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付小冉

    怎樣確定蘋果樹的留果量,我總結了五點來回答。

    一、空間距離法 簡稱間距法,即按照一定的距離留果。有經驗的果農多用此法,且較易掌握。其要求是,果與果之間應根據不同品種果個的大小來確定。一般嘎拉、元帥系短枝型品種,每15-20釐米留1個果,即果間距為15-20釐米;喬納金、秦冠等品種每20釐米留1個果;紅富士、世界一等品種每20-25釐米留1個果。當然,要根據樹齡、管理水平等適當增減。

      二、以產定果法 就是先根據品種、樹齡、樹勢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確定每畝產量;再根據產量和單果重確定每畝留果量。如一般盛果期蘋果每畝產量應控制在3000-3500公斤。根據單果重,元帥系品種留果量為1.2萬-1.4萬個;富士繫留果量為1萬-1.2萬個。然後再根據每畝栽植株數、各株的生長情況,具體確定每株的留果數量。

      三、葉果比法 即每株樹上的總葉片數與總果數之比。果實的生長髮育主要依靠葉片合成的營養物質。為保證果實有足夠的營養,一般認為大果型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50-60:1,小果型蘋果品種30-40:1,短枝型品種為30:1,矮化砧為30-40:1較為適宜。

      四、枝果比法 一般蘋果樹每個枝條平均具有13-15片葉,按3-4個枝條留1個果,可保證每個果佔有40-60片葉。因此,大果型品種的枝果比約為4-5:1,中、小果型品種為3-4:1較適宜。

      五、幹周計算法 即根據幹周確定植株適宜的留果量。計算公式為y=0.025xC2。式中y為中庸樹單株留果量,c為主幹中部幹周長。此公式適用於初果期至盛果期管理較好的樹。旺樹和弱樹可在所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適當增減。

  • 2 # 鄉村記小趙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如何確定剩餘的蘋果樹數量,我總結出五點來回答。

    首先,空間距離法簡稱距離法,即根據一定的距離保持水果。有經驗的果農經常使用這種方法,而且更容易掌握。要求是水果對水果應根據不同品種的大小來確定。一般來說,嘎拉和馬歇爾是短枝品種,每隔15-20釐米留一個果,即果距為15-20釐米;喬納金, 秦冠和其他品種每20釐米留1個果實;紅色富士和世界一流品種每隔20-25釐米留下一個果實。當然,根據樹齡、管理水平等適當增減。

    其次,根據產量確定果實的方法是根據品種、樹齡、樹勢和栽培管理水平來確定畝產量。根據產量和單果重,確定每畝留果量。例如,蘋果全果期的畝產量應控制在3000-3500公斤。根據單果重,元帥系品種的果脯數量為12000-14000個。富士有10,000-12,000個圈養水果。然後,根據每畝種植的植物數量和每株植物的生長情況,具體確定每株植物剩餘的水果數量。

    3.葉果比法是每棵樹總葉數與總果數的比率。水果的生長髮育主要依靠葉片合成的營養物質。為了保證果實的充分營養,一般認為大果型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50-601,小果型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30-401,短枝型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301,矮化砧木的葉果比為30-401。

    第四,枝果比法一般蘋果樹平均每枝有13-15片葉子,每3-4枝保留一個果實,可以保證每個果實有40-60片葉子。因此,大型水果品種的枝果比約為4-5: 1,中和小型水果品種的枝果比為3-4: 1更合適。

    五、幹周計算方法是根據幹周確定的水果植物的適當數量。計算公式為Y=0.025 x2。中Y型是中,每棵樹的剩餘果實數量,C型是中幹周的長度。該公式適用於從結果初期到結果全盛期管理良好的樹。基於計算結果,可以適當地增加或減少茂盛樹和衰弱樹。

  • 3 # 末農

    5月份是蘋果幼果發育及新稍生長期,同時也是疏果定果和夏季修剪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時期。所以這個時期也格外注意疏果定果、夏季修剪、病蟲害防治、果園生草、覆土保墒等農業管理措施。

