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學王老師super
-
2 # 溏心小毛驢
大人以身作則,大人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在家可以多看看書引導孩子養成看書的習慣,看看電視。
要多陪伴孩子,引導多參與些運動,跑步籃球等等,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要多與孩子溝通,聽聽孩子的想法。
-
3 # 願喜青年
第一關鍵是在於家長嚴格掌控:
堅決做到四不玩。上學不玩,做作業不玩,吃飯不玩,睡覺不玩。
一定要控制時限。有時間讓玩一玩,根據情況,每次不得超過半小時或1小時。如雙休天、節假日內每天定時定點,到時間堅決關機。學習取得進步,獎勵一定的時長給他玩,讓他有目標自己進步就可以多玩一點。我以前沉迷於玩手機的時候家裡人就直接二話不說手機直接給藏了起來,怎麼也找不到,沒有辦法只能聽話學習。
第二在於讓孩子培養興趣:
為什麼孩子喜歡玩手機?還不是手機上的各式各樣的APP吸引著他,讓他有好奇心,想要不斷的透過玩來滿足好奇心。所以家長要適當的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舞蹈音樂機器人制作等等等,也會適當誘導他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給他灌輸一種概念:這個興趣學好以後可以讓他得到什麼。
第三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孩子喜歡玩手機可能一部分原因是想交朋友,透過各種APP認識新的朋友,有些事他不願和熟人說他想找陌生人傾訴說出自己最近的不順或者好事。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多於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幫助他解決問題。
-
4 # 小李灰灰
小孩的行為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可以試試用行為分析ABC的方法介入。需要家長分析原因A,是不是關注不夠,平時放任他玩手機的時間,是不是家長自己每天也是一刻不停抱著手機等等;導致孩子手機成癮的行為B;最後的結果C是家長坐視不管,還是想管管不了?
如果想改變B,可以從C來改變,比如每天如果減少玩一個小時手機會得到什麼獎勵,逐漸控制,慢慢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最根本的是從改變A來干預,引導他進行戶外的運動,拓展其他方面的興趣,家長自己也以身作則不沉迷手機等等方法。
上網會上癮。現代孩子,特別是獨生子女,比較不懂與人打交道。他們面對面交流會有障礙,所以,網上交流給他們機會,沒有壓力。
想辦法,讓他帶朋友們來家玩;或讓他與朋友出去玩。不要給太多的限制。有條件的話,可以讓他與同學朋友一起去旅遊,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等等。
-
5 # 24歲小夥子
小孩玩手機上癮可以透過下述方法來幫助孩子:在給孩子安排好足夠的休息時間、學習時間後,在週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到外面去轉轉、如到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科技館等場所。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擴充套件外部知識上面,另外在孩子手機上下載一個控制軟體,推薦下個格雷盒子綠色上網軟體,進行遠端監控,來檢視孩子在幹什麼,還可以進行時間控制。透過這兩種方式來幫助孩子。
切記:不能過多責罵孩子,以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
6 # 青茶ay
一、高中生玩手機上癮是大部分高中生家長擔心的問題,這樣的一個群體是小大人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別說高中生了,大學生成年人玩手機上癮的都多,在有些方面是可以理解的。
①現在高中大部分地區上學的時候不能帶手機,我弟今年高三,他們轉入了一個封閉式的管理,都在學校住宿了,手機一律沒有,通話公共電話。這樣一來防止沉迷遊戲,早戀等影響學業。
②離開了學校,在家時孩子使用手機的用途也應該有所限制,主要為聯絡朋友,上網查資料,閱讀積極向上健康的書籍,查不會讀的單詞等,偶爾可以適當地玩會遊戲放鬆一下。規定玩手機的時間,在家裡,一定限制高中生使用手機的時間,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視,另一方面還可以預防孩子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讓孩子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接觸更加有意義的事情,多走出房間,看看世界。
二、初中生,這是一個趨於叛逆期的一個年紀,當時我也是啥事都和父母對著幹,其實我也挺怕家裡面的,但是比較固執,愛攀比,我的同學有手機,我咋沒有,後來我清晰記得,當時我拿著我媽的手機給我玩的好的一個朋友看,說這是我的手機,一個勁的忽悠顯擺。
①主要是要和孩子們傾心的溝通,定一個承諾法。去和孩子們進行協商,比如可以讓孩子帶手機,但是前提是在學習成績上不能夠下滑,只能夠上升,如果是因為玩手機影響了高中生自己的學習,那麼孩子們就要教出自己的手機,努力去學習,直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後才可以,是一種比較溫和的處理方法,所以對於同學們來說還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②多花點時間陪陪孩子,無論是週末還是節假日,帶著家人去海邊,去農莊遊玩,這樣讓孩子多於大自然接觸,興許玩手機就淡化了。很簡單,誰喜歡在一個網路世界待著呀,要是身邊有人三五成群一起玩,那不香嗎。所以要讓孩子儘可能的外向起來,讓他們知道,世間很美好,網路虛擬的世界玩玩就可以了,太耗時間是浪費自己的青春。
