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玫瑰與暖風

    我想把手機交給我的三腳架,然後和父母一起展現生活的點滴,不用迎合拍攝而刻意為之,拍父母真實的生活,哪怕是父母拌嘴,亦或是父母對我的批評,讓歲月慢下來,記錄我們的促膝長談。不用多麼華麗的鏡頭,哪怕是母親撿起飯桌上的一粒米,父親午飯後,躺在Sunny照進來的陽臺小憩,還有母親充滿愛意的在我頭上輕輕的那一推,進入的每一個鏡頭都是最真摯的情感。拍攝的就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每一個鏡頭都是最真實的歲月的痕跡。

    用鏡頭記錄父母這本身就是一件偉大的事情,說明你懂的珍惜,看一看生活中被遺忘的部分,到底有多真。真希望不是"如果"拿起手機,而是“一定”要拿起手機去記錄父母。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你當時影片記錄下來的父母鏡頭有多麼的寶貴。

  • 2 # 小小唐生活

    如果讓我拿起手機快門和父母一起拍一段有意義的影片,我會這樣拍!

    我應該不會太過於劇情化的去拍這個影片,我更想去拍一些我和父母在一起勞動的影片.

    因為我家在農村嘛,希望現在拍的影片,以後能夠做一些記念吧!

    當很久很久以後,不用去用回憶的方式,能有一個清晰的影片是最好不過的!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 3 # 愛嘮叨的宋阿姨

    我的家庭因為姊妹很多,父母壓力很大,家庭氛圍不是很融洽,但是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都是為了我們。世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疼愛你,除了那個生你養你的人。讓我來拍一段錄影,我想記錄我們的日常相處模式,以及找出父母年輕時的照片和他們現在的容顏作對比。50多歲的年紀硬是變成60多歲,我們看在眼中疼在心中,希望他們慢慢變老,即使壓力很大,也要照顧好身體等我們完全長大。之所以想記錄,那是以後我們看到這一幕,依舊曆歷在目。父母之於孩子,很偉大。

  • 4 # 糖糖數學

    支起三腳架,我們一起到田野踏春,爸爸釣魚,媽媽和我挖薺菜,然後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穫,和歡聲笑語回到家裡。我摘薺菜,剁陷,和麵,包餃子,爸爸媽媽休息看電視,等著吃餃子......和父母擁有此刻,多好。

  • 5 # 全能奶爸的學習之旅

    和父母一起拍有意義的錄影,我會記錄下平凡的日常。

    第二,如果和父母一起拍攝,我會選擇一大家人比較齊全的時候,進行日常記錄。我們一起吃飯,一起聊天。幫父親洗腳什麼的這個我做過,如果刻意記錄給父親洗腳他可能會不配合。但是記錄父親給他的朋友滔滔不絕講述故事,應該也比較有意思。

    第三,和父母一起拍一段有意義的錄影,我想陪著他們一起去旅遊,去美麗的大草原,看藍天白雲,看牛羊成群。

    最後,其實我覺得和父母相處在一起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平時有機會我經常把生活隨時記錄下來。因為將來每個鏡頭都會讓我記憶猶新……

  • 6 # 丫希嘻

    丫嘻來了

    明知歲月無情,卻仍希望回到小時候開始拍起,就拍最平凡的生活吧,希望小的時候就能懂得去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一點一滴,現在回想起來,好像跟父母待在一起最多的時候就是自己被抱在懷裡的時候,從那之後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陪伴父母的時間逐漸減少,然後工作後估計會越來越少。

    其實拍什麼不重要,一起拍的人最重要。它不需要多麼特別的鏡頭,也不需要什麼華麗語言的修飾,只要一起拍的是父母便好,好好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一點一滴,只要有他們在,無論再平凡的鏡頭,對你而言都是非常有意義,非常珍貴的。

    所以如果拿起手機,無論怎麼拍都會是有意義的,只要主演是父母與你。

    我們微笑著說我們停留在時光的原處其實早已被洪流無聲地捲走。願我們都能懂得珍惜時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 7 # 遠方yhf

    母親七十多歲了,背有些駝,走路蹣跚。父親走後,他在我和弟弟身後,每天看著我們步履匆匆、忙忙碌碌……有一天,回望她孤單的身影,不捨且遲滯的目光,心裡突然一酸:我想牽起她的手走出小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去年三月,我終於帶著她一路向南。在西湖、西溪、烏鎮……那個愛笑愛唱愛文藝的母親終於回來了,彷彿回到生命的春天。我用鏡頭記錄下旅途的點點滴滴,以期把愛和詩意融入她的晚年。

    若說我有些文藝細胞,那是因為母親。兒時吃飯,看到母親的粥碗旁擺了一本書,一邊喝一邊看,漸漸神凝氣屏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於是搖搖擺擺跑開,抱了母親的一本書,擺在自己的粥碗兒旁。瞄一瞄母親看書的樣子,喝一口,舔一舔食指翻一頁。

    良久,母親終於回過神兒來,想起我的存在。見我安坐旁邊,竟然也翻起書,是她床頭的《紅樓夢》,只是書放倒了。她噗嗤一樂,兩顆虎牙白亮亮地附在唇邊。那時的她身材豐盈,齊耳短髮,劉海兒蓋著眉毛,戴一幅高度近視鏡。那時父親還在邯鄲工作,我和母親暫姥姥家裡。

