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鵬城晚絮

    這是一個主觀意識,父母都是從孩子階段過來的,當我們成為父母,面對社會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環境壓力確實很大,回頭看的時候,都想回到小時候、認為那時候無憂無慮真的很好!

    所以潛意識裡,就會有這樣的思想。

    希望做父母的,都能換位思考,孩子的壓力相對大人來說確實很小,無非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很小,有的父母天天教孩子1+1=2的問題,經常發飆,這其實很不應該,1+1是1年級的問題、你去和他糾正教育批評沒有任何意義,一年級的問題你都不用搭理他,到3年級都自然懂了。要注意對孩子的心理疏導,把握大的方向就行,別給孩子太多壓力!

  • 2 # 動之於曉

    怎麼呢,真正為孩子著想的,事事都想給孩子添麻煩,覺得會給孩子造成困擾,覺得孩子壓力大,還想為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3 # 沙丁魚sld

    不會。

    要看家庭吧,那時候我讀書,

    我爸總怕我們自殺,怕壓力太大,

    所以從不會過多逼迫我們讀書。

  • 4 # 榴蓮7441

    孩子的學習也有壓力,成績是最好的象徵,在班級好的成績也覺得挺有面子的,有些孩子考得不夠理想,也怕家長的批評,孩子心裡還是緊張的。雖然沒表落出來,以沉默來表達,心裡也在思考著,這是內向的孩子一般就這樣。活潑開朗的孩子馬上說下次一定要努力,做父母的要多多鼓勵,才能讓孩子減少壓力,在學習上更好的發揮。特別還沒上學的孩子,思想上還沒有發育成熟,碰到家長吵架和說孩子不好,馬上表落在臉上,不高興的樣子,所以父母也要當心,不能讓孩子有壓力,要孩子更好的成長,應該回避不好的現像。

  • 5 # 風語2016753316060

    我認為不是的。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有來自不同階段的壓力,孩子也不例外。比如說:孩子考試沒考好,擔心家長、老師批評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壓力?肯定是!所有讓孩子產生憂慮、恐懼甚至不開心,都是壓力的一種反應,所以孩子一定是有壓力的,只不過他們所感受的壓力與父母所感受的壓力不一樣而已。父母不能以自己所感受的壓力來衡量孩子,這肯定是不對,這根本就不在一個道上。

  • 6 # 冉姐愛生活

    孩子從小就會有壓力,只是做父母的自我覺察不到而已。

    “媽媽,你好煩啊”,妞妞吃飯比較慢,每次吃飯的時候媽媽總會在一邊說她,妞妞每次都很反感。剛上幼兒園時,妞妞因為吃飯慢老被老師批評,妞妞為此曾抗拒去幼兒園,她說不喜歡總說她吃飯慢、老給她餵飯的生活老師。後來,只要誰在她面前提到吃飯,妞妞就會飛快地跑開,大喊著“我不聽我不聽。”妞妞媽這才意識到,吃飯這件小事竟然給孩子帶來了那麼大的心理壓力。 事實上,除了吃飯,對孩子而言,很多生活瑣事都對他們有著深刻的影響。南韓教育心理專家吳恩瑛博士在《孩子的壓力》一書中列舉了孩子在成長中可能面臨的諸多壓力,如孩子剛入園時面臨的分離焦慮,被同齡人欺負,考試成績不好,父母之間吵架等,但更多是容易被家長忽視的日常瑣事,比如吃飯、睡覺、起床、閱讀、甚至遊戲、動畫片等。

    孩子的壓力比成年人大

    “我們常看到年幼的孩子哭鬧、打人咬人、滿地打滾,其實這都可能是在巨大壓力下的極端反應”,與成年人相比,孩子要承受更多更大的壓力,因為孩子還不具備表達情緒情感、尋求幫助、給予慰藉的能力,他們不清楚該如何表達情緒、緩解壓力。而且父母對孩子漠不關心或過分關注都會有可能給孩子造成壓力,而很多時候,那些給孩子施加壓力的父母本身就不能很好地應對壓力。 無論成年人還是孩子,壓力無法迴避,要讓大人和孩子都得學會面對壓力,理性地表達情緒,唯有尊重孩子的尊嚴、價值,信任孩子內在的自我成長動力和能力,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直面壓力的勇氣和智慧。

    父母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有多少父母以“控制”為愛,不斷減少孩子的選擇,削弱孩子的力量,增加孩子的壓力。孩子壓力最大的來源其實是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怕被父母遺棄。因為孩子常常感受到父母愛的其實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表現;不是現實中的他,而是期待中的他。 父母要做好榜樣。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面對和管理自己的壓力,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都是給孩子的示範。 父母要用心去學習孩子生長髮育規律方面的共性知識,用心觀察孩子天賦秉性方面的個性差異。我們常抱怨孩子無理取鬧,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不夠用心或沒有能力去解讀並及時迴應孩子真實的需求。 孩子因受自身年齡、生活經驗、認知和思維能力等的限制,管理壓力的能力還非常有限。因此,父母不僅要做好榜樣,還要透過演示、遊戲、繪本、故事等形式,逐步教會孩子識別各種壓力,理性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方式,比如讓孩子想哭就哭會兒吧,用塗鴉的方式畫出心中的不滿,甚至摔打枕頭釋放體能等。

  • 7 # 子步京涵

    首先我並不認為,孩子毫無壓力。

    儘管我的小孩子現在還很小,但是我仍然覺得他們的壓力很大,他們和我們小時候的童年不一樣,我們小時候都是無憂無慮的,同年都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社會環境也相對比較安全,我們前家家戶戶每天都用鎖門,從村頭玩到村尾,從山坡上玩到小溪邊,再到小河旁邊。都是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耍,現在的小孩就有很多的安全隱患,出去都是要大人陪同,玩伴也很少,只能是在家玩手機,看電視。

    其次,他們的學習壓力也是很大。

    隨著社會就進步,知識也在不停的提升,他們的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光應付作量,晚上做作業都做得很晚,白天要上一天的課,也是沒有什麼玩耍的時間。週末的功課也不少,有的孩子還要上其它的輔導班,所以孩子的壓力一點也不少。

    再次,孩子的心理承受壓力也大。

    社會發展速度快,家長承受的壓力也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學這個學學那個,學不好還要捱罵。父母還經常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攀比,總是覺得自家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孩子無形當中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感覺永遠也達不到父母的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做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