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望歷史的青年

    四大神獸是古代中國傳說的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

    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所謂“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三國最頂級的四大謀士,正對應著天數,對應著四大神獸,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青龍

    對應青龍者,自然非道號“臥龍”的諸葛亮莫屬了。

    諸葛亮為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可稱中國古代最受讚譽崇拜,也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演義》還將他描繪成一個能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

    他輔佐劉備建立蜀國,其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的人生與品格,是人們心目中最完美的輔弼大臣形象,成為華人理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英雄人物。

    應該承認,諸葛亮是一位頗有智謀與成就的歷史人物,二十七歲時的《隆中對》已見一斑,此後在輔佐劉備建立蜀國的過程中,也時有出彩的計謀或過人的膽略。

    三國時,諸葛亮以精於治國聞名於世,行兵佈陣則被司馬懿稱為“天下奇才”。

    “出生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終究未能實現人生抱負,留下千古遺憾!

    白虎

    對應白虎者,自然是道號“冢虎”的司馬懿了。

    “冢虎”有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司馬懿的一生,可謂是謹慎隱忍,不僅活活的熬死了曹操,還先後侍奉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君主。

    其實在此之前,曹操就應經看出了司馬懿的野心,稱他雖“有雄豪志”卻不失“狼顧之相”,所以曹操心裡很忌諱司馬懿。因此警告曹培說,司馬懿這個人雖然有大才,但不甘心居人籬下,你用他可以,但必須時刻要防著他。果然,真的是應了曹操的那句話。司馬懿一直在積蓄力量,最終也是抓住了機會,一舉消滅了曹家的勢力,為後代統一三國打下了基礎。

    可以說用“冢虎”來形容司馬懿一點都不為過。

    朱雀

    對應白虎者,自然是道號“鳳雛”的龐統了。

    龐統這個人,可以與諸葛亮並肩齊名,而且還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美譽,由此可見鳳雛的才能有多強了。

    因其才華才華橫溢而被劉備重用,可以說劉備對他的親密程度只亞於諸葛亮,劉備進軍西川之時龐統建立了巨大的功勳。奈何此人心胸比較的狹小,同時“政治情商”比較低下。

    鳳雛與臥龍都是劉備手下最重要的謀士,但怎奈天意弄人,可能是鳳雛的才華太厲害了,才惹得上天都嫉妒,鳳雛三十六歲時隨劉備攻雒城不幸被流箭擊中,一位有才之士就這樣死在了落風波,十分的可惜。

    玄武

    對應玄武者,為人稱人稱“毒士”的賈詡了。

    賈詡,三國時期著名謀士,涼州姑臧人,是有名的三國“毒士”。

    賈詡作為一個謀士,一生謀劃的計策並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影響重大。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賈詡”勸張繡降曹操,從而影響官渡之戰結果。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賈詡”獻計曹操,離間馬超,韓遂,助曹操平定關中。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賈詡勸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助曹丕成為世子,後“曹氏”正式稱帝。

    當然,這些只是他的主要事蹟,不管怎麼說,“賈詡”活到七十七歲高壽(三國時人均壽命26歲),笑傲其他眾謀士,被羅貫中冠以“毒龜”的稱號也算實至名歸;這裡的“毒龜”指的就是陰毒之神——玄武。

    幼麟

    姜維被稱為幼麟,可見他是一個實力不俗的人物。在三國中除了臥龍,鳳雛,冢虎外有這等雅號的姜維可排第四。在第一次北伐中姜維識破諸葛亮的計謀,以區區一郡之兵居然打退了蜀漢軍隊。由此可見,不論在軍事指揮,還是武力值上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是有基礎條件的。

    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是個傳統的人物,一生都在主張興復漢室。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輔佐後主劉禪可謂是盡心竭力,事必躬親,曾今五出祁山,企圖興兵伐魏國,一統中原。可惜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所以說諸葛亮選擇的接班人定要有興漢之意,輔佐劉禪的忠心之志。

    姜維恰恰用他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董允先後掌政,姜維也透過一系列的磨練成為了蜀漢的大將軍,一生七次北伐,甚至比諸葛亮還多兩次,雖然是勝多敗少,但因為蜀漢國弱民貧,終究難有作為,姜維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是因為懷抱興漢之意,和對蜀漢的忠心之志。

