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的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不像父輩們辛苦了,但他們脾氣很大,動不動就撒潑且和大人頂嘴。回想起我們小時候聽父母的話,懂事乖巧,從不要大人操心,唉!現在的孩子真是讓人頭疼!
6
回覆列表
  • 1 # 無條件的接納

    孩子會和大人頂嘴是好事,家長該高興才是,說明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了。以前的孩子為什麼不頂嘴,好管,因為以前華人都處於需求的第一層,即生存層,只要不餓死就行了,哪還有思想。現在的孩子已經到了需求的第二層了,追求精神滿足了,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有了獨立的思想,當然對父母說的話要懷疑並打折扣的聽了。像以前華人都是機器,你想讓孩子有獨立思想還是當機器人。

  • 2 # 然媽碎碎念

    聽話,不僅僅是孩子的課題

    可能是否聽話是大人對孩子最多的評價。聽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一個聽話的孩子總讓大人覺得很乖巧,很讓人放心。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太聽話也是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

    現代社會發展,資訊發達,孩子每天接受的資訊量非常大,也有更多的思考。所以有時候的不聽話是孩子多了自己的思考,對家長的話提出不同的意見。

    不可否認,現在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個性,每個孩子的性格特徵都比較鮮明,資訊互動時代也讓孩子渴望更多的自由,所以對待家長的態度也不是完全的服從。這種也是時代的進步,家長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成長的模式要求現在的孩子,這樣務必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和矛盾的發生。

    怎樣解決這樣的矛盾?

    首先是家長不能獨斷,要學會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能武斷認為孩子年齡小就必須服從,簡單的判斷孩子不聽從大人的意見就是叛逆。和孩子對話的語氣不應該是指派型命令型,而應該更多的是商量型。簡單粗暴的命令只能讓孩子產生反感,等孩子逐漸成長起來後反叛的會更加厲害。

    其次是引導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中面對大量的資訊和外來因素,家長要學會去引導孩子篩選和判斷,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更要學習的是如何去聽取別人意見和建議,一個成功的人肯定不是一個不善於傾聽的人。

    養育孩子是一個親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不單單是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在教育過程中不停反思和進步的過程。所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學會如何“聽話”。

  • 3 # 淅爸育兒記

    這裡面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原因,總的來說社會在進步,人的需求也在不斷髮展變化,需求越多樣化,也就越“作怪”。

    對比一下,我們那代人(我是80後)和現在的小朋友:

    我是多子家庭,並且家庭並不富裕,可以說是窮,這種時代背景下,其主題是物質緊缺,別說遊戲機,能玩玩彈珠就不錯了,小時候電視是黑白的,隔壁有個小霸王紅了整條村。父母忙於生計,也就沒多少時間來照料我們。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不管是食物還是父愛母愛,我們都需要爭搶,這份爭搶就體現各異了,越乖就越有糖吃,越得寵就越乖。形成一個迴圈。

    老實講,喜歡的叉燒肉都要搶著吃,而且一週就買兩次,你說還有心情考慮自己的一些其他需求嗎?

    再有,關於玩的需求,那時資訊封閉很多,但是鄰居很友好,孩子們都是聚在一起就玩彈珠跳繩的。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物質基本都不缺了,可以說大部分孩子的物質生活都非常多樣化了,吃的就更不用說了,並且現在很多父母最多也就二胎。但是家裡四個老人卻要反過來爭搶孩子們的愛了。

    眾星捧月之下,孩子的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大概就是現在的孩子難帶的一部分主要原因。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因為越來越要求當父母要“考證”了,父母進步了,孩子也就進步了。

    我們不能說簡單聽話就是好事,要換原始人來我們現代,看到我們煮個飯菜各種處理,也會埋怨:“以前怎麼可以生吃,現代人真麻煩。”

