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文情感故事

    小編喜歡,趙雲  【生卒年份】  趙雲,字子龍(?~229年)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常山真定(今河北真定)人,官至 鎮東將軍、永昌亭侯,諡曰順平侯。  【趙雲生平】---歷史簡記  趙雲開始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阪惡戰中保護劉禪和甘夫人脫險。劉備西征時,趙雲截江奪回了後主劉禪。後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陽、資中一帶,完成了對成都西南部的包圍。漢中爭奪戰中,趙雲以微弱兵勢設伏,使曹軍撤退。建興六年,趙雲隨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戰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諸葛亮順利奪取了涼州三郡。後雲以兵力差距輸給曹真,但是由於他和鄧芝領兵固守,沒有造成蜀軍大敗,戰後趙雲請求自貶。建興七年,卒,後追諡為順平侯。  趙雲品性忠良,直言敢諫,曾力勸劉備將本打算賞賜功臣的土地還與百姓。在劉備伐吳前,又進忠言,勸劉備以國仇為重、私仇為輕。在對他的諡書中,強調了他有賢者之風,能體恤民情,慈愛百姓。其高風亮節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  成語"偃旗息鼓" "單騎救主" "一身是膽"皆源自趙雲親身事蹟 。  蜀·漢追諡趙雲的諡文--“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

    趙雲

      【趙雲生平】---歷史演義  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阪惡戰,趙雲齊進齊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是深受中國民眾喜愛的小說人物之一。  ★《三國演義》中的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公元194趙雲初仕公孫瓚,三國演義中趙雲在磐河之戰解救了公孫瓚,並與河北名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演義中的記述趙雲是一名萬人敵的猛將,劉備初到荊州時,趙雲斬殺山賊張武,搶得的盧馬獻與劉備。公元207年趙雲斬殺來犯新野曹仁部將呂曠,並以十數合戰敗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劉備丟下妻子南奔,趙雲一面抱著幼主劉禪,一面保護劉備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倖免,後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在三國演義中當陽長坂是趙雲的成名戰,長坂坡中趙雲進出先後救出陷入敵陣的簡雍、糜竺、甘夫人、劉禪,殺夏侯恩奪得名劍青釭,斬殺曹洪部將晏明,夏侯敦部將鍾縉、鍾紳,在曹操軍陣中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共斬曹營名將50餘員,當時曹操亦贊曰:“真虎將也!”。諸葛亮對於智勇雙全的趙雲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借東風畢後就是依靠趙雲接應,那時趙雲射斷吳將徐盛船上篷索,也顯示出了他過人的射技。劉備到東吳娶親時,諸葛亮也放心地將保衛工作交給趙雲,而趙雲也不負所托達成了諸葛亮的計謀,這也是與趙雲本身謹慎細緻的個性分不開的。孫權為了奪回荊州所使用長使張昭的計謀,欲將劉備之子劉禪作人質換取荊州,“趙雲截江奪阿斗”更是他勇武與見識獨到之處。公元211年趙雲入川沿江西上江陽,與諸葛亮會師成都。攻克成都後,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因劫糧被魏將張、徐晃圍困,趙雲於漢水營前往接應,斬殺魏將焦炳,衝入曹軍重圍,戰退張郃、徐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趙雲救出黃忠,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見亦驚歎:“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後在漢水以拒曹軍,佔得曹軍營寨,劉備贊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稱趙雲為“虎威將軍”。公元223年,趙雲升中護軍、徵南將軍,封為永昌亭侯,再遷為鎮東將軍。公元225年,南蠻叛亂,趙雲、魏延為大將隨諸葛亮征討南蠻,趙雲斬殺三洞洞主之首金環三結。在三國演義裡趙雲於公元228年隨諸葛亮北伐,在鳳鳴山與西涼魏將韓德一家作戰,趙雲刺死長子韓瑛,刺倒四子韓琪,射死三子韓瓊,生擒二子韓瑤,後再刺殺韓德,威震諸軍,而此時趙雲年已七旬。三國志裡公元228年趙雲與鄧芝與魏帥曹真對陣,兵少敵強,在箕谷失利,但由於趙雲召集部眾,固守陣地,不至大敗,撤軍後趙雲被降為鎮軍將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因馬謖失守街亭而撤兵,趙雲、鄧芝斷後,趙雲抵擋郭淮,刺死蘇喁,殺退萬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騎,輜重等物,亦無遺失”。公元229年,趙雲於成都病故,追諡為順平侯。在三國演義中縱觀趙雲一生,一世英名從未受挫,得善始善終,與他同為五虎上將的關羽、張飛則顯得不如他了。趙雲有二子,長子趙統,承襲父爵,官至虎賁中朗,督行領軍;次子趙廣,任牙門將,隨姜維出征,參加沓中之戰陣亡。

