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汲古茶人
-
2 # 一壺春茗
300年以上的才能稱為古樹茶,60年到100年樹齡的稱為小樹茶,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高山茶叫生態茶,抵海拔成片種植的叫臺地茶
-
3 # 山雲一家親
百年以上的茶樹稱為古樹茶,百年以下的稱小樹茶,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茶是生態茶,成片種的茶葉樹叫臺地茶。茶葉價格也是根據口感的不同,價格存在特別大的差異,好的古樹茶已經是炒到幾萬塊錢一公斤,小樹茶好的也是一樣的價格高……
-
4 # 砍盆箐茶農
古樹與小樹是根據樹齡區分的,很多古樹的樹幹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粗壯。
關於臺地茶,我的理解是:
1.種植帶為臺狀
2.密植型,茶株間距低於10釐米,每臺植株並列2-3列種植
3.各種植帶茶樹修剪整齊,呈臺狀
-
5 # 天潤茶葉
古樹茶我個人覺得口感相比還是比其他茶好很多,就好比我們信陽毛尖有高山茶,小山茶一樣,高山茶無論從口感和價格上都比小山茶略勝一籌!
-
6 # 青衫茶談
古樹茶,既歷史的饋贈,也是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茶興,世道興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古樹茶,只要是樹齡超百的茶樹,能夠留存至今,至少需要兩個條件:1,品種好,須知茶樹的自然傳播是呈一種退化的過程,許多人工培育的灌木茶樹雖然產量高,但樹小而擁擠,沒有化肥農藥根本存活不了,而且種植數年之後就梗老,採不出好茶,因此必須全部剷除,重新再種。2生態好,這是很容易見的,沒有好的生態環境,茶樹不可能長出幾百年的樹齡。除了這原因之外,大家也都知道,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嚴重缺糧,大部分能種植糧食的地方都伐木種糧了,所以不是躲在深山老林,幽靜環境裡的茶樹躲不過此劫。
古樹茶相對於其它茶的優勢是熟悉和熱愛它的人公認的,主要有內涵物質更豐富,這方面細講一時難講清,但是從直接的感官上講古樹茶相對於其它來說更耐泡,物質更豐富,茶氣更足,這些只要稍微瞭解之人都會知道。同時,當代人最為關心的,健康,農殘問題:古樹茶要麼樹高枝散,要麼分散長於密林之間,因此不存在這些問題,即使有心實施肥打打藥,也沒這個條件。
唯一的有些地方為了增加經濟效益,採摘過多,致使對古樹茶的內涵茶品有一定影響,但這些年也收斂了很多。
這是一個注重生態,食品安全的時代,所說的生態茶就是為此而生的,,我的概念裡一般將生態茶和一般的小樹茶歸為一類,,即是在全生態環境下新種的以小喬木為主的茶樹,茶種來源於優質的古樹茶茶種。因此,生態茶也是健康茶,至於臺地茶,即人工培育的種子,與外省灌木茶類似,就是一排排,看去很美麗清新的形象,,但由於太密集,茶樹容易得病,適量的化肥農藥還是要的。。
-
7 # 說茶網
生態茶的概念是:樹齡比小樹茶還要小,也就是低於30-40年的茶樹,即80年代以後人工規模種植的茶樹(包含90年代,00年以後種植的茶樹)。
經過人為修剪(臺刈yi)後,連片種植的就成了部分臺地茶結構;
未經人為管理干預的,生長環境較好的,種植相對臺地茶更稀疏的,長勢和口感就比上述臺地茶更好。
第一、古樹茶、小樹茶、生態茶、臺地茶,誰先最早發芽?
最早發芽的是臺地茶,其次是生態茶,最後才是100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
為什麼呢?因為樹齡越小的茶,正是處在生長期,對氣候感知更明顯,春風一吹就開始發芽。而古茶樹的生長期處於緩慢狀態,甚至基本停滯生長,而且由於它紮根土壤比較深,對氣候變化各方面不那麼敏感,養分到達葉片的速度就更慢(這就跟人老了新陳代謝變慢是一個道理)。
第二、古樹茶、小樹茶、生態茶、臺地茶,誰的發芽率更高?