    推薦蘋果留果的三種方法:按蘋果與蘋果之間的距離留果,根據幹周長度確定留果量,建議按目標產量行留果。

    1、建議採用目標產量法進行留果,留果範圍大致為一畝地2000-3000公斤,大約1-1.5萬個果。這是理論上一個數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該根據品種、樹勢、枝勢、周圍環境等因素來靈活運用。田間觀察發現,採用目標產量法疏果定果能夠保證所有果實都長在果樹的優勢部位,同時在強壯的枝條上,即使留的果比較多也容易結出大果。

    2、按照一定的距離留果,果與果之間根據不同品種果個的大小來確定。一般嘎拉、元帥系短枝型品種,每15-20釐米留1個果,即果間距為15-20釐米;喬納金、秦冠等品種每20釐米留1個果;紅富士、世界一等品種每20-25釐米留1個果。當然,要根據樹齡、管理水平等適當增減。

    3、目前比較精細的計算合理負載量的方法留果,具體做法是:①測定樹幹中部(距地面約30cm)的幹周長度(cm)。②再根據公式:單株留果量=0.25×幹周2。例如:圖中蘋果樹的幹周為20cm,則該樹的留果量應為0.25×202=100,即留100個果。

    夏季對蘋果樹進行修剪,減少樹體養分。

    進入夏季,這個時候的修剪主要集中在對新稍的摘心、對長勢強的新稍扭枝、對過旺枝的環切以及對清除無用枝等操作,如果此時果園的分支角度還是比較小,可以繼續進行強拉枝開張角度,總之不管做哪種修剪都是為了減少樹體的養分消耗,從而使更多的養分能夠應用到後期的生殖生長過程。

    蘋果在5份是病蟲害高發期,及時採取防治

    蘋果在5月份比較容易爆發的病害主要為白粉病、鏽病、褐斑病、炭疽病、輪紋病、斑點落葉病等;蟲害主要為卷葉蛾、潛葉蛾、蚜蟲、紅蜘蛛、蘋果綿蚜等。這個時期就要根據自家果園的狀況,針對不同的病蟲害採用適當的防治方法,保證植株能夠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生長髮育。

    果園生草與保墒

    五月份正是氣溫比較高的時期,極容易發生土壤乾旱的情況,而且這個時期也是新稍生長需水的關鍵時期,所以採用果園生草或者果園覆草等操縱,以此來保證土壤中水分的蒸發,使其含水量一直能夠滿足植株生長,減少因乾旱而造成的減產現象出現。

    小結:5月份是蘋果樹留果、病蟲高發期,果農朋友們要根據當地的種植方式儘早做好準備。

  • 4 # 努力就好

    關於蘋果的留果數量,我看有很多人分享過,都很有道理。我就說一說的意見吧。常言道:"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疏蕾不如疏芽",疏的越早消耗的營養越少,道理果農都懂,但果農幾乎沒有這麼幹的,差不多都是疏果,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有沒有倒春寒,就像今年這樣,疏早了那不就毀了嗎?

    那麼如何確定蘋果的留果量呢?

    一,總要求

    蘋果確定適宜的掛果數,要求在保證當年產量和蘋果質量的同時,還得能形成供下一年用的好花芽,否則下年就是小年。蘋果適宜的留果量,沒有一個固定的數字,因為你所栽培的蘋果品種不同,樹的長勢不一樣,樹冠的大小不一樣,栽培管理水平不一樣,所以留果的數量也就不一樣。不過有幾種常用的方法,也是果農最樂意接受的疏果法,同大家分享一下。

    二,最常用的方法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留果法,叫間距法。也就是果與果之間的距離,這得根據你所栽培的蘋果品種而定。如嘎拉,珊夏等小果型品種和短枝型品種,間距就可以留的小一點,在15–20釐米左右,一紮長留一個果即可。而相對較大的蘋,如將軍,紅露等品種,一般每隔20–25釐米左右留一個果,也就是一紮稍多點即可。而富士等大果型品種,得留的更長一些,一般得25釐米左右留一個,也就是一大扎還得多點留一個。

