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辰百事通
-
2 # 歷史文化課代表
《如懿傳》裡的如懿
本名為輝發那拉氏(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滿洲正黃旗人,乾隆還只是寶親王的時候,輝發那拉氏經過選秀成為側福晉,夫妻倆很是恩愛。乾隆登基後,將其封為嫻妃,後又晉封嫻貴妃。乾隆十三年,乾隆髮妻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病逝,輝發那拉氏成為繼皇后。乾隆三十年,輝發那拉氏與乾隆發生矛盾,竟然做出“剪髮”這種滿族非常忌諱的“大不敬”之事,要知道對滿人來說,只有國喪才可以斷髮!此事徹底惹怒乾隆,他直接收回了輝發那拉氏手中的四份冊寶,那時冊寶相當於後宮嬪妃的身份證明,而這四份冊寶包含皇后、皇貴妃、貴妃、妃的四次典禮所賞。如此一來,乾隆帝雖未直接頒佈廢后詔書,但輝發那拉氏已不廢而廢,皇后稱號形同虛設。輝發那拉氏去世時49歲,乾隆皇帝僅以“嬪”位等級置辦喪儀,內務府檔案顯示其整個喪事僅用銀207兩9分4釐,十分簡陋寒酸,她也是清朝唯一沒有諡號的皇后。
《大明風華》裡的胡善祥
本名胡善祥(1402年5月11日-1443年12月5日),明宣宗朱瞻基還是皇太孫時的結髮妻子,朱瞻基即位後,胡善祥成為皇后。《大明風華》裡描述的胡善祥陰險狡詐、賣身求榮,而實際上這是一種抹黑,歷史上的胡皇后天性貞一,舉止莊重,頗有賢名。胡善祥沒有生育子嗣,只生了兩個女兒——順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並不得寵,明宣宗朱瞻基喜歡的是生有皇長子的孫貴妃。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以胡皇后無子多病為由,命其上表辭去皇后之位,廢居長安宮為道姑,賜號靜慈法師,同年,封孫貴妃為皇后。史書記載,“胡皇后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這也許就是人善被人欺吧!胡氏病逝時42歲,僅以嬪御禮下葬。
-
3 # 楠楠的歷史閒聊
皇后貴為一國之母,她們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可以說皇后是極其高貴的,她們受人尊敬,並且得到皇上和妃嬪的喜愛。卻有很多皇后下場卻非常的悲慘,含恨離去。
比如明嘉靖帝的三位皇后無一得善終。原配陳皇后是因為嘉靖的暴躁受了驚嚇,滑胎而死,年僅20歲。第二位張後,即廢后張氏,因莫名其妙的事兒被廢死在冷宮。第三位方皇后坤寧宮大火,死在火海,嘉靖明知道卻沒救。
還有清朝乾隆的繼後烏拉那拉氏16歲在寶親王府做側福晉,卻到死都沒被乾隆寵愛。生了二女一子也是在35歲做了皇后所生。一生孤獨寂寞最終用斷髮,發洩情緒。死在冷宮沒有諡號,喪禮連百姓都不如。
-
4 # 徐張話歷史
後劉劭鋌而走險,利用東宮的軍隊攻入皇宮,殺死自己的父親宋文帝,自立為皇帝。劉劭的倒行逆施,激起眾怒,在其弟孝武帝劉駿的討伐下兵敗被殺,僅僅做了三個月的皇帝,死時年僅30歲。
劉劭的妻妾、子女全部被處死。殷皇后在即將被處死時,對獄吏說:“劉宋幾個兄弟為爭皇位互相殘殺,為何要多殺其他人?”言外之意,自己並沒有參與其中。可憐只做了三個月的皇后,就被殘忍的處死了。
古代皇室強調母以子貴,太子的母親一般都是皇后,即使不是皇后也會被追認為皇后的。但有一種極端的情況就是殺母立子,皇帝立太子前先殺死其母親,然後等太子繼位為皇帝后再追認自己早已被殺的母親為皇太后。
