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水那方
-
2 # 我愛豬頭肉賊胖
我告訴她:下一次見面,你仍然可以自己做主是否要再給她。第一次是你主動給她的,這也能看出以後要不要繼續跟她做朋友。
-
3 # 漫步斜陽的文子
又是一個關於孩子分享的問題,我把我的東西分享給小朋友了,而他們卻不分享給我,我很委屈,為什麼他們和媽媽說的不一樣,這樣很不公平!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回溯一下這個問題最早出現的時間,大概是在孩子兩歲左右,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萌芽,出現一系列的“我的”“我要”“不行”等詞彙和行為,我們稱之為“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也是孩子體會物權意識的時期。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儘量滿足孩子,讓他體會到自主權,什麼是我的,什麼不是我的,這也是一種邊界。
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發展同伴關係的時期,所以對於物品爭執是在所難免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分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如果別人拿自己孩子的物品,孩子不願意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也不要講道理“小朋友要學會分享啊”,只有孩子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物品的絕對支配權,並且滿足了的情況下,才會根據自己的意願分配物品,比如他是我的好朋友,我願意給他我的玩具。
如果這個時期孩子沒有體會到這種自我支配權的話,後期會有幾種表現,一是委屈,我的東西我說了不算,這不公平!就是上述情況。比如心理學中有一種“黃金法則”,既“希望你對我好的那樣去對待你”,往往很多人用的是“反黃金法則”,既是“我對你好,你也要對我好”!
還有一種就是沒有邊界感,自己的東西別人可以拿,同樣別人的東西自己也可以隨便拿!
以上的孩子並不是自己想分享零食,而是遵從了家長的意見,在這裡面並沒有自己的判斷,比如我想不想分享,如果有了自己的判斷,不管小朋友給不給我,我就是想把零食給我最好的朋友,這樣的話,就不會有委屈感。
所以接下來,媽媽可以試著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給別人了,別人沒給我,我很委屈,把情緒宣洩出來!接下來就是要尊重孩子,遇到事情要聽一聽孩子的意願,按照孩子的想法去陪孩子試一試,錯了不要緊,媽媽一直在陪你承擔!讓孩子在體驗中長大,因為剛剛一年級,一切還來得及!
-
4 # 牽著寶寶去散步
孩子之所以委屈,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完全理解分享的含義,建議家長可以這樣給孩子引導:
首先,家長要肯定並且表揚孩子的作法,讚美孩子願意與別人分享的行為和品質。孩子得到了家長的表揚和讚美後,內心自然就可以減少委屈,因為他做了一件讓媽媽值得驕傲的事,同時孩子也會在內心認可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我家閨女有一次將自己的小餅乾分享給她跳舞的小朋友,結果沒留神全分完了,而自己沒有的吃,這時候孩子很委屈的跑過來說:“媽媽,我沒有了。”我會笑著對孩子說:“哇,你好棒啊,願意把最後一個都分享給別的小朋友,你是一個很樂意分享的好孩子哦,而且你看大家都非常開心收到你的小餅乾。”孩子臉上露出了笑容,但是我知道她很想吃,於是又對她說:“媽媽也很想和你分享,要不等下下課後,我們再去一起買一包餅乾來一起分享吧。”這下孩子徹底就開心了起來。
告訴孩子,分享的前提是要相互尊重,而不是為了得到別人同等的回饋。有時候,孩子會認為當我分享給你的時候,你理所當然就要分享回給我。其實孩子這種概念是錯誤的,分享不是互換。要告訴孩子,分享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對方,當你自己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不分享,當對方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也要尊重對方。分享不是為了得到別人同等的回饋,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東西,當然可以和別人商量拿自己的東西交換,但這叫互換不叫分享。
告訴孩子,如果分享的過程是讓你快樂的,那就要享受分享的過程,當你分享給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收穫了你的快樂。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鼓勵孩子分享,但有時候孩子其實並不願意分享他的東西,並不是因為孩子自私,而是他更加願意享受獨樂。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分享是為了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快樂,而不是隻為了給別人帶來快樂。當身邊的朋友都因為你的分享而開心快樂的時候,也會增加自己的快樂,一起的笑聲會更大,所以孩子也要懂得享受分享的過程。
總而言之,當孩子理解了分享的意義,自然就不會因為自己分享而得不到別人的分享而委屈和難過。
-
5 # 鄰家均姐姐
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家長首先應該反省,分享雖然說是一種美德,也要給孩子說看老師最後怎麼要求,家長不能想當然。
想一想,吃自己家美食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有,就自己家的孩子全部都分享給其他孩子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吃,能不委屈嗎?換成是我我也會委屈。
在這件事情上,家長首先應該給孩子道歉,為自己的想當然道歉,然後告訴孩子,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先看老師的安排,老師叫同學互相分享,那可以全部分享,如果老師胖同學之間不分享,還是可以適當的分享一下,這樣就不會別的同學都有吃的,而自己沒有。
