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星科技

    最好打藥。因為,有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揚花之後的灌漿期對小麥的產量影響很大,因為,千粒重是產量形成的三大要素之一。雖然小麥底部蚜蟲不會直接危害小麥穗部,但是蚜蟲繁殖速度很快,蔓延到上部葉片也會影響光合作用,或者直接蔓延到小麥穗部,直接影響小麥灌漿。

    第二,防治蚜蟲的農藥成本很低的。一般就是菊酯類農藥+菸鹼類農藥,每畝3—5元的防治成本,不高。從投入成本到小麥避免減產的受益來對比,噴藥划算。

    第三,今年小麥的鏽病白粉病等病害相對嚴重,可以結合“一噴八防”10組合綜合防治。

    因為,噴藥的人工成本或者機械成本是固定的,而且,小麥畝成穗40萬以上【注意是40萬穗,相當於玉米密度的100倍以上,太少的農藥和太低的濃度基本無效】——所以,儘量多的產品混用,實現“一噴八防”的綜合效果,一了百了,高枕無憂。

  • 2 # 班長家的老鐵

    還有一個月才收麥,出現這種情況肯定要噴殺掉蟲子,不然養苗就會受損,要用科學的方法,才能保得住養苗的生個人。

  • 3 # 鄉村魏哥

    你這個問題問的正是時候,我今天上午還給我家小麥子打藥去了,我這裡黃淮平原地區,小麥正處於抽穗開花的時候,由於南北地區差異化比較大,我不知道你那裡的小麥長勢處,就於什麼時期。

    就拿我家的小麥來說一下,今天4月30號我這裡的小麥正處於抽穗開花期,到小麥收割大約還有30多天的時間,這個時候正是小麥管理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的溫度提高了,病蟲害也緊跟著來了,小麥的一噴三防也要跟上,現在小麥的蟲害主要就是蚜蟲,紅蜘蛛還有小麥吸漿蟲,還有條鏽病比較嚴重,我就是今天就是一噴三防,預防小麥蚜蟲紅蜘蛛還有吸漿蟲的發生。

    我記得每年後期小麥蚜蟲都特別嚴重,就因為人們普遍認為,現在麥田沒有沒有發現蚜蟲,所以有的農戶不噴藥,造成後期蚜蟲氾濫。影響到小麥後期的灌漿,直接造成小麥減產。

    再說說小麥蚜蟲,小麥生長的後期的主要害蟲就是蚜蟲。由於小麥蚜蟲繁殖速度快當小麥抽穗後,蚜蟲會從底部葉片爬到莖稈及穗部吸取汁液,當蚜蟲繁殖密集時造成葉片枯黃植株生長不良;麥穗部被害後造成小麥灌漿不好,不飽滿, 直接影響到小麥的高產穩產,防治麥蚜與不防治麥蚜的麥田,每畝地產量有很大的差異,不噴藥的能減產30%所以說發現小麥的蚜蟲必須要噴藥

  • 4 # 新農村新觀察

    距離小麥收割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小麥正在楊花和灌漿,正是小麥病蟲害防止的關鍵時期,小麥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蟎蟲,條鏽病,赤黴病等等,蚜蟲危害小麥後期非常關鍵,蚜蟲繁殖快,危害大,一旦蚜蟲蔓延,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所以發展小麥有蚜蟲,就應該馬上防止,一噴三防,最好葉面再噴施磷酸二氫鉀,補充養分,提高小麥產量,這個時期,發現病害,及時防止,馬虎不得。

  • 5 # 肥仔農經

    距離小麥收割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若這時發現小麥底部有蚜蟲,那隻能說前期蚜蟲防治工作沒有做好,或者防治沒有徹底,所以這個時期發現蚜蟲危害,好多人也拿不了主意,一邊怕蚜蟲危害,一邊又怕影響小麥。那麼,事已至此,還有一個多月就要收麥子了,現在底部發現蚜蟲,還用不用藥噴施防治呢?