    別嫌棄孩子難帶了,多想想自己應該怎麼進步去適應下一代人的進步。

  • 4 # 葫蘆媽媽說育兒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同為家長,我想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們真的是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一個順從我們的思想和指令,聽從我們的安排的孩子嗎?他們“不聽話”,甚至有時候會頂嘴,我覺得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現代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科技飛速進步、資訊獲取極為便利的時代,他們的小腦瓜,從小就習慣了獲取、加工各種資訊,並且形成自己的判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取的資訊的廣度深度,甚至到了一定階段超越自己的父母,那麼見識和觀點自然不同,出現所謂的不聽話,頂嘴,也就是必然的情況了。

    第二,我們這一屆家長也在進化,在不斷引導孩子形成明確的自我認知,學會尊重自己愛自己,社會大環境也是這樣,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更加有堅定的自我,不容易盲從,這是好事。我們這代人有多少都是在長大了之後才漸漸補上這一課,又有多少人活到老也仍然缺乏這一課,相比之下,這是巨大的進步。

    身為父母,無需為孩子有不同觀點有自己的想法而焦慮,更加應該去修煉的是如何“視人為人”,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去看待,平等的與孩子溝通和相處,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在此基礎上教會孩子如何與他人進行相互尊重的交往,那麼“聽話”與“不聽話”,就不再是個問題了。想想後浪那段影片裡說的,我們可能無法想象他們的未來。

  • 5 # 育兒蝴蝶

    孩子是一個獨立生命個體,只要懂規矩,講原則,不一定非要聽家長的話。孩子為自己而活,不是為家長的意願而活。這樣的孩子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 6 # 小咘媽媽

    現在好多家長包括我都有您這樣的想法。其實如果問問我們的長輩,我們小的時候是不是很聽話,特別的懂事乖巧?十有八九,他們肯定會很平靜地說還不是一個樣,不聽話。

    那我們為什麼會感覺現在的孩子沒有我們小時候聽話,比較難帶?

    現在的家長聚在一起聊天,共同話題大多是,關於孩子學習生活的。每家的神獸,都有各自的“亮點”,還有很多通病。然後感嘆,孩子們真是沒幾個聽話的!

    我們的父輩一代,都在忙於生計,交流渠道也沒現在廣泛。即便聚在一起,很多時候是聊莊稼,談工作。他們心裡沒有孩子難教育的感覺,我們也就沒覺得自己有多麼的不聽話。

    我們小時候基本上都處於散養狀態的,惹禍,做危險動作的時候,父母都不在旁邊,很多事情父母是不知道的。而現在的我們,很多時候是一直陪著孩子的,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很多讓我們生氣的事情。

    我們小時候,父母也很少跟我們談心的,所以也不會不厭其煩的嘮叨我們。我們不聽話時,打一頓,他們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我們也會很快忘記自己被打的事情了。

    但是,我們現在的家長太喜歡嘮叨孩子了,給孩子指出來的錯誤,希望孩子能夠馬上改正。如果情況沒有變好,家裡就會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其實,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孩子的特點都是一樣的,他們就是貪玩,很多事情不會做,很多道理不懂。

  • 7 # 餘味情感

    這跟家長的能力有關!也跟社會環境有關!

    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從孩子會“十萬個為什麼”開始,孩子就變成了一塊乾涸的小海綿,大量的汲取著知識。這個時期很重要,父母一定要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能浮躁敷衍!

    這是孩子認知父母能力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的講解以及回答能幫助孩子解惑,他們就會認同父母的能力,覺得父母知道的好多,這也是孩子依賴新人父母的開始。如果這時能引領孩子打開了一個領域的大門,他們就會非常容易接收這個領域的知識,是不可多得的好時機!

