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觀世界

    首先,電網的電是給使用者使用的,因此,電網發過來的電會傳輸到學校、工廠、社群等用電處,並且電能的傳輸是即時的,以光速傳播。因此,只要發電廠裝置執行稍有變化,輸出的電能也會隨之改變。

    另外發電廠發出來的電是隨發隨用的,不會儲存起來,也不可能儲存起來。因為用電需求太大了,儲電裝置不可能儲存這麼多電,即使這麼做了,這個蓄電池的費用也是極其高昂的,耗材耗力。而且故障率極高,基本不用考慮,除非未來擁有新的儲電技術。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用電的時刻也不是固定的,可能昨天開了空調,今天沒開空調,家裡每個時刻用的電都不一樣,而發電廠的電一直在發,今天少用的電哪裡去了?會被浪費掉嗎?

    實際上,電網中時時刻刻的用電資料會被髮電廠收集,並且電網公司擁有長年累月的供電資料,對於什麼季度的什麼時候用電需求大,什麼時候用電需求小基本都有一個瞭解。在需求量大的時候就會加大火力,發出更多的電量。而在需求量少的時候就會減小發電量。電網中電每時刻電壓的變化,電流的變化、頻率的變化都能夠反饋出使用者用電需求的變化。發電廠發電的數量是跟隨用電量的變化而做出變化。這一切都是系統自動檢測自動進行的。

    對於水力發電也是同樣一個道理,當用電需求量大時,將大壩水流加大,增大發電機轉速,需求量小時,則減小閘門。頻率始終保持在50赫茲±0.2赫茲之間。電力需求將維持在一個動態的平衡中。

    因此,實際上發電廠的發電量是用多少,發多數,不存在多餘的電能之說。

    以前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

  • 2 # APORD

    首先你得明白電是啥,電是電子,物質是無法被完全毀滅的。給你說的簡單點,你用了電對吧?你以為給你的電器用了消耗了,電子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其實電子還存在,末端也是一樣,物質可以轉換不能消失,你用電只是讓電子經過你而已,電子還會流通。

  • 3 # 心靈季節

    電網的末端就是終端使用者,比如電熱水壺。

    不存在過剩的無法被消耗的電能,當負載輕的時候,電流減少,發電機定子電流施加在轉子上的電磁力也變小,這樣推動火電站或水電站轉子的力量也會變小。達到供電和用電的平衡。

  • 4 # 半畝江南

    我就是電力老兵。電是特殊產品,在以前都是即發即用的,無法大規模儲存。發電廠發的電透過電網傳輸,然後透過配網配送,送達終端即終端使用者。使用者要多少電,發電廠就發多少(當然會有一點傳輸損耗),瞬時平衡,不想鞋子、食品等可以庫存。

    但現在對高電壓的動力電能,已經有儲能技術了,雖然技術還有些問題,但總是能儲存一些了,所以現在會有少量的儲存電力,需要時再用,但絕大多數還是即發即用。使用者不需要那麼多電時,發電廠就降負荷或停機。

  • 5 # 天高雲淡10769

    電是一種由熱能轉化成的能量,從化學,核能太陽能機械能從電廠轉化開始到最終也是轉化成了熱能,其中機械能利用最多。機械能最後也成了熱能,耗散在大氣中。電能只是箇中介,在工廠精確控制下,發多少電,用多少,不會多發電,發不出來電的能源理論上是還是原來的那樣,但是發電過程中,由卡諾效率等自然定律下必須消耗的熱能也是耗散在大氣中。

  • 6 # 遊走京城的魚

    首先說一下,電廠有哪幾種?火電廠,風電場,水電廠,核電廠。其中火電廠,水電廠,核電廠,都是由多臺發電機組組成,而風電場則不同,它是由上萬架風車發電機併網發電。

    電廠的終端使用者就是工廠,住戶,都存在用電高峰和用電低谷,當大家都在用電的時候功率增大,電廠輸出功率也需要增大,當一臺發電機組不能滿足下游使用者時,就需要再啟動一臺機組,兩臺機組不夠用時,就會再啟用一臺機組。

    用電高峰好解決,透過增加發電機組併網來實現增加功率。如果到了夜晚,所有的使用者都不在大規模用電,發電廠就需要減少輸出功率,當減到最後一臺機組時,總不能把機組關閉吧,這時候就會把多餘的能量進行轉換,如水電廠,就會透過提升泵把水提到水壩上,把多餘的電能轉化為勢能,繼而儲存起來。火電核電風電,都不能做到儲能效果。

