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心理療愈系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也許內心中有幾個衝突:

    第一,渴望得到關心、得到溫暖,又害怕當別人發現被鎖入心牢的那個自己,你認為的真實的自己,連自己都不敢接納的自己。

    我猜你心中應該有很多不好的記憶,記憶中的過去大多是灰色的。我想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過去,獨特的經歷。這個過去中有讓人感覺不好的記憶,有讓人感覺羞恥的記憶……。心理學中有一個規律,越是排斥這些記憶,這些記憶越會被強化,越會揮之不去,越會時不時地從心底裡走出來,撩撥人們的情緒。

    從這些記憶中走出來最好的方式是,把這些經歷當作生活中的一個必然,從中發現積極的意義。關於可能有的這個內心衝突,也許沒有,我想問問你:當你把自己的內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時候,你為此失去了什麼呢?當你把自己的精力投注到過去的時候,你還能剩下多少精力放在現在、放在積極的改變自身上呢?

    試想一下,如果你真的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找到自己渴望的快樂,但是,你找到幸福和快樂的代價就是要接受過往的經歷,你願意付出這個代價嗎?

    我感覺到的你的第二個內心衝突:你想變得自信,想更好地與人們交流,特別是和自己親近的人……

    你渴望改變這些,又害怕自己改變不了。我想對你說,改變是可能的!心理學界有很多的人都曾有過很多的內心糾結,甚至是心理障礙,比如,人本主義的開山鼻祖馬斯洛,他曾經特別的內向和自卑,比如合理情緒療法的創始人埃利斯,他患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事實上,以你為例,你自身的改變就在持續發生。當你有了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個變化。當然,改變需要決心,也需要計劃,還需要行動。我建議把自己想改變的具體的方面列出一個計劃,想改變哪些,要怎麼做,每天要做點什麼才能改變。沒有計劃,改變只會停留在願望層面。

  • 2 # 徐澤旭心理師

    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吧。

    我們否定自己攻擊自己,批判自己。很多時候是藉著目前生活裡面所面對的失敗、挫折或者來自外界的批評,藉著這些機會,我們就自然而然的攻擊自己。

    那你想知道怎麼辦?

    首先,你要明白,你說為了怎樣的目的要怎麼辦?

    你的這個目的當中包含著讓自己感覺更好嗎?很多時候我們批判自己就已經是我們在為了挽救或者改正事情中的“怎麼辦”了。我再簡單的解釋一下。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透過批評自己,促使我們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甚至是有時候當我們不知道怎麼辦,我們就只能批判自己。

    而這種對待自己的方式會讓我們很痛苦。同時這種方式很可能來自於我們對於父母對待我們方式的學習。

    那想要能夠心平氣和的對待,失敗通常意味著我們需要把人和事分開。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白是我犯了一個錯誤,而不是我是一個錯誤。

    這兩者有巨大的差別。

    明晚當我們犯錯或者是陷入到很不好的自我攻擊的感覺的時候我們要問問自己:

    就算真的這個世界拋棄了我們。

    我願不願意為自己挺身而出?

    我願不願意做第一個支援自己的那個人?

    我願不願意給自己一些溫柔柔軟?

    我願不願意原諒自己?

    我願不願意用善意去對待自己?

    如果以上的這些問題的答案你都是否定的,那你大可以繼續批判自己,因為你真的不願意讓自己好受一些。

    但如果你發現,好像我應該支援自己,那你需要在攻擊自己的時候嘗試停下來。

    因為當我們生自己氣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有一部分自己是受傷的。那個部分很需要照顧,很需要溫馨細膩的對待。

    同時之所以我們自我貶低、自我批判會讓我們感覺很痛苦,也是因為同樣的那個部分被攻擊了。所以如果我們能從一開始就照顧那個部分,我們的感受就會不一樣。

    當然如果對於你來講願意接受一些心理諮詢的話,也許會很有幫助。祝福你。希望你更愛自己。

  • 3 # 第三奇蹟

    否定自己運用恰當是創造力的動力,但是如果無論大事小事多數對自己持否定態度可能存在問題。經常性的否定自己是一種消極的認知方式,被稱為“認知歪曲”。典型的例子是“武斷推論”和“過度概括”。

    武斷推論是指個體只強調事物的負性的一面而忽視正面的一面。與人朋友交流過程中朋友有事離開,個體沒有考慮朋友早與人有約而不得不離開,而“推斷”而由於自己交流方式有問題。

