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眼鏡郭郭

    我小時候上過的第一個輔導班就是英語補習班,我現在非常感謝我的媽媽當時逼著我去學習英語。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級是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由於我在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而且我們小學的英語老師講課速度比較快,導致我完全跟不上班級的英語學習進度。我還記得第一次英語期末考試滿分一百分,我只答了個位數的成績。

    當時我媽媽去開的家長會,從她回來就開始給我聯絡英語補課班,當時我非常反感英語學習,可能是越不懂就越不想學吧。而且週末本來可以和同學一起玩的,現在只能去補課班學習。但是因為英語的學習,我媽媽還打了我幾次,我才同意去補課班學習英語。後來我的英語成績在班裡逐漸提高,開始能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等再考試的時候我的英語成績也在班裡排名靠前了。

    小時候我比較痛恨去補課,但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感謝我的媽媽。如果沒有她逼著我學習英語,可能我的英語會一直很差,高考的時候英語就會成為我拖累整體成績的科目。

  • 2 # 桐寶幼兒詩詞故事

    我,連正經的幼兒園都沒有上過。家庭條件影響,要不是父母明智,多窮都堅持讓我們上學,哪有今天。

    唯一的一次課外輔導是學手風琴吧。當時就想和別的小朋友一樣,能有屬於自己的手風琴,不想每天借別人的。爸爸砸鍋賣鐵,給我買了一臺。至今想起都很討厭當時的自己。

    買了琴,卻沒有好好學。家長沒有陪同,沒有跟進,自己很快就沒有了熱度。最終荒廢掉了。

    所以,現在家長如果送培訓班,一定要跟著,保持關注,鼓勵鞭策著才能有效果。

  • 3 # 關注幼兒教育

    沒有,我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沒有那個條件去上輔導班和興趣班,每天能填飽肚皮都已經不錯了,那還有錢去報輔導班和興趣班呢

  • 4 # 武漢家長

    我沒有。80初農村出生,完全不知道興趣班為何物。學費都交不起的當年,不成為失學兒童已是萬幸。但正因為如此,所以格外珍惜讀書的時光,沒有輔導班培優班,沒有父母嘮叨叮嚀,沒有擇優名校,完全靠自己的我,學習一直名列前茅。回頭看看我小學語文一年級的課本,比起現在堪稱幼兒園級別,但現在名目繁多的輔導班培優班,既沒有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更沒有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它們只是一種促長社會焦慮的生意。但回過頭看,是誰把教育逼成了這樣?孩子們為何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

  • 5 # 梔子微微

    我是來自山溝溝的80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家裡經濟實在不寬裕,所在縣城是國家排名靠前的貧困縣。小學初中高離家沒超過3公里,即根本沒離開過我們小縣城。上大學前,沒聽說過還有興趣班這個事。

    但是,現在看看,如果當時家裡有條件讓我去興趣班,而我們家附近也有興趣班讓我挑選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去興趣班。

    個人建議,女孩子可以選擇跳舞或者跆拳道之類的鍛鍊身體,其他方面的,比如畫畫音樂等等的就看自己興趣了。男孩子可以選擇一些武術跆拳道籃球等等,也是為鍛鍊身體。其他方面也是看自己興趣選擇。

    我之所以建議,有條件的可以去上上興趣班,是因為我上了大學後的一些見聞感想。上過興趣班的同學們最起碼見識上就多一些,大多數都性格Sunny開朗,比較有自信,比較容易融入新環境。優勢或者說優點都比較明顯。

    當然,並不是說沒上過興趣班的人就比不上別人,家庭教育和自己努力也佔重要部分。條件不允許,上不了興趣班或者培訓班,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多下功夫,孩子們一樣也能健康成長。

  • 6 # 思國學

    人生這短短十幾年來最值得我自豪的事就是堅持畫畫!

    只因為在六年級暑假轉學回家爸爸覺得我太閒,於是就給我報了一個國畫興趣班。

    但是,後來就學了一年就報廢了……理由是耽誤學習

    可是自己還是對畫畫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

    於是憑著只有一年興趣班的功底,努力練習,直到達到現在這種水平

  • 7 # 周姐姐的尋常日記

    我是個7O後,沒有上過輔導班,農村條件差,那些年長的老師連普通話都說不來,沒有專職的音樂,美術,老師,談不上藝術和科學的 薰陶。學點總會有好處。現在的輔導班,培訓班太過商業化,家長的過度焦慮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

  • 8 # 韜韜優優的媽媽

    什麼都沒學過 小時候書都要讀不起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了 可以去拜年吃很多零食 畢竟一整年都沒啥吃的 都啥興趣班的根本不可能 能吃零食就已經很幸福了

  • 9 # 萬先生She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

    1. 小時候根本沒有上什麼輔導培訓班,爸媽對我是放養,自己的自控力還可以,該玩的時候玩,改寫作業的時候寫作業,小時候是在沒壓力的狀態下長大的.

