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劍馬書生

    此句出自蘇東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全文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是一首蘇東坡悼念亡妻王氏的悼念詞。宋熙寧八年正月二十,蘇東坡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此時的蘇東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龍圖閣學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讀,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僅十二歲的小皇帝的賞識,政治上春風得意。但他還是不時懷念起死去的結髮妻子王氏,由此成就了這一闕悼妻懷思的傳世之作。

  • 2 # 傳承文化堅守者

    蘇軾在仕途上升期寫下了這個傳世之作,以此來悼念亡妻王弗。既有對王弗的思戀更有對自己一種成就的表達,想告訴王弗自己現在活的很好,可是又沒有能傾訴的物件!既有內心的痛苦不能與亡妻來分享好的日子,又覺得愧疚了亡妻對自己的支援理解!很矛盾的心裡!

    就像一個人有所成就的時候總想跟人來分享他的快樂一樣,結果沒人可以分享他的喜悅,有一丟丟的失落!只能自己把這份喜悅埋在心裡!也有點像現在所謂的同學聚會,喝酒非要把車開上,彰顯自己事業有成,可是又不能明說,看吧,自己看,我的車!有範兒吧。然後如果沒人搭理他,心底的失落顯而易見!蘇軾對亡妻的悼念也有一份這樣的心境,不過是在思念王弗的時候,越發忘記了傾訴,更多的是思念本身,也說明了對亡妻的感情的確非常深厚!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也是人性之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樣矛盾的時候,天性本惡但人性本善!

  • 3 # 禪悟淨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夢記》,是蘇軾一生最走心的一首詞,開篇上半部分寫實,對亡妻的深情思念字字傷感無限,句句心傷血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的思念可終究難相忘。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寫作背景:乙卯年即(北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蘇軾出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公元1055年,蘇軾十九歲那年與年芳十六歲的王弗相愛了,蘇大才子在四川眉州迎娶了也是才女出身的王弗。 王弗聰明才智,賢惠良淑,上對父母孝敬有佳,下對兒女教導有方。特別是對蘇軾百般恩愛,夫妻之間真是天作之合,人間之楷模。

    怎奈天妒英才,時間轉瞬到了1065年。王弗得了肺病久治不見好轉,於六月中旬病逝家中。十年的光景,彈指之間,蘇軾經歷了第一次生死打擊,要比當時官場失意利害太多。摯愛、摯友、真誠的妻子就這樣離別他,蘇軾的悲痛苦楚,用什麼語言都難以表達,回憶、思念、不捨刻記在這位巨匠的心頭血海里。

    從詞的上半部分,……塵滿面,鬢如霜。可以看出當時蘇軾生活的狀況,不盡人意事業仕途不得志,以致滿臉灰突突的,加之思念王弗與被貶聯絡在一起,心靈的痛苦,精神上折磨,蘇軾設身處地的境遇不堪回首。

    下半部分寫虛: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視窗看見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熱淚灑下千行。誰料想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這半部分是詞人想象中的影像,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恆的印象。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暱,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這正是東坡筆力奇崛之處,妙絕千古。

    誰料想年年歲歲斷腸處,竟然是千里之外的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在十年裡,是灰色的歲月,妻子的不幸離世,仕途受到打壓。人生的境況悽悽慘慘慼戚,但是蘇軾就是蘇軾,沒有被困難所纏繞,沒有被精神所摧折,更沒有輸在心靈上的沒落。

    蘇軾蘇東坡不愧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巨匠,他不信什麼命運安排,不服輸於權貴的淫威。如同眉山上的松竹,傲骨迎風,堅強不屈。以文學藝術為己任,豁達的人生態度,活出一個千載難逢的文壇領軍人物。

    由蘇軾的人生境況,感悟到古人的智慧,文人的修養,對待世界的認知,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4 # 路遙lgy

    蘇軾一生幹過最多的農活是什麼?