這種做法肇端於漢武帝巫蠱事件後,他打算立自己最寵愛的妃嬪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為皇太子,但劉弗陵只有五六歲,害怕自己死後出現向漢初呂后專權的局面,於是賜死鉤弋夫人,立劉弗陵為太子,即後來的漢昭帝。
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立拓跋嗣為太子時,仿照漢武帝的做法,賜死皇后即拓跋嗣的母親劉氏。拓跋嗣連續哭了好幾天,拓跋珪大怒,差點罷了太子。其實皇后劉氏死的時候,拓跋珪不過才三十九歲,正是壯年時期,而太子拓跋嗣也已十六歲,算是血氣方剛,繼承皇位完全沒問題。這種做法完全是一種愚蠢殘忍的行為,皇后成為了犧牲品。
此後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男孩並被立為太子就得被賜死,以避免母以子貴的情況發生。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后,即當保姆照顧太子新君繼位後被封為太后。北魏有三種皇太后,一種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種是皇帝的保姆,還有一種是前任皇帝時運氣好沒生兒子而活下來的皇后。到了宣武帝在位時,宣武帝並沒有賜死太子的母親胡太后,實際上子貴母死制度已經終結。
-
5 # 寂寞一刀本尊
歷史上皇后不得善終的實在太多了,反倒是得善終的好列舉些,而皇后難得善終的原因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探討一下。
第一、皇后多是皇帝還是太子時由上代皇帝指婚的太子妃在太子登基成為皇帝后自然晉升為皇后,這樣的指婚多是政治聯姻,沒有太多的感情基礎,等太子登基變成皇帝后,有了眾多後宮佳麗的美色誘惑,皇后多半就不受寵幸了,空有後宮之主的頭銜,卻只能獨守空房,在深宮中鬱鬱而終。
第二、皇后貴為後宮之主,看似風光無限,但同樣也是眾矢之的,後宮那麼多嬪妃都憋著勁等著扳倒皇后取而代之呢,所以這皇后的寶座可不是那麼好坐的,簡直就像坐在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活火山上,還得時刻提防不知會從何處射來的暗箭冷槍,這一點相信看了那麼多宮鬥劇的讀者們一定深有體會吧,稍有閃失,別說後宮之主不保,就連性命都堪憂。
第三、歷朝歷代都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但皇后作為太子的生母,自然想要保住兒子的繼位資格不被其他皇子搶走,就難免會捲入奪嫡之爭,這就犯了後宮不得干政的大忌,成功了還好,不成功的話就多半難得善終了!
最是無情帝王家,當皇帝偶爾還可以搞搞微服私訪,巡視一下江山什麼的,而皇后卻是一入皇宮深似海,再難走出皇宮一步,就連見見自己的孃家親人都難,這樣的人生哪怕是每日錦衣玉食,也只是一個悲劇吧!
-
6 # 古月談史
最慘皇帝NO.1:春秋時期的晉景公
景公病後,做一噩夢。醒來後召桑田巫詢問,告知他將吃不上新麥了。不久,景公病情果真加重,便向秦國求醫。
秦恆公派醫緩前來診治。在醫緩到之前,景公又夢疾病變成兩個小孩,一個說:“那人可是良醫啊,恐會傷我,需要逃跑嗎?”。另一個則說:“我們在盲之上,膏之下,他能降我們怎麼樣?”醫緩來後,直言景公已是病入膏盲,無法醫治。
景公認為他是良醫,並贈以厚禮護送回國。不久,景公想吃麥做的飯,令人獻上新麥,讓桑田巫看到新麥,然後將其殺掉。
正準備吃飯前,突感腹脹,便去上廁所,但卻掉進糞坑中死亡。至死也沒吃上新麥!
