簡單和純粹,一心向往和留戀著山村的田園生活。

    還有一句“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此句中的“三十年”應該作“十三年的解釋”,因為據史料記載和考證,詩人為官生涯確實是十三年。總之,從那以後,詩人便開啟了他“開荒南野際”的悠哉生活。

    03.詩人寫作的心境

    時間一晃,又來到了宋永初二年(421年),距離詩人陶淵明歸隱已16年了,也就是劉裕弒君篡位的第2年,陶淵明此時提筆寫下了這篇《桃花源記》。古時候的這種“記”想當於我們現代的散文體裁,因為那個時候的文章都慣用“詩、詞、歌、賦、經、史、傳、記來區分,比如蘇軾的《石鐘山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等。

    那麼,為什麼詩人會在此時寫下《桃花源記》呢?因為陶淵明雖“處江湖之遠”,但他依然心繫君王和國家,在當得知劉裕用陰謀害死了晉恭帝(司馬德文)的那一刻,陶淵明便再也無法平息心中的憤怒,更加憎恨劉裕的黑暗統治政權,但知曉自己勢單力薄、無法力挽狂瀾,只好寄情於景、託物言志,以表達他針砭現實,對理想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嚮往的心理。

    桃花源,多麼美妙的地名,可見在詩人陶淵明的潛意識裡對理想生活的無限憧憬和期盼。文章開篇以幽遠恬靜的景色描寫做鋪墊,接著繼續描繪了一幅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和諧景象。這一派欣欣向榮的描寫與詩人身邊的現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反差,想象越絢爛,現實也就越灰暗,詩人幻想著能有一位明智的君主來治理時局,救黎明於水火,讓天下百姓皆能生活在如桃花源這般的安逸環境裡,不被外族入侵,也不被苛捐徭役打擾……

    結語

    詩人筆下所描繪的每一處美好,即是與之對應的現實中的痛點,更是隱喻著對劉裕政權的鞭撻,揭示了詩人對其奸險無道、昏庸統治的深惡痛絕。或許,詩人陶淵明就是在這樣一面直面赤裸裸的殘忍現實,一面心曠神怡的遐想中,如行雲流水般完成了這篇如人間仙境的《桃花源記》吧!

  • 14 # 書香方木

    淘淵明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 15 # 黃土情愫

    元熙二年(420年),劉裕費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又以毒酒毒殺恭帝,篡奪了東晉政權,這是受過儒家思想影響,又世受東晉濃恩的陶淵明深惡厭絕。

    陶淵明很早就看出了劉裕的狼子野心,所以,他幾番出仕,最終歸隱田園,遠離了劉裕政權。

    劉裕毒殺了恭帝,他無力改變現實,更不願與其同流合汙,只有藉助手中之筆,抒發自己的精神情懷。《桃花源記》就是在這種精神狀態下所書寫的。

    一,陶淵明的家世背景及出仕生涯。

    陶淵明(352年或365年一427年)名潛,字淵明。東晉末年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隱逸詩宗”。

    陶淵明生於東晉世宦之家,幼年喪父,因而家道中落。因他深受儒家忠君愛國思想的影響,又世受東晉隆恩,所以,他對東晉王朝還是有感情的。

    他屢屢出仕,歷任參軍,卻又頻繁而退,迴歸家園,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縣縣令,然不及三月,便終結了他的官場生涯,從此久居田園,躬耕自食,直到終老。

    二,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時的精神境界。

    陶淵明生性好靜,喜樂於無拘無一,恬淡寧靜的田園生活。對劉裕政治集團,心理上有著一種反感,他不為五斗米而拆腰,也是不屈於劉裕政治集團的表現。他寧願自食苦難,即不為官,也不收受劉裕集團的饋贈 。

    在他的心中,有一片沒有被世俗所汙染,權利所傾軋的樂土,那就是神奇而美麗的桃花源處。

    《桃花源記》以其神奇之美與黑暗專制的劉裕政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寄託著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只是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只能轉而在創作上以求自慰。

    從《桃花源記》中,我們可以感悟到淘淵明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mc有重力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