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股市小水滴

    如果僅有7萬元閒錢,還要追求利潤最大化,有如下建議:

    1、投資股票,斷線炒作,高拋低吸,風險較高;優質股票長期持有,風險中等,推薦;

    2、投資黃金,可加入槓桿,雙向交易,風險較高;紙黃金或實物黃金,長期持有,風險較低,推薦;

    3、投資基金,選擇高風險基金進行投資,風險中等;

    4、購買理財,購買優質理財產品,風險中等;

    5、存入銀行,無風險。

    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風險也會最大化,投資還是要穩妥的好,要衡量好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組合投資,讓風險分散,利潤儘量大一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2 # 霍霍小哥

    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跟有多少本金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本金一般會跟投資品種的門檻有關,目前市面上主要的理財產品有銀行存款、銀行理財、基金、股票、信託、集合產品、私募等。如果從投資門檻來看的話,信託和私募產品是達不到門檻的,其他的都可以夠得上。

    接下來就是題主的需求,利潤最大化,背後同時需要考慮的是風險和流動性。

    目前市面上基本上沒有保本的產品,哪怕有覺得差不多看起來保本的產品,比如銀行存款、正在清退的資管集合產品,我相信2%-5%左右的收益並不能滿足題主的要求。

    股票的話,因為7萬元並不算多,只能買一兩手股票,可能很快翻倍,也可能很快跌很多。

    基金的話,因為投資門檻低,種類多,相對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如果預期6%-8%左右,可以嘗試偏債混合型基金,如果要博取更高的收益,可以定投寬基指數指數,比如滬深300+中證500,如果還要更高的話,就可以定投行業指數基金,比如券商、計算機等。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能達到,只能說有可能達到,這個可能性就取決於你願意承受的波動和犧牲的流動性。

  • 3 # 十月財經

    如果是閒錢的話推薦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放在銀行存成定期存款或者券商推出的固定收益憑證,現在很多券商推出的固定收益理財利率都能達到3.75%;

    另一部分可以買一些基金,選擇一支可以長期持有的基金,實現複利增長。

  • 4 # 清華博士

    不知道你的個人情況,不知道你的資產配置情況,是沒法給你理財建議的。如果真的是閒錢,就是虧了也沒事,長時間也不用的錢,可以定投指數基金,分20個月左右定投進去,或者少分幾次買入低估的指數基金。如果你的風險偏好更高,可以投主動基金甚至股票,但一切的一切都是你要懂。所以20個月投入滬深300指數基金是相對穩妥收益又高的做法,也可以分出一半來買債券基金,那樣會更穩健一些。喜歡就關注我吧。

  • 5 # 二胖33

    首先說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提供個思路而已。現在各類寶寶利率都破2了,股市上下波動也很大,理財大概有4左右(我一般買的就是中低風險的),黃金在1700以上,未來短期走勢不好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理財只是找個地方存放,多一個少一個點而已,建議還是投資投資自己,學點自己感興趣且可以提升自己的內容,畢竟開源還是主流。[呲牙]

  • 6 # 蘇北七拼

    槓桿投資。

    08年的時候,我做過中介,有一個女客戶,真厲害,手裡就八千,找中介墊資首付買房,買北京五環外的地下室,便宜,貸款下來後就抵押繼續首付買房,華龍美樹那種小開間,老房子,地下室,半地下,反正就是便宜的,中介願意墊資的,中介費才幾個錢。

    當時我們領導說風險大,現在看,還是女客戶的眼光好。

    有一段時間,買車零首付,就是這個漏洞,取車之後轉手當新車賣,套出來的錢,買房,如此迴圈,在縣城買了十幾套房。

  • 7 # 藉藉技巧

    關於“有7萬元閒錢如何理財才能利潤最大化”的問題,首先得明確的是,收益最大化也就是風險最大化。所以,“有7萬元閒錢如何理財才能利潤最大化”可能這樣的問題,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因此,在此,我就不從數量上來回答;而是從大方向上,針對題意,給出如下建議:

    一、要先確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與收入相匹配,這是投資理財首先應當明確的問題。想收入最大化,那麼承擔的風險也就最大。從這個角度來看,7萬元閒置資金想賺最多的錢,那麼也要讓承受7萬元錢全部損失的風險。所以,在進行理財時,要先明確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二、在風險承受能力足夠強時的投資建議

    如果題主的風險承受能力足夠強,那麼就可以將7萬元投資於風險程度高的渠道上。例如,期貨、期權、股市、賬戶商品、基金等。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較為折衷的投資建議是購買股票、基金和沒有槓桿的賬戶商品。這3種投資渠道有風險,但相對來說,風險可控;同時,也可能獲利較高的收益。

