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申十七年
-
2 # 小生奕軒
六朝一般是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唐朝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一書記載了這六個朝代,故而得名。
指公元222年至589年這個時期的王朝,即孫吳(或稱東吳、三國吳)、東晉、南朝宋(或稱劉宋)、南朝齊(或稱蕭齊)、南朝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六朝京師均是南京(孫吳時期名為建業,西晉司馬鄴稱帝后為避諱,改名建康)。
想要了解六朝史,具體可以閱讀《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南史》《資治通鑑》等史書!
六朝上承漢下啟唐,創造了極其輝煌燦爛的六朝文明,無論在科技、文學、藝術等諸方面均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使我國南方得到巨大的發展,開創了中華文明新的歷史紀元。這六個朝代的共同點是都建都於南京,因此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六朝時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堪稱為世界的經濟中心城市,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王安石的一句“六朝舊事隨流水”道盡了這繁華之地的前世今生,使人不禁感嘆、唏噓!
-
3 # 拉佛閣
1.入門方面,可以看一下呂思勉先生寫的《兩晉南北朝史》,這部書相對比較籠統。一般對呂思勉的看法是史實可靠,史論偏頗,但作為入門還是很好的。
最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去看一些專門史方面的內容了,比如週一良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十二講》等。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互相交流學習。
-
4 # A長空A
六朝指中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的六個朝代:
孫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劉宋、南齊、南梁、陳朝: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中國南方六個朝代,因唐朝人許嵩在《建康實錄》一書記載了這六個朝代而得名,後人將此六個朝代並稱六朝;
曹魏、晉朝以及南朝的劉宋、南齊、南梁、陳朝:具有繼承關係的曹魏、晉朝以及南朝的劉宋、南齊、南梁、陳朝的六個漢人建立的朝代,即魏晉南北朝,因北宋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以此六朝作為正統王朝編年紀事。
越南第二次北屬時期:東吳/曹魏、晉朝、劉宋、南齊、南梁、陳六個中國中原王朝先後統治越南。
220年至589年的中國歷史時期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長達三百多年的時期,朝代更迭速度快,存在有多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相當長的時間是南北對峙。
這個時期由220年曹丕篡東漢帝位,自立曹魏開始,至589年隋朝楊堅滅南陳重新統一結束,共369年。可分為三國時期(曹魏、蜀漢與孫吳並立)、西晉時期(與東晉合稱晉朝)、東晉與十六國(未計算冉魏和西燕)時期、南北朝時期(南朝與北朝對立時期,共150年)。位於江南皆建都在建康(現今的南京,孫吳時稱為建業)的孫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國家合稱為六朝。
研究書籍
古代中國
(清)盧弼《三國志集解》
(清)吳士鑑《晉書斠注》
現代中國
週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62)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
高敏:《秦漢魏晉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朱紹侯:《魏晉南北朝土地制度與階級關係》(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湯用彤、任繼愈:《魏晉玄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想略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日本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等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川勝義雄著,徐谷梵等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宮崎市定著,韓昇等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