三、這是小一點的朋友們,觀乎現在的一個狀態,4-5歲的小朋友都是拿著手機不停的刷刷刷,玩玩玩,這雖然是一個新媒體時代哈,也的確給孩子們帶來了我們當時接觸不到的世界,有時候你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們講話就一副大人口氣。
①我們當時小的時候,都是玩的過家家,跳皮繩這樣的遊戲,那種原滋原味的生活,現在的小孩子們都是手機喂,喂,恩,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現在的孩子們近視的機率也是大幅度的增加,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大人們在玩自己的,把手機丟給它們自己玩,就不用那麼的操心,還有就是一點,現在的孩子們很多是獨生子女,一個人真的沒法玩,可能國家也是關乎到了這一點,開放二胎三政策。
②成長三人行是一家體驗式教育旅行機構。陪伴於青少年兒童5-18歲時期,以親子研學旅行、夏冬令營、國際遊學、戶外教育等形式,引導孩子探索世界,探索自我的成長之路,可以參加一些這樣的活動。歸根結底,不管是誰什麼原因,都應該多花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
-
7 # 雨竹清韻
1、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看故事書。講些有趣的故事。分散孩子對手機的注意。
2、教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教孩子在手機上查資料,聽音樂,學外語。手機裡有大量的知識,學習資料和影片資源。利用好了對孩子的學習很有幫助。
3、用其它孩子喜歡的東西轉移注意力。比如玩具或者室外活動。
4、和孩子一起限制玩手機的時間。家長要率先垂範,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
4、訓練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如果孩子達到要求,可以適當獎勵以鼓勵孩子。培養良好的自律能力孩子會受益一生。
千萬不要發怒,打罵,大聲呵斥。
這樣會起到相反的效果。
-
8 # 蚌埠家長圈
開發更有趣的事情陪伴孩子去體驗,讓他在體驗中收穫更大的滿足,領會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體悟更有成就感有意義的事情
-
9 # 廣場舞迷
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容易造成視力下降、頸椎問題、注意力分散等健康問題,這也是家長最大的擔憂。那麼,孩子玩手機上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
1、 嚴格控制時長
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爸媽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 篩選優質內容
關閉上網功能,經常更新WiFi密碼,讓孩子遠離網路上錯綜複雜的劣質內容。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動畫片、音樂影片等,下載一些益智遊戲,讓孩子體會其中樂趣。
但同時也要避免連續觀看影片和反覆玩一個遊戲,以防止孩子上癮。
3、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和孩子一起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陪伴太少,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4、 以身作則當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會被模仿。如果爸爸媽媽就是“手機控”,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也自然也想玩,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
其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什麼方法都不如父母的陪伴有效。如果家長們願意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相信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他。
-
10 # 火龍雲王
幫助網癮孩子走出網路,首先要多陪伴,不離不棄,不放棄不拋棄。不能有太多指責。慢慢引導他對其他方面產生興趣,多鼓勵多支援。
-
11 # 涵雲Hanyun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怎樣來挽救玩手機上癮的孩子”總結個人觀點如下,供參考。第一,找到孩子玩手機的原因,分散注意力。第二,大人做好帶頭作用,不能孩子在寫作業,而大人在玩手機。第三,告知孩子玩手機的危害,定期教育,做工作。第四,讓孩子放下手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只能循序漸進,最好和孩子定好規則,慢慢引導。而且必須堅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廢。以上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
12 # 柔情歲月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手機?