    三、將投資期限延長,有利於獲利最高的回報

    風物長宜放眼量。投資理財不能過於急躁,正所謂“財不入急門”。根據題主這麼的詢問,估計是想賺快錢。但世界上最難賺的就是“快錢”。在賺錢方面,越是急越是不如意。從實踐來看,長期限的投資方能賺到理想的利潤。因此,建議將7萬元的投資理財往較長期限上規劃,例如1年、2年,或是更長時間。

  • 8 # 老趙讀幣

    我是老趙,專注於區塊鏈價值投資。既然是閒錢,想獲得最大利潤,建議配置數字資產,是時候奶一波比特幣和區塊鏈專案了。

    第一,閒錢,意味著可以承受風險,即使歸零也不會影響生活,想要獲得最大利潤,那就需要進入一個相對高風險的地帶,因為高風險對應高收益,幣圈是最適合的一個領域了

    數字貨幣投資並不是一個新興領域,比特幣誕生至今也有十年之餘,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火熱,幣圈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機構 、資本都已進場,與傳統金融正在逐步融合,蘊藏著巨大的財富機會。對於很多圈外人,這是一個帶有傳銷性質的灰色地帶,只有真正研究和參與的人才清楚,這裡可以開採出寶藏。

    第二,比特幣是幣圈風險最低的數字資產。比特幣是幣圈的大哥大,也是區塊鏈技術的發源地,2010年一萬個比特幣可以買兩個披薩,今天比特幣的價格接近5萬人民幣,當屬歷史上增值最快最多的資產。即使現在的價格,未來仍然有十倍數十倍的漲幅,只要幣圈還在發展,比特幣就會漲漲漲!雖然相對於很多新興的山寨幣,或者IEO等,比特幣短期未必是收益最好的,但卻是最穩的,對進入幣圈的新人老趙不建議碰山寨,很容易輸掉內褲,比特幣是數字資產配置的必備武器。7萬元定投比特幣半年,拿穩,拿穩,拿穩,拿到牛市,也許就在明年,可能就是20萬 50萬,這個回報在傳統投資理財中是很難企及的!

    三,價值數字資產

    如果非要分散下幣種,那我建議比特幣配置50%,也就是35000 元,三大交易所平臺幣配置50% 。

    三大交易所是幣圈重要樞紐,不客氣的說跺跺腳能讓幣圈震三震,盈利能力比一般上市公司要強大很多,其發行的平臺幣是區塊鏈Token中少有的有價值支撐的資產,類似於券商股,每到牛市券商股都有不錯的表現,而在幣圈一旦拉盤,可比股市瘋狂的多,17年上市的BNB不到三年已經是百倍幣,HT 和OKB也有4-5倍的增幅。佈局頭部平臺幣,強者恆強,分享行業紅利。

    四,幣圈不只炒幣這麼簡單

    很多人把幣圈和炒幣劃等號,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幣圈在區塊鏈技術的加持下,已經形成一個越來越完備的產業鏈,礦機、礦工、礦場、交易所、媒體、專案、做市商、去中心化借貸理財等等上下游鏈條,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很多機會,有眼界的創業者正在這塊富足的土地上深耕。

    老趙混跡幣圈多年,收穫頗多,BTM 30倍,NEO 20倍, OkB 5倍,深感近來來幣圈發生的重大變化和變革,一場區塊鏈革命已吹響號角,改變世界的區塊鏈應用正在醞釀。。。。

  • 9 # 老鄭話理財

    7萬塊,錢太少了。只有超高槓杆金融投資才有發財的可能性。如果做,風險非常非常大,幾乎就是血本無歸一條路。

    1、留著投資在自己素質提升是第一選擇。

    2、買高槓杆的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產品。有可能獲利,前提是不幸重病、出意外、殘疾甚或失去生命。這樣的結果只怕也不是想要的。