5 # 白龍赤子
“六朝”作為一些朝代的統稱緣於其具有一個相同的都城,也就是以現在南京為中心而展開的,這些朝代分別是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 推薦書目如下: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下)
《三國史話》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
《東晉南朝僑州郡縣與僑流人口研
究》
魏斌: 《山中的“六朝”史》
海外:
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和擴大:魏晉南北朝》
中村圭爾:《六朝江南地域史研究》
以上書目只是冰山一角,也是較為常見的書,六朝史研究涉及到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上的重大問題,對這一時期的研究更是大家雲集,只希望起到“入門兒”的作用。
-
6 # 小白文史
六朝,一般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三國至隋朝在南方建立的六個朝代,即孫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這六朝均建都在南京。
想要系統的瞭解這段歷史,需要好好的下一番功夫。
首先說孫吳,也就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吳國,小說畢竟是小說,不能當著真正的歷史,孫吳歷史最好的是《三國志》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
東晉自然是司馬睿建立的王朝,瞭解東晉的歷史可以看《晉書》。
南朝時期的四朝,主要看《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還有《南史》都是屬於二十四史。
此外《資治通鑑》完全可以。
但這些書籍都是古文,讀起來相對可能費勁些。
呂思勉先生的作品也多是用文言寫成,讀起來其實也比較費勁,如果只是想快速的瞭解一邊,類似於《明朝那些事兒》的通俗讀物可以看看,包括《晉朝那些事兒》、《南北朝那些事兒》之類的,還有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張鶴泉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我都讀過,可以一看。
-
7 # 附近的馬
沒有真實的記錄,就無法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呈現壯闊恢宏的發展程序。中國作為泱泱大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
之所以現如今我們能以史為鑑,不僅依託於卷帙浩繁的歷史文獻,還得益於從事歷史記載的史官。史官的著寫為後人掀開浩瀚千年歷史的真實面紗提供了佐證。
要想正視史實、借古鑑今,必定要從研讀史書記載開始。眾所周知,《史記》、《資治通鑑》、《四庫全書》等正史著作往往相對專業,其中言語也晦澀難懂。為了讓民眾更好地理解歷史,通俗易懂的演義方式便由此而生。
前有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有褚人獲的《隋唐演義》。雖然它們敘述詳盡,但卻只把視角框在了單個朝代裡。如果你想要深度瞭解中國通史,那麼蔡東藩先生的《六史》絕對是經典必讀版本。
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的《六史》從前漢、後漢到唐、宋最後到明、清,按照歷史程序推演講述了2166年間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縱橫捭闔、成王敗寇、朝代更迭、時局動盪...... 回顧每一段歷史都意義非凡。
01
國寶級通俗史作典範
殿堂級啟蒙必讀讀本
一部令開國領袖終生閱讀的枕邊讀物
《六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歷史演義小說家、史學家蔡東藩,歷十年寒暑、閱經典千卷才得以完成的作品。自民國初版以來,享譽全球華人世界100年,被贊為“中國歷史殿堂級的啟蒙必讀讀本”、“通俗史作之典範”。
蔡東藩
歷史作家
1877年-1945年
相傳因為抨擊朝廷腐敗,蔡東藩還曾收到恐嚇信,逼迫其修改內容。但他仍舊秉筆直書不變初衷,遵循“以正史為經,語皆有本;以逸聞為緯,諧趣鮮活”的原則。
這種沒有刻意醜化,也沒有含糊其辭、有失公允的編著精神值得後人抱以崇高的敬意。
因為書中文史知識兼備,對學生裨益匪淺,江蘇省立南京中學校長張海澄還曾大批採購。也正因為以史實為重且行文亦文亦白、格調幽默風趣而備受名家的青睞和讚譽。
據瞭解,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到達延安後不久,曾專門致電李克農代買這套書。後來還將全套書籍帶到北京,一直作為他反覆閱讀的枕邊讀物。李敖、張大春、梁文道、張頤武、顧頡剛、二月河等名家也都聯袂推薦過。
可以說這套書體系完整、內容豐富、主次分明、理趣兼備,寫盡了幾千年歷史中的細枝末節。其中人物繁多卻栩栩如生,既恪尊史實又文辭老辣。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典範。