  • 2 # 西門不帶刀

    先說4個人眾所周知的,再說4個比較少見的。

    臥龍:諸葛亮

    鳳雛:龐統

    幼麒:姜維

    冢虎:司馬懿。

    這4個裡面:

    鳳雛就是小鳳凰崽子,幼麒就是小麒麟崽子。雖然都是神獸,但都屬於沒有長大的。所以龐統和姜威他們的功績也並不是很大。

    龍是要飛龍在天的,諸葛亮的臥龍是屬於龍游淺灘。所以諸葛亮雖有驚天偉地之能。但依舊完不成一代大業。

    冢虎就比較厲害了,躲藏在墳墓旁邊的老虎。意思就是說敵人死後連屍骨都不給他放過。這也比較符合司馬懿實際上為晉國開國皇帝的事實。

    1.古之惡來:典韋。

    惡來是商朝時商紂王的大臣,以能打能扛著稱。典韋作為曹操的第1代貼身大將,被曹操贊為古之惡來,實至名歸。

    曹操在宛城被張秀圍困的時候,典韋在馬匹盔甲兵器都被人偷走的情況下,掄著兩個敵兵當大棒子,依然戰死了幾十人。

    2.虎痴:許諸。

    許諸力大無窮,用手拉著牛尾巴將牛倒退著拉著百餘步。在與馬超作戰的時候。曾經一瞪眼就讓馬超放棄了進攻。曹操後來封他虎侯。

    3.鬼才:郭嘉

    在曹操的眾多謀士中,郭嘉和曹操最為相得益彰。曹操言聽計從,郭嘉奇計百出。在曹操平定北方的過程中,國家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江東猛虎:孫堅。

    17歲的時候就敢和一群盜賊單挑,而真正歷史上的華雄也是被他殺的。跟呂布對戰的時候,還把呂布擊退過。也是一個猛人。

    最重要的是他還生倆兒子,一個是小霸王孫策,另外一個是後來的吳國大帝孫權。

  • 3 # 絕對歷史

    諸葛亮:冠號臥龍。三分天下 舌戰群儒 七出祁山 七擒孟獲;

    周瑜:綽號周郎。赤壁之戰

    賈詡:綽號毒士。三分天下的禍首,設計天下令漢朝正式成為歷史;

    郭嘉:綽號鬼才。遺計平河北

    司馬懿號稱“冢虎”。多次親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的北伐

    許褚:綽號虎痴。裸身佔馬超;

    典韋:綽號古之惡來。與許褚戰平,驅虎;

    呂布:綽號飛將軍。 三英戰呂布;

    關羽:綽號武聖。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

    孫策:綽號小霸王。東吳太守,勇鬥太史慈;

    孫堅:綽號江東猛虎。力斬華雄。

    呂蒙:綽號阿蒙。白衣入荊州;

    馬超:綽號錦馬超。追曹操棄袍割須。

    甘寧:綽號錦帆賊。射殺吳猛將凌操 百騎襲曹營;

    姜維:綽號麒麟兒。諸葛亮的徒弟...文武雙全

  • 4 # 江岸好呵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個是司馬徽對劉備說的: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從名稱來講,臥龍比鳳雛更有氣勢。

    類似雅號有很多: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武力蓋世的"小霸王"孫策、英俊帥氣、武藝超群的"錦馬超"、授將封侯的"呂溫侯"呂布、"羽扇綸巾"的周瑜、"黃鬚兒"曹彰、人稱"關公"的關羽、性格慓悍的"猛張飛"、“常山趙子龍"、"阿斗"劉禪等等。

  • 5 # 劉坤忠120

    《三國演義》除了”臥龍、鳳雛”,還有其它別緻的稱號,如江東才俊周瑜,忠厚長者魯肅,冢虎司馬懿,幼麒姜維,虎痴許褚,白馬銀槍趙雲,錦馬超,美髯公關羽,猛張飛等。

  • 6 # 視界operator

    1.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指正在沉睡的龍。水鏡先生司馬徽曾明言:“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

    徽出門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極其具有遠見,感覺比諸葛亮還牛叉,最終,諸葛亮果如其言,縱然一生鞠躬盡瘁,也未能一統天下。

    2.龐統

    龐統,外號“鳳雛”,指沒有長成的鳳凰。在《三國演義》裡面是唯一一個可以跟諸葛亮相提並論的人物,龐統是當世之人傑,和諸葛亮齊名。只可惜龐統英年早逝,在落風坡被敵軍亂箭射死。