    是種樹。他曾持續不斷的在一個山坡上種了三萬棵雪松。他當然不是為了保護環境,他是為了一個女人種了這麼一大片雪松。

    說起這個女人,便不能不提被稱為“千古悼詞之首”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是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料來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當時蘇軾被貶在山東密州任知州。

    蘇軾寫這首詞時,原本標題是“記夢”兩個字。詞裡記述他夢到一女子在窗邊梳妝,蘇軾與默然她相對,淚流滿面。此中有相逢的愉悅,更有無奈於命運的悲傷。

    夢醒後的蘇軾說這樣的情景,足以使他“年年斷腸”。那麼這個女人,就是蘇軾的第一位妻子王弗。而蘇軾就是在她的“孤墳”的“短松岡(山坡)”上種下了萬棵雪松,來紀念亡妻。足可見蘇軾與王弗的感情之深。

    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六歲去世,這十年是蘇軾最春風得意的十年。他與兄弟蘇轍都高中進士,名滿天下,被任官職,並不斷提拔。

    可是,王弗去世後到蘇軾寫下《江城子》的十年裡,蘇軾被捲入王安石變法的新舊黨之爭。新黨勢大時,蘇軾反對新政被排擠;舊黨得勢時,他又覺得王安石有些方面是對的。被舊黨領袖司馬光排擠。

    蘇軾在新舊黨之間,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趨炎附勢,就成了一個“倒黴蛋”。這段時間裡,他可謂是“宦海沉浮”,經歷最多的就是貶官,而且是一貶再貶。

    並且,在此後的十多年裡,蘇軾也沒擺脫這個命運。離開密州到河中府任職,不久任徐州知府,後又調任湖州知府。也就是在湖州,在他寫下《江城子》的四年後,爆發了有名的“烏臺詩案”,蘇軾入獄,幾乎喪命。

    所以,“十年生死兩茫茫”,“茫茫”正是蘇軾對自己宦海人生的感悟。這十年間的宦海沉浮,也正是妻子王弗去世後的十年。對於青年時代蘇軾,勢必產生巨大的影響。以至於他後來到了黃州,終於釋放自己的情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簡練豁達了。

  • 5 # 青石文傳

    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裡說:

    “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所謂靜水流深,這沉靜的語氣下,似乎可感受到蘇軾壓抑在心底的大悲痛。

    將妻子遷葬家鄉之後,蘇軾後半生顛沛流離,身不由己,再也沒有能夠回到故鄉一次。千里孤墳,欲話悲涼,也只能在午夜夢迴時的“明月夜,短松岡”了。

    下面讓我們看下這首詞全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該詞作於北宋熙寧八年(1075),此時距他的結髮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而作者對亡妻的思念之情,在這首詞裡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因語言質樸真摯,情調淒涼哀婉,成為膾炙人口、有口皆碑的悼亡名篇。

    此時的蘇軾,年已四十,從其19歲時娶16歲的王弗算起,婚後共度十餘年,然後便是陰陽相隔的“十年生死兩茫茫”。

    而與妻子共度的這十年,可謂蘇軾的“黃金十年”,高光時刻。

    19歲,洞房花燭夜;21歲,金榜題名時。之後受廟堂重視,長輩提攜,仕途一片光明,風頭一時無兩。

    妻子王弗,出身書香門第,幼承庭訓,頗通詩書。婚後,少年夫妻情深意篤,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紅袖添香,終日不去。更難得她蕙質蘭心,知書達禮,而情商又極高,是以贏得蘇家上下一致的交口稱讚。

    又有傳說:她知道丈夫坦誠磊落,但不拘小節,容易遭小人構陷,是以在有賓客來訪時候,王弗經常立在屏風後面傾聽談話,事後告訴蘇軾她對某人性情、為人的看法,結果無不言中,其見識和智慧,由此可知一二。

    這樣相互欣賞、三觀一致的愛人,蘇軾自是格外珍惜。

    時下網傳因三觀不合離婚的帖子,侵刪。

    蘇軾進士及第不久,蘇母去世,於是蘇軾從京城返回家鄉,居喪守禮。

    這段時光,可以說是蘇軾一生裡最為快樂美好的日子。他曾和妻子多次前往清溪深池,探訪山間佛寺,如神仙伴侶,超然物外;或者冠者五六人,童子二三人,風乎舞雩,詠而歸;又或者,茅簷低小,溪邊青青草,與岳父家叔伯兄弟在野外餐飲,談古論今,其樂融融。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只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愛人守在身邊。這些點點滴滴的美好,在後來的江湖羈旅中,在不堪的政治打壓下,難免便會不時湧上心頭,在深沉的夢裡看到愛人依稀如昨,“小軒窗,正梳妝”,而伸出手去,觸到的卻只有無邊的黑暗,也就難免在淚如傾盆雨中,哀嘆“十年生死兩茫茫”了。