    其實每座電廠在設計的時候,服務多少人口,多少工廠是有設計量的,當時就考慮了,用電低谷和用電高峰,一臺機組能滿足用電低谷,但功率還會略大些,留有餘量,要做到一點不浪費是不可能的。

    還有就是每種電廠初建時的作用不同,有的是服務於區域性,如大亞灣核電站。有的是給其它地區輸送電能,如三峽,西北風電場。只有區域性服務的電廠才會考慮用電高峰與用電低谷的短時週期問題,如果是給其它地區供電,則考慮的是年週期變化,年用電低谷時會將,多餘的電能透過其它電網輸送給需要的地區。

    綜上所述,區域性的電廠只考慮日波峰和波谷,透過增加機組來調節每天用電高峰和用點低谷。而輸送型電廠只考慮年用電波峰與波谷,當電能充足時會將多餘的電能併到其它用電高峰的電網上。

    這裡有一個單位大家一定要知道,國家電網調控中心,負責全國各大電網的用電調配。

  • 7 # 老老白兔

    電網供電會隨時根椐使用者用電量進行調整,水電火電都可增減發電量,來適應使用者需求,不存在過盛電量。國家有電力控制中心專門負責全國電網管理,我們國家電網是全世界最好的,中國標準,世界的標準!中國特高壓輸配電世界第一!

  • 8 # 電力小講堂

    末端是各類使用者,包括居民,也包括工業、商業、農業等生產生活用電。

    電是一種極為特殊的商品,電的傳輸速度與光速完全一致,為30萬公里/秒,發電、輸變、變電、配電、用電是瞬間完成的。也就是說,使用者需要多少電,發電廠就發多少電(當然,還要包括輸變電的一些損耗),除了極少量的儲能裝置(大部分以電容的形式存在)以外,不存在過剩的無法被消耗的電。

    很多朋友可能有疑問,用電是實時變化的,而且有明顯的峰谷差別,怎麼能夠使用者用多少電,發電廠就發多少電呢?而且,使用者用電是隨機的,也不會提前通知給電網和電廠,他們怎麼知道用多少電呢?

    實際上,電網和電廠並不是透過使用者告知才知道用電負荷的大小,而是透過一個體現有功功率的最重要的指標——頻率來體現發電與用電之間的平衡,用頻率維持在50HZ來保證能量守恆。

    為什麼頻率就能體現有功功率呢?簡單的說,就是目前的發電廠幾乎絕大部分都是旋轉電機發電,如果用電少了,旋轉電機就會轉的快,頻率升高,如果用電多,旋轉電機就會轉的慢,頻率降低,只需要透過控制發電機發出的電始終是50HZ就可以保證電網發電、輸電、變電、用電完全實時平衡。

    如果用電的峰谷差過大,透過調整發電機組的出力無法完成調節怎麼辦?那就需要在用電低谷時暫時關停一部分發電機,而在用電高峰時開啟這部分發電機;或者採用抽水蓄能的形式,在用電低谷時抽水蓄能電廠不僅不發電,而且還要消耗大量電能來把水從下游水庫抽到上游水庫,用電高峰時則放水發電。

    實際電力系統在機組自身調節能力發揮接近極限時,往往都是儘可能的採用抽水蓄能的形式來平衡電力有功功率,而不是直接停掉某臺發電機組。

    這是因為我國的發電機組仍然是以火電為主的,火電機組啟停一次過程繁瑣,而且費用很高,不到不得已不停火電機組(火電機組與核電機組類似),而水電機組雖然相對火電機組而言簡單一點,但是仍然存在費用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效益問題,都是上網機組,到了必須停機組保電網的時候為什麼水電就非得犧牲來保護你火電呢,每停一個小時要損失多少效益?所以,就採用在用電低谷時降低電價的措施,鼓勵多用電。抽水蓄能機組就利用了這個優勢。抽水蓄能機組消耗的電量肯定是要超過發出的電量的,但是消耗的電量是谷電,單價便宜,而發出的電量是峰電,單價高,所以其運營成本是完全有保障的。

    每年都搞的所謂“地球一小時”的活動,對於整個電網而言,其實影響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因為居民、商業雖然數量多,但是整個電網的負荷絕大部分仍然是工業負荷,而這些工業負荷是不會參與這個活動的,活動過程中,整個電網仍然是平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二十元以下的小物件可以送閨蜜最好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