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小芷

    這得看事情的輕重程度以及類別,畢竟情況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嘛!下面我舉個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

    在我讀高中的時候,家裡比較窮,也沒啥錢,所以平時看許多人都不順眼,感覺他們會歧視自己,特別是有錢了。(其實就是自己多想啦!)

    有一次我去食堂打菜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別人的菜盤子,當時我第一反應就是賠錢。可那個人看了看我盤子裡的菜,又瞅了瞅我的穿著後說:算了算了,你賠得起嗎!說完就離開了。

    我聽完這句話後特別氣憤,整個人像被火燒一樣,拳頭緊握,恨不得衝過去把他打死,因為他侵犯了我敏感脆弱的自尊心,不可原諒,但最後我還是沒有動手,只是鬱悶了一天,想著再遇見後怎麼弄死他。

    但隨著自己的見識和成長,我突然放下了當初“殺人”的執念,甚至感覺自己很可笑。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只是因為自己的心胸太小了。而如果你問我有沒有原諒這個人?我只能說,我早忘了。

    但如果有個人故意害了你的親人,甚至把他置於死地了,那是難以原諒的,畢竟我們不可能理解他們的心情,那種失去至親之痛,任誰也無法原諒。

    所以看待這個問題還得從問題本身去探討,答案總是隨著實際情況的改變而改變。

  • 2 # 寧靜致遠情感

    不會原諒但會隨著記憶慢慢淡化減少恨意

    “恨”也是分很多種的,有兄弟間互相背叛的恨,有夫妻戀人間不忠的恨,有子女父母間偏心不孝的恨。。。。。。往往恨到極致後是很難被原諒的。

    01感情上的恨更多源於它破壞了生活原本的美好

    初戀是美好的,但也是傷人的。我曾經就在大學時遇到果這麼一個男生,現在想起心裡仍覺得他挺渣的

    剛上大學,一個人在另外一個城市上學,身邊也沒有熟悉的人,對於不經常出門的我來說,還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孤單、想家。大概過了一個學期,班裡有個男生追我,中間各種獻殷勤,對於沒有任何戀愛經驗的我來說,完全招架不住。沒過多久就確定了戀愛關係。後來我們一起看電影、一起去圖書館看書、一起壓操場。。。。對於他,我是完全信任的,也越來越依賴,曾一度以為這就是一輩子吧。

    第二年生日那天,白天他沒有來找我,我以為他是在給我準備驚喜,但是等到晚上不但沒有驚喜連一條祝福都沒有。我想:大概是他最近要考試了,忙忘了吧!

    次日一早,我下樓買早飯,看到了很狗血的一幕,他竟然和另外一個女生牽著手走在前面。我想不通,前兩天還互相說晚安的戀人怎麼就牽了別人的手。我很想衝過去問一下為什麼?更想打死這個劈腿的人,但是我好像什麼都做不了,也說不出話,也不知怎麼的就回了宿舍,而後給他發了微信“我們分手吧”。

    02曾經滄海難為水

    中間他來解釋過:“我們在一起太無聊,不得不找其她人,並且希望我可以原諒他”,一個女生的全部感情對於他來說只是“無聊”,回憶曾經的種種,也都只是我一個人的美好罷了!我願意分手,但不能原諒。分手因為我覺得他不值得,但是欺騙是實實在在的,是我不能接受的。

    雖然我現在已經有了另外的感情,對於他也是曾經的年少時,那段感情也只是回憶,驚不起現在的一絲波瀾,更多時候也都想不起,可能會忘記但不可能原諒,或者這也是大多數戀人分手後做不成朋友的原因吧。

  • 3 # 癟癟愛癟癟

    放下怨恨,擁抱自己

    人之所以有怨恨、源於放下不過去。

    從心理學來說每個人的心裡對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都萌生過報復的想法。有時候又勸自己原諒他們卻又做不到。於是學會了跟自己說,我不恨他們,他們也別靠近我。因為恨的存在又難以說服自我。

    所以我們心裡只好揹著疼痛的傷繼續前行。有時候累了也想放一放,但就是心裡不甘心以至於放不下。因為那麼多人無情的傷害了我們。對於生活而言,也總是不經意被傷害,如被陌生人、被朋友、甚至被最信任的人欺騙。回頭想想自己常常是受害者。只好自我安慰自己去原諒對方,但是依然做不到。於是帶著傷繼續前行,一走就五年,十年,二十年……

    時間長了,自己也就慢慢的認為任何人都值得被寬恕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寬恕對方。這需要充盈足夠的愛、很多的心理能量才可以做的。後來慢慢的想開了,無論我們怎麼恨,都難以改變。即使報復,也無法挽回局面。那我們留著恨,有什麼用呢,除了傷害了自己外,別無它用。

    恨是什麼?我們應該去了解恨。

    從心理學來說恨源於本來自己可能獲得的某些機會或財富等,因某種外力的作用無力挽回時,內心產生的落差讓人們產生怨恨的心理體驗。但是在怨恨情緒的作用下,常常會認為自己是純潔的、正義的,並且毫無節制地宣洩對怨恨物件的憤怒,以表達要改變地位的強烈慾望。而恨更多是因愛而生,恨更多表現為還想得到。但潛意識發現已經不可能在得到了。但是我們意識還想要。意識與潛意識的衝突萌生恨,而恨的深處有著想要得到的渴望。只是我的意識知道得不到了,所以展現出恨來保護自己,這樣可以欺騙自己還可以得到。我們不願意放下恨,更多是欺騙自己還可以得到一種心裡的安慰。還有人喜歡幻想可以回到過去一切重來。如心裡放下恨,也就意味著再也得不到了,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很多人不願意放下。

    當我用心凝望恨深處的陰影,發現恨又帶著一股無力哀傷。而恨的陰影將一切個人不願承認的東西都加以人格化,也往往將它直接或間接地強加在個人身上。以至於有的人一輩子真的都無法放不。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再也回不去了,傷害已經發生,再也無法改變。這是很無力的事實。既然我們已經錯過了那段時間,也知道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為何不學會擁抱擁有的現在呢,

    當想通這一切,於是內心嘗試著放下恨。不是因為我想要原諒你,也不是你值得被我原諒,而是我想放過我自己、學會愛惜自己。而恨只會讓我受傷,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在自己心裡留下一個結,一永遠解不開的結,痛苦只會是自己。

    心理學發現恨是一種感受,也是一種情緒。當這種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在體內,就像一些病毒,不停的傷害著自己。而恨只會讓我揹負著過去不放,還時不時的跳出來折磨一下自己,也讓自己活在過去,無法專心於現在。長期以往只會讓自己負擔更重而已。

    我相信有些人也想輕鬆,也想全身心活在當下,用心迎接美好的未來。讓自己不再受傷,不再被傷害。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既然我們決定不了你傷害我。但是我可以決定不再用往事傷害自己。我可以決定成為我自己,我無需再害怕,因為我已成長。我可以選擇輕鬆,或許還摻雜一些哀傷,但我還會微笑面對。不是寬恕的傷害過你的人,而是寬恕我自己。

    如果此時你還問我,怎樣才能放下對過去某人某事的恨,我會大聲告訴你,去過得更好生活的吧!讓成功治癒我們。

  • 4 # 使用者76299648019

    傷害得不共戴天了咋會想原諒他,但不會用他的方式去傷害他,不然就變成自己恨的人了,永遠不原諒為人的自尊與人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而痛哭流涕嗎?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