    3.司馬懿

     司馬懿,外號“冢虎”,指“隱藏在墓中的老虎”,可怕之處隱身在墓坑中,等到機會跳躍而出,搏殺獵物,與他的奸詐出奇一致。

      司馬懿具有“狼顧相”,少年奇才,卻善於隱忍、深藏不露。相傳司馬懿與諸葛亮兩人小時候是同窗,有的說兩人都從師司馬微,具體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4.姜維

     姜維,外號“幼麟”,指正在成長的麒麟。姜維智勇雙全,羅貫中認為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諸葛亮死後掌兵二十餘年,十餘次北伐,但最終也是獨木難支、功虧一簣。

    5.郭嘉

     郭嘉,外號“鬼才”,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只可惜命運短暫,年僅38歲便不幸去世。

    6.關羽

     關羽,外號“美髯公”、“關公”、“武聖”。《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歷朝皆有加封,宋時封為“武安王”,明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清乾隆間詔改其諡為忠義侯。

     亦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7.司馬徽

     司馬微,外號“水鏡先生”。作為當時的名士,司馬徽不僅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而且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他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堪稱三國時期第一獵頭,因此受到世人的敬重。當然,司馬徽還有一個外號——“好好先生”。

    8.呂布

     呂布,字奉先,外號是“瘟侯”,也稱三姓家奴,因為呂布認過2個義父,但都將他2個義父都殺了,一些人說呂布有選擇困難症,不知道選哪邊,其實這是當時的局勢所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呂布的武力極高,可是在《三國演義》中是武力最強的一個人物,但充其量只是一介武夫,有勇無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是三國演義對呂布的評價。

    9.許褚

     許褚,外號“虎痴、虎侯”,因其“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而得名。許褚一生忠誠,前期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曹操去世後被曹丕任命為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曹睿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10.典韋

     典韋,外號“古之惡來”(惡來是商紂王的大臣,以勇力而聞名)。典韋相貌魁梧,膂力過人,遂被曹操稱之為“古之惡來”。

     與典韋外號相近的是張遼,被曹操稱為“古之召虎”(召虎即召穆公,中國周朝諸侯國召國君主之一)。張遼是“五子良將”之一,曾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

    11.夏侯

     夏侯,外號“盲夏侯”,因在征伐呂布時被箭射傷左眼,所以人們以“盲夏侯”來區分夏侯淵、夏侯兩位夏侯將軍。但是,夏侯非常討厭別人這樣稱呼他,所以“每照鏡則怒,輒撲鏡於地。”

  • 7 # 寒汐

    三國演義中有稱號的人很多,除了“臥龍”,“鳳雛”還有水鏡先生,此外,江東的小霸王,錦帆賊,活神仙;曹魏的惡來,千里駒,虎侯,三人一龍等,這些人你都知道是誰嗎?一起來看看吧~

    江東

    “小霸王”孫策。初時,對戰劉繇,孫策曾於陣上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威風霸氣。

    “活神仙”于吉。說起來,于吉與孫策還頗有淵源。孫策見於吉被百姓所敬重,稱為“神仙”,便認為他妖言惑眾,將其斬首。恰逢被刺客所傷箭傷未愈,孫策也因此受到驚嚇而亡。“錦帆賊”甘寧。甘寧未投孫權時,起初為遊俠,嘗招合亡命,縱橫於江湖之中;腰懸銅鈴,人聽鈴聲,盡皆避之。又嘗以西川錦作帆幔,故時人皆稱為錦帆賊。投靠黃祖不得重用後轉投孫權,最終成為東吳大將。曹魏

    “惡來”典韋。夏侯惇引典韋來見曹操時,典韋展現武藝,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曹操贊曰:“此古之惡來也!”。可惜不久後便為救曹操而死。

    “千里駒”曹休。赤壁之後,曹操大宴銅雀臺,命眾將射箭垛比試武藝,曹休第一個驟馬而出,飛馬往來,賓士三次,一箭正中紅心。曹操於臺上望見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駒也!”。

    “虎侯”許褚。馬超為報父仇興兵攻曹操之時,正值許褚護衛曹操。馬超見其睜圓怪眼,手提鋼刀,勒馬而立。知是許褚後,亦是避其鋒芒,自此軍中皆稱褚為虎侯。而許褚裸衣戰馬超之後,又被馬超送了個“虎痴”的稱號。

