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雲山水居
-
2 # 秀雲涵天
凡事有果必有因 ,馬岱的突然消失絕非偶然,我認為原因如下:
第一 保住馬氏一支血脈
《三國志·馬超傳》馬超臨沒上書:“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唯有從弟岱 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由此可知,馬岱關係到馬氏家族的延續,在古代這可是天大的事,所有的榮華富貴都不值一提,《趙氏孤兒》就是典型例子。馬岱人生中所有的選擇都會以此為核心。之後鄧艾滅蜀,皇帝自己都保不住了,還能保護馬家?想自保唯有隱姓埋名,萬人如海一身藏 ,況且古代又沒有身份證,也不能驗DNA,找個地方買塊地,築間房,誰管你姓馬姓牛?
第二 斬殺魏延遭到孤立
諸葛亮遺命除掉魏延,就是利用馬岱身份的突然性,事完後肯定受賞,同時也會遭到同僚的側目和孤立。試想一下,如果與馬岱做同事,說不定哪天他也大喊一聲“我敢殺你”,自己就會身首異處,想想都會不寒而慄。你說誰會給馬岱玩?不被孤立才怪!上班還有意思嗎?
第三 曹魏血海深仇未了
前面馬超的上書已經說過。其實曹家也沒忘當年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的大恨。曹操生前曾說“馬兒不死,吾無死地也”,想必曹家後人不會輕易忘記。古人特記仇,代代永流傳!一旦落到曹家人手裡 ,還會有好果子吃?
綜上所述,不如歸去!
-
3 # LEIYONG35
馬岱的消失是他自保的一個方式。哪為什要說他的消失是自保呢下面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蜀國有兩方主要實力組成一方是隨著劉備一起來到蜀地的,一方是相助劉備取得蜀地本地官員。其他的就是依附蜀國或者被征服的一些小勢力,馬岱是跟隨馬超依附到劉備這的,在朝中沒有資源。馬超死後他只能在諸葛亮帳下效力,諸葛亮死後各種勢力爭鬥對於他這種沒有資源的人你想爭不了,只好自己隱退消失在其他人視野以求後半生的安全。
再就是在諸葛亮在後事安排的時候讓他參與對魏延防範行動。魏延的死對他有觸動也是警告,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人來說不能戰死在沙場,最好的歸宿就是慢慢的老去,為了家人的安全也是要退出權利的中心。
-
4 # 北社野老
三國裡的馬岱跟道兄長出生入死ii後來投奔劉備,雖然不夠格五虎上將,但對蜀國的戰功可以與魏延匹對,是諸葛亮伐魏中倚重的大將。諸葛亮安排他斬殺魏延是對他的倚重,也是除他之外再沒有能擔此任的更合適人選。然而,他也老了,除掉魏延以後,蜀國需要一段時間的安靜,他休養了。連諸葛亮都說一州之地,難與敵持久。蜀國大將太匱乏了!
再者,馬岱斬殺魏延以後也有著無奈的哀嘆,畢競魏延是立過大功的人。還有楊儀在處理諸葛亮後事與穩定蜀國大局上起了很大作用,但結局悽諒,馬岱老了,他不想再介入這殺殺砍砍的無休角逐中去了。|I1|I
-
5 # 王金亮64
馬岱斬了魏延,楊儀心胸狹窄,拿魏延的腦袋當球踢。馬岱殺魏延是不是諸葛亮的意思還真不好說,小馬哥肯定在這場爭鬥中站在了楊儀一邊,以儲存蜀漢軍力放在第一位,也有可能小馬哥壓根就和後面的蜀國文官一樣,不主張連年北伐。當時蜀漢朝廷在魏延和楊儀爭鬥的時候,大部分站隊到楊儀一邊,細想還是比較恐怖的,說明不主張北伐的人已經佔了很大一部分了。
大軍回到蜀地後,魏延全家按叛亂滅門,同樣也沒有人站出來主持公道。後來的發展,蜀漢卻殺了楊儀給魏延平反,這個時候馬岱處境就很尷尬了。前面有馬超蔭庇倒是不會治馬岱罪,所以說馬家要麼全部被劉禪降為平民給國人一個交代,要麼自己主動一點,請辭避難他鄉。我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最大,在楊儀因懷才不遇發牢騷被殺以後,有人謀求為魏延平反,馬岱發現這個苗頭,立馬請辭解甲歸田,然後舉族遠走他鄉。畢竟小馬哥還肩負重振馬家的重任。行事必須很謹小慎微,草木皆兵的敏感度才能保全自己。