    或者加入有前途的創業團隊,那點錢留著傍身吧。

  • 10 # 智慧量化木子

    很多時候收益與風險都是成正比的

    瞭解一下量化吧

    本金安全可靠在自己賬戶 收益穩定

    年化收益率百分之80以上

    本回答來自鼎昂智慧量化專研者 木子

  • 11 # 鳲鳩z

    投資外匯,投資小收益大,您可以先入一筆小資金試一下,未來的原油市場是持續穩定增長的,美原油可達到7%,具體的可以諮詢我

  • 12 # 使用者糊塗才幸福

    別聽他忽悠、理財哪、投資哪、保險分紅哪、放貸哪、、想賺錢沒錯、可是最後打個水漂。7萬還是留著過日子比較靠譜。

  • 13 # 玄學塵埃塔

    我的答案不是很一樣。

    我建議拿一部分出來佈施。佈施給一些有貧苦疾病的人。每個人的福報多少,包括錢財進賬,都是有因果關係的,佈施多的人,日後自然有大福報,但需要發自內心。

    當然,投資沒有錯,但是如果人的福報不夠,德不配位,即使讓你暫時賺到錢,錢也很快會流失。

    其實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為了一個所謂的假安全感去奔波。很多人生活根本不需要太多錢,但卻一直為了銀行卡號裡面的數字而奔跑。

    什麼叫有錢?

    我認為,當你想用錢時就有錢用,這樣才叫有錢。錢多了,不是好事。

  • 14 # 菲菲七

    你好,我覺得吧,想要利潤最大化,那麼風險肯定也不小。

    首先不要投固定理財類的,尤其是p2p,這種收益看似很高,有很大程度會損失本金,很危險。

    我建議投資浮動類的,什麼意思呢?就是不保本保息的,比如股票,債券,原油,白銀等。

    投資它們的風險在於會虧損一部分本金,但是如果你把時間拉長看,一定是賺錢的。

    如果你的7萬塊,是長期資金,也就是不打算短期會用的資金,投入我上面列舉的產品,是會獲得不錯的回報的。

    對於股票,不建議自己購買個股,如果你不是很懂的話,還是直接投資長期收益不錯的基金,畢竟基金經理本身就是做這個的。

    錢不多,給一點手續費,比自己去超心省事,把多餘的時間花在自我提升上面的回報會更大。

    總之,我覺得只要不冒損失本金的風險,我這裡是指一定時間範圍內本金不會有任何損失,比如股票,長期看,就是最賺錢的資產,只是短期會有虧損,只要你不投個股,也不會有退市被團滅的風險。

    在這個條件下,去篩選投資機會,同時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即可。

    千萬別想要短期暴富,一般這種情況的結果都是虧損完本金。把投資看成一輩子的事情,慢慢變富,就可以了。當然了我說的慢並不是真的慢,別人眼裡的快也不是真的就快。

  • 15 # 老牛心經

    收益,流動性,風險三者不可兼得,要收益最大化必然會犧牲流動性或者承擔很大風險,理財路漫漫,普通人很難透過投資暴富,不要急於求成,目前形式穩健為上策

  • 16 # 奶思兔米球000

      如果僅僅只是把它存放在銀行裡,難免會有資金貶值的風險,那麼,如何投資才能讓本金賺到更多的收益?可以瞭解下“蓄水池”投資法。

      什麼是“蓄水池”投資配置法?簡單來說,就是你在投資理財過程中,把最擅長的投資方法作為蓄水池,以這個投資方法作為基礎投資,在這個基礎上再配合其它的投資方法。舉個例子:

      假設你的投資風格屬於偏保守型,看重投資風險,擔心自己本金受到損失,所以將7萬塊全部買了年化收益4.5%的銀行理財。一年之後的利息收入就是:70000×4.5%=3150元。

      到了第二年,你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理財經驗,對理財產品也有了更多的瞭解,在投資方式上有了變化。可以選擇將本金繼續購買銀行理財,而賺取的3150元利息去投資較高風險的基金產品,假設預期收益率有年化8%,最後到手的總收益為:3150+3150×8%=3402元。

      來到第三年,可以適度加大高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可以拿出4萬本金購買了銀行理財,另外的3萬本金和賺取的3402元投資高風險資產,具體收益算下來是:40000×4.5%+33402×8%=1800+2672.16=4472.16元。

      從第一年收益3150元、第二年的3402元再到第三年的4472.16元,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3年時間裡,賺取的利息逐年增高。  

      看完例子,相信各位對蓄水池投資法有了一定的瞭解。此外,還需要提醒新手朋友要不斷學習理財知識,學習之餘,一定要親自實踐才能積累理財經驗。適當關注投資市場的最新動向,提高自己對理財的敏感度,簡單來說,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時間,買什麼產品能賺到錢。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

