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渠丘文客
-
2 # 寵妻king
凡事有個過程,當豬肉漲到30多元的時候,我開始養豬,等我豬養肥了,可以宰殺的時候,豬肉跌到20元了,我是不是也很鬱悶
-
3 # BY明華
受到豬瘟疫情影響,不少農村散養戶不敢輕易復欄、補欄,是導致全國生豬供應缺口逐漸增大,豬肉價格由去年6月份10元左右漲至現在30元以上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豬瘟疫情影全國各地大型養豬場,農村散養生豬大量撲殺,無公害處理,使豬肉漲到30多塊,有些地區40塊,讓很多平民百姓吃不起豬肉。疫情不穩定,小豬價格一路居高不下,十來斤豬苗賣到二千塊錢一頭,豬種也緊張,基本一鎮都沒多少,買回來又怕再遭到疫情影響死掉,讓散養戶不趕養,再說大型養殖戶因疫情也受到元傷,有的幾年賺的虧很一乾二淨,也沒那麼多資金來大量投資,養豬從豬種到大豬,也要一定的過程,看到疫情穩定了,很多農村看到一頭大豬扣去所有的投資也賺到四千塊一頭,今年的三四月份就大量養殖了,到十一月生豬多了,
再加上國家的調控,今年11月份,很多地方豬肉降到18塊左右一斤,生豬起來多了,就是豬肉跌到二十塊才養豬多的原因。
-
4 # 大叔小桃桃
豬肉價挌漲到30多元養豬的人很少,一是由於豬肉上漲時,其對應關聯到仔豬,飼料等都跟隨上漲,養豬的成本上升,原先計劃養豬的本錢也不夠了,就暫時不養。二是豬肉上漲到30多,擔心價挌跌下來,養豬就得不償失了。
最近跌到20多養豬人多起來,這也好理解,一是豬肉價格下跌了,那麼仔豬,飼料價格也跟著下跌,養豬的本線就不需要那麼多了。二是人們認為肉價跌下來,還會上去的,搶在較低位飼養,將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
5 # 沙塵暴5478
物以稀戶人貴,當養豬人少的可憐的時候,豬肉價挌突飛猛進的上漲,當豬肉震盪下跌時,養豬人又多了,養豬行業總是這樣,如此迴圈並形成了養豬週期。
哪麼,為什麼豬肉價格漲到30元/斤時,養豬的人很少呢?
養豬週期較長。這是因為養成一頭300多斤左右的商品豬得6~7個月,須200天左右。養豬從小到大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特別不容易。因此,養豬週期比較長。
養豬戶往往對養豬週期預判不準,以誤最佳上豬時機。養豬一般每3年左右經歷一次養豬週期,養豬週期走勢一般為:一年漲、一年平、一年趺。當豬價跌進低谷時,豬價什麼時候抬頭,養豬人判斷不準,不敢上豬害怕賠。往往錯過最佳上豬時間。
生豬進入低谷,導致養豬戶賠錢而洗手不幹了。2018冬,生豬走進低谷,豬價達到3~4元一斤,豬肉達到7~8元一斤。養豬戶大賠,傷了元氣,很多人傷心轉行不養豬了。
哪什為什麼豬肉趺到20元了,養豬的人反倒多了它?
國家大力扶持、優惠養豬業。儘快把肉價居高不下控制下來。國家為了把生豬價格降下來,從19年開始陸續出臺扶持、優惠政策,中央對各省市下達了發展養豬目標。目前看,名地生豬產能發展迅猛,達到預期目地。
受養豬暴利刺激,養豬者蜂擁而上。生豬價格創歷史新高,高暴利促使養豬大企份紛投資養豬業,大、中、小戶齊頭並進,蜂擁而上導致生豬價格持續下跌。
養豬人高點上豬,但養成賣豬,豬價已賤了。當豬價高的離譜時,很多人在生豬高價時養豬,在經過200天左右,把豬養成時,生豬價格正經回落了,養豬風險加大了。
總的來說,目前全國生豬發展已達到常年的85%以上。今年舂節前,豬肉價格達到35元/斤左右。2021年下半年豬肉價格達到正常水平,人們可以大吃肉了。
-
6 # 曾逐東風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30多元的時候,沒豬可養,20元的時候,種豬得到了部分恢復。
非洲豬瘟氾濫的時候,磚家配合養殖集團的利益,祭出了全面撲殺散養牲豬的謬論,弄得廣大農村百里無活豬,只有極少數農民,因為居住在極偏僻的山地裡,瞞著政府,把豬藏到了更偏僻的山谷中,才得以留存下來,可這點豬中很少有種豬和母豬,也無法進行再繁殖。等豬瘟過去之後,老百姓想養豬,也買到仔豬,即使某個別地方有幾隻仔豬出售,它比老婆都貴,農民既買不起,也不敢冒風險買回來養。
經過了一年多高價豬肉之後,甘冒風險的人開始復養了,種豬和生仔母豬也逐漸得到了恢復了,農民又開始可能買得豬仔了,就開始養豬了,肉價就自然開始下降了。
回覆列表
我以為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兩個:
1.養豬人不懂市場規律,盲目跟風
要想養豬賺錢,就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去引領市場,而不是跟在市場後面跑。我們知道前段時間,豬肉的價格特別高,養豬也成為了非常賺錢的行業。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跟風去養,市場一下子就趨於飽和狀態,這時如果你也跟風,等到出欄後,價格就很難保證會那麼高!
2.政府的宏觀協調不利,沒有做好引導
我們說,地方政府完全能夠從宏觀上了解生豬養殖情況,也有調控其供與求平衡關係的能力,所以,如果很多人盲目跟風養豬,政府就可以動用宏觀調控槓桿進行干預和引導,避免出現市場供求失衡而讓養殖戶受損現象的發生。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