    三,科學的留法

    所謂科學的留果法,那就是科學合理的留法,我們普通的果農也很難做到的,幾乎沒有多少人這麼細心去做的,除非是那些基地啊,專業合作社等。作為一個普通果農,我們就簡單瞭解一下,知道有那麼回事兒就行。

    1,葉果比法

    葉與果的比是,喬化小果型品種30–40片葉子留一個果,大果型是50–60片葉子留一個果,矮化小果型是20–30片葉子留一個果。

    2,枝果比法

    枝果比法留果同葉果比法差不多,就是每個枝上有15片左右的葉子,能保證有40–60片葉子留一個就可以,也就是說,中小型個頭的蘋果品種,按3–4個枝留一個果,大果型4–5枝留一個果。

    3,以產定果

    所謂以產定果,就是說,你想讓你的果園產多少斤蘋果,知道自己所栽培的蘋果一般單個有多重,大約多少棵樹,然後平均分配到每棵樹上留多少個果即可。

    上面這三種科學的留果方法,我們普普通通的一個果農,確實很難做到,我也是僅分享一下,做為一個簡單瞭解即可。如果你非要這麼留,那你最好是去搜一下,看看到底如何辦哈。

    下面再來簡單瞭解一下如何進行疏果哈。

    四,疏果的方法

    1,按順序疏

    也就是說,疏蘋果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要先弱樹後強樹,先坐果多的樹,後坐果少的樹,先內膛後外面,先樹上後樹下,先早熟品種後晚熟品種。

    2,看樹勢和枝勢

    蘋果疏果時一定要注意樹的長勢,一般來說,生長旺的枝子,骨幹枝,大中型枝組,樹體的下部,枝條的前部應多留,反之則少留。

    3,留好果

    疏果時,要把那些小果,不正的果,病蟲害果,朝上的果,邊果等都要疏去,要留那些自然下垂的,果個好的,周正的,個大的中心果。

    最後就是留下一定數量的餘地,以保證產量,以防萬一。如落果,自然災害等,如覺得過多,可以在套袋時再撕一下。

    關於蘋果留果的問題就啦這些吧。其實每個果農都心中有數,也沒有多少人根據他人的介紹或看文種地,俺也僅是一點建議或意見,希望對您有點用吧,這也是我碼字的動力。

  • 5 # 是陌麻吖

    一:蘋果樹沒有注意修剪的枝條不能留果

    蘋果樹枝平時一定要注意管理修剪樹枝。最主要的就是拉枝,拉過枝的就會結果。拉枝的樹幹並且是平平整整,結果後這些枝幹上的蘋果都可以留住,不需要剪掉。只有那些沒有經過修剪的,自己竄出來的直條結果後是不能留的。因為風一吹就可能掛不住果,還會影響其它樹枝上的果實的營養吸收。所以直衝天的枝條上的蘋果就去掉就行。

    二:修剪管理過的枝幹枝條怎麼留

    蘋果樹拉過枝後就是平平整整的枝條了,這時候就要揀果了。所有的果實都留下,就會各自吸收營養,反而對果實的長大沒有好處。一般一個朵上有五六個小果,就要留中間最大的那個,其它的果兒都要揀掉。才能保證中間那個大果有充足的營養長的最好。那還要說明的一點是,細弱枝上的果不留,直立枝上的果不留,腋花芽枝上的果不留,沒有果臺副梢的儘量不留果,多留下垂枝,健壯枝上的果。

    三:留果的具體空間間距樹多少

    果與果之間的間距是有要求的,我們這邊一般是紅富士居多。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手指法來測量。雖然是一個土方法,但是也是最方便的,以一個男士的手為例,一般就是男士手的一手拃的距離(17釐米),就這樣留果就可以了。

    四:揀果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我們是河北這邊,一般的揀果時間是在5月初就可以了,一般在花期後一個月內完成,時間也不要過於太晚,以節約養分,集中營養。蘋果的果還是相對較多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一般不留雙果。