-
7 # 香茗史館
在古代皇權社會,皇后的地位無疑極為尊崇,雍容華貴、母儀天下。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卻同樣有不少皇后命運悲慘,甚至不得善終。今天,我們就來大致盤點一下,歷史上那些不得善終的皇后。
1、漢宣帝劉詢皇后許平君:分娩之時被毒死。受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影響,漢宣帝劉詢(劉病已)早年曾被寄養於掖庭,而許平君的父親曾任掖庭暴室嗇夫,後經掖庭令張賀撮合,兩人於元鳳六年(前75年)成婚,次年生子劉奭。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駕崩,因其無子,霍光於是擁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但僅在位二十七天便又罷黜,後經杜延年推薦,霍光改立劉詢為帝,許平君則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后。彼時,霍光大權在握,朝政大事皆決於其手,為了家族長盛不衰,霍光夫人便費盡心機的想要將女兒霍成君扶上皇后寶座。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霍光夫人買通女醫淳于衍,使其趁許平君分娩之時下毒,許平君中毒身亡,年僅17歲。
2、漢獻帝劉協皇后伏壽:被曹操下令族誅。早在董卓挾持漢獻帝到長安時,伏壽便已經進入掖庭為貴人,後於興平二年(195年)被立為皇后。董卓死後,長安城一片混亂,伏壽又與漢獻帝自長安逃回洛陽,但緊接著便又在曹操的主張下,被迫遷都許昌。建安五年(200),“衣帶詔”事件爆發,董承及有孕在身的董貴人全部被殺,兔死狐悲的伏壽於是秘密寫信給父親,希望其能夠誅殺曹操,但伏完始終不敢動手。建安十九年(214年),事情最終還是爆發,雖然此時伏完已經去世,但曹操仍然令尚書令華歆率兵入宮拘捕伏皇后,將躲在牆壁縫隙中的伏皇后拖出門外,最終被幽禁至死(《曹瞞傳》則稱被當場縊殺),就連伏皇后所生的兩個皇子也全被鴆殺,而伏氏宗族百餘被株連處死,伏壽之母等十九人則被流放。
3、晉武帝司馬炎皇后楊芷:被囚禁後活活餓死。楊芷乃是晉武帝司馬炎第一任皇后楊豔的堂妹,因楊豔病危之際的託付,楊芷於咸寧二年(276年)被立為皇后,後生子司馬恢。晉武帝駕崩之後,太子司馬衷即位,楊芷被尊為皇太后。此後,皇后賈南風因與楊芷之父楊駿爭權,以“謀反”為名發動政變誅殺楊駿,並以司馬衷的名義下詔幽禁楊芷,並將其貶為庶人。元康二年(292年)四月,楊駿被誅滅三族,並將楊芷的內侍和宮人全部遣散,不給其提供食物,結果楊芷最終因八天未進食而被活活餓死。
4、漢趙高祖劉淵皇后單氏:被新帝強納後自盡而死。單皇后是氐族酋長單徵的女兒,其父率部投奔劉淵之後,遂被劉淵納為妾,後生兒子劉乂,並於永鳳元年(308年)被立為皇后。劉淵駕崩之後,劉聰即位,單氏被尊為皇太后,劉乂則被立為皇太帝。後劉聰見單氏頗有姿色,便將其納為婦人,結果此舉引起單氏之子劉乂的憤怒,他告誡母親做人要檢點,單皇后羞愧之下,不久後自殺而死。
5、前秦高帝苻登皇后毛氏:力戰被擒後斬首示眾。毛氏本為將門之女,其父乃是前秦將領毛興,出身將門的她自幼習武,一身武藝頗為了得。毛氏雖為女子,但卻勇武過人,嫁給苻登後雖然貴為皇后,但仍時常隨苻登外出征戰。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前秦苻登與後秦姚萇交戰,毛皇后率軍一萬鎮守輜重重地大界營,然而由於苻登輕敵冒進,大界營被姚萇親率鐵騎三萬偷襲,毛皇后雖然率領士兵和女侍衛力戰抵抗,最終因力竭馬蹶被擒。姚軍生擒毛皇后之後欣喜若狂,將其當作戰利品奏凱回營,被五花大綁的毛皇后受盡了士兵的嘲弄和凌辱,最後被牽著押至姚萇處。姚萇見其雖然鬢髮散亂、滿身汗汙,但仍難掩姿色,便想納其為妃,毛皇后卻堅貞不屈,姚萇無奈之下只得將其斬首示眾,年僅21歲。
6、後燕武帝慕容垂皇后段氏:被活活折磨致死。段氏乃是慕容垂的結髮妻子,早在前燕時期,身為王妃的段氏便與景昭皇帝慕容俊(慕容垂的兄長)的皇后可足渾氏不睦。光壽二年(358年),可足渾皇后令人誣告段氏及吳國典書令、遼東高弼使用巫蠱之術,而慕容俊對慕容垂也早已不滿,便趁機將段氏等人下獄,想要將慕容垂也牽連進來。然而,段氏雖然受盡酷刑,卻堅決不肯認罪,結果最終被活活折磨致死。實際上,段氏生前並未當上皇后,直到慕容垂建立後燕,這才將其追封為昭皇后。
