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雲逸仙
-
2 # 使用者葉子666
《紅樓夢》前面已經對人物結局有了暗示。
五回是《紅樓夢》非常重要的一個章節。其重要性就在於它幾乎揭示了小說主要人物的命運和結局,
因此,要探尋林黛玉的結局,還是要回到文字層面上來。關於林黛玉的結局,第五回寫得明明白白,就在“釵黛合一”的判詞和紅樓夢曲枉凝眉裡。
枉凝眉這首曲詞,暗示了寶黛愛情的悲劇性結局。而“釵黛合一”判詞則指出了黛玉的歸宿,這就是所謂的“玉帶林中掛”,配圖為:“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
“玉帶林”按照諧音倒過來讀就是“林黛玉”,而且判詞裡的“掛”字和配圖裡的“懸”字,黛玉“懸”“掛”在枯木之上,其實,林黛玉的結局已經非常清晰了,那就是:在林中上吊而死。
這樣的結局才是曹雪芹的本意。
首先,這符合小說人物的結局安排。
在《紅樓夢》的前五回,曹雪芹其實已經為所有人物設計了最終各回本位的神話結局。
比如賈寶玉就又回到無稽崖青埂峰下成為那塊“石頭”,那麼,作為木石前盟的另一個主角黛玉的歸宿當然也應該是深山密林中的“絳珠草”了。
其次,這符合黛玉高傲的性格。
以黛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格,是不可能低聲下氣寄人籬下看著自己的愛人和別人成親的,她唯一的選擇就只能是以死來做個了斷。
第三,林黛玉的死亡與《紅樓夢》的大結局相呼應。
林黛玉於林中自盡,與小說第五回紅樓夢曲收尾飛鳥各投林有呼應之意。曲中有“好一似食盡鳥投林”之語,似乎就是以黛玉的林中自盡來宣告著紅樓一夢的破滅和眾人大限的來臨。
《紅樓夢》中薛寶釵的結局:
薛寶釵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被譽為“群芳之冠”。
她體態豐滿,品格端方,才德兼備,性格大度,是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
薛寶釵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很世故,即很會做人和處世。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那一回,寫她掣得的酒令牙籤上畫著牡丹,上有午句詩:“任是無情也動人”。
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薛寶釵被稱做群芳之冠,但又說“無情”。“無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實行者;“也動人”,卻不過說她的貌美。
丸說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熱心人的意思。但“無情”和非熱心並不等於奸險。
水亭撲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機。但其目的是讓小紅、墜兒以為她沒有所見那些私情話,並非有意嫁禍林黛玉。
借衣金釧,也並非有意識讓王夫人嫌棄林黛玉。她這樣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義的明哲保身的哲學,自然也就表現了她的虛偽和自私。
事實上,她的性格特點並非奸險,並非事事時時處處都有心機,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統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樣渾然不覺。那樣如魚得水。人們從她身上看到的虛偽正是封建道德虛偽的體現。
薛寶釵的有心機與鳳姐的兩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寶釵性格的複雜性和豐富性,還表現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
比如,她處事周到,辦事公平,關心人,體貼人,幫助人。
一次,襲人想央求湘雲替她做點針線活,寶釵知道後,馬上對她講明史湘雲“在家裡一點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來了就說累得慌”的苦衷,責怪她“怎麼一時半刻不會體貼人”,並主動接去了要湘雲做的活計。
還有一次,湘雲要開社作東,寶釵因伯她花費引起她嬸孃報怨,便資助她辦了螃蟹宴。
因此,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經真心地這樣稱讚寶釵:“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
對於寄人籬下的林黛玉,家境貧寒的邢岫煙,也都給過種種幫助。即使對大觀園的下人,她也能體貼他們的起早睡晚,終年辛苦的處境,為他們籌劃一點額外的進益。
薛寶釵恪守封建禮教,確實是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但她不是不敢表現愛情,而是“大智若愚”。
