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還是詩最美

    官僚制中大量的規則和程式是產生繁文縟節的最直接原因,在規則的人,在修改規則時,也加入了許多人類的操作手段,從而起了直接作用。

    總結歸類,有以下幾個要素,天然根源、人性根源、知識根源、資訊根源、制服根源、文化根源。

  • 2 # 光明為身

    繁文縟節指的是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中國是禮儀之邦,處處講禮,這是對的,但是有些做法過於繁瑣,導致影響效率甚至被他人覺得多餘,就是繁文縟節了。那麼怎麼產生的呢?我認為這是世俗禮儀下滑而導致的。

    為何這樣說,先引用《禮記·曲禮》中的一段來作答。  

    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大上貴德,其次務施報]。這句話稍微難理解了一些。大,通太,這句話講的是禮儀的層次。因為接下來講的"禮尚往來",就對應著這句"其次務施報"。但是上一句說的大上貴德就是說還有比這"禮尚往來"更高層次的禮。

    這是一個很繞人的話題了,難道來而不往還有禮了?其實這是道德文明的分化,細化,是道德向下延伸的體現,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理解一下。一個未經塵世的乾淨的幼童的內心是最本真的,其對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是最本真的,而隨著長大以及大人的言行薰陶,她才有了虛假之分甚至對愛有了條件選擇性。

    是什麼樣的情況導致了這樣的轉變呢?比如有個親戚拿一個糖果誘她喊人,她受誘惑而喊這就在內心種下了種種分別,有糖吃就喊,沒糖吃就不喊,這就是質樸本真的想法轉化成了有區別的對待,無條件的愛轉化成了附加條件的愛了。

    《道德經》講:"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裡面就講到了文明的向下延伸,最早的文明社會處於道治社會時期,治世之法為居道用"無",道失之後,轉入德治社會,居德用"一";德失而化仁進入仁治社會,而後失仁而用義,天下為家,失義而用禮,天下為私,這時進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時期,在此後理學文化盛行,也是禮制的細化,這個細化的過程就是不斷失"禮"的過程,是世俗禮制向下發展的,也就產生了繁文縟節。

  • 3 # 識吃

    繁文縟節,指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也比喻其他繁瑣多餘的事項。出處: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議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如何產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華人講究對人恭敬。中國擁有自己完整的禮儀體系的書籍。華人的禮儀是個人的,而非指整體概念。當然也不是說華人缺乏更高層次的禮儀。總而言之,對人友善,處理周邊的事得體。

    古代人們的禮儀及平時的生活習慣,做人要以人為善,禮貌待人,熱情待客,文明用語。客人來了要稱貴客,要叫請坐,問人姓名要說貴姓,問人年齡要用貴庚,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要尊老愛幼,尊賢敬德,和睦相處,夫妻之間要相敬如嬪,家庭和氣,和氣生財等等,都是中國老百姓為人處世的基本禮貌,對人要有禮貌。因此就產生了這麼多的繁文縟節。

    歷史作用

    禮貌在任何一個社會,任何民族都十分注重的,因為禮貌是人類社會促進人際關係交住的一種禮節,使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和平相處的基本原則。文明禮貌它標誌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

    這種看起來是“繁文縟節”的一種文化,其實是文化繁榮、文明發達的一種體現,同一時期,在相對落後的地區,便不會有這麼多的禮儀。

  • 4 # 消失的雲

    成語出處: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六儀》:“儀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成語典故:

    三千年前,武王伐紂,取了殷人的江山,大封諸侯。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分封到今天的曲阜一帶,是為魯公,而武王的軍師姜太公被分封到今天山東的海邊,是為齊公。 武王去世後,周公姬旦因為輔佐年幼的君主成王,一直在首都的朝廷做官,魯公由他的兒子伯禽擔任。伯禽到魯國上任,過了三年才給周公彙報他治理的情況。周公問,為什麼這麼遲才來?伯禽回答說,“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而後除之,故遲”。而姜太公到齊國後,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彙報工作。周公問,為什麼這麼快?太公說:“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也”。兩相對比,周公慨嘆說,“嗚呼!魯後世其北面而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了孩子最好還是自己帶”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