因為有趣好玩,沒有別的事比這有趣!
看他還對什麼東西感興趣,陪他一起玩。小一點的寶寶,可以陪他一起玩玩具,讓他感覺到快樂,小寶寶都特別喜歡有人陪他玩。
大一點的寶寶,可以一起出去運動,打球、汽車,乒乓球、羽毛球……發掘他的興趣,幫他找到讓他快樂的事情。
其實不管孩子有沒有沉迷手機,都應該讓孩子養成愛運動的習慣,愛運動的孩子更健康Sunny,且充滿活力。
-
13 # 芽滴滴
孩子不是天生喜歡玩手機,環境所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家長身上,所以要想戒掉孩子的手機癮,前提家長先自己戒掉,不是不當著孩子面偷著玩,孩子比我們想的聰明和敏感。家長理性使用手機是第一步。對孩子說教,讓孩子明白玩手機危害其實不會有用。家長也知道手機危害,家長都不能,孩子怎麼可能。
1、孩子喜歡玩手機,是因為手機裡的世界對他的吸引力比現實世界的大,因此要引導孩子迴歸現實世界就是要引起他的興趣。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不同,引導的方式也不同。小點的孩子,可以父母有很多方法吸引他們注意;大的孩子,就需要有方法了,他們喜歡家裡蹲,父母就拉他們去外面,陪他們做他們感興趣的事。
2、如果孩子一開始有其他興趣,比如閱讀、圍棋、運動、繪畫、唱歌等等,有自己一個特別的愛好,斷不會沉迷於虛擬世界,因為這些愛好都能很好的培養身心,陶冶情操,有了一個Sunny的愛好孩子才不會躲在房裡對這手機孤獨地刷。任何生命都是嚮往健康美好,之所以沉迷手機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接觸到更美更好的東西。所以在他們還小的時候,慢慢幫他們找到堅持培養孩子一項愛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對孩子的青春期發展非常重要。當然,必須明確的是,要培養的是孩子自己所感興趣的而不是家長的,否則適得其反。
3、小學階段的孩子處於對世界對宇宙感興趣的階段,他們的問題最多,家長的耐心、正確的回答和引導會開啟他們探索世界的門。家長可以經常帶他們去宏偉的地方如博物館、天文館參觀,讓他們瞭解世界上一些偉大的人物及他們的故事,幫孩子樹立志向。中學階段,特別是初中階段,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會有變化,心理上比較情緒化,這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父母需要多帶他們接觸大自然,鼓勵他們與同伴一起投身大自然。
4、如今的孩子稱作“關在屋裡的一代”,根源是父母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怕孩子吵鬧圖一時方便清靜,直接甩給孩子手機慢慢養成的。看到很多老人帶小孩,都是直接給個手機再去做其他事。父母要抽時間付出行動多關心孩子,沒有行動,對孩子吼一百句也沒用,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反叛和憤怒。前段時間一個10歲的男孩因沉迷手機遊戲騙奶奶人臉識別捆綁奶奶銀行卡,2個月刷掉卡里5萬5千元,就是因為缺乏父母陪伴與關心。
5、孩子的任何問題幾乎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父母就應該多陪陪孩子,自然會了解自己的孩子,自然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解決辦法。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創造一個Sunny的環境,引導他們向著健康Sunny發展。