    2.現在的小孩子,壓力很大父母給孩子報各種班,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讓他給你圓夢,根本沒有童年樂趣,過早成熟,可以給孩子培養一個興趣,或者孩子喜歡什麼再給他報,要不乾脆就不報,童真也是很重要的.

    3. 感謝父母沒有強加給我太多他們想要的東西.

  • 10 # 丹逸畫院

    我小時候從沒有上過任何輔導班和興趣班,不是我不願意上,而是父母沒有這個意識,或者說根本不重視,傳統思維,讓我留下了很多遺憾,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雖說累點,但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培養髮展,可以提升自己,對以後還是很有幫助的,這個時代真好,父母的思維也轉變了,變得很開明,這樣挺好: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 11 # 精武國術

    來自河南農村80後,兒時的興趣愛好全靠自己折騰,沒機會興趣班。

    小的時候在村裡跟著馬戲班老師父練習功夫,不用交任何費用,每天晚上去老師傅家裡或村裡大馬路上練習少林拳、大小洪拳,學過武術的人,由於文化課不好,選擇去武校。後面上大學什麼活動,都可以去臺上走一走。好處太多了。

    其他幾乎沒學過,麻將,撲克,象棋軍旗跳棋這些純粹跟著玩就會。

    游泳更是不需要學,村附近就溪河,到了6歲左右就跟著下水玩,喝幾次水,嗆幾次,自然就會了,村裡跟我同齡的小夥伴基本上都是如此。

  • 12 # 夢之林藝術老師

    小時候沒上過興趣班。

    因為在農村,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興趣班。但是我對美術很感興趣,所以平時沒事也會畫畫,特別愛畫恐龍。也恰巧碰到了我的啟蒙老師,發現了我的優點,就特別鼓勵我要堅持畫下去。每次班級自制書籍,裡面的插圖都是我畫的。所以,我認為如果有機會,興趣班是一定要上的。上興趣班一點都不會浪費時間,反而會在關鍵時刻,讓你覺得不無聊!讓你在鬱悶的時候,得到心理情緒的釋放。

    同時,學校需要比賽時,還有才藝可以參加比賽整個人的氣質也會不斷提升!

  • 13 # 娘娘的媽

    1、記憶猶新自己第一次上電腦課打字被同學們稱作“一指禪”的尷尬,好在自己內心足夠強大,臉皮足夠好,時至今日還能跟朋友們笑談這件事!(哈哈,是不是沒羞沒臊?不過自己也暗自努力練習了一段時間的打字,到現在電腦操作很溜呀)

    2、【對於才藝的羨慕激發出自己後天的潛力】喜歡人家球場上揮汗如雨的帥氣,喜歡人家坐在窗臺彈吉他的隨意,喜歡人家手指在鋼琴鍵盤的律動,喜歡人家在舞臺上綻放的優美舞姿,喜歡人家隨手一畫就勾勒出美麗的輪廓,喜歡人家筆下生輝……對於高中體育課基本都被剝奪的考生來說,我無數次感嘆:哪有那麼容易的寒門出貴子,走出那片山溝溝,才發現自己與世界的差距這麼大!俗話說勤能補拙嘛,先天成長環境沒法改變,咱就後天努力呀,然後揚長避短。於是開始了自己轟轟烈烈的大學生活。當了班長,當了學生會主席,當了模擬公司的經理,咱自己不會,不妨礙咱組織對阿不?!體育課修了籃球排球,喜歡就加深瞭解嘛,於是乎轟轟烈烈的折騰了一番~

    3、【那時候的老師都是拼命主動無償補課呀】那會兒的老師和學生都是淳樸的,村子和村子不遠,鄉里鄉親,放學被老師留下背誦課文和補課可是很多人的經歷(哈哈,我可是小學霸,沒有被留過呦,倒是經常幫同學補課)。老師的出發點很專一!