    其實蚜蟲從小麥返青期就有發生,直至小麥抽穗揚花前期,一直處於緩慢增長中,直到小麥揚花期後才開始爆發。因此,如果能在小麥楊花前期進行蚜蟲防治,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控制蚜蟲的危害,同時還能使蚜蟲種群數量在短期內難以恢復。不僅如此,在小麥楊花前期防治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且防治效果好。

    不過也有許多朋友反應,前期即便進行蚜蟲防治,在後期依舊會受到蚜蟲危害。也就是說在用藥後植株上部的蚜蟲消退,而下部的蚜蟲很難以死亡,沒過幾天后蚜蟲又在上部危害,針對這種情況,必須要使用藥劑進行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2000~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0~15克兌水35~50千克/畝、或2.5%功夫乳油15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溼性粉劑20-30克/畝進行噴施防治。

    除此之外,也可用燻蒸法進行防治,這時可選用40%敵百樂果乳油50~75毫升或80%敵敵畏75~100毫升,用2~3kg水稀釋後,拌細沙土15~25kg,於傍晚無風時撒入田間,這對小麥底部蚜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 6 # 龍百曉生

    現在是打藥防治小麥病蟲害的關鍵時期,我們家位於山東魯西北地區,最近這邊也發現了蚜蟲,我們這邊稱為“蜜蟲”,今年似乎較往年發生時間有些偏早,前天家裡已經打了一遍農藥。另外,今年山東4月份上中旬雨水較多,使得有些麥塊出現發黃等病害,為此,這兩天村裡都在用大喇叭呼籲農戶趕緊去地裡檢視一下自家麥情,然後去領取上邊發的防治小麥條鏽病等病害的農藥!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4月底至5月初正值小麥揚花孕穗期間。我們這邊小麥夏收時間為6月上旬,晚幾天收穫也不要緊,畢竟現在小麥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基本一兩天便搞定夏收工作,再加上玉米播種機大量使用,可以同一天內完成小麥收穫和玉米播種等農業生產,有時因農戶工作忙,可也以選擇晚上收穫小麥!話說回來,至於5月下旬至5月初,此時隨著黃淮氣旋北上,使得華北、山東、河南等地氣溫回升特別快,例如今年4月底便迎來30℃以上的高溫天氣,並伴隨乾熱風影響,因而我們這邊麥田裡主要管理措施為澆灌和噴藥,具體如何操作需要根據自家麥情掌握分寸。

    我們家前天打完農藥後,昨天隨著氣溫越來越熱,今天也趕上機井排號,於是今天開始澆灌麥田,即今年小麥返青後的第一遍水,目前來看,農田墒情不足,再加上高溫來襲,以及小麥孕穗期需水量大,因而這時除了打藥防治病蟲害,也得及時澆灌小麥。

    二、5月初前後小麥出現蚜蟲的防治措施。隨著氣溫越來越高,害蟲活動頻率也越來越多,而這時若發現麥田出現蚜蟲,可以選擇合適的殺蟲劑進行噴施,至於噴施時間,我們這邊可以選擇5月初進行,這時一般處於小麥揚花期結束時,趕在小麥灌漿期前進行防治,可以最大程度滅掉蚜蟲等病蟲害。而最晚用藥時間儘量不要拖到5月下旬,畢竟這時離小麥收穫時間僅剩20天左右,此時蚜蟲數量和危害程度已經達到高峰期,即便不打藥,蚜蟲數量也會開始減少,自然危害程度也會下降!

    另外,對於小麥蚜蟲危害往年較重的地塊,應該在小麥返青後就開始配藥防治,因為其幼蟲在返青後基本已經出現,大概到了4月下旬小麥揚花期前後已經處於緩慢增長階段,而在小麥謝花後至5月下旬會表現為發生量大幅增加,因而5月份防治用藥時就得加大防治成本,也可能存在防治效果不佳的情況。

    總得來說,既然你家的麥子需要到6月5日才收穫,如果按小麥成熟期20天前結束用藥的話,可以趕在5月15日前後進行噴藥防治,防治時間上越早越好一些,儘量避開持續3天左右的小麥揚花期即可!(以上為個人見解)

  • 7 # 財廣進康A

    現在發現芽蟲要打藥:

    ①、6月5號左右收麥子還有一個月時間,現在發現有芽蟲必須抓緊時間打藥,你說小麥底部有芽蟲,這應該是“稻飛蝨”不是芽蟲,因為芽蟲只對植物嫩芽造成危害,而稻飛蝨是危害樁稼枝杆的。

    ②、芽蟲行動很慢、而稻飛蝨會跳躍行動很快,去田裡把那水稻或者小麥枝杆一拍動到處亂跳那就是稻飛蝨,稻飛蝨對農作物危害特別快、開始看見少量一期後會發現一整片,危害嚴重會造成樁稼倒伏減產。

    所以必須要儘快打農藥,殺滅芽蟲、稻飛蝨啶蟲咪、蚍蟲啉、敵敵畏殺滅稻飛蝨效果很好的。

  • 8 # 鄉村螢火蟲

    今天是4月30日,此時正是華北地區冬小麥抽穗揚花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小麥蚜蟲的易發時期。所以,題主在自家的小麥底部發現蚜蟲危害並不奇怪。雖說現在距離小麥收穫的6月5日,也就是芒種節氣前後總共也就只有30多天,但噴藥防治麥蚜還是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失去時機的。

    麥二叉蚜是危害華北地區冬小麥的優勢蚜蟲,它還有2個幫兇分別是麥長管蚜和黍縊管蚜。在麥蚜的適發期,一般三種蚜蟲會混合發生,共同對小麥形成危害。小麥穗期,小麥長管蚜發生危害的機率更大。

    雖說現在題主所發現的蚜蟲還是在小麥的底部發生,但要是不加控制的話,這些蚜蟲很快就會轉移並密集到揚花之後的小麥穗部進行危害。這也是麥蚜危害小麥的一個主要特點。麥蚜會吸食揚花後灌漿期小麥籽粒的汁液,使受害小麥葉片發黃,籽粒不飽滿,降低產量。

    按照麥蚜在北方麥區的發生規律,4月下旬到5月初,正是防治小麥蚜蟲的關鍵時期。應當及時選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0%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噴霧。噴霧時,可以一同使用磷酸二氫鉀,提高小麥籽粒的飽滿度。

  • 9 # 周原夜話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現在離小麥收割還有一個月時間,正是麥田病蟲害防治最佳有效時期。

    小麥蚜蟲每年都不同程度發生,今年和往年不同的是,小麥田間病蟲害發生屬於偏重年份。如果你仔細觀察,田間除了蚜蟲,病害也是非常嚴重的。尤其是小麥條鏽病,危害極其嚴重。最近正好適逢小麥灌漿期,也是決定小麥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

    結合小麥田間蚜蟲防治,對小麥田間進行一次綜合性病蟲害防治。主要藥劑有:殺蟲劑氯氰菊酯,阿維菌素,吡蟲啉等;殺菌劑有: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丙環唑等,三唑類藥劑都可使用。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再加入葉面肥,比如純磷酸二氫鉀等。可以讓小麥成熟期籽粒飽滿,提高產量。

    所以,如果小麥田間發現蚜蟲,就抓緊時間打一次藥,進行一次小麥田間病蟲害綜合防治。這是提高今年小麥豐產豐收的最後一道保障措施。

  • 10 # 慶雙三農

    【慶雙與三農同行】6月5號左右就要收麥子,現在小麥底部發現有蚜蟲,還用噴藥嗎?──要噴。詳情請看下文。

    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要發生多種害蟲,蚜蟲是其中之一,對小麥的為害性很大。

    蚜蟲一般在開春後,小麥進入拔節期開始為害,尤其在小麥孕穗期以後為害最嚴重。蚜蟲主要刺吸小麥植株的汁液(血液),影響小麥的生長。大量發生時,小麥不能正常灌漿成熟,秕粒多,引起減產,甚至絕收。

    小麥6月5號就可以收割了,雖然離6月5號只有一個月,但現在正是小麥灌漿期,如不噴灑藥物殺滅蚜蟲,將會影響小麥的成熟,影響產量。儘管蚜蟲暫時還在小麥植株的基部,但是現在氣溫高,要不了幾天蚜蟲就會迅速繁殖爬到麥穗上。