6、補充一點,簡單粗暴沒收孩子的手機不是個明智的解決辦法,這樣會傷害孩子,孩子年齡越大這樣做傷害越大。想要改掉孩子壞毛病,先了解他很重要。
-
14 # 貓蛋狗蛋看世界
在這個現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手機現代化的時代,確實不讓孩子去看手機也是一個非常難的一個制約吧。現在家裡最少也得有三到四部智慧手機,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他看到大人去玩手機的時候不自覺的都會去拿著手機,因為手機這個,呃,就是一個非常好玩兒的一個工具。孩子畢竟還很小,它抵禦這種有誘惑力的遊戲還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去做一個好的一個改變和習慣的養成。可以多給孩子買一些書,規定孩子可以玩兒,但是隻能玩兒一會兒,規定應還時常。但是最好儘量不讓孩子去玩遊戲這種東西。因為每個孩子的資質水平不一樣,家庭教育水平不一樣,也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採取一些認為可行性的一些手段。
-
15 # 閒庭信步63883
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登電子產品的癮,首先你家長得以身作則!還有呢就是要看你家孩子是多大年齡。
如果是兩到六歲好辦,你自己先立下規矩,家裡人只要呆在家裡,除了必要的聯絡電話,其他時候絕不碰手機;還有就是別一忙起來就煩孩子鬧,一怕鬧就塞給他手機了事!這樣呢從源頭上掐斷他們接觸的機會。然後呢,但凡有空,就車呆家裡,帶孩子除去玩去,田野,草地,公園,遊樂場,哪都行,孩子開心啊玩累了,會嫁家留不鬧了。
那如果是大點的孩子,你比如十來歲到十六七歲的孩子!你首先還是要以身作則!這是前提,不然你沒資格說他們啊!然後呢,就是陪他們玩,陪他們瘋,他要非得玩遊戲你就賠他玩,玩一會你就提醒他要歇會眼睛,,趁機跟他推廣一下眼保健知識,像哥們一樣善意提醒他注意身體,注意眼睛,那可是心靈的視窗,將來要用他瞅美女帥哥呢!千萬不能生氣!否則無效!你可以延長休息時間,和他聊遊戲中的角色,聊手機裡的影片知識,教他如何拍照,但是首先你的懂的比他多,反過來,你可以像他求教,讓他教你,等他和你沒距離了,再提議讓他幫你做點什麼,比如,你去幫我買點什麼東西,你去幫我給爺爺奶送點吃的,這樣,讓他覺得他很重要!慢慢也能把控玩的時間。然後等他徹底放鬆戒備,當然要有個過程,你就和他聊聊怎樣幫別人戒網癮!千萬不能說他有癮!讓他說觀點!你可以把別人家孩子說的過份一點,說怎麼樣不聽話,怎麼樣迷戀網路,怎麼樣毀了人生,,但是別忘了誇自己孩子,這樣敞開心扉談別人,,他是聰明孩子,也會想到自己,他就會慢慢轉變一些!不過不可能一下就戒掉!再往後呢,你就和他討厭,每天玩多久,既不影響學習和健康又能有空間讓他玩會,但是計劃你必須自己也尊收並監督!這樣我想孩子就會迴歸到正常的網路中來,而不是①味的玩,一味的抵抗父母!
這些呢是我的經驗,因為我有倆十四歲的初中生,也算是戰鬥經驗吧
-
16 # 催眠師張宸閣
孩子玩手機上癮,當家長採取一切手段來制止時,孩子通常就會情緒失控,極度的情緒爆發會讓家長無所適從。
設定限制性規則
生活如同玩遊戲和足球比賽一樣,規則明確才會好玩。
如果球賽的時間到了,還可以任性地延長比賽時間,直到一方滿意為止,這樣的球賽也不會有吸引力。
所以,對於遊戲的時間一定需要有一個明確的限定,這樣孩子才會珍惜玩遊戲的機會。
如果你的孩子的“時間感”比較弱,需要家長更多的幫助來控制遊戲的使用。
第一步通常是最困難的:父母雙方必須就一套規則達成一致。
一週玩多長時間?
每天玩多長時間?
是分散還是集中?
是先完成作業,還是先玩遊戲?
週末可以花多少時間玩遊戲?
哪些遊戲是禁忌,哪些是允許的?
