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疫情之下,全球主流聯賽全部停擺,一線隊球員降薪也成為主旋律。4月9日,中國足協組織俱樂部投資人就降薪問題進行了討論,並達成了降薪的協議。但廣東《新快報》撰文分析道,雖然足協已經同意各俱樂部對一線隊球員進行降薪,但沒有具體方案,因此這對中超球隊實施降薪來說極其困難,這需要有重量級的球隊和球員當帶頭大哥,這樣才能起到表率和推動作用。
6
回覆列表
  • 1 # C羅專區

    中超減薪,勢在必行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國外的主流聯賽都已經開始降薪,唯獨中超聯賽還沒有任何響動。當然,中超的執行跟國外不同。像歐洲五大聯賽的俱樂部收入很大一部分都來自轉播費、門票、商業贊助等,但比賽一旦停下來,這些收入都沒有,然而中超聯賽不同。上賽季的門票收入只佔俱樂部的10%,球隊的執行都是靠著背後的集團砸錢,所以,聯賽停不停對球隊的影響不大。

    話說回來,疫情下,投資球隊的公司都受到了很大影響,據統計,恆大在疫情期間對比去年同期利潤下降了50%,所以,中超降薪也被擺上了檯面。粵煤今日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就提到了一種觀點:如果恆大、上港、國安等隊帶頭降薪的話,那中超降薪的操作難度就會小很多。之所以小球會怕降薪,就是因為小球擔心大球會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了,利用高薪挖走隊員。

    侃球論道

    所以,這個觀點我是很贊成的。不是每傢俱樂部都像恆大和上港這樣有家底,帶頭降薪也給球員們一個訊號:降薪的大趨勢下,在哪拿的錢都是一樣的,不要想去其他俱樂部錢就會多。

    中超存在著貧富差距,奧斯卡、胡爾克、塔利斯卡等人拿著幾千萬歐的年薪,“一刀切”的政策對他們而言影響可能不是很大,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球員一年只有20-30萬RMB的收入,他們的情況也是要考慮。希望足協這次能夠像“限薪令”一樣,搞一個等級劃分,比如年薪上千萬的減薪50%、上百萬的減薪40%、年薪未上百萬的減薪30%。

    各位,意下如何?

  • 2 # 足球噴空

    在疫情之下全球聯賽停擺,一線隊球員降薪已成為主旋律,並且一些豪門球隊已分分開始實行。在這我要強調一下,是五大聯賽的一線隊球員降薪,不包括我們中超聯賽。目前中超球隊還麼有哪傢俱樂部正式宣佈降薪規定,而且我認為中超聯賽並不會降薪,無論球隊還是球員都不會帶頭主動提出給自己降薪:

    首先,俱樂部方面,中超聯賽跟五大聯賽的足球情況不同,中超球隊不差錢!五大聯賽的俱樂部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球員轉會,門票,電視轉播,廣告等等,都是自負盈虧,受疫情影響聯賽停擺,俱樂部肯定面臨巨大經濟壓力,球員需要跟俱樂部一起渡過難關,降薪其實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中超聯賽就不同了,可以說中超的俱樂部運營都是處於虧損狀態,球隊生存完全是靠背後的母公司,並且中超球隊的母公司那可都是“超級航母”從不缺錢,俱樂部經營其實受疫情影響不大,球隊球員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所以不能借機給球員降薪,哪怕一點也是難度很大的。更何況這些重量級球隊背後的母公司投資足球就是自身實力的象徵,是一種宣傳手段,更看重自身的品牌跟影響力,主動提出給自己球員降薪有損公司品牌形象,更別說帶頭了,那是不可能的事!

    第二,中超的大牌球員更不會帶頭提出來,先說說國外的大牌球員為啥不會,因為他們來中超的目的就是撈錢,降薪怎麼可能?當打之年放著歐洲主流聯賽不去,為啥來的中超啊,不就是為了一個錢字,更直接點說,錢到位了就賣點力氣好好踢,降薪那就別指望再場上賣力了,都有可能直接走了不跟你玩了,應了那句老話,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那是萬萬不能的,老外很現實。再者就是國內的大牌球員了,中國球員普遍有一個屬性,那就是啥都給聽領導的,在家聽媳婦的,領導跟媳婦都說了你帶個頭那可以帶,不行那就乖乖的別吱聲,不然槍打出頭鳥,回家跪搓衣板。更何況帶頭降薪那不光是自己的事啊,這給得罪多少人,得罪人的事誰願意幹,所以球員帶頭降薪難度更大!