    蚜蟲是廣譜性的害蟲,為害範圍廣,不但為害小麥,還要為害蔬菜和果樹以及其它的林木、野草等植物。為害小麥的蚜蟲以黑色蚜蟲(色蚜)為主。

    ●蚜蟲的形態特徵:

    蚜蟲蟲體小,橢圓形,具有刺吸式口器,分為有翅型與無翅型兩種,成蟲2毫米左右。

    ●色蚜的發生規律:

    色蚜1年發生30多代,無越冬蟲態和越冬期,一年四季都可為害。由無翅母蚜和有翅蚜進行孤雌生殖,從小蚜發育成母蚜需要10─12天,1只母蚜能生小蚜30─40只,每隻有翅蚜生殖小蚜5─6只。

    ●蚜蟲的防治方法:

    用10%吡蟲啉1000─1500倍液對水進行噴霧,效果良好;也可以用高效氯氟氫菊脂1000─1200倍液對水進行噴霧,效果也較好。

  • 11 # 一品小十六

    今天是五月一日勞動節,辛苦的農民們可沒有什麼節假日之分,該下地幹活還要下地,眼看著北方小麥到6月份就快要收割了,這個時候在小麥底部發現蚜蟲還是很正常的,蚜蟲不僅危害小麥生長,就是花花草草上也經常招蚜蟲,我們膠東這裡方言叫“迷蟲”,因為它有時候多到甚至能把作物迷住。這個時候發現蚜蟲病害,還要不要給小麥噴藥呢?

    大家都知道,在小麥收割前20天左右就不能用藥了,如果是6月5號前後收割麥子的話,那也就是說即使用藥,也要趕在5月16日之前,從時間上來看倒算趕趟,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噴灑防治蚜蟲病害的農藥。如果不噴灑農藥,任由蚜蟲附著在小麥上,那是肯定會影響收割時的產量的,但現在這個時候,應該屬於蚜蟲大爆發的時候了,氣溫一下子由冷轉暖,蚜蟲都出來為害,等到再過些日子,即使不噴灑農藥,蚜蟲的數量也會所有減少,但肯定是不如打藥除病害快。

    如果選擇噴灑藥劑防治的話,可以選擇的農藥就比較多了,常見的防治蚜蟲殺蟲劑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敵敵畏、啶蟲脒等,價格也不貴,一般幾塊錢一瓶,兌上一兩桶水,隔一個周打一次,趁著小麥還處於抽穗揚花期,沒有進入灌漿期以前,趕緊把農藥噴灑上,小麥收割時都是搶收,打農藥時為了把最後那二十天讓出來,也要搶打。

    建議麥農們,如果這個時候發現小麥的蚜蟲病害嚴重,可以及時噴灑一次農藥,肯定比啥也不管等著它自己減少蚜蟲量,要好得多。只是要掌握一下時間和用藥量,這樣才能夠有利於提高六月份麥收時的產量。馬上這又要種地瓜了,五六月份可真是農忙的時節,又要忙活種地瓜,還要趕著收麥子,雖然說現在都是機械化收割,但收完麥子之後還要晾曬、攤收,也很是辛苦呀。

  • 12 # 大俠觀三農

    如題主所問,6月5號收麥子,現在發現有蚜蟲,必須要進行噴藥防治,不然會影響產量。

    目前山東這邊小麥大部分處於抽穗期,區域性地區開始進入灌漿期,這個時候是小麥最重要的時期,是決定產量決定著時期。這個時期也是小麥的病蟲害防治最關鍵的時期,蟲害有紅蜘蛛、蚜蟲、吸漿蟲;病害有赤黴病,條鏽病等。

    下面我將從小麥蚜蟲危害和如何防治兩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小麥蚜蟲及其危害情況

    蚜蟲在小麥上危害較大,小麥蚜蟲、在我們山東叫膩蟲、蜜蟲,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屬於刺吸式口器,可對小麥進行刺吸危害,影響小麥光合作用及營養吸收、傳導。