作為歷史演義中的佼佼鉅著,至今無法找到可替代的讀物。無論你是普通讀者,還是從事歷史研究的學者,想必看過後皆會有所收穫。
02
精讀六朝歷史 把握髮展脈絡
提及通史讀物,我們普遍願意選擇經典來讀,例如《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面對這種大部頭的著作,我們總是有心閱讀卻無從下手。
確實真正能通讀《史記》、《資治通鑑》的人還在少數,其中精妙深奧之意也並非三言兩語就能揣摩。有時剛提起興致讀上幾篇章便會心生倦怠。何況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連歷史專家也不見得能把它完全熟記。
如何才能快速且有興趣的讀懂通史呢?當然可以化繁為簡,利用精讀的辦法來吸納歷史知識。別看蔡東藩的《六史》洋洋灑灑寫了足足六百餘萬字,其實他已經幫我們從無序中整理出了頭緒。章回體的結構設定一語中的,有著醍醐灌頂的作用,使那些紛繁複雜的歷史事件被一一理清。
用秘計暗度陳倉 受密囑陰弒義帝
玄武門同胞受刃 廬江王謀反被誅
慈禧太后三次臨朝 維新黨六人畢命
聽著作者用說書人的語調娓娓道來,彷彿兵戎相見的情景浮現在眼前,現場感極強。蔡東藩的《六史》就像是一幕幕向前滾動的電視劇,讓我們在追劇的同時把握歷史發展脈絡,看到一幅徐徐展開的時代畫卷。
03
讀懂生存之道
挖掘人性善惡
說起讀歷史的意義,我們常常會想到以史明鑑,但它的意義不僅於此。閱讀歷史,其實是在社會的風雲變幻中觀看生命的往來。
讀歷史,即讀人。如果你只把《六史》當做帝王將相的家譜志,那就太過於片面了。從這本書中我們不僅能揣摩歷史發展的規律與跡象,更能讀懂個人生存之道、挖掘人性的善惡。
就像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評價的那樣:“蔡(東藩)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關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控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現如今影視化的改編大多脫離史實,有著戲說、篡改歷史的意味,對歷史人物也是褒貶不一。甚至常出現添油加醋,對人物造成扭曲的現象。
但《六史》作為一本最具權威的正史演義,做到了貼近史實。雖然是歷史演義,免不了有些虛構成分。但其整體卻保證嚴謹,力求符合特定歷史環境和特定歷史人物的性格。
讀過之後你會發現蔡東藩筆下記錄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血肉豐滿的人的故事。從中你可以讀出做人與應世的道理,學得常識與人生智慧,更是能感受到歷史傳遞出的溫度。
那些俯仰天地間的俠客、震古爍今的帝王、青史彪炳的將軍、竹杖芒鞋的隱士、涕淚沾襟的眷侶,在時空中奔走。他們是否跟我們過著相同的生活,他們的房間、食物、桌子上的物品,他們的親人、他們的煩惱是否跟我們一樣?在《六史》的書中你會尋到答案。
04
通俗演義講述正史
精彩詼諧堪比《三國》
著名作家馬伯庸曾評價《六史》說,“它把真實歷史用演義小說的形式講給普通讀者,這是從蔡東藩先生才有的。讚歎用“演義”把歷史說清楚,是一個很偉大的舉措。”相對於傳統《二十四史》這種嚴肅正史,《六史》這種以通俗演義記述歷史的方式更能被大眾喜聞樂見。
這本具有小說閱讀快感的歷史讀物,既兼具史學的雄渾奇偉之氣,又增添趣味雅緻之氣。其中涉及權勢謀略、皇室爭儲及宮闈生活等多個方面。
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超級精彩,每本都媲美《三國》的鮮活詼諧!就像腦補了一場接一場的皇室宮鬥劇,即使追到劇終也仍舊饒有興味。而其精妙之處還在於讓你在嬉笑怒罵間,讀懂中國歷史的全部智慧。
05
名師匠心勘校 閱讀觀感極佳
這套黑金禮盒精裝典藏版《六史》是以上海會文堂鉛印本為底本,多位名師歷時3年,經過7次匠心勘校而成。在原有基礎上還適當保留了蔡東藩的自序、自批、註釋和結語。文中特採用不同顏色字型標註,可以更加醒目的分辨正文與批註。
仔細翻看這些紅色標註,你會發現原來蔡東藩不光是史學家,還是個段子手。他總是忍不住黑一下歷史人物,還時不時批判、指責他們的愚蠢行徑。
淵與世民等密行部署,意欲殺使祭旗,指日出發,適江都又傳到赦詔,仍令淵照舊供職,戴罪圖功。淵乃出接詔書,並款待前後使臣,厚贐(jìn)去訖。前使不知為誰?總算幸保性命。淵稍稍放心,因復延宕了好幾日。李淵實在無用。
料知煬帝不懷好意,不如託詞稱疾,裝著一副病容,接見來使,且把許多黃白物,作了程儀、浼(měi)他委婉覆命,但說是待病少痊,即當往朝行在。來使得了金銀,樂得做個人情,便唯唯如命的告別而去。錢可通靈。
回覆列表
六朝一般是指孫吳、東晉和宋齊梁陳的南朝。
想了解這些歷史的話,從《三國志·吳書》看起,之後是《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和《陳書》。
不過一般來說,很少有人真的能把這六本官方史書看完,而且作為漢朝正統王朝,其精彩程度也比不上同時期的長江以北的亂世,這就造成了通俗歷史讀物的缺乏。
總的來說,看一下《三國志》,五胡十六國時期可以看看《五胡錄》,從一個側面描寫了東晉的一些事,南北朝時期可以對照看一下《華麗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