    次子趙廣,任牙門將

      ★《三國志》和裴送之註解筆下的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一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  一雲別傳曰: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迴心,迷而能反乎?”雲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遂與瓚征討。時先主亦依託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託。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

    趙雲字子龍

      二雲別傳曰:初,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先是,與夏侯敦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此時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  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召諸葛亮。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一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雲、芝兵弱敵強,

    二  一雲別傳曰: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二雲別傳曰:亮曰:“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雲有軍資餘絹,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諡順平侯。  初,先主時,惟法正見諡;後主時,諸葛亮功德蓋世,蔣琬、費禕荷國之重,亦見諡;陳祗寵待,特加殊獎,夏侯霸遠來歸國,故復得諡;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一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一雲別傳載後主詔曰:“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  趙雲--中國的阿卡流絲  在三國演義裡五虎上將之中對蜀漢王室征戰疆場時間最久的就是這位風度偏偏的白馬將軍.他在長阪坡七進七出,一杆長槍使的是"渾身上下如飄瑞雪,遍體紛紛若舞梨花".當孫權的妹妹要帶走劉備唯一的骨血,他又是第一個飛身上船,為劉備第二次的保住了子嗣,年以70還力敵五將.雖然沒有關二爺這麼大的名望,可是他就像希臘神話中的阿卡流絲沒有大力神那麼知名,卻也深收世人的喜愛。  ★現代人眼中的“五虎上將”  易中天品三國:趙雲其實不是五虎上將中的,其實是四虎上將,趙雲不得劉備重用,所以沒有被封為將軍.  【趙雲生平】---平生始末  漢獻帝初平二年(191年),趙雲投公孫瓚,後奉瓚命從劉備,二人相見恨晚。後因兄喪,歸家中(也有一說是隨瓚時見其不當英雄之名而藉此故還鄉不歸)。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當時已投靠袁紹,趙雲與劉備重逢於鄴城,並秘密募兵數百,稱為劉備部曲,袁紹不能得知。後隨劉備入荊州投劉表,守備新野。  十三年(208年),劉備與曹操大戰,以弱敵強,於長坂坡(今湖北當陽境內)兵敗,趙雲於敵軍中救劉備妻、子脫險,因功升為牙門將軍。赤壁之戰後,趙雲隨劉備奪取貴陽、長沙等四郡,委以桂陽太守。  十六年(211年),劉備與龐統等人帶軍入益州,命趙雲為留營司馬,與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仍鎮守荊州。孫權得知劉備西征,遣人駛船接其妹(即劉備之妻孫夫人)回吳,孫夫人慾帶劉備之子劉禪一同歸吳,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得劉禪而回(此為二次就少主).  十八年(213年),趙雲奉命與諸葛亮張飛等率軍溯江西上,至江州(今重慶)後,三人各自統軍平定諸縣,於次年與劉備、諸葛亮會師,合圍成都,成都既定,升為翊軍將軍。  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軍欲回奪漢中。劉備親率軍相迎,趙雲與黃忠與敵交戰,黃忠前去擷取曹軍軍糧,逾時未歸。趙雲率數十騎接應,遇逢曹軍主力,邊戰鬥邊退回軍營,偃旗息鼓,大開營門,擺設空營計。