    危害莖杆:在小麥下部,但會危害莖杆,造成整體營養不足,抽穗和灌漿期養料供應不足,最終影響產量。

    危害穗部:小麥抽穗後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減產,從而影響產量。

    二、危害這麼大,如何防治?1、注意用藥時期:注重在拔節期和抽穗期兩個時期預防,使用70%吡蟲啉或者25%噻蟲嗪進行防治;2、使用拌種劑拌種預防:使用吡蟲啉種衣劑或者噻蟲嗪種衣懸浮劑進行拌種,防治蚜蟲;3、用藥防治:常用防治藥劑有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菊酯類殺蟲劑,吡蚜酮,烯啶蟲胺,氟啶蟲醯胺,氟啶蟲胺腈等。

    注:一定要到正規農資零售店購買正規產品,並尊聽專業零售店囑咐和說明書使用。

  • 13 # 農嫂話農事

    今天是5月1號,據題主所說的6月5號左右收麥子還有一月有餘,而當前這個階段不管是那個區域的小麥的生長狀況,正是處在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是高效管理促進產量形成的最重要時期,那麼,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間段出現了病蟲害大家說要不要防治呢?反正農嫂認為,在這個階段不管出現了那類病蟲害都要儘快的給予治療,尤其是這階蚜蟲的滋生更是重點防治的物件。

    小麥蚜蟲,基本每年在全國主要麥區都會造成威害。小麥蚜蟲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蜜蟲,當然各地對它的叫法不同,有的地方也叫它膩蟲、或是油蟲,是危害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

    小麥蚜蟲的爆發規律從小麥返青時就會開始發生,一直會到小麥抽穗、揚花後及灌漿期時都可有蚜蟲的危害。它的危害可以說會伴隨小麥的整個生長過程,尤其在小麥揚花後,數量會更加的急劇上升,這時候的成蚜和若蚜可對小麥全株進行刺吸危害,會大量的聚集在葉片、莖稈和麥穗上,以吸取小麥的汁液,加之蚜蟲在為害時還會排出大量蜜露,這些蜜露會嚴重的影響光合作用,危害嚴重時會造成小麥籽粒不飽滿、或麥穗發白等現象出現,最終的影響了小麥產量和品質。

    所以,對於小麥蚜蟲在發現後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防治,最好是從年後返青拔節時期就給予預防防治最好。給予防治的用藥可用常見吡蟲啉、啶蟲咪、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等這些高效低毒低風險價格又不高的化學農藥最好。注意在用藥時要用足劑量和水量。,施藥時,一定要打透打勻不要漏噴即可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 14 # 青草地4783

    當然得打藥,有一年我種的小麥,發現蚜蟲的時候,因為己經滿籽了,距離收麥剩餘二十多天,也因為怕小麥有藥害殘留,就沒有

  • 15 # 使用者93172446409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正是小麥洋花之季 。為了防止蝗蟲,一定要打藥。現在我們龍村,種地的人是越來越少。感覺不划算,如果雨水充足的話,來年肯定是個豐收年。老天不下雨,收成肯定不好。就拿今年來說,我們這地裡沒有蝗蟲,但是小麥得了黃葉病。好多葉子都發黃,小麥的顆粒都是擰擰的。所以今年的收成不好。洋花過後,要是下些雨就好了。現在的涼價也不高。有的人就把地租出去,到城裡打工。老人捨不得,種點小麥。

  • 16 # 齊魯農家人

    6月5號左右收麥子,現在小麥底部發現有蚜蟲,還要不要打藥??

    蚜蟲對小麥的危害,小麥被蚜蟲吸食後,麥葉會發黃出現斑點,麥葉表面粘糊糊的,嚴重的整個麥穗變黑,導致麥粒不飽滿,嚴重影響產量。

    蚜蟲多了影響小麥光合作用。最近天氣嚴熱,只要發現有蚜蟲,必須儘快打藥,因為高溫蚜蟲發展非常快,蚜蟲排出來的東西很粘,粘到葉面或麥穗上,影響麥的光合作用,產量肯定受影響。

    發現有蚜蟲就儘快打藥,象蚍蟲琳、阿維菌素等廣譜抗蟲藥就可以,打時最好加些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和蕓薹素等,既治療了蚜蟲,又防止麥早衰,一舉兩得。

    這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關於公關的電影或電視劇,類似《wag the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