家長還應該教育孩子,不能在分享的時候把自己所有的東西全都拿出去,除非在收到別人的分享的時候才可以。我們不是不贊成分享,最起碼要有自己的底線,給自己留一點回旋的餘地,如果是全部都無私的分享那還好,遇到別人不分享呢,是不是讓自己處在兩難的境地。
最後還要告訴告訴孩子,分享肯定是一種美的,但是如果沒有底線的分享,就變成了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運用到這裡就成了分享之心不可無,防人之心同樣不可無。
在分享之前就要做好各種思想準備,甚至做好最壞的打算,沒有希望才不會失望,孩子之所以委屈,就是因為希望太大,在這一點上,父母教育有待加強。
-
6 # 新資優教育
今天6.2,6.1過去了,但“分享”這個話題可以說伴隨我們終生。鼓勵孩子分享,其實就是培養他們的同理心。
一年級的孩子開始發展出自我意識了,不願意分享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就算我們作為大人也不是每件物品也會與人分享的。當你孩子主動分享了自己的食物,這一點要肯定表揚。至於其他同學沒“回報”給他,我們也要代入孩子的角度,先以同理心去安慰開導孩子。
再我們要根據孩子心智的發展水平,去思考分享背後的意義,當我們希望教導孩子要分享前,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我們希望傳遞給孩子的!比如這次是節日小食會,但因為我們理解的與其他人不同,就你先分享自己的食物,你就表現很棒,當時也沒有出現分爭,其他孩子沒分享,我們也要理解包容,同理心與孩子溝通,並循循善誘引導孩子今後情況如何面對,更能幫助孩子成長,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今後在教導孩子與人分享時,不妨參考以下“P.T.A.”幾個原則︰
1)預早提示,讓孩子選擇分享甚麼 (Prepare to share)要與其他孩子一起分享活動前,宜先預告孩子內容,並與他商量,比如可以把家裡的玩具一起分類,分為“可分享”及“不分享”,先把“不分享”的玩具收起,讓孩子心理上作“分享”的準備及練習,減低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情況。若孩子外出作客,如情況許可,也同樣可以和他們商量帶1-2件小玩意與其他孩子分享,讓他們也能準備及練習與人分享。
2)輪流概念的灌輸 (Take turn)輪流是指大家同樣地去分享,比如玩玩具,即是“你玩完,再到我”,不會強調玩具屬於誰的概念,會強調“你有,我有”,分享便會較為自然。而這次你孩子分享食物,也屬這個“輪流”,是現場老師沒組織好,我們不好多說什麼。但今後家長遇到類似情況時,家長可從旁觀察及引導孩子協商,例如︰“大家都想先吃哪些食物?就由哪個小朋友先分享?後大家輪流來分享!”,讓孩子來回數次熟悉此規律,這樣他們除了學習到溝通表達,也學習到控制衝動。謹記當孩子得到別人的食品和玩具後,教導他向他人表達感謝“多謝你同我分享”。
3)運用同理心,適當教導 (Acknowledge the feeling )若當孩子因得不到別人的回報分享或因爭執玩具而出手打人,家長可以先以同理心瞭解孩子的心情,並停止不合宜的行為及提供選擇,例如:“我見到你好喜歡那個玩具,好想快點玩,但還不能馬上玩你不開心、失望”(用同理心說出孩子的心情,需按年齡及理解能力),“但打人會痛會受傷,不可以,要停止”(可以輕聲及明確地向孩子說出不合宜的行為及原因),“你可以選擇等哥哥玩完再到你玩,或者你先玩另一個”(可以為孩子提供可行的選擇,引導他解決困難),當孩子作出選擇時,即時給予肯定及欣賞“多謝你明白、合作!”(強化孩子的自控感,作出合宜選擇的能力)。
-
7 # 小米粒育兒
孩子分享給別人卻沒有得到別人的分享,確實很委屈,也應該委屈,父母要給孩子委屈的權利。分享是自願的行為,不是百分百的都能得到回饋,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需要慢慢理解的,我們不需要孩子現在就懂,只需要不產生負面情緒就好。
孩子在交朋友的時候能主動分享,也是高情商的一種表現。我在幼兒園工作期間就發現有那麼一種孩子,在班級裡總是花心,小朋友和老師都很喜歡他,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分享,不光是分享喜歡的玩具,食物,也包括心情的分享。每天總是發現他們說的火熱,也不知道有啥高興的事?為此我還打算偷聽一下,不過被人家給發現了,丟臉啊!
話說回來,遇到孩子能主動分享卻被無情的忽視了,我們可以試著這樣處理(僅供參考)
孩子受了委屈,就要給孩子有委屈的權利。我們大人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心理不舒服的何況孩子呢?肯定孩子分享的行為是對的,適當誇誇他,千萬不能說啥“沒出息”的話,一定要正面鼓勵。分享是自願的行為,一定讓孩子知道。(道理大都說不通,可以用繪本幫助)與老師溝通,說明情況,最好老師能在同學面前表揚一下孩子的分享行為。最好給孩子補上的遲來的分享大餐,這樣對所有孩子都有好處。在我們的努力下,事情終究會告一段落。待某一個睡前陪伴時我們可以把這件事再扒出來,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就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一個真正的“社交小達人”了!
今天六一兒童節小學一年級兒子班級搞活動,老師要求每個小朋友帶吃的去,去之前我跟我兒子說可能老師會把所有小朋友的東西整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你的東西也要分享給別人吃,沒想到最後老師要求大家各自吃各自的。我家孩子一到學校就把自己的吃的全都分享給別人了,卻沒得到別人的分享而憋了一肚子氣回來,我該怎樣教育他才對?
回覆列表
孩子把自己的零食分享了,卻沒有得到其他小朋友的分享,感到委屈。
讓孩子選擇一下,下次是否還要繼續分享。若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慢慢引導孩子。因為個人感覺從小過於小氣不利於成長!
另外告訴孩子,今年因為疫情,情況特殊,所以老師要求孩子們吃自己的零食。所以叫孩子不要難過!
告訴孩子,自己友好的心意和別人沒有關係,自己願意做,做的開心就好。我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孩子們經過我們身邊,他都給認識的同學說再見。但是我發現,有的小朋友不回覆,走過去了!我試探地說:對於不愛搭理的孩子,要不你就不招呼算了!”孩子回答:“我怎麼能因為別人不回覆就不招呼呢?”被孩子感動到了。
孩子的教育要慢慢摸索,且每個孩子還不一樣!祝願你的孩子大氣可愛,健康成長,絢爛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