  • 3 # 醉言體育

    足協玩了一圈實際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降薪檔案和政策,足協把這個難題重新拋給了各俱樂部,各俱樂部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行決定。

    這就有了粵媒這篇文章,現在究竟怎麼降?降多少?恐怕俱樂部也是一頭霧水,而且現在既然是各俱樂部自己定奪那麼都會相互觀望,你看我我看你,而這個時候確實需要帶頭大哥來做出表率。

    目前中超各俱樂部外援和國內球員薪資待遇都不一樣,有的幾千萬歐元有的可能二線隊只是幾千塊錢的月薪,這種情況下一刀切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降薪是大趨勢,現在各行各業都不好過,足球生於整體經濟大環境中想要獨善其身顯然更是無法做到,那麼這個時候誰是帶頭大哥呢?

    上港?恆大?國安?反正離不開這三傢俱樂部,最貴的外援和最好的國內球員基本上聚集在這幾家俱樂部,不想做帶頭大哥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這事只有這幾家俱樂部打個樣那麼其他俱樂部才知道如何去做。

    實際上這件事情我認為足協完全可以起草一份綱領性檔案,不能一刀切也可以有個參考,現在是足協把球踢給各俱樂部後做甩手掌櫃,這倒來了個安心,我是有點看不懂。

  • 4 # 好帥的鬍子大叔

    幾乎歐洲主流聯賽全都達成降薪協議,在全球疫情影響下體育文娛暫時降薪是應該的,等疫情過後根據俱樂部的運作情況再調回,隊中的元老及核心外援如果能帶頭減輕壓力那是最好不過了

  • 5 # 球似人生

    粵媒的態度:中超降薪難度極大,需要重量級球隊和球員帶頭,才能最終成事。

    到底怎樣理解這個觀點?

    第一、中國足協沒有強制規定中超球員在疫情階段降薪,它只是希望各傢俱樂部根據自家情況,與球員坐起來協商。在一定程度上,都放權給俱樂部,能減就減,減下來就可以維持俱樂部運營。現在很多中國足球俱樂部都在破產的邊緣,真的是入不敷出。第二、足協沒規定,那就看各俱樂部管理層的帶頭。廣州恆大作為衛冕冠軍,這麼多年的運營投入,都一直是虧本狀態。但是,至少中超、亞冠冠軍的頭銜能夠把恆大的招牌刷亮,有道是東方不亮、西方亮,恆大主推房地產、造車等一系列重大產業,足球的虧損僅僅是這些產業利潤的零頭。有恆大足球這個活生生的招牌,能不吸引一大堆的粉絲為它買單?恆大隻要想在降薪環節中動手,還是很有魄力的,但是,沒有任何報導傳恆大要出手降薪。領頭羊都不出手為之,後面的球隊更沒有公信力。綜上所述,只要重要球隊能與重要球員達成一致,雙方能共度難關。還是很有力度可以促成降薪這件大事,憑什麼世界高薪的球員都減了,我們中超球員還一直拿那麼多薪水?

  • 6 # 長樂體壇

    順勢而為,世界足壇掀起降薪潮,中超跟風,實屬正常。但是中超和歐洲聯賽還是有極大區別的,想要真正實現球員降薪,並非容易之事!

    對此,粵媒《新快報》撰文分析:中超降薪,需要有人當帶頭大哥。

    這就是中超降薪的核心問題。雖然中國足協宣佈和各俱樂部達成合理降薪的共識,但是要想真正實現目標,還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而帶頭人就非常關鍵。

    中超球員收入過高,一直被外界詬病,這根源來自於那裡呢?主要就是國足表現不佳,成績太差。只是按實際情況來看,中超球員的收入也是有極大差距的,並非所有球員都能夠獲取高額的薪資。

    所有呢,對於中超球員降薪,如果實行“一刀切”的方案,肯定不可行。即使是有差異化的方案,也必須和球員溝通協商,達成共識,否則很難實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很簡單,中國足球聯賽並非由職業足球聯盟來管理,球員也沒有工會組織,合同上也沒有明確的規定。貿然實行降薪,勢必會引起諸多麻煩和糾紛。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不職業,中國足協管不著這攤事,唯有建議而已。

    如果要實現降薪的可能性,必須由球員來主動接受。可是對於本就收入不高的球員,會主動接受嗎?似乎不大可能。之前也有球員曾經在微博提出過質疑,認為中超不該降薪。

    這種質疑聲,飽受外界詬病,但也是事實,球員更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表達。本就收入不高,再降薪的話,對於球員也似乎不太公平。

    那這個結該如何去解呢?帶頭大哥!對於俱樂部來說,需要隊內高薪收入的球員做表率;對於整個中超,需要有影響力的俱樂部帶頭倡議。

    中小俱樂部無非是急需球員降薪,以便減輕經濟負擔。可是球員能接受嗎?如果球員不接受,很可能就會被某些俱樂部挖角成功,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豪門球隊雖然不差錢,否則也不會給外援開出世界頂薪,但是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降低成本,才是最佳選擇。

    所以呢,在中超實行降薪真的不容易。雖然降薪得到外界極大的認可,但由於實際情況所限,如果沒有合理的方案,強制推行降薪方案,勢必會“偷雞不成蝕把米”,惹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