她工於心計,知道如果表露了愛情就得不到賈母的歡心,也得不到寶玉。她處處討賈母的歡心,在自己的生日宴上點賈母喜歡的戲,說賈母愛吃的菜,又刻意拉攏人心,所以她如願嫁給了寶玉。
如果她不這麼做她就不能嫁給寶玉,但寶玉是叛逆的,是蔑視世俗的,她的做法只能拉長她和賈寶玉的距離,可以說,在寶黛釵的婚姻中,因為封建禮教,她成了勝者,但在寶黛釵的愛情中,因為封建禮教,她是犧牲品。最後由於寶玉出家,寶釵終生守寡。
-
3 # 子馨物語
紅樓夢的開頭就暗示了人物的結局,就好比所有的開始就註定了結局一樣!所以,紅樓夢到八十回戛然而止,依然是完整的,還留給後人很多想象空間。現在,紅粉都只認八十回脂評本。程高本後四十回完全是誤導讀者,愚弄不知情者,侮辱智商,玷汙前八十回清白,狗尾續貂,總之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實,不受狗尾巴干擾,我們更能精準推測出人物的後續結局。
寶玉遊太虛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透過判詞和畫兒,還有曲演紅樓,已經圖文並茂,唱唸作打,活靈活現的演繹了出來。
關於寶黛釵命運,寶玉翻開正冊頭一頁,一幅畫上,兩株枯木[林],木上懸著一圍玉帶[黛玉],又有一堆雪[薛],雪下一股金簪[寶釵]。配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林黛玉]中掛,金簪雪[薛寶釵]裡埋。可以解說下:寶釵勸諫寶玉讀書入仕的賢淑品德可悲可嘆,黛玉的詩詞才情可憐可惜,林黛玉最終花落人亡兩不知,薛寶釵也難逃孤獨冷清到終老。
再看曲演:《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這段曲詞是寶玉的真情告白,都說金玉良緣好,我只認木石前盟,黛玉香消玉殞,二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終於成親,可是,空對著賢良高冷的薛寶釵,終究是難以忘懷離塵仙去的林黛玉,縱然是寶釵賢惠到舉案齊眉,寶玉的心意始終無法心甘情願接受她。
這樣的結局還不明擺著嗎?就算是黛玉抑鬱成疾早逝,金心良緣得逞,薛寶釵還是獨守空房孤獨到老,寶玉兌現了對黛玉的承諾:你死了,我當和尚去!斯人已去,愛已成空,繁華落盡,家破人亡,四大皆空,唯有出家。
-
4 # B梅朵
另外的暗示文字有,“寶玉方低頭一瞧,便噯呀了一聲,說:“怎麼就拖在泥裡了?可惜這石榴紅綾最不經染。””,“石榴紅綾”也是用花名做的衣服樣,石榴花一般是紅色的,石榴多籽,成了中國社會民俗中獨特的生育文化的象徵,民俗文化代表祈求人丁興旺、多子多福,並與“棗、栗子”(早立子),“連招花”(連招貴子)等形成祝願子孫繁衍的習俗,除此之外,石榴花火紅豔麗,花姿豐滿,喻示女性之美,象徵對愛情的熱烈追求和嚮往,石榴果“萬子同苞、金房玉隔”,意味著“多子”,象徵美滿的姻緣,民間婚嫁之時,常於新房案頭或他處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贈祝福者。所以香菱穿石榴裙子,拿夫妻蕙,是有特別的意義的!自然是暗示香菱後文將出嫁!接著下文還有,香菱的裙是寶琴帶來的,和寶釵每人一件,這話卻是透過寶玉說的“只是頭一件既系琴姑娘帶來的,你和寶姐姐每人才一件,他的尚好,你的先髒了,豈不辜負他的心。二則姨媽老人家嘴碎,饒這麼樣,我還聽見常說你們不知過日子,只會遭踏東西,不知惜福呢。”,寶玉這樣說,是為引出襲人之事而已,因為襲人也做了一條同樣的裙,因為有孝在身,古時守孝百日內是穿白色的孝服,百日後是穿藍和黑色之類深色的衣服,不能穿豔麗的衣服,所以寶玉回家叫襲人拿自己的給香菱換!寶玉回家途中,想起香菱的身世,一壁胡思亂想,“今日更是意外之意外的事了”,自然是二人心意相通的描寫,讀者看見自然是覺得意外。
-
5 # 香山夜讀
《紅樓夢》這部書與其他書有一個不同特點,就是對書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結局,提前做了暗示,這些暗示有些是以詩詞的方式,有的是以謎語的方式。
暗示最多之處是在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時看到的“金陵十二冊”和聽到的“紅樓夢十二曲”。“金陵十二冊”分“正冊”、“副冊”、“又副冊”。這些“冊”上每頁都是一副畫後面寫有一首詩,這些畫和詩就是一個人物的命運和結局。比如賈寶玉首先翻看的那本“又副冊”,開啟第一頁,“只見這首頁上畫的,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滿紙烏雲濁霧而已,後有幾行字跡,寫道是: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這實際是晴雯的命運和結局。再往後又見“畫著一簇鮮花,一床破席……”說的是襲人。那本“副冊”,賈寶玉只看了一頁,上面“畫著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說的是香菱。
