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艾林花園
-
2 # rexcaculus
也是一個好辦法。
我去過一家正規的養老院看過一個朋友。他住一間房子每月5000多塊錢,除了1300元是吃飯錢以外,其餘就是房費,服務費等等,養老院裡不許帶自己的傢俱。
由此,我下定決心,到死都住自己的房子,絕不去養老院,也絕對不會因得癌症去動手術或者做化療什麼的,在自己舒心的房子裡養老、工作、享受,直到去當外星人。[玫瑰]
-
3 # 月牙痕1
老人分為多類,年事己高且不糊塗,只是喪失自理能力,年事己高稀裡糊塗丟三拉四,年事己高一切正常只是行動遲滯,總之送去養老院的老人,多是行動不便或是難以自理,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恐怕很難接受,能做到一星期或半月一次,孩子也許能夠接受。
還有一類老人,夫妻健在且自理能力強,一般也不會去養老院,但也不宜與兒女同居一室,老人有老人的生活習性,老人有老人的生活觀念,會有衝突和矛盾,彼此改變不了彼此,一方就要忍氣吞聲,忍的吋間一久,難免不會一次爆發,彼此身心都有傷害。
養老院做到兩全其美是個人性大挑戰,尤其是傳統文化的束縛,老人依賴似乎是天經地義,孩子稍有不是便成不孝,其實生命遵循自然,鳥兒放飛之吋,就己註定展翅高飛,飛得越高飛得越遠,不恰是父母的希望嗎?
-
4 # 回眸千萬裡
老年人生活習慣各異,身體健康狀況各異,若如幼兒園似的管理,早出晚歸,恐怕不方便,這樣的接送,給家人帶來很多麻煩,有私家車的還可以,孩子有時間接送的還可以,老人的作息時間能與孩子作息時間一致的還可以。但這些硬體元素很難達到一致,這樣,接送老人就不可能進行。養老院就是方便老年人生活所建,怎麼能與幼兒園一樣呢,難道人到老年後,性格趨向小孩,思維迴歸兒童,其生活方式也要幼兒式管理?不可思議。
-
5 # 歲月靜好9966
這是個不錯的設想,實行起來難度很大,哪一個兒女願意晚接早送?有這個耐心不如請保姆回家照顧,與孩子幼兒園相比,可以這樣說沒一個父母對自己的父母有這份耐心。與對孩子關愛程度相比,老人經濟獨立,身體好,有自己的房子,有可觀的資產,兒女更願意接近你。更多的是老人經濟能力雄厚,兒女更是孝順,現代年輕人對傳統孝道真的不敢恭維,我曾設想,老了兒孫繞膝,滿屋都是歡聲笑語,這樣中國的房地產也不會漲勢兇猛,因為一個大家庭分成若干個小家庭房子怎麼不漲價?身邊這樣的事太多了,舉不勝舉,早送晚接做不到。
-
6 # 治癒不染
我想,子女之所以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就是為了減少工作中的瑣事,萬一兒女因為工作不能準時接送老人,這也為兒女增添了麻煩。所以,要不就不送養老院,要麼送養老院後,兒女勤去看望。
-
7 # 老楊頭145011930
不是什麼幼兒園模式,而是叫“社群養老”
模式,即在社群某處指的地方,為老人們安排了休閒娛樂的設施、場地,還可以在那就歺,政府有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在那服務。至於名稱、叫法可能各有區別,但實質內容是一樣的。(如我們這就有叫XX社群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好象這方面上海做的很好,(而且很多年前就開展了這種養老模式)所以說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
8 # 使用者17275366778
沒體驗過,只能憑感覺說下。
1、看養老院的遠近。像我們這縣城就一兩個養老院,離縣城也有點遠,來回接送,還要上班就不現實了。如果是小區式的,倒可以。
2、看老人的狀況。老人家身體還行的可以送,身體差的來回接送會更折騰。
3、依老人的意思。在我們中國,大部分老人是很傳統的。老了就想和孩子在一起,放養老院總感覺被拋棄了一樣,心情會不好。
總之,每個人依據自己的情況吧。但是,在我國還是和孩子是最好的。無論身體和精神方面,都有幫助。
-
9 # 優媽媽生活一二三
隨著我國國情的發展,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如何妥善安排老人生活起居,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養老院施行幼兒園模式的設想,是解決老人問題的一個方法,但是不夠全面,隨著老人年齡的增長,各方面的能力也在發生著變化。老人的生活狀態不一樣,安置老人的方法也不一樣!
1.無自理能力,無清醒意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重度老年痴呆患者。這一類老人,需要24小時需要有人陪伴,以免發生生命危險。如果家裡人需要上班,白天沒有人照顧,那麼老人,肯定不能放在家裡,需要送養老院。這一類老人,也不方便早送晚接,因為年輕人白天需要上班,晚上需要休息不可能每天晚上都陪在老人身邊長此以往,身體會吃不消!老人也會得不到很好的照顧!那麼這一類老人,需要家裡有24小時看護,或者送到養老院專門請人照顧!家裡人放假休息的時候可以接回來短暫住幾天。
2.意識清醒但是癱瘓在床的老人。這一類老人雖然意識清醒,什麼都知道,但是無法照顧自己!如果家裡沒有24小時看護,也需要送進養老院請人專門看護照顧。這一類老人也不適合早送晚接,老人身體不方便,折騰不起,年輕人精力也有限。但是老人需要陪伴,需要親人,所以建議沒事可以多去看看老人,下班或者週末,去看看老人陪老人說說話!