    林語堂曾在《蘇東坡傳》裡說:“所有的婚姻,任憑怎麼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

    我深以為是,不同於類似購物時的瞬間體驗,隨購物動作的完成,自然便有了結論與評價。婚姻則是一個進行時態,是一場畢生的冒險,這裡的冒險當然不能說是貶義,但也的確是一場福禍相依悲歡與共前途莫測的旅途。特別在傳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更是如此。

    而幸運的是,蘇軾的冒險得到了回報,他進入了一個為期十年的伊甸樂園,以至於終生難忘。

    寫悼亡詞時的蘇軾,距元豐三年(1080年)烏臺詩案爆發,從此仕途急轉直下,還有五年。五年後的蘇軾,正式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

    雖說蘇軾天命樂觀,此後半生的顛沛流離依然不改樂觀本色,依然吟詠“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依然隨遇而安,“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但只怕也難免會在若干時刻,憶起陪伴了自己十年的愛人來。斯人已矣,如今塵滿面,鬢如霜,也只能哀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不亦悲乎?

  • 6 # 李金田13

    漁歌子,星甸

    老山西延白露飛,

    滁河清漣龍蝦肥。

    九峰翠,星甸醉,

    春雨潤物不想歸。

  • 7 # 雨夜構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兩人一生一死,相隔十年,妻子的墳在千里之外,空留思念。無法訴說衷腸。即使我們再次相見,你也不一定認得我。因為我四處奔波兩鬢蒼蒼。

    在深沉的夢境中返回故鄉,隱約的看到妻子在窗前梳妝。兩人隔窗相望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只有斑駁的淚水,不斷的流淌。醒來以後卻想到,那埋著妻子墳的小山崗,才是自己真正魂牽夢繞的地方。

    蘇東坡19歲與妻子王弗結婚,王弗當年16歲。王弗年輕美麗,和蘇東坡恩愛有加,二人相敬如賓,恩愛情深。只可惜天命無常,27歲的王弗撒手人寰。這對蘇東坡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痛失愛妻使蘇東坡情緒一直低落。在心情極其沉痛的十年以後,漂泊在外蘇東坡寫下了這首悼亡詞,以紀念自己的愛妻。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蘇東坡對愛妻深沉的感情。

    自古以來熱烈的愛情都是我們所推崇的。想那蘇東坡,為了自己的愛情這樣的執著,也算是千古以來的標榜之人了。亡妻已去自己心灰意冷,只有透過筆墨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這首詞千古傳唱。整首詞中悲傷之意躍然紙上,讓我們感覺到濃濃的悲傷之意。只能感嘆,一代文豪對文字卓越的駕馭能力,讓我們今天能夠讀到如此優秀的文學作品。

  • 8 # 呂瑜讀書

    當一個人工作、生活不如意、心情低落的的時候,總是格外的思念自己的父母或親人。蘇軾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此處,蘇軾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他的髮妻王弗。該悼亡詞作於北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這一年蘇軾40歲,妻子死後的第10年,任職密州。

    1、創作背景:最沮喪的時光

    在王弗死去的這十年間,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獨攬大權。蘇東坡因為任職地方,見多了老百姓的苦難:無論是在五穀豐登的年月,還是饑饉的災難,老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新法實行過程中向官家借的款項和利息。

    悲天憫人又無法一一施以援手的蘇東坡,做了大量的詩歌,記載當時的所見所聞及對時政的譏諷,這些詩在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中稱為“抗暴詩”,譏諷朝廷、挖苦當權拍、蔑視朝廷權威的詩。

    蘇東坡因此仕途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任職,密州本來就是一個很窮的縣,又逢凶年,他的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維持的地步,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路邊時時有餓死的兒童。

    這可算是“烏臺詩案”之前,蘇東坡最難過,最沮喪的一段時光。

    2、思念的人:最賢的妻

    蘇軾18歲的時候娶了15歲的王弗小姐,兩人著實過了一段恩愛、美滿的幸福生活。而且王弗不僅照料蘇東坡的飲食起居,還是蘇軾為官、交友的好參謀。在《蘇東坡傳》中有這樣的記載:

    蘇軾把每個人都當做好人,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不免要吃虧。王弗在“識人”方面則比蘇東坡精明的多。因此每次蘇東坡招待客人,和客人談話的時候,王弗就會躲在屏風後面屏息靜聽。等到客人做了之後向丈夫提出與此人交往的建議。

    這才避免了蘇軾在為官、交友方面多走的一些彎路。

    因為情與景,亡妻死後的10年,蘇東坡做出了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既抒發了對亡妻的悼念,也發洩心中的鬱悶與悲痛之情!