    記憶最深的是她帶我和弟弟看電影。小城有所大禮堂,白天開會,晚上放電影。舞臺上扯著一幅方方的雪白的熒幕,下面擺著一排排木頭板凳 ,牆壁上有好多凸起,窗簾是綠色絨布。

    母親愛笑,脆得像風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城十字路口矗立著一座毛主席塑像,坐北向南高高擎起一隻手臂。母親站在雕像的石階上,揮舞“紅寶書”領誦語錄,高亢洪亮的嗓音張揚著那個年代的激情,洋溢著無所畏懼的青春。

    後來,她幸運地成為小城廣播站的播音員。老照片裡的她和一排同學擠在一起,十七八歲,頭戴軍帽,兩腮暈紅,扎著兩隻短短的小刷子,腰裡繫著皮帶,紅紅的袖章像跳動的火苗。後來,母親因為姥爺“右派”問題跌入人生的低谷。最懊惱的莫過於離開心愛的話筒,到一所鄉村小學教書。我第一次學唱歌就是在那個小村兒。

    我記不得那個小村兒的名字了,只記得滏陽河流經這個小村時來了大轉彎兒,像劃了一個U字,村裡的人家在河灣裡一簇簇安臥。

    村口灰濛濛的樹稍斜斜地映襯著幾間青磚老屋,原是寺廟,現做了教室。窗欞和牆壁咧著不規則的縫隙,北風呼兒呼兒地哧溜進來。屋前一片開闊的疙疙瘩瘩的黃土地,在冬陽的刺射下泛著冷白的光,這就是操場了。

    操場除了孩子們踢毽子、跳繩,還用來升國旗、集體唱歌。大家搬著板凳,排好方隊,依次坐在操場上。母親起個頭,領唱一句:學習雷鋒好榜樣……揮手打著拍子,藍色的卡其布的外罩下面是紅花兒棉襖。同學扯著喉嚨齊聲跟著喊:“學—習—雷—鋒—好—榜—樣……”聲音響徹操場。

    我在教室的窗後吸著鼻涕,新奇地看著這一切。終於,操場的隊伍解散,母親搓著凍紅的手,帶著一身寒氣回來了。我綴在她脖子上,纏著她教我唱。她先擦一擦我的鼻涕,理理我散亂的辮子,才開始哼唱。

    記得放了寒假,學校空蕩蕩的,只有母親值班。年三十兒的夜晚,外面的炮竹時時炸響。母親往磚爐裡扔了幾個大煤塊兒,通紅的火苗冒出來,水壺咕嘟咕嘟地靠在煙囪邊兒滋滋冒著熱氣。母親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黑匣子,那就是收音機了,那個年代娛樂時尚。旋開按鈕,裡面沙沙一陣響,然後傳出《紅燈記》的唱腔。

    母親哼唱:“我家的表叔……”我一邊看著母親唱,一邊跟著唱,錯的時候母親快速地重複一下,給我提示,我趕緊滑到母親的節奏裡,聲音和她契合在一起。

    我們的歌聲飄出窗外,不知何時落雪了,天地靜白。簇簇人家星星點點地掛起了紅燈籠,叢叢榆樹、棗樹灰白的枝梢淡墨一般籠罩在小村的上空。滏陽河也像一條飄帶在雪中輕輕攬著小村睡著了。

    後來,因為姥爺病重,母親終於調回小城。週末又可以去看電影了。一毛錢一張票,後來一毛五,寬銀幕的兩毛。一張票我們仨,這是我們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裡最快樂的事了。

    看完電影,母親背上趴著弟弟,牽著我往回走。我說我也要母親抱。她就哼唱電影裡的歌曲,我興奮地忘記了睏倦,也不怕黑暗,一邊走,一邊大聲唱。

    母親在艱難的歲月裡,盡力給了我和弟弟一個充滿愛和詩意的童年。所以,才使我雖已人到中年,仍能從那段時光裡得到心靈的滋養;能在喧鬧落幕後,從容地在時光裡品味孤獨和詩意。

    所以,今天我要把她曾給我的愛和詩意融入她的晚年。我帶她在烏鎮看了這裡的戲臺,這裡的太學,這裡的文化展覽……也許,母親在這風景裡回憶起了往昔的點點滴滴;也許母親被烏鎮水鄉風韻打動,她從內往外散發出一種詩意,微笑著彷佛回到生命的春天。

    最後一幅圖片:一邊是她看展覽時的背影;一邊是一位古裝少女窈窕的身影。最美的年華母親留給了我們,她在我心中的舞臺上是永不落幕的絕代芳華。

  • 8 # 晉採

    敬獻花卉已經成為我與父母相見的時刻了,當我拿起手機,只能拍下我們自己兄弟姐妹們的身影,卻拍不到父母的尊身影視,流淚是發洩自己的感情的最佳方式,願父母之靈萬古長青。

  • 9 # 淡定01

    不需要有意的拍攝,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未來皆是美景。充滿幸福的回憶!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就是遺憾了!

  • 10 # 莫苦求不得

    拍任何東西都好,總比再無機會去拍任何東西

    相聚的時刻遠比拿著影片回憶更值得珍惜,多陪伴多在一起,影片相片回憶,這些其實都是次要的。

    人們往往都在意一些表像,追求一種記錄,太過在意這些,就會偏離最初的目的。

    這些只是情感的載體,過分注意載體的內容,反而會忽略情感。

    因此,只要真情可以寄託,拍日常瑣碎都非常好;如果只是刻意追求形式,那選材再好,沒了感情寄託也會寡淡無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絲瓜的坐瓜管理方法知道多少,請分享一下你的種植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