    “三人一龍”華歆,邴原和管寧。三人為友,於當時素有才名,時人稱三人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後因華歆醉心功利,管寧遂割席分坐,不復與之為友。成語割席分坐由此而來。華歆即為後來威逼獻帝,誅伏後之人。

  • 8 # 福山區德珍茶行

    臥龍鳳雛幼麟冢虎是指漢末三國的諸葛亮、龐統、姜維、司馬懿等人。諸葛亮,號臥龍;龐統,號鳳雛;姜維,號幼麟;司馬懿,號冢虎。也有幼麟指周瑜的說法,理由其一是指年少成名,其二諸葛 龐統 司馬三人年代相同,姜維略微晚一輩,而周瑜剛好同時代。

  • 9 # 國學古韻

    劉備 字:玄德 綽號:織蓆小兒

    關羽 字:原叫長生,後改為雲長 綽號:美髯公

    張飛 字:翼德  綽號:猛張飛

    趙雲 字:子龍 綽號:白衣將軍

    諸葛亮 字:孔明 綽號:鬼才

    黃忠: 字:漢升 綽號:神箭手

    呂布 字:奉先 綽號:猛虎

    孫權 字:仲謀 綽號:紫髯小兒

    皇叔是仁德的;愛民是如子的;特長是會哭的;眼淚是充足的。

    孔明是偉大的;治國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專長的。

    龐統是可惜的;出場是很少的;長相是挺醜的;死的是很慘的。

    雲長是紅臉的;鬍子是很長的;自負是肯定的;倒黴是遲早的。

    翼德是莽撞的;粗中是有細的;嗓門是挺大的;睡覺是睜眼的。

    子龍是完美的;大家是喜歡的;勝仗是常打的;受傷是沒有的。

    孟起是英武的;單挑是不怕的;父仇是想報的;最後是病死的。

    漢升是挺老的;鬍子是很白的;經驗是豐富的;射箭是神準的。

    魏延是倒黴的;丞相是討厭的;反骨是天生的;造反是必然的。

    姜維是好樣的;文武是全才的;打仗是很行的;失敗是可敬的。

    阿斗是幸福的;吃喝是不愁的;操心是從不的;強項是玩樂的。

    孟獲是皮厚的;造反是沒完的;被擒是經常的;總算是投降的。

    曹操是奸詐的;性格是多疑,手段是毒辣的;下手是無情的。

    仲達是小心的;耐心是很好的;大器事晚成的;子孫是厲害的。

    郭嘉是可嘆的;才華是出眾的;英年是早逝的;孟德是痛哭的。

    楊修是有才的;缺點是多嘴的;風頭是愛出的;被殺是難免的。

    張遼是厲害的;死黨是關公的;有勇是有謀的;小孩是嚇到的。

    許褚是強悍的;外號是虎痴的;作戰是玩命的;絕招是裸奔的。

    典韋是大意的;喝醉是不對的;雙戟是被偷的;戰死是壯烈的。

    孫權是中庸的;父業是繼承的;鬍子是紫色的;眼珠是進口的。

    周朗是俊美的;老婆是漂亮的;水戰是擅長的;火氣是不小的。

    魯肅是老實的;為人是誠實的;荊州是常跑的;結果是徒勞的。

    陸遜是斯文的;做人是低調的;本事是不小的;前途是無量的。

    甘寧是錦帆的;水賊是做過的;劫營是拿手的;兵多是不必的。

    周泰是忠心的;護主是拼命的;傷疤是暴多的;吳侯是稱讚的。

    呂布是英勇的;畫戟是無敵的;人品是不佳的;勒死是可惜的。

    董卓是萬惡的;諸侯是共討的;好色是成性的;下場是可悲的。

    貂蟬是絕色的;容貌是動人的;風華是絕代的;紅顏是薄命的。

    袁紹是兵多的;糧草是充足的;實力是雄厚的;用人是不當的。

    袁術是不智的;玉璽是騙到的;稱帝是冒險的;時機是未到的。

    陶謙是客氣的;出手是大方的;地盤是不小的;送人是樂意的。

  • 10 # 老潭遙哪吃

    《三國演義》人物眾多,不能一一列舉,擇比較又名的舉例如下:

    賈詡:綽號毒士。三分天下的禍首,設計天下令漢朝正式成為歷史;

    郭嘉:綽號鬼才。遺計平河北;

    許褚:綽號虎痴。裸身佔馬超;