  • 6 # 農技小課堂

    一、空間距離法

    簡稱間距法,即按照一定的距離留果。有經驗的果農多用此法,且較易掌握。要求是,果與果之間應根據不同品種果個的大小來確定。一般嘎拉、元帥系短枝型品種,每15~20釐米留1個果,即果間距為15~20釐米;喬納金、秦冠等品種每20釐米留1個果;紅富士、世界一等品種每20~25釐米留1個果。可根據樹齡、管理水平適當增減。

    二、以產定果法

    就是先根據品種、樹齡、樹勢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確定每畝產量(也可根據往年產量),再根據產量和單果重確定每畝留果量。如一般盛果期蘋果每畝產量應控制在3000~3500公斤,根據單果重,元帥系品種(單果重250克)留果量為1.2萬~1.4萬個;富士系(單果重300克)留果量為1萬~1.2萬個。然後再根據每畝栽植株數,各株的生長情況,具體確定每株的留果數量。

    三、葉果比法

    即每株樹上的總葉片數與總果數之比。果實的生長髮育主要依靠葉片合成的營養物質。為保證果實有足夠的營養,一般認為大果型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50~60:1;小果型蘋果品種30~40:1;短枝型品種為30:1;矮化砧為30~40:1較為適宜。

    四、枝果比法

    。即各類一年生枝的數量與果實總個數的比值,它是依據葉果比而來。一般蘋果樹每個枝條平均具有13~15片葉,按3~4個枝條留1個果,可保證每個果佔有40~60片葉。因此大果型品種的枝果比約為4~5:1;中、小果型品種為3~4:1較適宜。

    五、幹周計算法

    即根據幹周確定植株適宜的留果量。計算公式為y=0.025×C2,式中y為中庸樹單株留果量(公斤),C為主幹中部幹周長(釐米)。此公式適用於初果期至盛果期管理較好的樹。旺樹和弱樹可在所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適當增減。

  • 7 # 三農孺子牛

    果樹栽培的目的是實現優質豐產,穩產高效益,合理確定果樹的留果量是實現這一目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

    確定果樹留果量的原理,實際上就是合理調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關係。果樹花、留量過多,超過樹體的實際負載能力,開花、座果、幼果發育,都要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和光合產物,勢必影響到當年的新梢生長和花芽發育,導致互相爭奪養份,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容易引發大小年結果現象。

    留果過多,不但果個變小,風味變差,糖度降低,極易引發果樹腐爛病。使果失去商品性。難以出售。留果過少,雖然果個變大,品質變好,營養生長加快。但是產量下降,經濟效益下滑。仍然不理想。所以合理確定流果量十分必要。

    在實際生產中,確定合理的留果量應該綜合考慮樹種、品種、樹勢、樹齡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由於不同樹種,品種及栽培管理條件下成花和座果的能力差別很大,很難確定統一留果標準,只能作為留果的參考指標。

    1.枝果比。修剪後留枝量於留果量的比值。大型果品種的枝果比3:1,小型果品種為2~3:1,弱樹為4~5:1。

    2.葉果比。總葉片數於留果量的比值。喬砧蘋果樹、大型果品種的葉果比為40~60:1,矮砧蘋果樹,中小型果品種為20~40:1。

    3.幹周留果法。根據果樹的幹周來確定留果的方法。在確定疏果前,測量樹幹地面20~30 釐米處的周長,同過公式計算單株留果量。山東煙臺果樹研究所提出的計算公式為:

    Y=0.08AC²

    式中,Y為單株留果量(千克),A為每平方釐米樹幹截面積應負載產量,C為樹幹周長(釐米)。

    幹周留果法簡單實用,在管理好的條件下,按幹周法控制負載量,可保證大小年產量變化幅度不超過5% 。

    以上就是在生產實際中幾種確定平果樹留果的方法,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流果。

  • 8 # 農夫七哥

    我是種蘋果的,昨天下午剛疏果結束,準備明天開始套袋,關於蘋果的疏果問題,我個人認為,要根據果樹的實際情況決定留果的多少,那些專家總結出來的葉果比法、間距法等等再理論上是不錯,但在實踐中並不實用。今天我就根據我的經驗來談談蘋果疏果的問題。