7、後涼靈帝呂纂皇后楊氏:丈夫被殺後被逼自殺。楊皇后出身弘農楊氏,容貌漂亮、性情忠義節烈,後嫁給後涼武帝呂光的庶長子、太原公呂纂為妻。呂光去世之後,呂紹即位為帝,然不久後呂纂便發動政變,殺死呂紹,自立為後涼君主,楊氏則於隆安四年(400年)三月被立為皇后。隆安五年(401年)二月,呂纂之弟呂超因擅自討伐鮮卑部落而被呂纂斥責,結果呂超憤恨之下發動叛亂,殺死呂纂。後來,呂超因楊氏相貌出眾,便想娶其為妻,並以楊氏宗族的性命相要挾,楊氏抵死不從,最終自殺身亡。
8、後梁廢帝朱友珪皇后張貞娘:政變中被丈夫派人殺死。後梁太祖朱溫乃是極為好色的一位皇帝,而且似乎對自己的兒媳婦情有獨鍾,在位時常常召兒媳們入宮侍寢,朱友珪的妻子張貞娘自然也難以倖免。乾化二年(912年)六月,在眾多兒媳之中,博王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最為受寵,病重的朱溫便想傳位於朱友文,結果此時卻被同時侍寢的張貞娘得知,遂將訊息告訴了朱友珪。朱友珪得知訊息後,隨即發動政變,殺死朱溫、自立為帝,張貞娘則被立為皇后。鳳曆元年(913年)二月,見弒父的朱友珪並未受到功臣宿將的擁戴,朱溫第三子朱友貞便與姐夫趙巖、表兄袁象先發動政變,袁象先率領禁軍數千人殺入宮中,朱友珪與張皇后逃走失敗後,遂令馮廷諤將自己和皇后殺死。
9、唐高宗李治皇后王氏:被武則天做成人彘並肢解,歷史上死狀最慘的皇后。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姿容出眾、溫順善良,經同安大長公主推薦,李世民將其許配給了晉王李治為王妃。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李治繼位為帝,王氏則被立為皇后。最初王皇后、蕭淑妃在後宮極為受寵,但武則天入宮之後不久,便開始與王氏、蕭淑妃爭寵,相互詆譭揭短,后王皇后以“厭勝之術”詛咒武則天,事發之後位置愈發危險。永徽六年(655年),李義府等人暗地佐助武則天,以偏邪之言刺激唐高宗發怒,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為庶人,囚禁於宮中,王氏同母兄和蕭淑妃族人則被流放嶺南。後來,唐高宗偶然想起王氏,便到囚禁之所探望,,發現門窗全部被封閉嚴固,僅留一孔送進飲食,心中很是不忍,便想要釋放兩人。武則天得知之後,下令將兩人各自杖責一百板,又截斷其手足,反綁置於酒缸之中,幾天之後,王皇后和蕭淑妃死去,武則天又派人將兩人肢解。
10、宋欽宗趙桓皇后朱璉:靖康之變後不堪受辱自殺。朱皇后乃武康軍節度使朱伯材之女,後於政和六年(1116年)六月嫁給趙桓為太子妃,趙桓於宣和七年(1125年)受禪讓為帝后,朱璉被立為皇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陷汴京,俘虜徽、欽二帝,鄭氏、朱氏二後,後宮宗室、大臣三千餘人北歸,彼時被俘女子大多慘遭金兵蹂躪,不少女子途中便被折磨致死或因不堪受辱而自殺,朱皇后自然也難以倖免。建炎二年(1128)八月二十四日,金人舉行獻俘儀式,命令二帝及其二後穿上金人百姓服裝,頭纏帕頭,身披羊裘,后妃和宗室等人袒露上體,到金太祖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復又下令皇太后、皇后入金宮“賜浴”。朱皇后不堪受辱,先是上吊,被人救起,然後投水自殺身亡。
11、宋高宗趙構皇后邢秉懿:靖康之變後死於北方。宋高宗為康王時,聘娶邢秉懿,封為嘉國夫人。靖康之難爆發之後,邢秉懿和趙構另外兩個側室以及趙構的五個女兒全部被金人擄走。當時邢秉懿已有身孕,北行不久便墜馬流產。幾天之後,蓋天大王完顏宗賢強佔邢秉懿,為此她幾乎想要自盡。宋高宗繼位之後,金人將趙構的母親、妻妾等人全部送入洗衣院,直到紹興五年(1135年)才被送回五國城安置。邢秉懿曾託南逃的曹勳帶回一隻耳環,宋高宗見後遙冊邢秉懿為皇后。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邢秉懿於五國城逝世,年僅三十四歲。