“金陵十二冊”正冊,是賈府十二個貴族女子的命運結局,因此賈寶玉都看了。這十二女子,別人都是一人一頁,唯獨黛玉和寶釵兩個人共用一頁:“只見頭一頁上畫著是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詩道: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說明她們二人和寶玉的特殊關係,在某種意義上她們倆實際上是一個人。王熙鳳的畫和詩是:“一片冰山,上有一隻雌鳳。其判雲: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鳳的結局,可惜高鶚後續的40回未按曹雪芹的這個暗示去寫。
“紅樓夢十二曲”,也是對十二個貴族女子命運的暗示,不過寫得更悽婉更悲涼,令人不忍卒讀。比如第二支曲子“枉凝眉”是寫黛玉和寶玉愛情命運的:“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為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最後一支曲子“飛鳥各投林”,不是寫給某一個人的,而是賈府的大結局:“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曹雪芹對這些人物,特別是女子的命運的安排,都很悲慘,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特點,在封建社會,女人的命運本來就很苦,這不過是個縮影罷了。十分可惜的是,高鶚的後續部分沒有完全體現曹雪芹的原意,這是高鶚的最大敗筆。
紅樓夢對人物命運的暗示,還表現在一些謎語裡。書中第22回寫到,元妃製作了一個燈謎送到大觀園,並讓姐妹們也各製作一個。結果元妃的是爆竹,探春的是風箏,黛玉的是更香,寶釵的是竹夫人,謎面的詞語裡都暗隱著本人的命運。比如探春的謎語裡有“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的句子,暗隱著將來遠嫁;黛玉的謎語裡有“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暗隱她的婚事無著落;寶釵的謎語裡有“梧桐葉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的句子,暗隱早寡。連賈政看了都感到不安:“小小年紀,作此等言語,更覺不祥,看來皆非福壽之輩。”
大觀園的才女們,還經常吟詩聯句並結成詩社,她們作的詩有時也暗隱著自己的命運和結局,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
6 # 讀點不同的
有暗示的,不止是寶玉遊太虛幻境中的結局暗示,小處也有對各個人物人性的暗示。曹公筆下的人物性格十分鮮明,而且各個人物之後的選擇也都是極符合其性格、身份、教養背景。最近在整理大書小讀說紅樓系列,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
-
7 # 坤瑩
曹雪芹用《紅樓夢》這些畫上繪製的人物、景緻、花鳥來暗示紅顏薄命的主題,當這些圖畫與文中詩詞相互印證,形成了獨特的讖語形式,揭示了人物的最終結局,更多了一份詩意與傷感。
《紅樓夢》中晴雯的判詞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頭兩句點出此人是睛雯,三四句是說睛雯雖是奴婢,但從不自輕自賤去巴結誰;相反性格剛烈同,疾惡如仇。
似睛雯一般的女子世間難逢,像她名字中的雲朵一樣同,極易夭折。
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神前拈戲。三齣戲是曹雪芹借戲文影射賈府的興衰。
《白蛇記》是賈府當年的興起,當年劉邦斬白蛇而起,最後成就帝王霸業,而賈府祖輩也是靠著與皇帝一同打天下,開始了賈府的興起。
《滿床笏》說的是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前來祝壽,拜壽時把笏板放滿了了床頭,這顯然是指賈府的運道如日中天,可惜這種繁華暗含著危機。
第三齣戲文就是《南柯夢》,其中淳于棼醉後,夢入大槐安國,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曆享榮華富貴,醒來後發現是夢,這正是影射賈府一時的興盛,在貴妃元春死後,賈家的富貴也煙消雲散,好似南柯一夢……
-
8 # 夢幻紅樓i
是的。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夢遊了太虛幻境,翻閱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欣賞了《紅樓夢》歌曲十二支。
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展現了賈府中重要的女兒們的命運,《紅樓夢》歌曲十二支亦如是。
至於其他的人物,作者於第一回中的《好了歌》以及甄士隱為《好了歌》作的注裡揭示了賈府的整體的頹敗的命運,這些人物概不能外。
回覆列表
對的,並且刪掉的後四十回結局(並非高鶚續寫的那樣)也隱藏在前八十回中。舉例:寶玉的《芙蓉女兒誄》其實是寫給黛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