    解決武斷推論需要個體進行“合理化”分析原因。如果自己沒完全掌握情況則不做結論。幾乎所有的武斷推論都是錯誤的,完全可以相信另一種結果,朋友真的有事。

    過度概括則是無限誇大一個事件的後果。比如有一件事情做錯,而“概括”為所有這樣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好。

    解決過度概括的方法是,可以思考自己以前同樣的事情都做好了,只是這一次運氣不好或者是情景原因造成的。下一次小心仔細一點就沒問題了。

    總之要消除“消極認知”,從有意識的開始雙向考慮問題,萬物均是平衡的,有負性則必有正性,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

  • 4 # 談情說愛love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提問中用了一個詞“感覺”。感覺從何而來?1、是經歷一次失敗而產生的嗎?2、是經過對比而產生的嗎?3、是從別人的評價中產生的嗎?無論是什麼原因這只是一種感覺,而並非事實,你不是真的一無是處。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生下來都會有他的一席之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不要拿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進行比較,妄自菲薄。也不要因為一次受挫而對自己全盤否定,挫折和失敗是人生常態,我們學會接納它。我們更不能活在別人的評價裡,不要太注意別人的想法、看法。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人生自己去描繪。不要懷疑自己,要相信自己,你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可能正在羨慕你。希望你能迅速的自信起來,擁抱美好人生。

  • 5 # 夏日的清涼31

    對自己多麼的沒信心,內心就多麼的內疚自責,生活中的種種磨難讓我們經歷滄桑的心也開始失去昔日的激情。有時候我們會怨天尤人抱怨這世道不公,真的是我們不行不,當然不是,只是我們付出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想要的結果就會差強人意,做人不能有攀比心,除非你處處比人優秀,不然你看到別人多麼的瀟灑,你的內心就會多麼的掙扎!其實人怎麼可能沒有缺點呢!只是你看到了別人都是優點,所以你有了自卑感,處處感覺不如別人,其實你何嘗沒有長處呢!只是在你的世界裡你的優點的鋒芒被遮蓋住,但是卻不影響你在別人眼裡的優秀,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們不羨慕別人,做好自己,命運如果無法選擇,我們可以扭轉生活和心態,一樣灑脫做人處事,沒有好的心態,做人不自信你在優秀又能怎樣?記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你不是完美的,但你不是最差的,樂觀看世界看人生,你才會知道自己一樣的優秀

  • 6 # 陳茜談心

    當自己否定自己時,我們清晰地能發現自己內心的聲音,這個聲音彷彿是兩個自己在對話。你可能心裡會說:“我怎麼就不如某某某”。或者是:“別人都能做到,為什麼我做不到。”你看,當我們否定自己時,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參照物,達不到要求就自我否定,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所以,當我們自我否定時,一定要首先意識到,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並不是我們表現得有多差,是我們內心的自我對話出問題了,我們在拿外在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缺陷,缺陷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誌,也讓我們成為自己,拿自己的缺和別人的優點去做比較,就會有失落。

    例如,一隻木桶,其中有一塊木板的上半部分缺了,我們會因為這隻桶無法裝滿整桶水而感到煩惱,想很多方法將缺失的那塊補起來。可是,木桶再怎麼補,它的價值也不過就是一隻水桶。那麼,也什麼木桶一定裝水呢?難道裝寶石不是可以立刻提升他的價值嗎?難道作為藝術品裝飾品不是更能顯示出獨特的品味嗎?

    人最重要的是接納自己,認可自己。當我們自我否定時,我們自己的能量就在內耗。而當我們從心底裡接納自己,認可自己時,我們的能量就聚集在一起,讓我們有面對一切的力量。

    所以,首先從接納自己開始吧,當自己不認可自己時,不妨對自己說四個字:那又怎樣!一定大聲說出來讓自己聽到,說21遍。

  • 7 # 心理諮詢師鹿馨

    或許我們遇到了什麼困難,也或許我們沒有得到身邊親人朋友的支援和看見。我們每個人都希望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優秀,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更強大。我們腦海中都有一個完美的自己,一個“希望成為的狀態”。從而我們對自己的失望、否定,甚至是生氣。如果我們能夠放下這些想要慾望,做自己當下能做的事情,放過自己,允許我們不那麼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這句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