比如現在的遊戲都是15-20分鐘一局,這樣每天打一局,給30分鐘足夠,這樣七天就是3.5小時。
孩子可以有兩個選擇:
A:每天一次,30分鐘遊戲時間,一週七天,每天晚飯後玩半個小時;
B:只能週日下午玩,可以連續玩3.5小時,還可以送半小時,就是4個小時集中玩。
明確哪些規則可以協商,哪些規則不可協商。
然後,宣佈規則現在開始,確保您可以執行規則。
規則還要包括下面一些細則:
1、30分鐘結束時,手機需要交回家長管理;
2、如果孩子因為收手機發脾氣和拒絕正常學習,孩子就失去第二天玩手機的權利(紅牌罰下);
3、在提前5分鐘鬧錶會提示時間,如果到時間因為一局沒有完成,或者遊戲需要達到可以儲存的程度需要延長時間,延長的時間會在第二天的遊戲時間當中扣除;
4、如果孩子偷拿手機玩遊戲,則取消一週玩手機的權利(禁賽一週)。
在執行規則時,家長只是簡單的執行大家都同意的規則,避免各種說教,講各種手機的危害和自覺性的重要性。
過度的講道理只會激怒孩子,對於管理手機並沒有好處。
好了,這就是如何管理孩子手機的具體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會超級困難。
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家長沒辦法貫徹執行,並不是孩子沒有能力。
多數失敗是在孩子做出輕微的挑戰性行為時,家長表現的失控和憤怒,導致規則失效。
所以,家長的自我修養才是第一步,至於管理好孩子的手機,是家長自我修養成長的體現。
-
17 # 徂徠山下老張
1、網路遊戲很容易讓人上癮,很多成年人有時候都難以剋制、控制玩遊戲的時間,都會陷於網路遊戲難以自拔,更別說是心智發育不成熟、自控力差的孩子。但是當孩子真的沉迷網路遊戲時,家長一定不能以簡單的方式對孩子玩遊戲粗暴干涉,一刀切,禁止孩子玩遊戲,沒收孩子手機。這種採取一味禁止的手段導致孩子跳樓自殺的案例時有發生,最終結果是家長痛徹心扉,追悔莫及。
2、對於孩子的上網、玩手機的問題就應該如同大禹治水一樣宜疏不宜堵。家長一要做表率。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影響作用,家長要嚴格自律,給孩子樹立起榜樣。家長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外,不要上網,不要玩網路遊戲,不要耍手機,也不要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追劇。家長本身就是低頭族,下班回家,沙發上一躺,手機在手,有時候到了飯點,也是飯不做飯不吃,你讓孩子專心學習,不玩手機,不上網 怎麼可能?二要召開家庭會議,制定家庭公約,必須與孩子約法三章,制定獎懲措施。玩遊戲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必須先完成當天作業,並且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二是玩遊戲必須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到了規定時間,手機上交、電腦關機,沒有商量餘地,不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一旦孩子沒有遵守規定,就應該給予相應的懲罰,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心軟,遷就縱容孩子,可以借鑑“狼爸”、“虎媽”的做法。特別是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越早立規矩,越有效果。三要變“不利”為“有利”。孩子喜歡玩遊戲,家長不妨參與進來,和孩子一塊玩,玩的過程,告知孩子游戲的產生、來歷,引發孩子對電腦知識、遊戲程式設計知識的興趣,說不定孩子將來就成為遊戲研發方面的人才或者說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方面的人才。讓遊戲為孩子所用,助力孩子成長,而不是受其所害。
-
18 # ycy星望月
當我發現時,我和我的老公就商量好,今後絕不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於是這個重任就到我身上啦!老公要上班掙錢養家。