    例如黃磊的女兒黃多多,7歲用英語寫劇本,8歲翻譯了三本英語小說,10歲就給《小王子》《圓夢巨人》《冰川時代2》等英文動畫電影配音,跟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同臺交流無障礙。11歲T臺走秀,12歲自己設計衣服,全程英文介紹自己的設計。

    怎麼培養出如此優秀的“黃多多”呢?作為爸爸的黃磊說過,最好的耳濡目染是帶孩子看書!多多在大部分時間裡都是靜靜地讀書,這在黃磊的微博裡可以看到。

    在關鍵的時間裡,作為爸爸的黃磊與女兒一起在深夜下共讀,這是陪伴也是美好

    除了正確的引導,父母也需去掉“自己是父母”高高在上的帽子,變成“孩子”與他一起學習成長。

    家庭教育的誤區

    錯誤的教育和過度的教育,危害大於教育的缺失本身。家教誤區的本質就是用錯誤的方式,試圖達到一個正確的目的。錯誤觀念下的家庭教育,家長和孩子像一對陶罐裡的蟋蟀,雙方鬥得筋疲力盡、恨意叢生。家教的誤區造就了一批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也造就了一批情感受到傷害的父母。

    懲罰並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行為者在犯錯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以及更有技巧地不被發現。

    高明的家長一般不會懲罰孩子。因為他們知道,當孩子犯錯時,他們應當接受自己的不當行為帶來的不良後果,而不是受罰。

    其次,不懲罰不代表不批評,要有技巧地批評。批評時要把握好幾個原則:即提高自身修養,學會控制情緒;把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放在第一位

    家庭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品格上

    品格教育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環節。想要培養孩子的好品格,父母需要從幾個方面著手:無條件接納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永遠不對孩子說洩氣話;謹防語言利劍傷害孩子;而善良、感恩和孝心則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總結: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無論遇到什麼樣難以跨越的“鴻溝”,首先要保持冷靜,多分析,最後再解決問題。總之,遇到問題,學會深呼吸肯定是沒錯的。切記,衝動是魔鬼。

  • 8 # 大小胖紙成長記

    這個不應該怪孩子,可以從家庭教育本身找找原因。看看家裡有沒有慣孩子家長,該拒絕的有沒有因為發脾氣就讓步,該管教的有沒有人在旁邊幫腔包庇,很多時候反應出來的表象是孩子脾氣大,但是這是大人縱容的結果。

    如果孩子每次一撒潑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一打滾就可以不吃他不愛吃的東西,或者一發脾氣就有人哄著他討好他,那他為什麼不用這些招數呢?能夠達到目的的方法就是有效方法,孩子又不傻,就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來對抗大人。你們不妨試一次,讓他覺得撒潑打滾發脾氣沒有用,一家人沒有一個搭理他,等發完脾氣再坐下來好好商量,十幾次他就不會再用這些極端方法來和大人抗爭了。

  • 9 # 展展ya

    我感覺有以下原因:

    以前的社會沒有這麼節奏快,貧富差距也沒有那麼大,家長生活壓力比較小;父母的陪伴比以前少,沒有從小建立親密依戀關係;孩子小時候學業壓力比較大,缺少玩耍的機會;以前的孩子朋友多運動大,現在都市生活基本沒有朋友和運動,影響腦發育。
  • 10 # 愛沐天澤心理軻楠

    現在孩子不像我們那代人那麼聽話好教育了。

    當然啦。

    現在的孩子是他們這個時代的孩子啊。

    時代在進步,

    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都在進步。

    首先:孩子們的這個時代是資訊時代,千變萬化,瞬息萬變,他們知道的多,瞭解的多,懂得也多。

    其二呢,是我們現在為人父母,承擔養育責任,緊張,焦慮,恐懼等,擔心養育不好孩子。有可能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也有管不了, 拿我們沒辦法的感受,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其三:我們對孩子的高標準,嚴要求。我們總是拿我們的標準去衡量孩子。有碰到現在都是人精神獸一般的熊孩子,難免碰壁,被懟,和不一致。

    孩子,成了我們每天必談必面對的一個話題。

    也許,是我們太焦慮了。

    先照顧好我們自己,再談孩子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分手時做過最爽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