    特別是中超外援,會出現消極怠工,甚至會提起訴訟。本就為掙錢而來,卻落到這個地步,心裡肯定會不爽。

    關鍵還在於不少俱樂部的專業性不強,簽署的工作合同都可能存在極大的問題和漏洞。

    中超降薪,勢必要有帶頭大哥!中國足協該退出啦,緊跟時代步伐,職業聯賽還是需要職業足球聯盟來管理,讓投資人和球員真正當家做主。

  • 7 # 夏說個球

    就世界足壇大環境而言,降薪已然成為一種主流現象

    在基本上所有聯賽都已經停擺的情況之下,目前西甲、德甲、意甲的降薪已然實行,而英超也在商討著降薪的具體事宜。

    (足協已然同意了俱樂部降薪的要求)

    而目前來看,我們國內各大俱樂部降薪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目前有關中超俱樂部降薪的內容已經得到了足協方面的同意,但是現在困擾著各大俱樂部的僅剩下了具體降多少這一個難題。而這個難題對於我們中超而言的確難以達成共識,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歐洲聯賽已經進行了大概2/3的進度,所以說如果無法恢復比賽的話,或許對於球員們的年度薪資降下這1/3的幅度,球員們也很容易接受。而有關聯賽停擺時期的降薪幅度,各大俱樂部也已然基本上與球員達成了共識,既然停擺期間無法正常為俱樂部工作,有關降薪的事宜球員們也很容易接受了。

    而我們國內呢?目前來看,可能足協盃的賽事會取消或者減少輪次,但是聯賽基本上還是要踢完的,但是足協盃即便奪冠進行的不過是8-9場比賽,多數中超球隊基本上4-5輪後就沒有了足協盃任務,何況更多的中超隊伍會在前幾輪選擇輪換。所以說這對我們中超的球員來講,就有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不會少踢比賽,但是為什麼要給我們降薪呢?而我相信大部分球員,在目前的停擺階段所拿到的工資,他們也心甘情願的會減少,畢竟我們中國有句老話“無功不受祿”。而之後“有功”了具體應該如何“受祿”還要看有關部門的解決辦法了。

    所以說,降薪是主流,但是如何降,才是我們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的確需要大俱樂部、大牌球員來做表率,有人做表率後,降薪進行起來的難度也會隨之降低

    歐洲足壇,先是尤文、拜仁、馬競、多特這樣的大俱樂部主動站了出來,隨後C羅、博努奇、穆勒等大牌球星也主動提出降薪,所以在他們整個聯賽中降薪進行中所受到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大牌俱樂部與大牌球員也需要作出表率)

    而我們目前來看,也需要恆大、國安、魯能、上港、申花這些大俱樂部或者是老牌俱樂部主動站出來,相信只要有了這些領頭羊,降薪進行起來所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

    總的來講,我們現在也沒必要去指責球員們沒有表態,也不要用歐洲俱樂部來標榜中超,畢竟我們的具體情況是不一樣的,大環境的不同需要的解決辦法也必然不同。但是的確,我們需要一些大牌球員與俱樂部主動站出來當這個“領頭羊”。

  • 8 # 我愛足球王大哥

    中超降薪的最大問題各大俱樂部不差錢!

    中超是非常與眾不同的聯賽,基本上不掙錢 ,全部都是虧損運營,而且虧損的額度非常大,像恆大一個賽季要虧損到十幾個億,中超俱樂部全是靠著投資人活著,在降薪已經成為世界足球重要話題的情況下,中超俱樂部始終不是很在意。

    降薪降低工資有限,還降低比賽積極性。中超降薪並不容易,足協出臺了政策,僅僅是個意見,最終還要靠各個俱樂部去談,本土球員還好說,外援難度就大了,本身人家就是來掙錢的,如果給他硬性降薪,當然也降不了多少,最終還會影響球員將來正式比賽的積極性,反而得不償失。

    聯賽還是要踢得,降薪了不得也踢30場。最終本賽季的中超聯賽還是要踢,雖然比賽的賽程會變,但是終究還是一個完整的賽季,不踢比賽的時候降薪,開始比賽了,比賽密集了,是不是還要加薪呢?怎麼著也是踢一個賽季,現在不比賽不是因為球員個人原因造成的,況且現在很多球員一直在訓練,降薪球員確實有些接受不了。

    中超老闆不差錢,降薪積極性不高。中超像魯能和上港都是大國企,旱澇保收,根本無意球員降薪,恆大和蘇寧、國安都是不差錢的私企,對於降薪也是熱度不高。綜合來看就是中超中下游的俱樂部,強烈希望降薪,但是聯賽估計很快就開幕了,三四月份的工資早就發了,到時候再扣回去,球員怨言肯定很大。

    綜合來看,能夠玩得起中超的投資者,都不差聯賽沒開始這幾個月的工資,所以說中超降薪不是誰帶頭的問題,問題是大家都不差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大神能推薦一本自駕遊攻略書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