重點我想說,發現孩上玩手機上隱,千萬別打,別罵?應先大人自我檢討,以引導為主。 我來說說我是怎樣讓我孩子解掉玩手機的。不能讓他閒著,帶他出玩,這個是關鍵,讓他累,騎車呀!溜冰,放風箏,和小夥伴一起跑,讓他玩。玩累了,回到家給他做一頓好吃的的菜。並且要悄悄的拔掉網線哦!下午睡個午覺,不睡覺陪他玩玩具,他喜歡什麼,你便玩什麼,進入他的世界,讓他不孤獨,感受你的關愛,帶給他快樂。
開放我們的家,讓鄰居的孩子來家裡玩,只要在安全範圍呢?讓他玩,隨他玩,髒了,亂了再收拾,我就是這樣讓我孩子沒再碰手機的,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比如他現在早睡了,而我卻在這偷偷的玩一會,不過做為媽媽為孩子再累都值了。
-
19 # 喬夫太太
怎樣挽救玩手機上癮的孩子?我沒有絕對答案。因為得先搞清楚孩子玩手機這個行為背後的真正的需求。
美國心理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提出了冰山理論,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知,恰如冰山。
我們也可以把孩子比作成一座冰山。玩手機上癮,只是我們看到的這座冰山表面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而他的冰山下也就是他的內心所隱藏的可能是:孤獨、缺乏愛、不被認同、一時興起、被冷落、找不到興趣點等等。
雖然不知道這個孩子多大,但我認為孩童階段應該是和父母有一種情感連線的,如果是很嚴重的手機上癮,那需要警惕是不是這個孩子和父母的情感連接出現了問題,比如缺乏父母的關愛,或者缺乏父母的陪伴,從而尋找另一種情感寄託。
親子關係一但出現問題,那就得給孩子無數的擁抱和無數的陪伴才能修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當孩子內心真實的需求(比如渴望愛,渴望陪伴,渴望尊重,渴望接納)得到滿足時,再來引導他外在的行為會容易得多。
到那時可以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點,培養興趣愛好,一起運動,培養閱讀習慣等,以此來減少對手機的癮。
但現在是電子時代,科技時代,想讓孩子完全不用手機,我認為是不太可能的,適當的控制時間,小小娛樂一下,個人認為也有益處。
………………………………分割線……………………………
之前寫了兩篇關於“11歲孩子玩遊戲,並在遊戲裡充了4000塊後,孩子的心裡活動,以及母親後來的處理方法”分別是:
【我哭著跪下,“媽媽,我再也不在遊戲裡充錢了。”】【我願給你無數擁抱,無數陪伴】,可以在我的文章裡檢視,作為參考。
-
20 # 隱塵
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家長頭疼又特別棘手的問題。
很多孩子因為手機,不僅僅是影響了學習、耽誤了學習,更甚者輟學,毀了終身的比比皆是。
例如:
去年年底西安第80中學一高三學生,因為晚自習翫手機,被巡邏老師發現後並將手機沒收,第二天該學生找了幾次老師要手機,因老師不在辦公室,而將辦公室另一名老師殺了。
還有一名8歲的孩子,因為玩手機,被母親說了幾句,直接跳樓了。
同學還是一名老師,她兒子玩手機,因為家長制止,上到初二直接不上了,同學軟硬兼施,我就是不上學,這不5年過去了,同學的兒子還待業在家。最好的年華已經錯過了。
隨便翻翻網頁,道理都是一籮筐一籮筐的,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很難,效果也不見得很好。
就像,我們經常給一些學習差的孩子說,你要努力學習,孩子也說了,我要努力學習,可是怎麼努力?以前欠下的帳,拉下的知識,是孩子一句努力就可以的嗎?誰不想學好?只是怎麼學呀?
很多孩子也知道,經常玩手機不好,對,向你保證了:我下次再不玩了,我就玩一個小時,我就打一關遊戲。可事實上,不是每個孩子的自制力都那麼好的。對於那些手機著魔的孩子來說,有時真的像吸食了毒品,他們沒有手機的日子會瘋掉。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走到這一步的根源在哪裡?
