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才高沒有鬥
-
2 # 一點漢字的小旦
我們先分清楚概念。神童存在嗎?我想是一定有的。三字經裡說,“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那些《最強大腦》裡的少年,智商高於常人,我是信的。這一類名副其實的“神童”怎麼保護,更多還是社會導向上不過分吹捧,家人也不過多炫耀,重視其他方面能力尤其是社交領域的培養,以免造成一些神童過於沉浸在個人世界中,一旦脫離熟悉的環境,不會生活。
另一種神童,是家長腦子裡的“神童”。孩子有某一點長項,就洋洋自得覺得孩子是舉世神童,巴不得上各種節目、出現在各種場合去誇大。這樣非但不能幫助孩子,反而讓孩子產生“我最棒”的傲慢心理,反而變得不踏實。所以當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出特長時,家長最好多觀察,多讓孩子嘗試,少說多做,將特長髮展成終生的優勢。
-
3 # 老王陪娃
新中國第一天才神童,13歲上大學,和領導人一起下過棋,最後竟然拋妻棄子,出家為僧。
一、寧鉑和少年班上世紀70年代,人才極度缺乏。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李政道給中科院寫信:希望抓好青少年的教育,建議在大學辦少年班。
寧鉑從小就非常聰敏,在別人的介紹下,獲得了進入第一批少年班的資格。
寧鉑非常早熟,他在11歲時,就開始對異性感興趣。
早熟的寧鉑非常清楚少年班的含義,他知道自己已經被定義為“天才”和“神童”,從此,寧鉑一直深陷名譽和光環之中,無法自拔。
二、寧鉑跌落神壇有人曾經懷疑過寧鉑的水平,覺得他虛有其表,但是帶過寧鉑的老師說:“他確實聰明過人,上課聽課從不做筆記,但他能夠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完全複述出來。”
或者是因為沒有進入喜歡的專業,或者是因為迷失在了光環之中,寧鉑一直沒有做出什麼成績。
大學畢業後,寧鉑留校任教(說明水平還是有的)。
2002年,他第一次出家,被學校找回。
2003年,他第二次出家,成功。這一年,寧鉑已經38歲。
從此,寧鉑成了神童教育的反面教材。
三、孩子應該順其自然地成長少年班確實培養出了很多人才,但是沒有人知道:如果這些人才正常讀書升學,會不會取得相同的成就?
全世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並沒有幾個是少年班出來的。
美國在上世紀初就進行過神童教學,但最終結果並不是很成功。
由此看來,神童教育並不值得推崇。孩子有自己成長的軌跡,過度拔苗助長,對孩子成長極其不利。
-
4 # 誠信壹佳
首先要淺談一下大家對稱謂“神童”的理解和看法,何為“神童”,為什麼稱之為“神童”?都知道我們所見的神童其實也是咱們普通人中的一員,他並沒有神通廣大,三頭六臂 ,但他確實很小就反應新鮮事情很快,接受能力很強,在家庭和學校的引導下,表現出了比同齡孩子好的智商情商,他可以從容淡定的出入各種公共場合,大方的登上大的舞臺、做各種媒體代言、拍影視劇等等,具有超高的人氣,所以對這個孩子稱之為“神童”。這麼優秀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歡,這是人之常情,都喜歡他的才藝表演,他的才知展示,他的容顏笑貌,他的喜怒愁樂,面對的是鋪天蓋地讚美,鮮花掌聲,對孩子是好事情也多了好多的煩心事。“傷仲永”的故事想必很多人知道,這裡就不必過多的介紹,孩子不是天生就聰慧的,他也是後天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培養出來的,不加節制的控制,過分的消耗,會毀了孩子的一生的,也會讓家庭和社會追悔莫及的。這麼好的被認為是“神童”的孩子,家庭和社會都應該很理智的去保護,正確引導,合理培養,還孩子一顆童心,讓我們的“神童”自由自在的空間裡快樂成長,幸福健康的生活。再重複一遍吧,千萬要冷靜思考,保護好“神童”吧,不要過分的去消耗,不讓在鋪天蓋地的讚美中成長!
-
5 # ss小花123
1:中國人不是最喜歡挫折教育嗎,我認為他得不到所有的讚美。
2:你不該小瞧周圍人的嫉妒心,他得到的惡意不會比善意少。
-
6 # 先卜後知
這個問題和社會紛圍有關。老師校長和家人都有責任,問題最大的還是新聞媒體及宣傳部門。宣傳鼓歷是必要的,但中庸之道不能違背,過尤和不及都不好,都會物極生反欲速則不達!
-
7 # 木木大叔談育兒
讚美會救一個人,也會害了一個人。不管對神童,還是普通孩子都是如此,因為會不會讚美真的很關鍵。
那什麼是會讚美?什麼是不會讚美?
不要只讚美結果,而要讚美過程很多家長只讚美孩子做成功之後的結果,而不讚美孩子做事的過程,這樣其實是不好的,因為容易讓孩子只看結果,注重最後的結果,而不注重努力的過程。
不要讚美孩子的天分,而要讚美他的努力很多不要讚美,孩子多聰明多有天賦,甚至是個天才,而應該讚美他的努力,他的奮鬥。
之前有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孩子分成兩組,然後讓他們各自去完成一個遊戲。等他們每次完成之後,實驗者會誇其中一組“你很聰明,所以你做到了。”他們對另一組則誇獎說“你很努力,所以你做到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以後,他們發現那組經常被誇你很聰明的小孩,在遇到難題之後,更容易放棄並很氣餒。而誇他們“你很努力”的那一組就會更努力,更願意去克服困難。
所以我們家長最好要做到誇孩子努力,而不是誇孩子有天分、聰明。這不但是對神童有保護作用,也是對普通孩子的保護。
不要過於讚美孩子的長處,而要鼓勵他克服困難、缺點。很多父母發現孩子的一個長處之後,就會一直讚美、誇獎孩子在這方面的天分,這很容易助長孩子驕傲的氣焰。但如果我們是多鼓勵他克服他的缺點、他的困難,這樣會讓孩子更容易認清自己的侷限性,也更容易有耐心去克服困難。
我是木木大叔 ,多年從事海外教育經驗,多年自學兒童教育,為您持續分享優秀的育兒理念和教育乾貨。
回覆列表
讚美也是有方法的,不是什麼事都說你好棒你好聰明,這些不僅不能鼓勵他,反而讓他產生錯覺,覺得自己真的很好!誇孩子是需要誇,需要鼓勵,要把誇和鼓勵落實到具體的某個點上,比如今天孩子按照規定的時間內玩了手機主動結束遊戲去看書寫作業,這個時候就可以說,真不錯,你很自律、有自控能力,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時間。 這樣他會很開心,覺得自己是個自律的孩子!對於孩子多去肯定,少挑刺,他只會越來越有信心,後的家長專門找缺點說孩子,有一點表現好了馬上誇你真棒你真好,其實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棒在哪,好在哪,哪裡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