    典韋:綽號古之惡來。與許褚戰平,驅虎;

    呂布:綽號飛將軍。 三英戰呂布;

    關羽:綽號武聖。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

    孫策:綽號小霸王。東吳太守,勇鬥太史慈;

    孫堅:綽號江東猛虎。力斬華雄。

    孫權:綽號紫須碧眼兒。赤壁之戰,合肥之戰;

    呂蒙:綽號阿蒙。白衣入荊州;

    馬超:綽號錦馬超。追曹操棄袍割須。

    曹操:綽號阿瞞。功績太多,略之。

    諸葛亮: 冠號臥龍。三分天下 舌戰群儒 七出祁山 七擒孟獲;

    龐統:鳳雛。連環計;

    甘寧:綽號錦帆賊。射殺吳猛將凌操 百騎襲曹營;

    周瑜:綽號周郎。赤壁之戰

    姜維:綽號麒麟兒。諸葛亮的徒弟...文武雙全

    劉禪:乳名阿斗。扶不起;

    劉備:大耳兒。三分天下後,做了蜀漢皇帝。

  • 11 # NMTV建國

    臥龍:諸葛亮

    鳳雛:龐統

    幼麒:姜維

    冢虎:司馬懿。

    這4個裡面:

  • 12 # 朱家堂

    相信喜愛《三國演義》的人對書中的諸葛亮和龐統這兩個人物都很熟悉。此二人,一個名號為臥龍,一個名號為鳳雛,正如這明顯對立的名號一樣,這兩個人也是一直互相爭搶。在大多數的印象裡,號稱臥龍的諸葛亮應該是《三國演義》中最厲害的軍師了,除了他,還有就是自稱鳳雛的龐統,不過還有比這二人名號更加恐怖的人物,那就是司馬懿。

    歷史上,人們都喜歡取綽號,綽號在古代有著非常的文化內涵,綽號有自己取的也有別人取的,自己所取,蘊含豐富,他人所命,嬉笑怒罵、詼諧幽默,在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有一個綽號,而有綽號的歷史人物更加的個性化,對這個人物有一定的傾向性和認同度。只知諸葛亮叫臥龍,龐統叫鳳雛,而司馬懿稱號卻比他們都要恐怖!

    首先臥龍這個稱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聽這個外號大家一定會認為是一條臥著的龍,似乎在沉睡。那麼鳳雛就是一種沒有成型的鳳凰。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什麼意味蘊含其中?其實還有一句話必須連起來讀,才能體會其中蘊含的色厲內茬:臥龍出世天下驚!也就是說沒有出山的諸葛亮是一條臥龍,一旦出山就不得了的意思!其實總的來說這些都是蘊含著褒義的,是一種非常明顯的讚揚。

    而且諸葛亮一生的最難纏的對手則是司馬懿,那麼司馬懿的綽號叫什麼呢?其實司馬懿的綽號叫冢虎,是不是挺恐怖的。就是冢指的是墳墓,亦為荒野的地方,憤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虎沒有危害,老虎可以一招致命,指的是禍害終究能成患。

    可以說司馬懿的這個綽號和他的一生風格也是相當適合,狠辣且雷厲風行的行動力,隱忍持重的作風,多變善變的謀略能力,出其不意,給人致命一擊的效果,魏蜀吳三國鼎立,相互戰亂幾十年,最後全部被晉所滅,也就是說最後勝利者司馬懿。

  • 13 # 木寒娛樂君

    第七名:飛將——呂布

    呂布這個綽號在《三國志》中有著明確的記載:“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當時的人們就稱呼他為“飛將”了,這個綽號當然不是指他能夠飛起來,而是表示他驍勇善戰,沙場無敵。提到“飛將”,不知道他們想到另一個號稱“飛將軍”的人沒有,他就是漢朝初年的大將李廣,可見大家是將呂布放在李廣同等的位置的。

    而呂布也沒有辱沒這個綽號,他憑藉自身武藝受到丁原賞識,擔任軍中將領,之後又受到董卓喜愛,收為義子。轅門射戟更是呂布的高光時刻,《三國志》記載:“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可見呂布將“飛將”二字型現的淋漓盡致,只是後世對其評價不高,所以為最後一名。

    第六名:毒士——賈詡

    賈詡此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直到現在都還有許多人是賈詡粉絲,他作為三國時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為何會冠以“毒士”之名呢?因為其認為自己的性命高於一切,為了保全性命,不惜霍亂天下。