其實都在父母身上。
縱觀一個個手機上癮的孩子,學習都不是多好。
縱觀一個個因手機成問題孩子的案例,背後都離不開家長的問題。
1. 上面說到80中,因手機殺老師的那名高三學生。
他父母離異,判給母親,母親開了間茶秀,社會人一個。這個學生該需要的母愛和父愛及陪伴,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無處躲藏的孤獨靈魂怎麼辦,寄託給手機了。
所以,一旦沒有手機,他生活中不知道到幹什麼,就會瘋掉。
2. 同學作為一名老師,自己的兒子教育的卻這麼失敗,其實問題還在同學身上。
同學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同學又不願與公婆同住,所以從孩子出生起,就是她一個人帶孩子,可以說,典型的喪偶式教育。
再加上同學性格有點怪異,有些不太合群。對兒子從小特別護短,對兒子的什麼事都是哄著來。
以至於把兒子養的特別任性,目中無人,最後目中也許他。
同學和兒子兩個人的生活難免有也單調,父愛的一方缺失,孩子的很多東西得不到填補,然後就和同學對著幹,你不讓乾的事,我偏要幹。
3. 還有很多沉迷手機的,不是父母從小溺愛的,就是父母不太管的;包括忙於掙錢的,不負責任的,不重視教育的,留守兒童。
父母從小在孩子身上缺失的東西,孩子會轉化方向,尋找另外一種東西來替補,以致讓自己能不那麼無聊的生活著,這東西比如像手機。
所以,怎麼挽救玩手機上癮的孩子那?1. 對於那些上癮成痴,幾近瘋狂狀態的孩子,挽救起來真有點難,最終要正常起來,也只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醒悟。
2. 對於手機癮還不是那麼重的孩子。
他們為什麼玩手機?手機好玩唄。。
手機沒什麼好玩?沒有興趣的事情幹唄。
學習上有地方吃力,欠賬了。書又不想看,也看不進去。又沒人陪,沒人帶著逛。
所以手機,絕對的忠誠著,隨時隨地陪伴。
其實說穿了:這些孩子還是寂寞、孤獨、無聊、沒安全感。
怎麼辦呢?那句被人們引為了無數次的話: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陪伴”
不論你的孩子現在還小,還是已成手機孩子,從此刻起,你最能做的就是:陪伴。
陪伴不是時時刻刻看著他們,
而是,抽出你的部分時間,一點精力和認真的心思,和他們一起去幹他們感興趣的事,全家人一起的親子互動的活動。
哪怕陪他們一起吃飯、旅遊、爬山、游泳、或者一個下午靜靜的看幾集電視劇,一部電影;陪他們聊聊學校,聊聊朋友,聊聊劇情。
讓孩子們有事可幹,有人引導,不至於那麼迷茫;因為陪伴,讓孩子們內心充盈,有一定的安全感;同樣生活一下子豐富起來,也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
不要去給手機孩子,再一味的講什麼大道理,也不要求他們再三的保證,家長們要先從自己做起來,先從自己根本的改變起來,而且要長此以往,發自內心的改變起來,只要這樣,孩子才會慢慢的改變。
一句話:想讓孩子改變,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回覆列表
怎樣來挽救玩手機上癮的孩子?
其實我在另一個問題裡有相關回答,也把截圖發到下邊。
現在我想說的是,上癮這件事情,其實它跟毒癮相似但不同。很多年前,那麼多去網咖玩遊戲的少年,都曾被蓋上“網癮少年”的帽子,這些人也沒經過治療啊!反而現在成了社會的頂樑柱!所以,關於上癮,其實是沒有找到另一件代償性的的事情。就拿我來說吧,上班的時候,手機拿在手裡的時候都少,校長都經常訴苦女老師的電話最難打通。因為女老師衣服沒有兜,上課不帶手機,下課沒時間看。現在停課不停學,必須用手機,直播,看作業,發通知,這些事情需要四十個人來配合,這四十個人又不能一下子全配合。反饋作業的空隙幹啥呢?看手機,等回覆通知的間隙幹啥呢?看手機~沒有另一件更有意義或者說更有吸引力的事情時,就是看手機。
我想孩子們也是如此~所以挽救玩手機的孩子,方法就是找到另一件對他有吸引力的事情來代償不看手機的損失。同時伴隨著獎賞。可不是金錢之類呀!是對孩子來說更具吸引力、不常辦到的事情。這樣一點一點引導,從而達到目的。戒掉手機絕不是說教就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