    4、【鄉村裡的樂趣只有我們懂啦】哈哈,沒有興趣班,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和小夥伴玩耍!我們在村裡,跳皮筋,玩泥巴,欻石子,蹚水捉青蛙,滿大街追著蜻蜓跑,油菜花海里捉迷藏,泥土地裡烤地瓜,想吃什麼地裡現摘,往衣服上蹭蹭就塞嘴裡……想想也是讓人難忘的快樂回憶!哎呀,好想回到小時候呀……

    時間的馬車也滾滾而過,絲毫不給我們重來一次的機會,不過回憶也是美好!年代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必然催生出不同的社會產物和形態,每一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指數快樂生活,快樂工作呦~

  • 14 # 豫東木子

    很高興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小時候沒上過輔導班,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我小時候沒有輔導班也沒有興趣班,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學習,家長由於學歷原因也輔導不了我。其次,我是生活在農村,小時候根本不知道輔導班這個詞,整天玩泥巴、彈玻璃珠、抓魚、打地包等等,根本不會去在上課之外的時間去補習功課。最後,那時候我碰到的老師對我們都特別好,可能物質誘惑沒有現在這麼大,如果老師想給我們補習,都會安排課餘時間免費給我們補習,還記得小時候沒有電,老師就在燭光和煤油燈光下給我們批改作業,講解錯題,真的很感激那時候我碰到的老師,真的很感激你們對我的付出。祝願所有的老師身體健康,桃李滿天下!

  • 15 # 美麗的日子17

    小時候上過鋼琴班和畫畫班,感覺小時候家裡有條件還是讓小孩多去上點興趣班,這樣成年後生活就不會無聊,也和別人容易有共同語言和愛好。是自己想學的,並且我是一畫起畫來就會忘記所有的煩惱,沉浸在塗鴉的快樂之中,現在用自己愛好開了一家手繪花盆店,並不是為了賺錢,完全是愛好支撐我繼續前行。所以不覺得報興趣班是浪費時間,但是一定要徵求孩子的同意,萬一愛好變成錢了呢,不是多了一個飯碗嗎?

  • 16 # homework

    等到初中的時候去縣城上學,才知道自己除了文化課什麼也不會,什麼繪畫、音樂、舞蹈之類的根本就沒接觸過。上了大學,很多同學都多才多藝,很羨慕別人會彈吉他。記得工作後,一次集團公司舉行歌詠比賽,在排練的時候,我連五線譜都看不懂,特別害怕出醜,好在有其它更重要的工作要做領導讓我退出了。

    所以我現在覺得能學一點除文化課外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挺好的,在自己失落、孤獨、鬱悶的時候可以排遣心中的苦悶,也可以透過展示自己的才藝增強自信。上興趣班絕不是浪費時間,但是興趣班這東西在精不在多,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堅持下去。

  • 17 # 噠藝流

    還真沒有,都是自己和小夥伴一起玩,我覺得那樣更開心,一旦上升到所謂起跑線,一下子熱情就滅了一半了,很多才華在一開始都是放鬆情況下展示出來的,等熱愛完全被激發出來,再去培訓,我相信一切都OK。

  • 18 # 玄同波浪理論xtwave

    學過鋼琴。

    很感謝爸媽讓我上興趣班,雖然沒有走這條道路,但在心情不好或者人生不順的時候,會彈一會鋼琴,自娛自樂,讓自己的心情得到很好地舒緩。

    所以並沒有覺得浪費時間,不管學習什麼興趣,學習效果如何,都是人生的一種經歷,不存在什麼浪費時間一說。

  • 19 # 前端大大

    哎,小時候真的是啥興趣班都沒上過,除了每個學期的上課,完了就是寒暑假,不停的玩,一直到大學畢業,然後工作。根本不同於現在的孩子,那麼辛苦,每天上不完的班,看看都不容易。父母把更多的期望放在了孩子身上,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 20 # 小劉胡侃

    我是農村人,小時候沒有上過任何輔導班,沒有條件,也沒有錢。後來上了大學,發現同學們都多才多藝,自己什麼也不會,心中也不免感到羨慕,感到遺憾。

    我對那種課程輔導班並不感冒,因為我覺得如果上課能夠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寫作業,總結,一般是不需要上輔導班的。上輔導班反而有可能讓人對輔導班產生依賴心理,對學校課堂不重視,因為在學校不認真聽也沒關係,反正有輔導班老師,這樣的心理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如果上課不好好聽,上輔導班也未必能學的多好。

    所以我還是建議可以學一些才藝,教輔班就沒必要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的文字獄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