3.意識清醒並且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老人一個人在家還是存在很多潛在危險,但是白天家裡沒其他人。所以這樣的老人可以早上送,晚上接回來,晚上不需年輕人照料,不影響年輕人的健康和工作!那麼早送晚接的養老院比較適合這一類老人!
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態,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來照顧老人。如今社會,年輕人壓力大特別是獨生子女一代,如今都是一代人養活幾代人,甚至一個孩子照顧幾個老人,或者一對夫妻照顧幾個老人和孩子,所有精力都跟不上上!妥善安置老人,是我們社會共同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講究百善孝為先,怎樣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道路還很漫長!
-
10 # 奇疆6688
老人為啥要送進養老院呢?大多都是兒和媳婦雙雙上班,或夫妻倆均在外務工,無暇照顧,才送進養老院的。要實行幼兒園模式,早晚接送,那更不可能了。正因為夫妻倆無暇照顧才送進養老院的,那能有時間天天早送晚接呢?這不是更麻煩了嗎?幼兒園接孩子的大都是爺爺奶奶,既上班工作又接送孩子的家庭不多,再說接送老人和接送小孩完全不同,小孩可以走回家,而老人走不動,無小車是不好接送的。所以養老院實行幼兒園模式,不切實際,贊成的人不會大多。
-
11 # 大大泡泡糖lin
我想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這也是不錯的想法,早上牽著一老一小先去送孩子去幼兒園,在送老人去“脫管園”,在去上班,晚上下班可以先接老人去買菜,在去接孩子,高高興興的回家準備晚飯,週末帶上老人和孩子去郊遊,日子安逸,幸福。夫復何求[害羞]
-
12 # 阿道夫丸子
首先這種性質機構存在有她的合理性,老人跟兒女住,只要不是癱瘓就不用一直守著,在老人自願的情況下,可以送託老所,現在很多小區都有這種服務,主要負責老人的午餐和晚餐,也不至於老人一個人在家還得做飯或發生意外,單獨請鐘點工又貴。老人在託管所也可以聊聊天,打打牌。小區裡的這種機構,只要不是老年痴呆,也無需接送,老人自己就回去了。如果是癱瘓的,如果沒專人照顧,還是去養老院吧
-
13 # 法律的天平
養老院實行像幼兒園接早接晚送總的來說還是行不通的。去養老院的情況不外乎是:一,無兒無女孤苦伶仃;二,兒女不在身邊或工作非常繁忙無暇照顧好老人;三,兒女不孝,遺棄父母;四,父母先逝,孫子孫女不願膽養爺爺奶奶等情況,這幾種情況無論哪一種,都不適應早接晚送,讓老人晚上得不到護理。
-
14 # 54弓
這種情形我看可行,但要真對特定人員,主要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和有退休金人員,身體健康,頭腦靈活,接他們去也不是去養老,而是去打牌,打麻將等玩樂活動,但老了行動不使就不行了,老人身體狀況等原困,不按時間早出晚歸了。
但農民老人沒有養老之說,許多人八十多歲都在勞動,只要有一口氣,都拼命勞動,養老在勞劧之中,沒有養老金,不白食其力也沒有其它辦法。
-
15 # 康養軒
這種方式實際就是託老所,我認為這種方式雖好,但是,真正願意去的人不多。
一 去養老院一般是年齡比較大的人,他們需要人照顧,如果他們去養老院,早上送晚上接,就現在很多家庭還很難做到,他們自己有孩子要照顧,沒有更多精力接送老人。
二 不需要照顧的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住在家和家人在一起,比較熱鬧,有兒子,有孫子,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另外,他們可以到養老活動中心和大家在一起打牌,唱歌,跳舞,很自由。
三 生活能自理的不願意去養老院,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接送也不安全遇上天冷下雨下雪或者風吹日曬就更麻煩,老人也經不起折騰。
四 照顧老人比照顧小孩難,費用肯定也比較高,生活自理的老人去老年活動中心,不要錢,還很自由,很多老年活動中心都有配餐,費用不高,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後,在一起吃飯,很開心。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要麼在家請保姆照顧,要麼送養老院照顧,這樣方便也更放心。
綜合上述,我認為居家養老還是比較好,社群可以派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上門服務,費用低,老人也不孤獨,和家人在一起也有利於老人身心健康。 -
16 # 八仙花的媛雲
非常認同,老人白天既能得到周全的照看子女也能安心工作上班,老人在那裡也能交到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下下棋,跳跳舞,晚上又能跟家裡人相處交流多好啊。不但減輕了子女的擔憂,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能多姿多彩起來了。
-
17 # 桑桑桑s
有個成語叫“返老還童”,還真是一點也不假。現在已經開始推出“老兒園“了嗎。不過按我的看法,我覺得實行會有很大的困難,理由如下:
1、人往往對待自己的子女有很大的耐心,而對於父母總是缺乏耐心。那你讓他們去每天接送父母,也許大部分人只會感到厭煩。
2、現在家庭大部分都是雙職工家庭,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帶,即使接送上下學也是老人接送。普通上班族下班的時候學校已經放學了,來不及接孩子,所以你認為這樣的職工家庭有時間接送老人嗎?