12、明世宗朱厚熜皇后方氏:被大火活活燒死。方氏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任皇后,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冊封為皇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時,宮中發生宮女楊金英等刺殺嘉靖皇帝事件,幸好方皇后及時趕到,這才救了皇帝一名。然而,這次事件爆發之後,方皇后也趁機處死了深受朱厚熜寵愛的曹端妃。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孝烈方皇后去世,但明末清初毛奇齡的《勝朝彤史拾遺記》和明朝進士何喬遠的《十三朝遺史》中均記載,當時方皇后居住的西宮發生火災,朱厚熜卻阻止他人前去救火,最終導致方皇后被活活燒死。
13、明神宗朱翊鈞皇后王氏:苦熬三十年氣絕而亡。王氏本是慈寧宮宮女,負責侍奉朱翊鈞生母李太后,後被朱翊鈞一時興起臨幸,但朱翊鈞卻拒絕承認此事,卻沒想到王氏竟然因此生下明神宗的庶長子朱常洛,朱翊鈞這才在母親的逼迫下冊封其為妃。不過即使如此,朱翊鈞仍然不願承認王氏母子,甚至不許朱常洛讀書。彼時,朱翊鈞極為寵愛鄭貴妃,與其生有一子朱常洵,朱翊鈞便想立其為嗣,但卻因違背“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祖訓而遭到大臣反對。君臣之間為了儲君之事一斗就是十餘年,直到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朱翊鈞這才被迫立朱常洛為太子,王恭妃雖然也因此被晉封為皇貴妃,但卻從未享受到任何相應待遇,反而一直深居幽宮,無人問津,再加上鄭貴妃一直視其為眼中釘,用盡各種手段虐待王恭妃,處境極為悽苦,甚至整整十年不能與兒子相見。直到王恭妃病危之時,朱常洛才被允許前去見生母,此時的王恭妃早已雙目失明,由於周圍有鄭貴妃耳目,母子兩人只是相擁痛哭而不敢說話。同日酉時,王恭妃氣絕身亡。王氏生前並未被立為皇后,直到其孫明熹宗朱由校登基,這才追封其為皇后。
14、清太祖努爾哈赤皇后阿巴亥:年紀輕輕被逼殉葬。阿巴亥出身烏拉那拉氏,為烏拉部滿泰貝勒之女,後成為努爾哈赤的第四任太妃,先後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兒子,即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去世,此後圍繞皇位諸子展開激烈爭奪,阿巴亥對此無能為力。然而,不久后皇太極闖入阿巴亥的後宮,傳達了所謂的皇帝遺命,強令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無奈之下只得自縊殉死(另說被弓弦勒死),年僅36歲。
15、清遜帝溥儀皇后婉容:一生悲慘最終死於獄中。婉容出身滿洲正白旗,為內務府大臣郭布羅·榮源之女。1922年,年滿16歲的婉容被選入宮,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然而婉容也僅僅是名義上的皇后罷了,兩年後便與溥儀一起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遷居天津。再後來,溥儀被立為偽滿洲皇帝時,婉容也被川島芳子騙去,此後婉容雖然多次出逃卻均告失敗。1934年3月,婉容被冊封為偽滿洲國皇后。後來,婉容不僅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惡習,而且先後與溥儀的兩名隨侍李體育、祁繼忠通姦而懷孕。溥儀得知之後惱羞成怒,將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扔進了鍋爐。孩子的死亡,導致婉容在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幾乎變成一個瘋子,不僅不怎麼梳洗打扮,甚至喜怒無常,以吸食鴉片度日。婉容就此被關在了屋子裡,導致本來就有目疾的婉容,眼睛就此再也見不得光亮,要用扇子遮著從扇子骨的縫隙中看人。1945年,蘇聯攻佔滿洲,婉容被當地游擊隊俘虜,被先後運至通化、長春、永吉、敦化、延吉,最終於1946年6月10日前後(另說8月下旬)死於吉林省延吉的監獄裡。
以上這些女子,雖然貴為皇后,但結局卻一個比一個慘。那麼,除了以上十五位,大家還知道哪些結局悲慘的皇后呢?