曹軍追至,中其計,疑有伏兵而退。趙雲急令鼓號齊鳴,勁弩齊發,曹軍潰敗,軍士亂行落漢水與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劉備明日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日戰處,稱:“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其膽識計略令三軍敬服,戰後全軍皆稱云為虎威將軍。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備欲伐東吳以報襲荊州殺關羽等切齒之恨,趙雲等有識之士陳述利害,力主維護孫劉聯盟,劉備執意東征不從,令諸葛亮輔太子劉禪守成都,又令趙雲督江州(今重慶)兵馬,是以二人皆未隨軍東進。次年(222年)劉備與猇亭兵敗,章武三年(223年)卒於白帝城。  蜀漢建興元年(223年)太子劉禪登位,趙雲升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後任鎮東將軍。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上表北伐,趙雲已年邁,次年(228年)為掩護蜀軍主力攻祁山,領少量軍士為疑兵於箕谷牽制曹魏主力大軍,雖因兵力懸殊過大而失利,仍能聚眾固守,親自斷後,使軍隊安全撤退。  建興七年(229年),趙雲病卒。景耀四年三月,蜀國追諡趙雲為順平侯,為蜀漢十二位見諡大臣之一。其長子趙統嗣父侯爵,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趙廣,為牙門將,隨姜維至沓中,於臨陳戰死,為國捐軀。  趙雲戎馬一生,作戰驍勇,膽略過人,劉備及時人皆稱其一身是膽。雲見識卓遠,清楚認識到吳蜀關係為唇齒相依,力主維護孫、劉聯盟;為人謹細,以德服人,劉備軍曾俘獲夏侯敦部下夏侯蘭,蘭乃趙雲同鄉,雲知其明於律法,推薦他為軍正,但不安排為自己屬下,其慎慮如此。蜀軍街亭失利後,各處皆損兵折將,唯有趙雲親自斷後,所屬兵將及軍資什物都無損失,丞相諸葛亮要把軍隊剩餘物資獎賜趙雲將士,趙雲不受,認為蜀軍兵敗,不應反而受賞,諸葛亮對其德十分讚賞。昔日平定桂陽後,趙雲任桂陽太守,原太守趙範之寡嫂有天資之色,範欲將寡嫂配趙雲,趙雲認為範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後來趙範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時,劉備欲將巴蜀有名的田宅分賜諸將,趙雲以霍去病“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之例勸阻劉備分田宅賜將,認為田地應交與百姓耕種,房宅也應歸還百姓,劉備果從其言。趙雲為國不被天資國色所迷,為民不被良田毫宅所動,時人與後人皆感其德。

    趙雲戎馬一生

      【英雄古蹟】---趙雲廟  談三國者,無不論及長坂坡救阿斗之故事。雲之英明可謂婦孺皆知,子龍故里人氏更是引以為榮,後代先賢奉為神明,建廟祭祀,香火頗盛(今河北省正定縣有趙雲廟)。  一九九六年,正定縣人民政府斥巨資將舊廟拆建重修,對外開放。重修之廟佔地二十餘畝,造型古樸,氣勢宏偉,其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順平侯殿。主殿魚貫中軸,左右配殿翼輔兩側,整個佈局開闊大方,整齊勻稱。更以碑庭刻石,花草樹木點綴其中,由為肅穆典雅。 現展出之找雲故里碑,趙雲飲馬槽,均為廟內原存遺物,部分古代兵器、陶器為正定出土文物。其餘木牛流馬,紅崖天書等無不與三國故事有關者。趙雲廟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與世界文明之隆興寺\容國府毗鄰。景點聊綴,相得益彰。為弘揚民族文化,重現趙子龍雄姿,正定縣旅遊局在原道光年間遺址上重建的趙雲廟已於97年4月13日正式對遊客開放。新建的趙雲廟氣勢恢弘,佔地12畝,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採用仿明清古建築結構,其格局分為一進院、二進院。主要建築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組成,新廟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廟的歷史風貌,並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連成一片、相得益彰。趙雲廟的落成開放為中外遊客及趙雲的海外後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弔、遊覽觀光的場所。