    賈詡原是董卓麾下,董卓一死,其原先的部下想解散隊伍,逃回涼州,但賈詡告訴他們:“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意思是這樣難逃一死,還不如攻入長安,還有一線生機,正是在賈詡的出謀劃策之下,李傕、郭汜才決心西攻長安。而功成之後,賈詡不居功,掛印而去。這次動亂被稱為“文和亂武”,而文和正是賈詡的字。從這一次事件中,可見其用計之毒。

    第五名:鳳雛——龐統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龐統正是這樣的人,他樣貌生的奇特,《三國演義》說他長得“濃眉掀鼻,黑麵短髯”,而孫權正是因為其外貌而拒絕重用他,最後還是遇到了不以貌取人的劉備,才能施展才華。

    龐統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徐庶曾對劉備說的話了“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而龐統才能確實與諸葛亮不相上下,他在投奔劉備後,擔任和諸葛亮一樣的軍師中郎將重任。他也不負劉備期望,劉備能稱霸蜀州,龐統當居首功。令人惋惜的是,其英年早逝,不然的話,蜀漢一龍一鳳,三國曆史也會大變樣。

    第四名:臥龍——諸葛亮

    臥龍先生諸葛亮,可謂是家喻戶曉,而關於他“臥龍”這一綽號不管是演義,還是正史中,均有相關記載,正史中徐庶就說道:“諸葛孔明者,臥龍也!”而觀其才能,確實當得起“臥龍”這個綽號。隆中對為劉備指明瞭道路,而出山後聯吳抗曹,更是居功至偉。

    劉備甚至在託孤時說出了:“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見對諸葛亮的信任,諸葛亮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被天下稱賢。

    第三名:古之召虎——張遼

    “召虎”乃是周朝時期的召穆公,此人忠君為國,周朝發生動亂時,曾讓自己兒子假扮太子,太子活了下來,自己的兒子卻死了。而且此人還驍勇善戰,曾奉命出征,平定當時的蠻夷。

    張遼被稱為“古之召虎”也是有史可依的,他在鎮守合肥時,率領八百騎打破東吳十萬大軍,嚇得孫權倉皇而逃,曹丕登基後,仔細向他請教了此戰細節,在瞭解其中的兇險後,曹丕感嘆道:“此亦古之召虎也。”而張遼的戰績也確實當得起這樣的稱讚。

    第二名:古之惡來——典韋

    很多人在聽到這個綽號時,以為典韋因為非常兇惡而得此稱呼,其實並不是這樣,“惡來”其實是一個人名,他是商朝紂王手下的大臣,此人天生神力,忠義無雙,為商朝力戰而死。

    這個綽號也非常符合典韋的人設,他同樣是一身神力,當時曹魏士兵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可見力氣之大。而他的結局同惡來也是相仿,同樣是為了君主力戰而死,曹操聽聞典韋戰死後,“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

    第一名:冢虎——司馬懿

    “冢虎”指的可不是墳墓中的老虎,這個綽號形容的是藏在山石陰影處的老虎,平時不為人所知,一旦抓住機會就伺機而動。司馬懿完美的詮釋出了這種隱忍、低調而又善於把握機會的性格,他得到這個稱呼,可謂名副其實。

    曹操在世時就看出司馬懿懷有二心,但是司馬懿掩飾得很好,為了擺脫嫌疑,裝瘋賣傻,最終打消曹操要滅掉自己的念頭。而且他還耐得住寂寞,晚年長達十年不問政事,卻能暗中把持朝政,時機成熟後,只有一場高平陵事件,就徹底將曹魏大權掌握手中

  • 14 # 波雲星

    一、體貌特徵

    大耳賊:劉備

    美髯公:關羽

    環眼賊:張飛

    黃鬚兒:曹彰

    白眼眉:馬良

    碧眼兒:孫權

    紫髯鼠輩:孫權

    驢臉兒:諸葛瑾

    口吃:鄧艾(期期艾艾)

    錦帆賊:甘寧

    二、動物做喻

    江東猛虎:孫堅

    梟雄:劉備

    梟姬:孫夫人(尚香),“時孫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後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

    伏龍:諸葛亮

    鳳雛:龐統

    冢虎:司馬懿

    幼麟:姜維

    一龍:華歆(龍頭)、邴原(龍腹)以及管寧(龍尾)