  • 17 # 明亞經紀葛秀麗

    看到這個問題,給我的第一直覺就是這個“閒錢”二字,我理解的閒錢就是短期用不到的錢,不知道樓主是否認同我的理解。

    深層次理解閒錢的話,在沒有做好風險規劃的基礎上,任何的錢都不能稱其為閒錢。打個比方:如果一個沒有規劃好風險保障的人士除了留夠基本生活費之外,剩餘的錢都應該叫做風險備用金,以應對隨時動用的準備。就比如我們之前每天上班,除了交通費用和用餐費,基本上都不會都什麼特殊的花費,交通和餐費基本上可估算為50元,但我們絕對不會只准備50元,一定會多於50元或幾百元,為什麼這樣呢,是以防有不確定的花銷。其實這就是一種風險,不確定的因素導致的支出,不管是為了面子也好,還是為了某種場面,都要多準備一些。這就是人知常情中的“以防萬一”。

    前幾天在和團隊夥伴輔導時也提到過,大多數人在銀行裡都會存錢,那我們要認真的去想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存錢?是因為我們國人都有存錢的習慣?還是因為我們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可能會有大的支出時而拿不出來時的準備?可能這兩種因素都有。其實這種行為就是規避風險的一種行為,只不過是透過自我儲蓄的形式進行規避而已。

    再談談如何理財才能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是一個相對值,而非一個絕對值。我們知道,收益和風險是一對孿生兄弟,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高,如果一味追求高收益,就要做好損失本金的準備。大家都知道,股票市場是高風險的投資,但真正獲得收益的少之慎少,能保住本金已經是天大的幸運,那些投資P2P平臺踩雷的這些年聽的太多了,人們投資p2p也是為了想獲得高收益,踩雷後哭天喊地,投資前有多少是被人逼著去投資這些高風險的理財呢,好象還沒有,還是本著假如能夠獲得高收益,但又踩不到雷的賭博心態。第一次沒踩到,第二次沒踩到,心中切喜,覺得自己很幸運,自己的命真好!大膽的投次第三次,可能就踩上了,別說收益,可能就是血本無歸,那時後悔還真不如老老實實做些安全收益不太高的投資,至少本金還在。對於踩到雷的人會追悔莫及,而沒有踩到人還在躍躍欲試,步後悔人的後塵。

    所以,正確的理財方式應該是:把未來不確定但會造成大支出的風險做好轉嫁,剩餘的資金在做到本金安全的同時,儘量選擇長期穩健的投資(可以選擇購買貨幣基金或者年金類保險的方式),達到穩健升值。無論發生不可預測的大支出,透過良好的規劃解決,才不會造成本來是投資的錢不會被風險發生時挪用。救命的錢和投資的錢要分開帳戶,才是最有效的理財方式。

  • 18 # 大魚理財

    收益與風險同在,高收益永遠都伴隨高風險,任何不提風險的回答都是不負責任,所以7萬元閒錢理財我們只能追求相對收益最大化,所謂的相對就是以風險可控為前提。我們談的是理財,不是“地雷”,所以第一個PASS的就是P2P,不管吹的多神都別去碰。既然來悟空提問,說明題主的理財經驗基本有限,那股票投資也應該排除。

    做到風險可控以後,咱們再來看怎樣實現相對收益最大化?這裡有兩個選擇思路,一是基金,二是定期理財。

    股票基金

    可能有人會有疑惑,前面剛說股票投資應該排除,為啥現在又在建議股票基金?這是因為股票基金相對股票而言,基金是多種股票的組合,它可以有效分散風險,相對單一股票,他能夠大幅度降低風險,而且大盤2800點以下對基金來說是一個安全的點位,而且現在大盤低位震盪行情更加適合進行基金定投。重點說明,建議股票基金是基於目前的市場行情而言,不能一概而論

    定期理財

    相比基金,定期理財的收益幾基本固定,目前年化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基本在4.5%左右,7萬元一年能有多少收益大致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基金和定期理財的異同點

    兩者都是風險可控,但基金的預期收益更高,申購也方便,可以隨時贖回。

    再看定期理財,他的期限是固定不變的,一般收益較高的產品都在1年以上,只有到期才能釋放資金。

    到底該選擇哪個?

    對於沒有理財經驗的人來說,定期理財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是傻瓜式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和經驗,買進後只需坐享收益。但如果想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追求更高收益,那還是建議基金,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基金是唯一能將風險收益比最大化的產品,原因只有一個,大盤處於低位震盪行情,這是基金建倉的最佳時機。

  • 19 # 比特幣區塊鏈老劉

    80%的機構投資者認為,中央銀行和政府最近採取的由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在未來五年中,大多數機構將轉向比特幣來對沖貨幣貶值。

    所以老劉認為。你如果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可以接受高風險的理財,那麼可以嘗試比特幣。

    如果不能接受高風險高收益,那就去做基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別人不在自己家門口亂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