  • 2 # 深夜聊歷史故事

    個人喜歡的三華人物,我說一下。

    那就是廖化。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關雲長千里走單騎”,裡面有很多虛構之處。

    實際上還有一個人完成了這項壯舉,而且更加震撼:廖元儉千里走單騎。

    先看看《 三國志·鄧張宗楊傳》對廖化的描述:

    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

    先主薨,為丞相參軍,後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以果烈稱。官位與張翼齊,而在宗預之右。鹹熙元年春,化、預俱內徙洛陽,道病卒。

    短短數字,描繪出一個忠勇仁孝的故事:

    “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可惜陳壽並未詳細敘述,廖化作為被俘之臣,究竟是怎樣詐死,又是怎樣騙過了吳國的所有人呢?箇中艱辛可能一言難盡。

    “攜老母晝夜西行”,此為忠孝兩全之舉,與老母相依為命,晝夜奔逃,這歸蜀之行究竟有多艱難,我無法想象。

    “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這裡可以發現一個細節:關羽兵敗、廖化被俘的時間是公元219年;而劉備伐吳到達秭歸則是公元222年初。在這兩三年中,廖化仍“思歸先主”,矢志不渝,真乃忠臣也。

    歷經磨難的廖化遇到先主,不知他會不會喜極而泣。而劉備顯然喜出望外,並封廖化為宜都太守。

  • 3 # 棒槌襖襖

    三國時期將星璀璨,人才輩出,英雄龍爭虎鬥,謀臣運籌帷幄,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無比的歷史大戲。有風光無限的主角,也有甘當綠葉的配角。《三國志 方技傳》裡面就記載了一個機變如流、聰明睿智之人。他雖然以占卜之術知名於世,但是對事物精湛的推理,卻極能折服人心。他就是周宣。

    周宣字孔和,是魏國樂安郡人。在他當郡吏的時候,太守楊沛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對他說:“八月一日曹操要來,必定會給你一支柺杖,並給你賜飲藥酒。” 楊沛就讓周宣占卜這個夢的吉凶。當時樂安郡正有黃巾起義軍作亂,周宣占卜說:“柺杖是扶持體弱者的器具,藥酒是消除疾病的東西,以此看來,八月一日,黃巾亂賊必然會被消滅”。到了八月初一,黃巾軍果然被曹操擊破了。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周宣能把一個夢境做出三種不同的解釋,而且都能若合符節,一一應驗。其神奇之技令人歎為觀止。

    有人問周宣:“昨天晚上我夢見了祭祀神靈用稻草扎的芻狗,這預示著什麼?” 周宣回答說:“你有口福了,將獲得美食。”,這個人出行,果然遇到有人擺豐盛的酒席招待他。過了幾天,這個人又問周宣:“昨晚我又夢見芻狗了,怎麼樣?” 周宣說:“你將要從車上掉下來,摔斷腿,小心哦!”,不多久,這個人果然墜車摔傷了腿。又過了幾天,這個人又問周宣:“昨晚我又夢見芻狗,這次會怎麼樣?” 周宣說:“你家裡將有火災,注意救護啊!”,一會兒功夫,這人家裡果然起火了。