    疏果的時間

    在理論上說,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這一點是沒有錯的,越早疏果或者疏花越能減少養分的一些無用消耗,但是實際情況卻不允許我們總是能這樣做,例如今年春天的情況,又是霜凍又是冰雹,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能過早的疏花疏果。

    我今年就是前期沒有疏花,一直到了謝花以後開始疏果的,但是這樣做我們要保證肥水跟得上,也就是說我們要根據果樹的實際情況採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晚疏果的話就要適量增加施肥量,保證果樹的養分供應。

    要如何進行疏果

    我們在開頭就說了,現在一些專家說的葉果比法、間距法等等都不實用,我在疏果的時候就是根據果樹的樹勢和結果枝組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留果的多少。

    如果說結果樹勢或者結果枝組比較弱,那這樣的就要少留果,本來可以留兩個果的地方只留一個果,本來間隔20釐米左右,那麼就要間隔30釐米甚至40釐米都可以,有的特別弱的甚至一個枝上只留一個果。如果說樹勢比較強,旺長趨勢比較嚴重的,那就要多留果,以果壓樹,本來間距20釐米左右的,間距縮短到15釐米左右,甚至只要有空間夠蘋果生長就可以留,這樣的果樹長出來的蘋果也不會像有些專家說的一樣,間距過短留果太多影響果實的膨大,下圖就是我這樣留果的情況,可以看出,蘋果的個頭都是很大的,而且,也能壓住果樹旺長的趨勢。疏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給蘋果疏果的時候,有一些問題我們需要注意,如果在細節上注意不好,很有可能影響蘋果後期的生長和果品的質量。

    一、果柄要儘量留短

    實踐證明,疏果時留下的果柄,有很多時候是不能自動脫落的,這些果柄到了後期木質化,會變得很硬,很容易扎傷蘋果造成機械傷,所以我們要儘量把果柄剪短。

    二、疏果的時候要仔細

    我們在疏果的時候,如果不仔細的話,很容易把不該疏除的果實疏除,把不該留的果實留下了,所以我們在疏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仔細看好,一般來說,我們儘量以留中心果為主,當中心果不好的時候,再從邊果裡面選擇比較好的幼果保留。

    三、疏果的時候可以順帶處理果樹的一些問題

    我們在疏果的時候,看到果樹上一些剪鋸口冒出的枝條,可以順手清理掉髮現果樹上有些病蟲害,能處理的也可以順手處理好,例如一些頂梢卷葉蛾、北韓球堅蚧等,我今年在果園裡都發現了這些問題,在疏果的時候及時處理,能夠為以後的管理帶來很大的便利。

    總結

    蘋果樹的疏果,最關鍵的就是根據果樹的實際情況決定,不能只依靠理論,合理留果能夠保證最高的產量,還能夠保證明年的花芽數量,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疏果這個工作。

  • 9 # 農事隨談

    題主問的蘋果樹留果量,說明他是準備要給蘋果蔬果,種植過蘋果的果農都知道,給蘋果樹適當進行蔬果,長出來的果實多一些,質量也要好一些。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太好確定留果量,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每個樹形不一樣,留多留少要看蘋果樹的生長情況來確定。

    蘋果樹生長一段時間以後,枝頭上長出了果實,果樹也就需要更多營養來維持這些花果的生長。這裡有一個誤區需要提醒一下,並不是果樹長出的花、果越多越好。

    有一些幼果雖然看著長得挺好,但是生長後期,也許達不到採摘的要求。因此,適當對果樹進行疏果,也是一種手段,保持果實合適的數量,讓營養得到有效利用。

    給蘋果疏果,一般結合疏花同時進行,這樣就可以減輕後續的工作量,一般疏花要比疏果的時間早一些,等到蘋果樹的花都謝了以後,才能進行疏果。在進行疏果的時候,確定好留果量才,既要保證產量,也要保持好樹勢。