-
6 # 不沉的經遠
在正史上馬岱的記載極少,所以題主問的應該是演義中的馬岱。而馬岱突然消失這個鍋就必須由羅貫中來背了。
《三國演義》中馬岱自馬超反西涼出場以後,和龐德一起作為馬超的左右手也是表現活躍。在歸順蜀漢在南征南蠻、北伐中原時斬將殺敵屢建戰功。當然馬岱最出名的就是專治魏延:在葭萌關下馬岱詐敗冷箭射傷魏延;而諸葛亮死後馬岱又奉命假意接近魏延,找機會將他殺死。
馬岱在殺死魏延以後再未出場,此後姜維北伐不見他的蹤影,這個其實要怪羅貫中時間跨度太大。
馬岱殺死魏延是《三國演義》105回裡發生的故事,姜維第一次北伐則是在107回,在《三國演義》裡僅僅是過了兩回而已。而這兩回的故事情節也很簡單,就是曹叡去世以後司馬懿和曹爽輔政,並最終發生矛盾,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曹魏的軍政大權。此後夏侯霸叛逃蜀漢,才引出了姜維第一次北伐。因此大家會覺得諸葛亮死後不久,姜維就進行了北伐。
但是歷史上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高平陵之變是公元249年,這兩回的故事實際上整整過去了15年之久。
馬超反西涼是在公元211年,距離高平陵之變更是有38年之久。馬岱在反西涼時出場,即使當時是個20出頭的小夥子,到此時如果活著至少年近六旬。古代人壽命短,馬岱很可能早就已經去世,即使還活著,也可能因為年紀太大不能出征。
所以姜維北伐時看不到馬岱也就不奇怪了。
-
7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
關於馬岱,也是蜀漢比較一個比較出名的將領了,馬岱在諸葛亮死後奉命追殺了與楊儀爭權的魏延,馬岱專治魏延,由此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那麼在諸葛亮死後蜀國資歷最老的差不多就是他了,為何史書上再也沒有記載,他為何突然消失了?相比廖化這樣活得久的,馬岱的年齡也不是很大,那麼這當中又是怎麼回事呢?按照正史《三國志》和《晉書》來分析下
先來了解下馬岱這個人相比堂哥五虎將之一的馬超,馬岱的知名度要小很多。馬岱是扶風郡茂陵人,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馬超的從弟。早年追隨馬超在潼關大戰曹操,反攻隴上,參與圍攻成都、漢中之戰等。
諸葛亮北伐期間,應當在軍中效力,後在諸葛亮病逝後受楊儀派遣斬殺了蜀將魏延。曾率領軍隊出師北伐,被魏將牛金擊敗而退還。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
因為陳壽在《三國志》裡未給馬岱作傳,所以大家對馬岱的瞭解也比較少。我們只能從馬超身上找些一些蛛絲馬跡。
首先馬岱的年齡,馬超病逝前曾給先主劉備上過表章,請求劉備善待馬岱,並讓馬岱他執掌臣業已衰敗的宗廟祭祀。
年輕時的馬超與馬岱
馬超的生平是在公元176,年,於222年病逝,馬超享年47歲,諸葛亮病逝時在公元234年,那麼推測馬岱的年齡應該快到60了,這個年齡在三國這樣的亂世,馬岱也久經沙場,也算是高齡了(當然了不能跟司馬懿這樣的相比,活了七十二)。
馬岱最出名的還是斬殺了魏延,從此以後逐漸沒了訊息關於魏延以謀反被殺是蜀漢的冤案,已成事實。諸葛亮死後,楊儀與魏延爭權,雙方早就勢同水火,楊儀按照諸葛亮的安排準備退軍回漢中,魏延不服楊儀,要率領大軍繼續北伐。
楊儀與魏延勢同水火
兩方互相攻伐,後經王平勸解了瓦解魏延的軍隊人心,魏延勢孤力弱,與其子部下數人逃亡漢中。楊儀於是派馬岱追殺了魏延。馬岱應該因此加封為平北將軍,陳倉侯。
馬岱斬殺了魏延
過了一年,馬岱率眾伐魏,被司馬懿派牛金迎戰,馬岱失利而回。從此再也沒有任何關於馬岱的記載了。