    這人驚奇不已,莫名其妙,就對周宣說了實話:“其實前後三次我都沒做那個芻狗的夢,只不過是想試試你的技藝罷了,但是為什麼次次都應驗了呢?” 周宣說:“這是神靈感應讓你胡編出這樣的夢,所以與你自己真做夢沒有什麼兩樣。” 這個人又問:“那麼三次夢見芻狗,而應驗的事情都不一樣,這又是為什麼?” 周宣回答道:“芻狗,是祭祀神靈用的東西。你第一次夢到,預示著你能得到祭祀神靈的祭品,所以,你吃了一頓大餐;祭祀完畢,芻狗會被扔在大路上,被過往車輛碾壓,所以,你就墜車傷了腿;芻狗扔在路上,最終會被人拾回家當柴燒,所以就預示著你家會失火。” 此人聽後恍然大悟,歎服不已。

    周宣解夢的事例很多都是這樣的奇異精妙,因此很受魏文帝曹丕的器重。於是周宣被封為中郎,在太史令手下供職。周宣一直到魏明帝曹叡末年才去世。

  • 4 # 伯言1999

    三國前期英雄人物無數,後期武將所受的關注度下降了很少,今天我想推薦的就是東吳的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省霍邱縣)人。丁奉一生征戰,與北方政權自曹操時交戰至西晉初年,又侍奉孫吳四位君主,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丁奉最出名的就是東興之戰,太元二年(252年),吳大帝孫權病逝,他的小兒子孫亮繼承帝位,丁奉也升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同年,魏國派遣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當時天氣寒冷下了大雪,魏軍將領飲酒高談,丁奉見敵人先頭部隊人少,就對手下說:“立功領賞的時候到了!”令士兵脫去鎧甲頭盔,都拿著短兵器。魏將發現後都取笑他們,並不做防備。丁奉率領部隊奮起砍殺魏軍,大破魏軍的前部營寨,正好此時呂據等人的部隊到來,一起擊潰了魏軍。

  • 5 # 淦珩夢侃

    二三線武將的話我覺得郝昭是我我最喜歡的武將!

    玩三國志11的夥伴都知道郝昭的特技是不屈,尤其在帶戟兵的時候,眼看他沒有幾個兵了,但是你就是幹不掉他,自己還要損失兵馬。遊戲中的這個設定是和他在三國裡的表現是一致的!

    在整部三國當中能夠讓諸葛亮也不淡定的武將有以下幾個。第一個肯定是老冤家司馬懿;第二個就是諸葛亮的關門弟子也就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天水麒麟兒姜維;第三個就是鎮守陳倉的郝昭!

    郝昭少年從軍,屢立戰功,逐漸晉升為雜號將軍,後受曹真的推薦鎮守陳倉,防禦蜀漢。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為郝昭所阻,勸降不成,晝夜相攻二十餘日幾萬大軍硬是攻不下幾千人的陳倉後被迫退軍。魏明帝因此封其為列侯。不久因染疾而病死。郝昭臨終前留下遺令告誡其子郝一定要用平時的服飾斂葬!

    由此可以看出郝昭不但精通軍事,而且對國家忠義,更難得的是品德高尚!這樣的郝昭怎能夠不讓人喜歡?

  • 6 # 壹都歷史

    我覺得是姜維,這應該算是二線了吧。

    姜維幼年喪父,與寡母一起生活,但好在姜維的父親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時逢羌、戎叛亂,姜冏挺身護衛郡守,死在戰場,故烈士家屬姜維受賜官為中郎,天水郡參軍。注意,這是魏國的官。

    後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同馬遵等人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逃往上邽。姜維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於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姜維不得已,投降諸葛亮。

    姜維在諸葛亮的拔擢下,一路高升。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回到成都,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

    多次出兵攻打隴西,擊敗魏將郭淮、夏侯霸等。不久夷族起事,姜維率兵討平。雍州、涼州等地區的羌胡族人也背魏降蜀。姜維率兵出隴右接應,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姜維自以為熟知西方風俗,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但每當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費禕身亡後,姜維也曾多次北伐,有勝有敗。時宦官黃皓弄權,更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將黃皓斬殺,但劉禪不肯,姜維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種麥。

    姜維聽聞鍾會治兵關中,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黃皓聽信鬼神,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不知道此事。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迴應,鍾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而此時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洩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