越是臺地茶,發芽率越高,這是因為人為干預臺刈,還有整處在生長期的茶葉發芽率就更高;其次是生態茶,再次是小樹茶,古茶樹反倒是發芽率最低的,因為雖然內含物質豐富,但是機體已經供不應求那麼也枝丫了。
這就是為什麼老班章的那兩棵古茶樹:茶王和茶後,都快要枯死的感覺,基本沒什麼發芽率了。當然這跟人為天天去拍照、踐踏也有一定關係。
我們去茶山看到的景象就是這樣:越是發芽多的茶樹,其實樹齡並不大;越是發芽少的茶樹,樹齡還挺大的。
-
8 # 龍井茶痴
我的看法不止在雲南,也不是這一類的分類,但是都是真實的事實情況。首先第一個我所有的論題是排除了生態茶的,因為生態不生態炒作弄概念的意思大於實際的意義。
古樹茶,小樹茶,臺地茶,其實更多意義上是對樹齡的分類,綜合網上的意思是一百年,幾十年和二三十年,撇開炒作的專用性我用實際的事實來說明一些除了雲南以外其他產地的茶樹樹齡情況。
第一個是西湖龍井茶區,確切的考證資料是1932年有茶園2350畝.其中南山路路指龍井翁家山滿覺隴這一帶1100畝,中路是靈隱雲棲天竺等1220畝 北山路較少只30畝,這些茶園除了城市擴建減少以外,大都得到了保留,現在一區裡面還在採摘的大部分茶園,而且都在西湖一區的範圍之內,西湖龍井一區現在統計的茶葉約5500畝,等於有百分之四十是百年以上茶園。
第二個是在河南信陽地區,戊戌變法以後得實業救國運動八大茶社種植下的萬畝茶園,現在除了改良茶種以外的大多數茶園都還在採摘,到現在已經超過百年了。也就是說茶園只要是合理的修建管理,百年對茶園來說並不算很長。
第三個是用種子繁殖茶園的方式,有名的就是山東的南茶北種,是五六十年代的結果,到現在也是六十週年了,當年種植的茶葉現在還鬱鬱蔥蔥生機勃勃是生產壯年期。
透過以上的事實證明在修建用肥科學管理的情況下,茶園的生產壽命是比較長的,百年茶園在全國總數不下百萬畝,是很平常的事,唯獨普洱由於港臺茶葉騙子忽悠炒作講故事成性,硬把百年茶樹吹噓成了極品神茶,說白了就是考驗智商忽悠而已。
回覆列表
古樹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喬木茶,在雲南版納茶區、臨滄茶區、普洱茶區、寮國北部豐沙裡省有古樹群落,數量稀少。在一些所謂“骨灰級”茶友的標準中,必須300年以上樹齡的茶樹才能被冠以“古樹”之名。
古樹茶也叫大樹茶,產量十分稀少。採摘較難,因此古樹茶的價格相較臺地茶的價格更高。
茶樹是有生命週期的,百歲及以上茶樹一般都處於衰老期,所以此時的茶葉是否比成年期的更好,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古樹茶”只是個概念,並不能確定比其他茶葉更好。
在雲南古茶區,有一些茶樹是後期陸續間斷種植的,他們的特點是種子種植、坡地散生、高海拔、樹齡不足百歲。這類茶樹和大樹茶的區別只在樹齡,因此茶山百姓習慣稱之為“小樹茶”。可以預見的是,當這些小樹茶長到百歲的時候,對我們的子孫而言,他們就是未來的“大樹茶”。 小樹茶一般樹齡在35—60年之間,多數植株樹高80—120cm,所制曬青綠茶,芽葉不甚粗壯,苦澀在口腔內停留時間長,口感的協調性比臺地茶好,比古樹茶差。小樹茶條索細,身披白毫,光澤度好,滋味相對要豐富,韻味比較豐富,香氣高楊。
生態茶顧名思義就是自然生長在非常好的生態環境中的茶葉。生態茶除了有機茶,還包括無公害茶和綠色茶。
生態茶還有一種結合現代化技術所建設的模式。比較常見的生態茶種植方式分為了防護林複合種植和經果林間作,以及草本作物套種等。
臺地茶指那些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新種植的密植高產的現代茶園產出的茶葉,它們通常樹齡較短,品種較新,該類茶人工栽培後一直處於相對比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藥等措施是臺地茶管理過程中的基本措施。所以臺地茶也可以說是人工養殖茶。
臺地茶產量大,生長週期快,強苦強澀,並且苦澀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褪,與古樹茶口感差別巨大。
瞭解了這幾個概念的區別,我本人更傾向於品質優異的茶,除了臺地茶,其他的都會有選擇,前提是品質必須優異,畢竟喝茶不僅僅是為了解渴,更是為了健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