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
2 # 叩街問巷
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王派唱腔創始人王盤聲(生於1923年卒於2016年),從小生長於蘇州一戶窮苦農民家庭裡,15歲時在上海拜灘簧藝人陳秀山為師,學習滬劇。後進入滬劇界前輩筱文賓先生組建的文賓劇團,長期在該劇團演出,漸漸成為劇團主要演員之一。1945年之起,他在《白兔記》中飾演劉智遠,在《碧落黃泉》中飾演汪志超,其中“劉智遠敲更”及“志超讀信”等唱腔,聲腔新穎,音色甜潤,情真意切,自成一派,一時風摩上海的大街小巷,王盤聲也更加出名。
其中“志超讀信”一段唱,原本是採取女演員在畫外演唱,玉盤聲在舞臺上表演讀信的形式,但當時劇場擴音裝置比較簡陋,聲音時有時無,時斷時續,嚴重干擾了觀眾看戲的情緒和王盤聲的表演。王盤聲就開始琢磨改變讀信的方式,即由他來讀女主人公的信,去掉“畫外音”。王盤聲當夜就躲在中央大戲院後臺道具間裡,重新改寫這段臺詞,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娓娓道出離別之後的兩地相思和曲折遭遇,並採用較快節奏完成唱段。
第二天演出時,王盤聲一百多句唱詞一氣呵成,唱得感情真摯,蕩氣迴腸,令臺下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唏噓。足見王盤聲已經具有組織自己唱腔,編寫臺詞的功力。《碧落黃泉》也成為王盤聲的代表作,“志超讀信”一段傳唱至今,魅力不衰。
1951年之後文濱劇團改為藝華滬劇團,玉盤聲出任副團長,他積極投入戲曲改革運動,主演了許多現代戲。如在《黃浦怒潮》中扮演林耀華、《金沙江畔》中扮演金明、《三代人》中扮演李玉和。在這些戲的創排中,他重視研究滬劇傳統的各種唱腔特點,又善於吸收兄弟劇種唱腔的長處,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融會貫通,形成了飄逸瀟灑,音清韻美,普域寬廣,剛柔相濟的滬劇“王派”唱腔,併成為後人爭相學習和模拜的物件。當今滬劇界眾多著名男演員都是王盤聲的學生或再傳弟子。
據說生活中的王盤聲是一個“老好人”,心裡除了滬劇,幾乎不裝不下任何東西,終生為滬劇事業在孜孜不倦奮鬥。正是這種對滬劇藝術的痴迷,造就了一位滬劇大家。
值得一提的是王盤聲的姐姐小筱月珍也是一位著名的滬劇演員,唱腔剛勁有力,自成一派,被稱為“剛派”。小筱月珍早於王盤聲來上海學戲。而正是在她的引薦下,玉盤聲拜師學藝才有了門路。有趣的是1980年代初,新藝華滬劇團復排《碧落黃泉》,王盤聲仍演汪志超,小筱月珍卻演汪母,姐弟變“母子”,竟也配合默契,毫無違和感,留下一段藝壇佳話。
回覆列表
王盤聲先生,滬劇宗師、名家、大師、泰斗,有名滬劇表演藝術家、滬劇王派藝術的創始者,著名的小生。他的唱腔舒展悠揚、瀟灑飄逸,他的風格剛柔相濟,傳神真切,他又非常堅持、執著熱愛,絕不懈怠。
2016年9月14日下午2點,王盤聲在上海離世,終年93歲。當天早上就有點反應很慢,基本上沒有反應,出生於1923年,是滬上有名的滬劇表演藝術家,他的代表作有《黃浦怒潮》,《金沙江畔》等,滬劇界向來有“十生九王”的說法,意謂十個滬劇男小生當中有九個是唱王派的,可以看出他對於滬劇影響力極大。有許多的觀眾也都是聽著他的滬劇長大的,王盤聲早在一年多前就因肺部感染而住進了醫院,醫治成功後就一直臥床休息。九月10日,王盤聲的一眾徒弟前來看望他時,老人家的精神還不錯,但就在14日下午,老先生因臟器衰竭停止了呼吸,離世時走得很安詳。
王盤聲,他從15歲開始學戲,活躍在舞臺有幾十多個年頭。1938年,15歲的王盤聲到上海拜著名藝人陳阿東為師,陳阿東又稱陳秀山,施派傳人、申曲名家。並加入了“文月社",當時文月社正在大世界演出,於是他有機會天天出入這南北戲劇匯聚一堂的大型遊樂場,這對於他不僅大開的眼界,而且從多方面得到了豐富的藝術資料。
說起來是很簡單的,在他15歲那年,那時王盤聲一直是在農村的,他出生在蘇州的郊區,比較偏僻,窮苦的鄉村裡,到了一定年齡,從前有個習慣,好像你總要學樁生意吧,將來要在社會上謀生,那時候就考慮到學什麼生意呢,那是要去進工廠,或者進商店,要去學生意也不簡單,一個要有熟悉的人介紹,第二個還要付一筆費用作為押金,但這個條件他都沒有,怎麼辦呢,拿上海來說,他們也是舉目無親的,唯有一個,就是他的同胞姐姐,小筱月珍,他前兩年已經在學唱申曲,在筱文濱、筱月珍組織的班子“文月社",當時“文月社”是在大世界演出,那時就透過他姐姐的關係介紹他在筱文濱班子裡陳阿東老先生,拜他為師,那時開始他也不懂什麼,但是在舊社會講起來,拜師要寫關書,或者寫三年,在三年當中,住是住在老師那邊,幫老師做點事情,吃也吃老師的,但是在三年當中自己所賺的收入全部歸師父收入,他那時拜先生是在“八.一三”的時候,“八.一三”以後,這一年講起來開拓,思想已經開拓,那些舊的習慣已經沒了,拜了先生以後,每天在開場之前他到大世界去,到散場後各歸各回去,基本上是這樣的。