  • 9 # 寒柏隴臥子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他夢亡妻的悼亡詞。“乙卯”是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這時四十歲,在山東密州作太守。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死於開封,至此首尾十一年。

    ——詞意解析

    全詞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⑴ 上片寫致夢的原因

    第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是對生者、死者兩邊說的,自從妻子死後,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兩無訊息。

    “不思量,自難忘”兩句,是說生者想念死者。這看上去是很平淡的六個字,實則是蘊含著深摯的感情,這的確表現出經久不忘的深厚夫妻感情。如果說天天在思量,反而不真實了。

    王氏葬於他們的故鄉四川眉山,所以下面說“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妻子的墳遠在千里之外,連到墳上訴說自己淒涼的心境也不可能。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三句,又是對生者、死者兩邊說:生前相聚,既已不可能;那麼今後的“相逢”,更是空想。

    “塵滿面,鬢如霜”二句,是說想到自己仕途奔波、風塵僕僕,頭髮白了、人也老了;縱使夫妻有重逢之日,怕她也不認識自己了。

    這樣左思右想,三、四層意思折迭下來,便逼出一個夢來。

    ⑵ 下片是直接描寫夢境

    “夜來幽夢忽還鄉”以下五句描寫夢境很真實,既清楚,又帶些朦朧。

    結尾“料得年年腸斷處”三句,是寫夢醒後的思索之情,是生者為死者的設想之辭,為夢中原來不瞭解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二句作解釋。

    夢醒後想:她為什麼傷心落淚呢?想必是在那故鄉的短松崗上,孤墳一座,月明之夜倍感淒涼孤單吧?那就是她年年腸斷的地方,那就是她“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原因吧?這裡也和“千里孤墳”兩句相呼應。

    ——小結

    整首詞結構相當嚴密,上片八句寫夢前,下片前五句是講夢中,末了三句是說夢後。

    ——詞調簡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個詞調,全首用平聲韻;而三、四、五、七言的句子錯綜的間用、迭用,音韻諧協而又起伏不平;十分宜於寫平和而又複雜的情感。

    蘇軾選用這個調子寫悼亡之作,的確能夠表達舊體詩所難以表達的感情。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蘇軾有一首《密州出獵》詞,也用《江城子》這個調,但所表達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一調子可以表達不同的聲情,主要在於作者如何運用而已。

    ——小結

    晚唐、北宋詩人的詞,大多篇篇寫女性,而且多數以謔浪嬉戲筆墨而寫之。但蘇軾真正把女性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看待,無論是妻子,還是其他女性,都尊重她,並且在詞中寫出她的品格。比如蘇軾的《賀新郎》中有“乳燕飛華屋”這樣的詞句,寫出了女性高尚的品格。

    這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悼亡詞,描寫夫妻的真摯感情;在妻子去世十年有餘,蘇軾仍念念不忘妻子,表現出對妻子深切的懷念之情,的確讓人讀來不免感動之至。

    參考資料:《蘇東坡集·亡妻墓誌銘》、《蘇軾詞集選編》。

  • 10 # D東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

    這首詞讀起來讓人感覺到了作者發自內心的不盡的哀傷和對妻子的思念。句句纏綿,字字帶淚。抒發了詞人對亡妻那種戀戀不捨的深情厚意。詞人用白描手法,象拉家常一般,平和中寓著真情。整首詞淒涼哀婉,扣人心絃,引起讀者共鳴。下面來欣賞一下這首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一一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詞的主要意思:我們夫妻相隔已整十年,我強忍著思念,但終究難以忘懷。遠在千里之外的孤墳啊,竟沒辦法向你傾訴我內心悲傷。縱然是我們相逢你也一定認不出我了,我現在已是灰頭土面、兩鬢如染。

