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森林狼6
-
2 # 一個屁民兼菸民
口徑為460的海軍火炮有兩種實際服役過,第一種是英國的460,第二種是日本的460,題主給出的圖片是日本的460mm口徑的火炮,那麼就是大和級戰列艦主炮。大和級主炮在日本的資料裡面,有效射程在30-40km之間,與之對抗的美國406mm口徑的主炮,有效射程也在30-40km之間,再遠就沒有準頭了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其實決定火炮射程的並不是口徑而是炮管的長度,在強有力的發射藥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推動彈丸向前推進,炮彈透過炮管不斷旋轉加速,只要發射藥的量足夠,理論上來說炮管越長射程越遠。炮彈之所以能飛那麼遠,主要是因為在出炮管之後的動能非常大,而炮彈在空中飛行時受到空氣阻力摩擦和重力的影響,所以炮管越長,炮彈的的炮口動能也就越大,在空中飛行時遇到的阻力消耗也就越慢,所以也就能飛得越遠。
像大和級戰列艦用的460毫米口徑艦炮雖然口徑高達460毫米,但是其炮口初速也只有780m/s而已,但是射程跟炮彈的口徑與重量並沒有太大的關係,火炮的最大射程在於火炮進行45度仰角時發射,不是大和級戰列艦的460毫米口徑艦炮在45度仰角時其最大射程達到了42公里,但是這個射程資料也並不算遠,像二戰時期的280口徑到406毫米口徑的艦炮,在進行45度仰角發射時,其最大射程也能達到40公里左右,只不過大部分都很少將最大仰角設定在45度。
像現在155毫米口徑的自行加榴炮在使用普通的炮彈時最大射程都能達到30多公里,就是因為它的倍徑比較大。德國在二戰時期的800毫米古斯塔夫巨炮,炮管長度雖然也達到了30多米,但是由於口徑比較大其倍徑也比較小,其最大射程也只是到了40多公里。而相比之下,在一戰時期德國的巴黎大炮,其炮管長度已高達36米,口徑較小就顯得倍徑非常大,火炮的炮口初速高達1000m/s以上,其最大射程達到131多公里。
-
4 # 5908龍骨
大口徑火炮,主要是二戰時戰列艦裝備的武器,大部分採用複合管技術,生產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當時掌握的主要都是冶煉跟冶金髮達的國家,俾斯麥,大和,這些超級戰略艦,當時主要採用的也都是光學瞄準系統,能夠準確有效快速的至對手於死地,多發生在15到25公里之間,一般的主炮,在40公里左右的範圍,之所以設定在40公里,主要的原因是要保證炮彈在15到25公里炮彈的動能和穿透力,不是做不到60公里的射程,是沒有用,40公里目標幾乎都打不中,因為炮彈的重量過大,發射時船體會搖擺,根本就沒有射擊精度!大口徑火炮採用分量式裝藥,有效的減少彈藥的使用和配置,就是在現在,火炮發射有平衡系統,也無法支撐這麼大體積的主炮,自動的調整,更何況還有那麼大的重量和慣性,現代都無法克服,何況二戰的時候,所以設計60公里的射程也沒有屁用,如果為了打擊一個目標,不得不降低艦艇的速度,才能去打準30公里以外的目標,那不是坐等的挨別人揍嗎?所以選擇了在40公里左右的這個射程,準確的說,他是低膛壓炮!還可以告訴你,那個瞄準系統在圍杆上,再加上海上的能見度變化非常大,40公里以外的目標去打擊,就像在大霧裡找蚊子,吃飽了撐的。
回覆列表
45公里,這是大和號460mm口徑艦炮發射穿甲彈才有這麼遠的射程。94式460口徑威力是全球第一,其火炮長度(為21.3米),炮身重(為165噸),三聯炮塔重(為1720噸),炮塔加彈藥(為2700噸),460口徑仰角(為+45度至-5度),填彈角度固定(為+3度),炮塔旋轉360度需要3分鐘,半自動裝彈機每分鐘為10發,火炮壽命(為200至250發)。
460口徑的穿甲彈初速(為每秒780米),雖然穿甲彈重量(為1460公斤),其初速相比美帝406、英帝406還要高,單憑穿甲彈全重為1460千克可以傲視群雄,比如德制380初速為每秒820米,但其炮彈只有800公斤,遠遠達不到460的1460公斤。
總結460口徑有幾種射程,如高爆彈為1360公斤,其初速每秒為805米,射程為32公里。還有仰角不同射程就不會相同,460口徑主配四種彈藥,如一、91式被帽穿甲彈(APC),二、1式改進型被帽穿甲彈(APC),三、3式對空彈,四、0式高爆彈(HE),每種彈藥射程都不同,唯一證明是彈藥越重射程就越遠,由其是穿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