學藝之初的王盤聲並不引人注意,只能跑跑龍套等,於是美好的夢想被埋在心中,他從學藝敲板唱開篇做起,在側幕邊認真觀摩老師們的演出,默默地記和背。他自言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學戲的方法,看戲、專門在劇場裡看戲,想想看了一段時間下來,應該跟跟是會唱的,但是他可能是一個天資比較遲鈍一點,第二個,他也不擅於交際,那時大概隔了兩三個月,他們老師有一次叫王盤聲到他家裡去,他也不知道什麼事,到他們家去,他叫了他的師兄幫他拉胡琴,他們師父就叫王盤聲唱給他聽、彙報給他聽,在三個月當中你到底學到點什麼,那時候他緊張了,因為他不大接觸,看見先生這麼說自己也很緊張的,實際上他也是不會唱,那麼他說你隨便唱什麼,他們講起來,從他們申曲灘簧講起來,開始學總要學一個開篇,因為開篇是基本調、基礎,有引子、起腔`甩腔、長過門`三送等等一些,曲、調都有的,那麼舞臺上演出基本唱腔都是屬於這一個範圍當中,因而開始學的時候總是學開篇,所以先生叫他唱給他聽聽、彙報,《三國》開篇會唱嗎,自己不懂,《三國》開篇我不會,先生逼著他唱,但是他很緊張,他師兄給他一個一個拉,橫也一個過門,豎也一個過門,意思是叫他唱,他急著唱也唱不出來,開口也開不出,他們師父看看要逼他也沒用了,他說這樣好嗎,你不要唱唱詞,哼調子。
他們滬劇當中習慣是“啥”比方“啥”過“啥”了,不是唱詞、唱曲,但是他那時怕難為情,實在他也是老不出,都是屏住了`開不出口,師父看看逼下去也沒用,他就說算了算了,叫他師兄把胡琴架子收掉之後,大家各歸各回去,從此以後他們先生認為他這個小孩不出道,一個是他自己也忙,沒時間來關心,就讓它呆在這個劇場裡,早出晚歸、自己去學,當然學戲有幾種方法,一種可以尋師訪友,但是他因為確實是鄉下出來的小孩,對這些都不懂的,一個怕難為情,交談也不大多的,一直這樣被擱著,但是碰到一件什麼事情呢?
這個裡面有個樂隊,裡面有個老先生,老先生一看見了他,就問這個小孩每天到後臺來,這是誰啊?說這是陳阿東的學生,來學戲的。噢,他說這個小孩是不出道的,不是我看死他,這小孩要出道,至少要到民國八十八年,這個話他是這樣說,但他聽了確實是記在心裡面,實際上也是對他的一個鞭策,王盤聲從跑龍套、配角等到擔任主角的他從未懈怠,他的身邊總是帶著一本小本子,隨時記下對藝術的點滴品味。
在40年時,他藉著一個機會,在春節的時候,人家碼頭上,有一種開年檔,他就打了一聲招呼,就到外面去跑碼頭,實際上也是去鍛鍊鍛鍊,透過碼頭上的舞臺實踐,也可以說是學點本事,所以在這個碼頭上,頭一個碼頭到青浦,青浦到洋涇,洋涇到羅店,跟著這些小劇團出去,這當中對他來說確實有很多好處,講起來是學到一點本事,當時劇團有個老先生叫徐鴻聲,這個老先生很好,他晚上唱戲,白天教他,教了以後,晚上到臺上去唱,這樣逐漸逐漸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至少是說從不熟悉到熟悉,從不懂到懂,開始過了這個階段、竅門,道道。另外一個,他可能自己腦筋也比較笨點,他經常有一本小本子,一直藏在口袋裡,在公交車上坐著有一段時間就可以翻開來看看,想到什麼問題就記在這個小本子上,回到家有空時再好好看看、分析分析,他有一個習慣,去喜歡或是去探索一些問題,他們的老先生以前教戲是這樣的,老先生怎麼講自己就跟著老先生怎麼學,但有時候老先生一句話講錯了,他們也就跟著一塊錯,然而他覺得不應該這樣,他覺得先生教自己的東西自己應該弄懂,包括內容是不是懂,不懂的,如果他自己本人也不懂,唱給觀眾聽,觀眾更是不會懂,首先自己要聽、要懂。
在大概43年以後這劇團又發展了,文濱劇團又發展成兩個劇團,一個是在恩派亞,一個是在大中華,兩個地方,兩個地方需要兩套班子,這是就把他給提上去了,擔任了主要的角色,一直到46年以後,文濱劇團就收縮成一個劇團了,有很多演員,像石筱英、邵濱孫他們就離開這個文濱劇團,他就正式擔任了這個劇團的正場小生,透過演出《劉致遠敲更》(《新李三娘》,原先是叫《白兔記》,《碧落黃泉_讀信》這些戲下來,社會上有點影響的,應該說後來有一點成就的話,那就是時勢造英雄的機會,假定不是如此,也許到後來也不會有這機會,所以在這當中演出一個《劉致遠敲更》,一個《碧落黃泉-志超讀信》這兩個戲。
王盤聲先生常常說,“我熱愛滬劇,滬劇是我的生命,我願為它獻身一切。”這也是這位前輩藝術家其一生真實的人生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