    1、疏果越早越好。給蘋果疏果,就要等到幼果長出來後進行,在春季沒有惡劣天氣影響的情況下,蘋果樹沒有發生凍害,儘量早一點疏果比較好。特別是花、果量較大的樹,本身就會給果樹產生一些壓力,將枝頭上多餘的一些果實摘除,也可以避免營養被過度消耗,讓留下來的果實有更好的生長環境。

    一般在疏果之前要疏花,在果樹上的花序開始分開、剛長出花蕾時進行,將枝頭上長得過密的花芽摘除。而疏果就要在花謝以後的一個月內完成,時間拖得太長,也就起不到作用,失去了意義。

    剛開始疏花的工作做得比較好,後面可以節省疏果的步驟,但是一些蘋果樹,在授粉條件不太好的情況下,或者是出現了低溫的天氣,我的建議就是不要疏花,後期還是以疏果為主。

    2、用人工來定果。在一些普通的果園,大概是開花以後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定果。向資深果農學到的經驗,他們的做法是看一下蘋果樹的長勢,正常情況下,可以用軟尺來量一下果樹的主幹。比如一棵果樹的主幹粗度為20釐米,這棵果樹的留果就用粗度20再來乘以基數6,這個樹的留果量大約就是120個。

    注意:這是正常生長的果樹,如果一些果樹生長比較瘦弱,留果量則可以下降10%。當然,這種方法算出的資料比較精確,在操作的時候,果農也不可能每棵果樹進行點數,也只是作一個大概的參考。

    留下哪些果實,果農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一般的規律就是將單果、高樁果、垂果留下,將那些長得比較小的果、病果、枝幹背面向上生長的果實儘量摘除。

    3、以花來定果。將多的花序摘除,來確定果樹後期果實的生長數量,是果農常用的一種方式,可以節省勞力,有時候疏完花,果樹後面長出的果實均勻分佈在各個枝頭,可以不用再進行疏果。

    雨水情況較好,又沒有極端惡劣天氣影響,側枝上長出來了很多的花芽,每個枝幹上面可以按20釐米的距離留一個花序,再將多的花序摘除,這樣長出來的幼果,基本符合蘋果留果量的要求。

    整棵樹的花序疏掉65%左右,減少了坐果消耗的養分;一般每花序有6朵花,疏果時“逢六去五”,即每花序僅留中心果,疏掉邊果。蘋果樹在大量結果的時候,豐產果園的留果量在1.8萬~2.4萬,普通的果園留果量在1.4萬~1.8萬,產量較低的果園留果量在1.2萬~1.4萬。

    4、藥物疏果。有一些種植規模比較大的果園,利用藥物進行疏果,在蘋果樹開花以後的半個月,用藥劑在中心果的範圍內噴灑1次,過了20多天以後,再噴灑第2次。

    利用藥物疏果,很難控制,容易影響產量,最好是先進行小規模的試驗,沒有問題以後再實施,以免起不到效果或造成疏果過量的問題發生。

    總結:以上就分享了一些蘋果疏果方面的問題,關於留果量,有一些技術方法可以參考。但是在不同的地區,果樹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長勢也不一樣,在實施的時候,也要根據果樹的生長情況來靈活調整。

  • 10 # 江萍vlog

    “看時間。一般以花蕾明顯露出,頂端顯紅後較為適宜,疏蕾時注意保留葉片,直至花後30天內疏花、定果完畢。看氣候如當地歷年常有晚霜氣候發生,則最好晚疏,待晚霜過後再根據受凍輕重確定。如無花期凍害地區,則可疏蕾。 看品種。生理落果嚴重的品種,可在落花兩週後疏幼果,而生理落果輕的品種應早疏。 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生矛盾時男友總是不停和自己講道理,甚至脾氣比我還大,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