    昨天晚上,我夢到了家鄉,你正在視窗打扮梳妝。我們二人相對無語,只能流下熱淚千行。料想當年我想你的地方,就在那明月夜裡的長有矮松的山岡。

    蘇東坡當年十九歲時,就和十六歲的王弗結為夫妻。那王弗長的忠年輕貌美,婚後,夫妻恩愛情深。只可惜王弗在二十七歲對就去世了。巨大的打擊,心靈上的痛苦,讓人不能言語。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這時他已過四十。就在正月二十日,他在夢中見到了妻王弗,觸動了悲情,就提筆寫下了這首讓後人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我們可以透過這首詞,發現蘇軾愛情所追求的是一種人生的情趣,是能和心愛的人互通衷曲的人生態度,雖然這是一首掉亡詞,但寫的是真情流露,讓人難以釋懷。更加突出了作者感情真摯,傳達了無盡的哀傷,可以說是感天動地。

  • 11 # 海藍山青

    人在悽苦孤獨的時候,最容易想到親人;人在情意失落的時候,也最容易思念愛的人。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正是他屢遭被貶、漂泊在外、生活困苦的時候,也是仕途不得志、感情無寄託的時候。也正因此,不盡的衷情,終於化作了一場夢幻。

    1075年正月二十日,此時蘇軾正在密州知州任上,夜晚夢見了他的愛妻王弗。醒來後,他淒涼悲傷,浮想聯翩,情不自禁,揮毫寫下了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的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見不相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蘇軾的結髮妻子王弗不幸早年病逝,死者與生者陰陽相隔已經十年,兩者茫然不知,杳無音信。蘇軾思念妻子十分悲慼,常勸自己說,不再想了,可是越說不想,越是想得濃烈、不能自制;愛妻的音容笑貌,自己難以忘卻。

    蘇軾在這窮困潦倒的時候,怎能不思念妻子呢?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不僅如此,王弗還頗有才氣,常常陪讀於蘇軾身旁,給他提醒,和他討論;蘇軾外邊的事,她也協助照應,辦理妥當。蘇軾急躁,王弗沉穩,王弗成了蘇軾的賢內助。現在,蘇軾陷入落魄的境地,多麼希望王弗來幫助他,也多麼想向她傾訴這十年來的坎坷與思念。

    唉!相隔千里,陰陽兩地,沒有地方、也無法在一起相互訴說心裡的淒涼、悲傷和思念。人生的無奈和悲哀不都是這樣嗎?即使我們相見,我,一個風塵滿面、兩鬢如霜,被生活折磨和摧殘得衰頹的模樣,你還認得出來嗎?“塵滿面,鬢如霜”,背後凝聚著蘇軾多少辛酸和磨難啊!

    就在今天的晚上,在幽幽的夢幻中,蘇軾覺得忽然回到了家鄉。在那小小的軒窗前,他看見妻子正在梳妝,這是多麼熟悉的情景啊!恍惚之中,蘇軾感到正在家裡,夫妻恩愛、生活甜蜜的景象又浮現出來。當兩人相見時,千言萬語,卻悲切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有淚千行、如雨下。蘇軾料想到,亡妻在那月光朗照的夜裡,在那孤獨長眠的短松崗上,到了這個忌日,年年也和我一樣,淒冷、孤獨、思念、悲傷一齊湧上心頭,痛苦萬分,肝腸寸斷……

    蘇軾的這首詞,雖然語言平實,卻彰顯了大悲痛;雖然有虛有實,卻表現了感天動地的一片痴情;雖然白描敘述,卻把懷念亡妻、感慨身世的思想感情描摹得淋漓盡致。陳師道把這首詞稱作是“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確實如此。