在1950年代曾在四川發現了馬岱墓,其墓雖不甚宏大,周圍卻是蒼松翠柏,茂林修竹圍繞,無侵葬野墳。墓前有石桌祭臺有石碑,碑高約二米,碑上刻有:"漢平北將軍馬公諱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約3米,在封土下發現花邊磚,磚上隸書"馬岱之墓"字樣。《清史稿》記載馬岱的後人也一直生活在四川,馬岱應該是病逝在四川。
總結:結束前面所講的年齡,到了公元235年,馬岱也要六十的高齡了(參考廖化七十為先鋒)馬岱也算是蜀國資歷非常老的老將了,但由於馬岱和馬超是西涼的外來勢力,入蜀後並未得到劉備的重用(劉備只是以高官厚祿供奉著)。馬岱奉命斬殺魏延後不久伐魏失利,或許就退出了以後蜀漢的戰事。畢竟馬家就只剩下馬岱一個人了,繼承家族的宗廟祭祀最重要,後來也就病逝在四川了,再也沒有回到老家陝西了。
-
8 # liu12666
首先,這與蜀將記載普遍較少有關。馬岱此後(只有兩處正經記載)——那是因為歷史對蜀國武將大多這樣。黃忠位列前後左右四將軍,陳壽原文也不過三百字。吳懿身為國舅,車騎將軍,連個單獨傳記都沒有——你馬岱有兩條(其實應該是三條,馬超還提過他一次)記載,該知只了。
[3.“建興十二年,魏)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蜀志·魏延傳》;4.(青龍)三年,(司馬懿)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
——《晉書·宣帝紀》]所以,建興十二年是234年,青龍)三年是235年,所以題主你說馬岱在斬殺魏延之後沒有出現,是不正確的。
另外,自古武將多悲情,馬岱亦不例外:
至於為何馬岱會在諸葛亮死後的第二年入寇魏國,然後被【牛晉太祖】牛金給擊敗。或許是自感危機,想以戰功自保而已,可事與願違。
諸葛亮死後,楊儀和魏延公開作對,馬岱聽從楊儀指令追斬魏延,很明顯他是站在楊儀這邊的——與堂兄馬超一樣,馬岱的政治智商不高。他天真的認為,楊儀這個丞相長史會接任諸葛亮的位置,於是他欣然的斬殺了魏延。
悲催的卻是:楊儀回到成都之後不過升任中軍師,一個名譽頭銜,相比之前丞相府長史的位置,明顯是遠離蜀漢權力中樞了。沒幾個月,同樣是在建興十二年,楊儀對【喜歡告狀】的費禕吐槽內心的不滿,說什麼當年我要是帶兵投靠曹魏,豈能落魄如此。
費禕背後來一刀,直接導致楊儀被廢為庶民,貶謫到漢嘉郡。楊儀到了貶所,也不知趣,又是上書誹謗,牢騷不斷,很快被收監,接著楊儀自殺一其心中有苦悶,自是可想而知也情有可原。但是他無法真正認識到的是,當遠離權力核心就意味著已經被權力所拋棄,在權力的世界裡,不是因為你曾有過扭轉乾坤的功勞,就可以無限的享受權力的榮光,在權力遊戲的規則裡,就是看到最當下,有你無你無所謂,哪管身後500年。
楊儀的自殺顯然給馬岱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如果不想心寒而如楊,悽慘而如儀,自然還需要透過做點什麼什麼來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以期代價而估,而為權利中心的某個集團所收留。建功心切的馬代別無選擇,於是建興十三年他帶兵伐魏,很可能是馬岱自己請戰的。
不過不管如何,可以想象他是想立功再次站隊的。在蜀漢作為邊緣人的馬岱,是想為自己找到靠山的。然而,很可惜,他敗了。
故而,從此淹沒無聞,也是正常的
-
9 # 祥子談歷史
馬岱,馬超從弟,因殺蜀漢名將魏延而出名,但他並非在殺魏延後突然消失,而是在獨領一軍“北伐曹魏”被擊敗後,才退出歷史舞臺的。
按理來說,諸葛亮、魏延等蜀漢元勳死後,馬岱確實屬於蜀漢資歷最老的元勳之一,但並非唯一,如:還有李恢、馬忠、宗預、廖化、張翼等老臣。
不過,在“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蜀漢後期,人才相對匱乏,馬岱本該有更多大顯身手的機會,反而突然消失,究竟是為什麼呢?