-
8 # 追歷史的公子
以曹魏政權為例,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共有五位皇后,而不得善終的卻有三人之多,具體如下:
第一位:文昭甄皇后--被曹丕賜死
文昭甄皇后,即魏明帝曹叡的親生母親甄夫人,又稱甄宓、甄洛。需要指出的是,曹丕在位時,並沒有冊封甄氏為皇后,她的皇后稱號是由曹叡繼位後追封的。
文昭甄皇后出生於漢靈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原是袁熙之妻,後被曹丕所納。她與曹丕一共孕育了一子一女,即魏明帝曹叡和東鄉公主。
曹丕稱帝后,對甄氏的寵幸越來越少,因此甄氏素有怨言。曹丕聽說後,便將甄氏賜死,此年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故而,甄氏死時,年僅40歲,未得善終。
魏明帝繼位後,追諡甄氏為文昭皇后,並將她改葬在朝陽陵。
第二位:文德郭皇后--被曹叡逼死
按嚴格意義上說,文德郭皇后是魏國第一位真正的皇后,也是曹丕唯一親自冊立的皇后。
文德郭皇后,又稱郭女王,生於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比曹丕大3歲。因郭皇后生性聰慧,又幫助曹丕成為魏國世子,故而深得曹丕寵愛。
甄氏死後近一年,郭氏便被立為皇后,並收養甄氏之子曹叡。然而,由於甄氏之死與郭皇后有著密切的關係,故而曹叡繼位後,便頗為忌恨她。
關於郭皇后之死,《漢晉春秋》有著如下記載:“初,甄后之誅,由郭後之寵,及殯,令被髮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後,使養明帝。帝知之,心常懷忿,數泣問甄后死狀。郭後曰:"先帝自殺,何以責問我?且汝為人子,可追讎死父,為前母枉殺後母邪?"明帝怒,遂逼殺之,敕殯者使如甄后故事。”
由此可見,曹丕心愛的郭皇后,最終是被後來繼位的曹叡所逼死。故而,文德郭皇后,也並未善終,死於青龍三年(公元235年),享年51歲。
第三位:明悼毛皇后--被曹叡賜死
明悼毛皇后,是魏明帝曹叡的第一任皇后。太和元年(公元227年),繼位不久的魏明帝曹叡,便正式冊封她為皇后。
與其父曹丕相似的是,曹叡也是一個喜新厭舊之人。隨著時間的流逝,曹叡對毛皇后的寵愛日益減少。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魏明帝曹叡在皇宮後園遊樂,故意不召毛皇后一起。毛皇后知道後,便質問挖苦曹叡。而這一舉動的結果,便是被曹叡賜死,史稱曹叡“賜後死,然猶加諡,葬愍陵。”
至此,做了十年皇后之位的毛氏,最終也未得善終。
因此,以曹魏政權的皇后下場為個例,足以反映出古代社會皇后的悲慘處境。事實上,皇后的不得善終。恰恰印證了“只聽新人笑,不聽舊人哭”的真諦。
-
9 # 肥肥大狗熊
長孫皇后,生有7個子女,一路順風順水,從被趕出門的8歲妹子到13歲嫁入李家,經歷隋末唐立,成為秦國夫人,再成秦王妃,再經歷玄武門事變,成為太子妃,最後成為皇后。又受李世民愛重,願意將朝堂賞罰之事與皇后討論。子女都受李世民喜愛。三十多歲又當了奶奶,抱了孫子。寫詩《春遊曲》歡快又得意滿足。又受大臣尊敬,生病時大臣們請奏皇帝大赦天下。去世後,太宗皇帝給雙諡榮譽“文德”,並親自撫養其幼子李治和幼女晉陽公主。因為皇后能進諫皇帝,保護忠臣,抑制外戚,對當時朝廷政治貢獻,被後世稱讚為賢后
-
10 # 隨豫而安2020
在古代,皇后是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她貴為一國之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和皇上一起接受天下臣民的敬仰,當上皇后似乎也就擁有了幸福美好的人生,但其實歷史上不得善終的皇后有很多,她們或者被廢或者被殺,下場悽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王朝的覆滅。傾巢之下焉有完卵,皇后做為封建帝國的核心人物一旦她所處的國家滅亡,也許亡國的責任並不在她們,但是亡國後的苦果卻一定是她們先去品嚐,她們大多面臨的都是受欺辱,或者受辱不過自殺的命運。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後在南唐滅亡以後,隨著李煜來到北宋,先是被宋太宗趙光義霸佔,後又在李煜被毒死後自盡。宋欽宗的皇后朱皇后在被迫進行牽羊禮之後,不堪受辱,先是上吊,被救下後又投水自盡。