    姜維投降鍾會後,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於是勸說鍾會設法殺害魏將,鍾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鍾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

    可以說,姜維就是小諸葛。至少在對復興漢室這一點上。儘管阿斗在樂不思蜀,他依然以命相搏,讓人敬佩。

  • 7 # 浮光掠影史海波瀾

    二三線人物裡我最喜歡關平。關平正史裡記載是關羽長子,演義裡是關羽義子。雖著墨不多,但忠勇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跟著關羽征戰四方,在行軍打仗時學到了不少本事,立下了很多戰功。襄樊之戰單挑龐德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可知武功高強。關羽不慎中箭後,龐德讓士兵惡語譏諷,但關平能夠沉住氣,堅持避而不戰,沉穩謹慎。後關羽敗走麥城,關平跟隨,一同被捕,遭孫權殺害,一生護朝護國,盡孝盡忠。

  • 8 # 守住心中的美好

    三國時期文臣武將如恆河沙數,不勝列舉。關於三國,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最喜歡的英雄人物,我也不例外。雖然他的地位不如劉、孫、曹,武力不如呂布、劉關張等,但他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了我——他就是高順。

    高順(?—198年)早年間的經歷不詳,似乎很早便開始追隨呂布征戰,是後者軍中最厲害的武將。高順的直屬部隊僅有七百餘人,對外則號稱千人,鎧甲、兵器都極為精練齊整,而且軍紀嚴明、作戰勇猛,高順每次率部攻擊敵陣,很快的攻陷敵方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其部有“陷陣營”之美譽:(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見《三國志·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注引《英雄記》。

    這麼說可能大家沒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舉個例子吧,高順的“手下敗將”許多都是如雷貫耳的大角色,比如夏侯惇,比如關羽、張飛。據史書記載,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再次反叛朝廷並依附於袁術,當年便派高順、張遼在沛縣擊敗劉、關、張。不久,曹操派夏侯惇援救劉備,也被高順統領的陷陣營打敗,夏侯惇為此還失去一目。同年九月,高順等攻破沛城,俘虜了劉備的妻兒,迫使劉備等人投奔曹操。

    高順憑藉著赫赫戰功,成為呂布軍中頭號名將,連後來以八百士兵大破孫權十萬大軍的張遼,此時都在高順手下做副手,可見高順的地位、實力不容小覷。歷史上許多能力出眾的人,但他們德行有所欠缺,然而難能可貴的是,高順不僅驍勇善戰,而且還是一位品行高潔、行為端正的君子,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也從不接受別人的饋贈,在武將行列中絕對算得上“奇葩”(“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

    呂布雖武力極高,但智謀方面非常欠缺,而且性格偏激,剛愎自用,經常做出一些前後矛盾的舉動,高順為此屢屢進諫。呂布雖然表面聽從,但內心不以為然,因此逐漸疏遠高順,多次奪他的兵權,僅在用得著的時候,才會短暫性的給其兵權。儘管屢屢遭受不公待遇,但高順卻對呂布忠誠如一,從來有怨言。正史記載: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英雄落幕——《三國演義》上說,高順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問他:“汝有何言?”高順默然不語。然後曹操縊殺了高順。這段描寫很光彩照人,高順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語”中得到了昇華。他沒有像呂布臨死前跪地求生,哀求曹操放他一條生路,盡失武將“殺身成仁”的骨氣;沒有象張任那樣,說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萬世的言語;沒有象陳宮那樣,做出激烈的反應,主動慷慨就義;沒有像張遼那樣,順應那個時代的處世理念——良禽擇木而棲。反觀高順,儘管得到曹操的溫言勸降,卻始終不發一語,以沉默表示拒絕。高順,一個三國曆史裡真正做到,智勇兼備,膽識過人,忠誠不貳,極度自律的鐵血軍人,可以稱得上是三國時期最合格、最完美的軍人。

  • 9 # 混江龍49591906

    要說三國,最虛偽的要數劉備,最講義氣的當數關雲長,頭腦最簡單,武功最高數呂奉先,最值得我欣賞的還數曹孟德!諸葛孔明小說把他吹得太神了!