站錯隊、跟錯人、賭錯事,是馬岱“突然消失”的源頭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漢中爭奪戰中,自馬超、馬岱隨主將張飛攻打武都、陰平兩郡時,被曹洪、曹真、徐晃等魏將聯手擊破後,馬氏兄弟在蜀漢基本就成了擺設。就連“夷陵之戰”這樣的舉國大戰,劉備也沒有給馬氏兄弟參戰的機會。
最終,造成馬超鬱鬱寡歡,不幸身患重病,死於夷陵大戰的第二年,年僅47歲,正值壯年。對此,有學者推測,馬超的死很有可能與劉備將其邊緣化有關。畢竟,對於一個大將來說,不能沙場建功,絕對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之後,馬氏兄弟在蜀漢過得可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一點,從彭羕與馬超喝酒時,因其對劉備不滿,而發牢騷。結果,馬超擔心是劉備派彭羕來試探自己,隨將彭羕的話如實上報劉備,於是造成彭羕被逮捕囚禁,而馬超也落下了一個小人的汙名。可見,馬超的日子過得有多麼的謹小甚微。
雖說,馬超臨終前上書劉備:“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三國志·馬超傳》)本想求劉備能夠重用從弟馬岱,結果次年劉備就死在了白帝城,那有機會去關照馬岱。
同時,馬岱既不屬於荊州派,也不屬於益州派,更不屬於劉備起家時的班底勢力。所以,馬岱很有可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靠了楊儀,欲藉此梯上升,並且也等來了機會。
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234年10月8日,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前,將兵權交給楊儀。當魏延父子奔逃漢中時,楊儀不派姜維、張翼等將追擊,而是派馬岱,馬岱又欣然前往,說明他們的關係應該較為密切。
表面看,似乎諸葛亮有將接力棒交給丞相府長史楊儀的趨勢,當時的馬貸應該也是這樣認為的。結果,當楊儀回到成都後,才知道諸葛亮已將蜀漢權力的接力棒交給了蔣琬。因此,心中不滿,竟然對費禕吐槽說:“當年我要是帶兵投靠曹魏,豈能落魄如此。”那知,費禕卻將此言秘報朝廷。結果,楊儀被廢為民,流放漢嘉,後又自殺。
顯然,馬岱看人的眼光不咋地,完全是站錯隊、跟錯人、賭錯事。畢竟,朝中誰都清楚,魏延死的冤枉,而製造這起冤案的直接劊子手就是馬岱,名聲肯定也不會好,關鍵楊儀還是蜀漢權力交接中的犧牲品,這也成為他突然退出歷史舞臺的最大隱患。
眼光差、少盟友、能力弱,是馬岱“突然消失”的關鍵馬岱除了眼光差、少盟友的兩大弊端問題外,能力不足應該是他突然消失的關鍵問題。
魏延被殺事件後的第二年,馬岱迎來了人生的一次大機遇,獨立領軍伐魏,“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晉書·宣帝紀》)
單獨領軍,是多少為將者的夢想,而馬岱就曾實現了這樣的夢想。結果,卻被魏將牛金擊敗,而且上千將士還被殺。
當時,蔣琬初掌權柄,馬岱應該是奉他的命令北伐。奇怪的是,《三國志·蜀書》中卻沒有記載。據祥子推測,很有可能是新官上任的蔣琬,既想有一番作為,還想組建自己的軍中嫡系,又不想影響新權力交接後的穩定,更是為了防止曹魏趁機出兵攻打蜀漢,於是選擇急需建功立業擺脫“殺魏延事件”影響的馬岱,並達成私下協議,命其率軍北伐曹魏。當然,應該也是經過後主劉禪點頭的。
可惜,馬岱不但未能建功立業,反而損失慘重,“突然消失”的命運也就難免了。
-
10 # 漩渦鳴人yy
怎麼講呢?其實就資歷而言,蜀漢政權裡面確實還有幾個老人,他們的資格能夠壓制得了馬岱,他也不算是那種資格特別老的一批吧。
其實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馬岱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情無非就是去追殺魏延啊,我當然說的是三國志裡面的情況,追殺魏延以後把魏延給殺了,而且魏延全家全部死光了,這種情況之下,馬岱肯定是會成為蜀國的英雄。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馬岱居然沒有受到重用,這裡面的原因,我想可能有以下幾條。
首先第一點馬岱做的事情本身就不光彩,胃炎長期鎮守漢中是蜀漢政權的大將。如此強悍的一位人物,如此資歷老的一位大臣將軍,他居然死在了馬代的手裡面,誰殺了魏延,誰就要必須承擔軍隊上面的流言蜚語。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軍神死在了你的手裡,那你這個人無論之前地位多麼高,無論在軍隊裡面是什麼樣的官職,你在軍隊裡面肯定是混不下去了,為什麼?大家看你的眼神都會變得怪怪的,畢竟魏延謀反這是一件大事兒,以訛傳訛,時間久了自然什麼版本都有,你能夠忍受得了這種流言蜚語,你也忍受不了別人看你那種詫異的目光。