第二,與皇帝的關係。古代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皇后再尊貴,也是皇帝的臣子,妻子還是要看皇帝的臉色說話的,如果碰上個乾剛獨斷且薄倖寡情的皇帝,那他的皇后就悲劇了。明朝嘉靖帝的三個皇后就是如此,有的被嚇死有的被燒死。另一方面皇后不僅僅是皇帝的妻子,更是天下之母,有著政治意義,所以對於皇帝來說冊立皇后有可能是特殊時期特定環境下的產物,更多的是基於政治利益的考量,並沒有太深厚的感情基礎,而一旦那種政治利益不存在,這個皇后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起來。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能當上皇后就是因為她的母親長公主劉嫖擁立劉徹稱帝有功,但是後來在她堅強的後盾太皇太后病逝以後,她的價值就沒有了 ,再加上自身性格以及無子的原因導致被廢,在長門宮中抑鬱而終。
第三,對後位的覬覦。皇后的位置尊貴無比,自然有無數的人無數的勢力想取而代之所以才有了層出不窮的宮鬥故事,成王敗寇,輸了的人下場自然無比悽慘。西漢宣帝劉詢的第一位皇后許平君就是因為被他第二位皇后霍成君的母親覺得她佔了自己女兒的皇后位置,而在她生產的時候買通女醫下毒將她害死。唐高宗的第一位皇后也是在與武則天的鬥爭中失敗,而被砍去手腳,裝進酒罈子裡的,她也因此成為死狀最慘的皇后。
回覆列表
在古代,皇后貴為一國之母,她們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可以說皇后是極其高貴的,她們受人尊敬,並且得到皇上和妃嬪的喜愛。其實歷史上有好幾位皇后,雖貴為一國之母,但是下場卻非常的慘,可以說的不得善終吧!你們知道這幾位皇后是誰嗎?
第一位:毛皇后。毛皇后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妻。說到苻登大家應該有所瞭解了,苻登是淝稅之戰中苻堅的後輩。毛皇后死江門之女,是一個非常貌美,並且能文能武的人。毛皇后是一名勇將,尤其擅長的就是騎射。毛皇后嫁給苻登之後就被封為皇后。苻登是一個有勇少謀的帝王,在得勝後,他就放鬆了警惕,以至於之後大界營被姚軍偷襲,毛皇后那裡的兵非常少,雖然她率領將士們極力反抗,但是始終沒有辦法戰勝數量龐大的姚軍,沒辦法,毛皇后被重重包圍,她拼命抵抗卻寡不敵眾,於是被姚軍作為戰利品生擒回營。當時毛皇后受盡了士兵們的侮辱和嘲笑。她是一個有著出眾美貌的女人,當時姚萇竟然還想納她為妃,但是毛皇后拼命抵抗,她寧死不屈,沒有辦法,她被推出帳外斬首示眾,當時她才21歲。可以說毛皇后是一位非常貞潔的女人,但是最終結局很慘。
第二位:晉武帝皇后楊芷。楊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她有著非常強大的背景,楊芷是東漢末年東萊太守、蓩亭侯楊眾曾孫女 ,西晉太傅楊駿與嫡妻龐氏之女,武元皇后楊豔堂妹。當年武元皇后併為,她害怕得寵的胡貴嬪為後對後宮不利,於是苦苦哀求晉武帝立楊芷為皇后。楊芷是一位長相俏麗的美人,並且十分溫柔,於是深得晉武帝的寵愛。晉武帝駕崩後,楊芷被封為皇太后,當時楊芷的父親楊俊卻遭遇了沒定只愛,楊芷也被貶為庶人。後來的楊芷經過種種慘淡經歷後,被押送回金墉城,楊芷被禁食,整整八天沒有進食,活活的被餓死了,可以遭遇是非常的慘了。
第三位:衛子夫。大家應該都知道衛子夫衛皇后,衛皇后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在做皇后時她非常盡職,是一位賢后。她恭謹克己,盡心盡力地處理宮中大大小小的事物,幫助漢武帝減輕負擔,不讓他為瑣事煩惱。但是衛皇后的結局是非常悲慘的,當時她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可以說一位賢后結局非常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