  • 10 # 蘅蕪一水

    趙雲一生低調,不朋不黨,甚至於兩次推辭賞賜。他和他同時代的人可能都想不到,千百年後,關於他的評論竟然是南轅北轍。蜀漢史料佚散,比不得魏書能細到討山賊加封的程度。因而我一直覺得,本傳中除了關羽和諸葛亮以外。其他人並沒有很多討論的空間。如果對趙雲的評價上都南轅北轍,那麼至少有一個人是讀書太少。看趙雲在劉備一生重大軍事行動中的事蹟:一,赤壁之後,劉備取荊南。趙雲領桂陽太守。二,入川,趙雲和諸葛亮張飛作為第二批部隊入蜀。三人兵分三路,趙雲定江陽、犍為。蜀道十二郡,趙雲取其二。三,漢中之戰,進入相持階段後劉備曹操處於拉鋸狀態,劉備方此後唯一的戰績就是趙雲漢水空營,曹軍墮水死者眾。四,伐吳。接替被刺殺的張飛督江州。趙雲參與了劉備在荊州開始的所有重大軍事行動,有戰功,有破敵,開疆闢土。蜀國武將,有攻城略地,開疆闢土的功勞的,關張黃趙,加半個馬超。五人合傳,大約因此。另外,趙雲雖然沒有詳細競彩的大戰役指揮記錄,但是在遭遇戰中所表現出的兵精將勇,可以說是頂尖:翊軍將軍趙雲將數十騎出營視之,值操揚兵大出,雲猝與相遇,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魏兵散而複合,追至營下,雲入營,更趙雲只有數十騎相隨,面對曹操主力揚兵大出,趙雲的竟然主動衝陣,還一度把魏軍打散。這可是曹操麾下的直屬部隊,被趙雲引數十騎打散,待曹操重整部隊,趙雲已經退回營寨從容安排下空營之計。主將悍勇無畏,士卒也一定是令行禁止戰鬥力強。這種特質估計也會在日後街亭斷後中有所體現。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趙雲說到底不是關張這樣驚才絕豔的將領,但是他在歷次軍事行動中都很好的達成了作戰意圖,其中並無波折風浪,不少一釐也不多一分。可能一生唯一一次不低調也就是漢水空營了。倒為他爭得了一身是膽的威名。其餘時候,順境自然順勢而為攻城略地;逆境之中,無論是當陽之敗,街亭之敗,猇亭慘敗,趙雲總出現在斷後的位置上,竭力阻止局勢進一步糜爛。整個中國歷史上,又有多少名帥大將能得到這種程度的信任呢?至於戰場之外不用多說,史家多有趙雲非獨名將,更是大臣之語。大多大概是從其推辭封賞,勸諫伐吳這裡說開去的。趙雲一生倒是官位不顯達,到了劉禪繼位才得領五軍之一。下劃線處有誤——此處勘誤——趙雲為中護一趙雲此人,很有趣的倒應該是挺符合騎士精神的,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精神誠實公正在他身上都有所體現。說趙雲是軍人標杆也正是如此,他人要是學關羽張飛,難免能力不足畫虎類犬,還可能以短取敗。而在行事上能學趙雲,則到哪裡都是十足的可靠。難能可貴的是,趙雲幾乎不做不對的事情,除了能力確實不如關張這樣歷史有數的名將以外,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地方。趙雲其人,嚴重齊整,恪盡職守,公正無私,直言敢諫。加上出色的能力膽識,青史留名也照樣是理所應當。

  • 11 # 前海一號

    我最喜歡三國演義裡的司馬懿。他才是最終最成功的人物。小說中各重點人物對比分析如下:

    劉備:前期顛沛流離,苦心經營;中期坐震一方,打造劉關張核心小團體;後期失去理智,兵敗東吳,接班人不堪大用。

    關羽:勇猛有餘,智慧不足,目空一切,與東吳交往,政治智慧為零,最終導致身死麥城,也導致劉備一統天下計劃破產。

    諸葛亮:作為謀士是成功的,作為領袖是失敗的。諸葛亮後期事實上是蜀國的領袖,但他事事親為,自己累死,下屬怨死,也耽誤了培養革命後續力量,以至於後期“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蜀國的敗亡,諸葛亮是有責任的。

    再來看看司馬懿,他也許沒有諸葛亮聰明,在區域性戰鬥中處於下風,但對中長期戰略把握上並沒有吃虧。他還能忍,面對諸葛亮的百般羞辱,他不為所動,不亂方寸,堅持自己的既定打法。他深知諸葛亮的軟肋,避其鋒芒,活活將他耗死。

    在面對曹氏家族,主動示弱,隱藏野心,求得生存。無論對蜀國力量的判斷,還是對曹氏家族的判斷上,絕對的精準,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上也最為恰當。而且在執行這些措施當中,他和他的兒子基本上沒犯什麼錯誤。反觀諸葛亮和曹氏家族倒是錯誤不斷,昏招頻出。

    最後司馬家族統一天下,與司馬懿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密不可分,也與他對兒子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縱觀三國,司馬懿絕對是最牛的人物,自然也是笑到最後的人物。

  • 12 # 數控衝床

    我在美國做交換生

    我最喜歡三國演義裡的司馬懿。他才是最終最成功的人物。小說中各重點人物對比分析如下:

    劉備:前期顛沛流離,苦心經營;中期坐震一方,打造劉關張核心小團體;後期失去理智,兵敗東吳,接班人不堪大用。

    關羽:勇猛有餘,智慧不足,目空一切,與東吳交往,政治智慧為零,最終導致身死麥城,也導致劉備一統天下計劃破產。

    諸葛亮:作為謀士是成功的,作為領袖是失敗的。諸葛亮後期事實上是蜀國的領袖,但他事事親為,自己累死,下屬怨死,也耽誤了培養革命後續力量,以至於後期“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蜀國的敗亡,諸葛亮是有責任的。

    再來看看司馬懿,他也許沒有諸葛亮聰明,在區域性戰鬥中處於下風,但對中長期戰略把握上並沒有吃虧。他還能忍,面對諸葛亮的百般羞辱,他不為所動,不亂方寸,堅持自己的既定打法。他深知諸葛亮的軟肋,避其鋒芒,活活將他耗死。

    在面對曹氏家族,主動示弱,隱藏野心,求得生存。無論對蜀國力量的判斷,還是對曹氏家族的判斷上,絕對的精準,所採取的應對措施上也最為恰當。而且在執行這些措施當中,他和他的兒子基本上沒犯什麼錯誤。反觀諸葛亮和曹氏家族倒是錯誤不斷,昏招頻出。

    最後司馬家族統一天下,與司馬懿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密不可分,也與他對兒子的言傳身教密不可分。縱觀三國,司馬懿絕對是最牛的人物,自然也是笑到最後的人物。

    我在美國做交換生

    97粉絲 · 51贊

    搜尋

    三國最強軍師排行榜

    真實三國第一名將

    諸葛亮最怕的三個人

    三國名將排行榜

    高曉松代言的三國遊戲

    真正的三國名將

  • 13 # 北俠

    不考慮真實歷史,就《三國演義》小說來說,當然喜歡諸葛亮,忠誠與智慧的化身。從歷史上來看,我喜歡曹操。原因:首先,統一北方,使人民生活安定,而其一生未稱帝;其次,軍事上,在當時,曹操是他們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戰略家,同時親自參加了多次戰役;如官渡、赤壁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你“年少的喜歡”中,做過什麼事讓你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