所以馬岱離開軍隊離開政壇,這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就是馬代做的這件事情太不光彩,很多人都不希望他把真相給說出去了。
所以對於馬岱這個人他們能夠處理的方法就是儘量讓她閉嘴,不要說話,哪怕在這之前魏延死的時候說了一兩句救命的話,他也不允許他把魏延任何的訊息透露給其他人,總之你就是一把刀,用完以後不希望讓別人看到你刀上的血究竟是什麼顏色。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來自於劉備。
馬岱是誰?馬岱是馬超的弟弟,馬超這一輩子長過兵嗎,當然我說的是馬超投降劉備以後,對於劉備來講他十分明白,馬超原先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軍閥,手裡面掌握著少說幾萬的騎兵,現在委曲求全沒得混了,跑到自己這邊來當了一個將軍,可她心裡面服氣嗎?就算馬超心裡面服氣,劉備也不相信,所以他絕對不會給他兵權,只要給馬超兵權,劉備就覺得不放心。而作為馬超的弟弟馬蛋。他在西涼裡面的影響力,所以說不能比得上馬超,但是起碼人家還是有點分量的。
這件事情,劉備當然十分明白,不過劉備病死在白帝城,臨死之前也沒有多和劉善說幾句話,所以劉備應該也沒有提醒,但是諸葛亮卻明白,而且諸葛亮還一直能夠和劉善說說話。
這就帶來一個很坑爹的地方,雖然馬超死了,但是你作為馬超的弟弟,作為曾經西涼軍的副帥,你仍然還是不能夠掌握兵權,這個算得上是一種另類的保護蜀漢政權的方法,諸葛亮死了以後,劉善自然而然把這個當做金科玉律,遵從起來。
-
11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在諸葛亮死後,馬岱作為蜀國大將,馬超的弟弟,在斬殺魏延之後便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這確實是一件值得探討的事情,那麼究竟馬岱為什麼突然消失,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 魏延之死在五丈原上,諸葛亮已經奄奄一息,在死之前,諸葛亮召集了這三個人來商量事情,此三人分別為楊儀、費禕、姜維,所商量的是什麼事情呢?即諸葛亮死後的退兵之事以及如果魏延不聽命令該如何處理。
不得不說,諸葛亮對於魏延的心理揣測地非常到位,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拒絕退兵,並且說出了這樣一段話: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既然諸葛亮的預測沒有問題,那麼魏延此舉便是違反軍令,便要殺掉魏延了,而殺魏延的工作正是由馬岱進行。據記載當時楊儀派馬岱追殺了魏延,然後馬岱將魏延的首級給帶了回來,隨後魏延被夷滅三族。
在《三國演義》中,這一段故事更是被描寫得栩栩如生。裡面諸葛亮留下了錦囊妙計,誘騙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斬我。”隨後馬岱在其身後大喊:“吾敢斬汝。”隨後馬岱殺掉了魏延,這可以說是馬岱的高光時刻了。
我們可以說這是馬岱生前所幹過的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即殺掉魏延,避免了蜀漢軍隊的一場內部分裂,但是為什麼此後立下了赫赫戰功的馬岱卻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呢?
二、 馬岱消失的原因探析馬岱之後從記載中消失,個人認為並非馬岱早死,而是另有隱情。諸葛亮在蜀國內部不置史官,因此我們很難得到事情全貌,只能猜測了,我推測原因有三:
1、 選擇了楊儀的馬岱
在魏延生前,與魏延矛盾最為激烈的人便是楊儀了。兩人經常鬧,可以說是“有如水火”。其實魏延與楊儀應該是滿配的一對搭檔,連諸葛亮都是那麼認為的,據記載: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但是偏偏兩人產生了一種文武相輕的情緒,經常不和,連諸葛亮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個人認為,楊儀與魏延之間的鬥爭,不是簡單的小孩子般的鬧情緒,並且只是因為楊儀不服氣魏延,魏延瞧不起楊儀這麼簡單。這其實是在蜀漢軍中的文武之爭,究竟是應該武人壓文人一頭好呢?還是文人壓武人一頭好呢?