  • 12 # 沁園春8196

    我是沁園春:願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反映出了蘇軾怎樣的人生境況?談點個人的學習感想。一:在這幾千年唐詩宋詞的世界裡,特別在封建時代,每個人的工作生活不如意的地方十之八九,在心情低落的時候,總是在思念自己的父母或親人。蘇軾當然也不例外,肯定在悽苦孤獨的時候,也牽掛著自己最愛的人。作為大文學家蘇軾就寫下了一生最走心的一首詞,對亡妻的深情字字傷感無限,句句心傷血淚。這首詞讀起來讓人感覺到了作者發自內心的哀傷和對妻子的思念。句句纏綿,字字帶淚。抒發了詞人對亡妻那種戀戀不捨的深情厚意。詞人用白描手法,象敍說家況一般,平和中寓意真情。整首詞作淒涼哀婉,扣人心絃,引起讀者共鳴。二:詞中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全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淒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沉痛感人。蘇東坡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記述了“婦從汝於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而此詞寫得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於身世,我認為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正是他屢遭被貶、漂泊在外、生活困苦的時候,也是仕途不得志、感情無寄託的時候。正因為如此,訴不盡的衷情,終於化作了一場夢幻詞篇。就在此處,蘇軾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他的髮妻王弗。該悼亡詞作於北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這一年蘇軾40歲,妻子死後的第10年,任職密州。在王弗死去的十年間,蘇東坡因此仕途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任職,密州本來就是一個很窮的縣,又逢凶年,他的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維持的地步,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路邊時時有餓死的兒童。這可算是“烏臺詩案”之前,蘇東坡最難過,最沮喪的一段時光。思念的人:最賢的妻!蘇軾18歲的時候娶了15歲的王弗小姐,兩人著實過了一段恩愛、美滿的幸福生活。而且王弗不僅照料蘇東坡的飲食起居,還是蘇軾為官、交友的好參謀。在《蘇東坡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蘇軾把每個人都當做好人,所以在一些事情上不免要吃虧。王弗在“識人”方面則比蘇東坡精明的多。因此每次蘇東坡招待客人,和客人談話的時候,王弗就會躲在屏風後面屏息靜聽。等到客人走了之後向丈夫提出與此人交往的建議。這才避免了蘇軾在為官、交友方面少走了一些彎路。因為情與景,亡妻死後的10年,蘇東坡做出了被譽為千古第一悼亡詞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聊聊幾十字,寞寞不了情。——袒露真摯性情 、道盡悲歡離合。三:下面我們就共同欣賞這首名詞吧!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詞我認為:既抒發了對亡妻的悼念,也發洩了心中的鬱悶與悲痛之情!反映出了蘇軾離別故鄉十年之後的淒涼境況。讓人讀之淚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詞人必然會想到今年的清明節我又沒辦法回去給你掃墓了,蘇軾腦海裡想到的,一定是那座松岡裡的孤墳,雜草叢生,無限感傷…。總之:在這浩瀚星空的詞海里,要準確評價古人的一篇詞作真是不易,但為了學習研究探索究竟,就要敢於面對嘗試,這也就是我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反映出了蘇軾怎樣的人生境況的膚淺感想和看法!(圖片圴來自網路,若侵權刪)

  • 13 # 漁樵之人W

    這首詞主要是懷念亡故十年的妻子王弗的。凡是傷過妻子的人,讀了這首詞,都會有同感,都會落淚,蘇軾雖然用白描的手法,但千里之外的孤墳、夢中相見的無言流淚、小軒窗的梳妝、斷腸的月夜,山岡上的小松、老淚縱橫的情景,句句是血,字字是淚,怎能不使人,心如刀絞、肝腸寸斷。亡妻之痛、貶謫漂泊,一切不如意都隱現在字裡行間了。

    1055年19歲的蘇軾和16歲的王弗結婚,王弗通情達理,夫妻感情非常好。蘇軾做官、升遷,步步如意,感到是妻子帶來了好運。沒想到,恩愛夫妻僅存10年,1065年,26歲的王弗因病去世,蘇軾萬分悲痛。在妻子去世後的十年間,宦海沉浮,因王安石變法,觸及了頑固派,蘇軾也被捲進了新舊黨之爭,屢遭打擊,彷彿因為妻子死了,好運氣也沒有了。使蘇軾對妻子倍加懷念。

    這首詞寫於1075年,作者此時任山東密州知州,是蘇軾極不如意的時候。正月二十日夜夢見了妻子,她還在小軒窗下梳妝打扮,見了面,誰也沒有說話,都在無言的流淚。醒來原來是夢,想到妻子去世十年了,十年生死兩茫茫,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明月之下,清風吹送淒涼,怎能不萬分悲痛。文學家也是人,傷妻之痛,溢於言表。

    這首詞不僅寫出亡妻之痛,表達對妻子的懷念之情,又流露出了宦海沉浮的感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最大的困局是什麼?怎麼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