    諸葛龍虎狗:諸葛亮(龍)、諸葛瑾(虎)、諸葛誕(狗)

    虎痴/虎侯:許褚

    千里駒:曹休

    伏鸞:鄧艾

    隱鵠:陸雲

    土雞瓦狗:顏良

    守戶之犬:劉璋

    豚犬:劉琮

    豚犢:曹爽

    三、人物小名

    阿瞞:曹操

    阿多:郭汜,西涼軍閥

    阿斗:劉禪

    阿醜:黃月英

    阿鴦:文鴦

    阿童:王濬,滅吳功臣。當時吳國有童謠:“阿童復阿童, 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王濬的小字恰好是“阿童”,羊祜上表請留王濬監益州諸軍事,加龍驤將軍,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戰船,訓練水軍。

    阿蒙:呂蒙

    大虎:孫魯班,孫權長女,先後下嫁功臣周瑜之子周循和名將全琮,“全公主”。

    小虎:孫魯育,孫權之女,東吳大將朱據之妻,"朱公主"。

    女王:荊州南郡太守郭永之女,三國曹魏的第一位皇后。

    ......

    四、比擬古人

    “古之惡來”:(曹操)典韋

    “吾之樊噲”:(曹操)許褚

    “吾之子房”:(曹操)荀彧、(司馬昭)鍾會

    “有周亞夫之風矣”:(曹操)徐晃

    “過於賁、育”:(曹操)程昱

    “古之召虎”:(曹丕)張遼

    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張郃

    五、官銜相關

    飛將:呂布

    常勝將軍/虎威將軍/一身是膽:趙雲

    斷頭將軍:嚴顏,初為劉璋部下,擔任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劉備進攻江州,嚴顏戰敗被俘,張飛對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嚴顏回答說:“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他的故事被寫入文天祥的《正氣歌》“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完體將軍:夏侯惇

    白地將軍:夏侯淵

    白馬將軍:龐德、公孫瓚

    神威天將軍/錦馬超:馬超

    要錢太守:曹仁

    孫破虜:孫堅

    孫討逆:孫策

    劉豫州:劉備

    諸葛武侯:諸葛亮

    蔡中郎:蔡邕

    孔北海:孔融

    嵇中散:嵇康

    阮步兵:阮籍

    小霸王:孫策

    北地槍王:張繡(評話,不當真)

    刀祖宗:蔡陽(評話,不當真)

    ........

    六、出身言行

    贅閹遺醜:曹操

    賣履小兒:劉備

    養犢小兒:鄧艾

    盜馬賊:郭汜

    黑山賊:張燕

    烏角先生:左慈

    周郎:周瑜

    懷橘陸郎:(諸葛亮語)陸績

    傅粉何郎:何晏

    德公:龐德公

    羊公:羊祜

    ......

    神醫:華佗

    神童:曹植、周不疑

    醫聖:張仲景

    楷書鼻祖:鍾繇

    華獨坐、華公:華歆杜武庫:杜預醉侯、酒仙、劉參軍:劉伶七、數字

    一龍:華歆(龍頭)、邴原(龍腹)以及管寧(龍尾)

    江東二喬:大喬、小喬

    三君:竇武、劉淑、陳蕃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太子四友:陳群、司馬懿、吳質、朱鑠

    魏國四聰:魏國的夏侯玄、諸葛誕、鄧颺、田疇

    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馬氏五常:馬良、馬謖等五兄弟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和劉楨

    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

    八俊:李膺、荀昱、杜密、王暢、劉祐、魏朗、趙典、朱宇

    八顧: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陟;

    八及:張儉、岑晊、劉表、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

    八廚: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

    荀氏八龍:荀淑的8個兒子: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爽、荀肅、荀旉。

    司馬八達: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字仲達;司馬孚,字叔達;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恂,字顯達;司馬進,字惠達;司馬通,字雅達;司馬敏,字幼達

    八虎騎:曹仁、 曹洪 、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十常侍: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

    江東十二虎臣: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一身是膽:趙雲

    三姓家奴:呂布

    才高八斗:曹植

    張八百:張遼

    孫十萬:孫權

    八、其他

    毒士:賈詡

    鬼才:郭嘉

    冢中枯骨:袁術

    無頭狂鬼:禰衡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

    好好先生/水鏡先生: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河南禹州)人,漢末隱士,龐德公送號“水鏡先生”,後人稱他為“好好先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幻小說裡面是設定最重要還是劇情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