3、幼兒雖然年幼,沒有很大的自主意識,但是他們活潑健康,只要小心看護,人身不會受到什麼傷害。而老人不一樣,老人雖然都有自主意識,但是基本上身體都有一些基礎病,不太健康。按照現在社會的風氣,沒有什麼機構會大量接待看管老年人,如果萬一出現人身問題,那就是攤上事兒了。
別說是日日接送,就是現在很多人把老人送去養老院,一個月去看一次都做不到。記得我讀大學時參加了學校的愛心社團,每週四下午都會去附近的敬老院做義工,基本上就是陪他們聊天。有一位老人,他育有一子一女,因為老伴去世了,沒有人照顧他,兒女怕他一個人在家發生意外,就把他送到敬老院了。送去後,剛開始兒女還每個月都去看一次,後來因為要各自忙工作和家庭,去的次數越來越少,有時候老人打電話問,他們就說:自己也有家庭啊,哪裡抽的開身。
所以你看,孩子是一個新家庭的重要成員,自然大家對他充滿耐心,日日接送沒有問題。可是日漸老去的父母就像被邊緣化了,對很多人來說,老人不是家裡的一員,是被淘汰的人,那還會願意充滿耐心的日日接送嗎?願每位老人都被溫柔以待。
-
18 # 生活的腳印g
我很不贊成這樣的想法。
如果敬老院實行幼兒園模式,那敬老院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我們可以從家庭原因去分析一下,把老人送進敬老院,大部分就是因為兩種原因:
第一是子女沒有時間去照顧老人,子女忙於工作,陪在老人的身邊很短,老人也會感到很孤獨,如果把老人送進敬老院,這樣老人就可以和同齡人在一起聊天,一起下棋也不會那麼孤單了。而且住在敬老院也會受到專人的照料,統一的管理,老人也不會出現什麼意外,子女也比較放心。
第二就是子女不願意和老人住在一起,這個在我們生活當中是最常見的,隨意老人年紀越來越大,老人的生活習慣和情感可能和子女會產生矛盾,這個我們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就可以看出來,劇中作為父親的蘇大強和兒子蘇明成住在一起,但是因為是蘇大強不愛洗澡,再加上比較作的性格,跟兒子兒媳之間產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如果把老人送進敬老院,就會避免這些家庭矛盾,而且老人也會得到很好的照顧,兩全其美。
如果敬老院實行幼兒園的管理模式,老人還是在家住,矛盾還是照樣存在。另外如果子女和老人願意就在一起,送敬老院還要每天接送的話,那為什麼不直接請的保姆呢?可以直接給老人請保姆,敬老院基本上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這種想法簡直就是荒謬吧!
-
19 # 不吃皮蛋的高涼
很好,很不錯的建議,減輕了子女的負擔,解放了他們陪伴的時間。但我不經把自己代入進去了,想象自己多年以後,自己老了以後,卻成為子女的負擔,被子女推來推去,誰也不肯照顧接近自己,不禁一陣黯然,真是人老萬事休啊!我總是想著我也期盼,自己的老年生活子女孝順,兒孫滿堂,健康美滿,實在不願去養老院,不願自己被子女送走,也不願去那勞什子“幼兒園”!
-
20 # 枙子花開00
我個人認為不可取。
早上送去,晚上接回來,僅限於腿腳方便,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吧。
試想一下,如果老人患有嚴重疾病,甚至臥床不起,
那一天折騰下來,夠不夠累。
不單單對於接送的人來說,即使老人的身體也接受不了呀。
但假如,老人生活能自理的話,
就又不用送到這樣的養老院了不是。
畢竟,在自己家裡更方便,更隨便一些的。
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完全可以去附近的社群老年活動中心,
跟別的老年人一起娛樂一下,下棋,跳廣場舞什麼的,
而不會選擇去日託式的養老院了。
因為即使是這樣的日託,費用肯定也是不便宜的呀,
看一下我們的幼兒園就知道了。
老齡化日益嚴重。老人越來越多,我覺得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多建一些老人活動中心。對於那些家
裡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群也應該加大監管力度,督促兒女多關心老人,多上門服務,切實
瞭解老人的實際生活需求。子女社會一起努力,讓老人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回覆列表
這在專業上叫做【日間照料中心】,在英國、澳洲等地發展得已經很充分。
中國目前還沒有太多,或者說很少,主要是因為國內還沒有找到【日間照料中心】的盈利模式,沒有人願意投資做這個。如果我國經濟繼續進步下去,各項保障配套政策越來越完善,這種服務總有一天也會在中國遍地開花。
總的來說,【日間照料中心】是比較好的社群養老解決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