最後我們也可見,諸葛亮選擇了文人壓武人一頭,避免蜀漢因為武人強烈想要建功立業的心情而捲入連年征戰之中。(可見姜維在費禕死後,便瘋狂北伐,最終大大損耗了蜀漢的實力)
按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馬岱作為武將,應該堅決支援同為武將的魏延,但是我們可見,馬岱選擇了楊儀。因此此時的馬岱只能緊緊抱住楊儀的大腿,因為在武將那邊根本已經容不下馬岱了。
但是馬岱算錯了一點卻是,雖然楊儀戰勝了魏延,但是諸葛亮認為楊儀為人小氣,不堪大用,因此根本就沒有想著讓楊儀接替自己的位置,而是選擇了蔣琬。楊儀則“無所統領,從容而已”。
選錯了人的馬岱自然也只能跟著楊儀倒黴了,文官這邊楊儀不得重用,馬岱更不用說了;武官那邊認為馬岱是個“二五仔”,自然也不願因親近馬岱。因此選擇了楊儀的馬岱,兩邊都不討好,在蜀國的境地也十分尷尬了。
此後楊儀被費禕告密,貶為了庶人,然後自殺,馬岱徹底失去了靠山。
2、 兄長馬超的臨終遺言
馬岱之後很少上戰場,我認為也有其兄長馬超的原因,不讓馬岱上戰場,實際上是一種對於馬岱的變相的保護。畢竟有句話說得好:“瓦罐難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只要是打仗,那麼戰死的機率就非常高了。
馬超一家非常慘,按照馬超的說法,家裡二百餘口,全部都讓曹操殺盡了,此後馬超的家室又被張魯給殺盡了,因此我們可以說,馬超留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就是馬岱了。因此馬超臨死之前的遺言就是希望劉備等人可以好好照顧馬岱,馬超遺言說到:
“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因此我們可以說,馬岱只要不是犯了謀逆大罪,無論馬岱犯了什麼錯,蜀漢都會衝著馬岱兄長馬超的面子放過馬岱一馬,並且對他多加照顧,給馬家留下最後一絲血脈。後來也確實如此,馬岱成為了蜀漢的平北將軍,並且進爵為陳倉侯。
說句真心話,馬岱何德何能能夠當上這個平北將軍,能夠被封為陳倉侯?全部都是憑藉著自己兄長的餘蔭罷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蜀漢不讓馬岱上戰場而是將他冷藏了起來,也是為了馬岱的安全著想吧。讓他做一個開開心心的富家翁,總比在戰場上舔刀子強得多。
3、 馬岱自身才能真不行
個人認為因為《三國演義》中馬岱出場比較多,話也比較多,而且還是馬超弟弟等原因,讓人們覺得馬岱實際上也能算得上是一代名將,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馬岱此人的軍事能力真的不強。據記載:
“青龍三年,(司馬懿)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這是唯一有記載的,馬岱單獨領軍的記錄。當時馬岱率領著軍隊進攻曹魏,結果被司馬懿手下大將牛金給擊破,馬岱也損失了千餘人。因為蜀漢的國力相對於曹魏來說極其孱弱,因此蜀漢不會說給軍隊將領太多的試錯機會,尤其是馬岱這樣征戰多年的老將。(說實話,老將也意味著馬岱的潛力到頭了,很難進一步提升了)
因此最終蜀漢放棄了使用馬岱,而選擇了另外一批更加年輕的新生代將領,讓他們成為了蜀漢的中流砥柱。
三、 總結因此綜上來看,馬岱最初可能是想借助魏延一事為自己博得在蜀漢軍中的地位,但是卻站錯了隊,再加上因為自身能力不行以及兄長的遺言,蜀漢便放養了馬岱,不再啟用馬岱,馬岱也只得去做一個富家翁但是不得出戰了。
-
12 # 董江波
馬超和馬岱其實很尷尬,跟魏延一樣,都是外來勢力。人家蜀漢內部,有三大勢力,一是劉關張起家派,二是荊州派,三是益州派。馬超和馬岱那一方都不是,因此,兩個人,逐漸的被邊緣化,這其中,馬超還在壯年之時,死了。
馬岱不受重用,跟諸葛亮死前的謎之安排,關係很大。
第一,諸葛亮死後,命令屬下退兵,這時,把兵權交給了姜維,由於姜維資歷不深,總管權力,交給了楊儀,楊儀很看重馬岱啊。
所以,才有了馬岱追上拒不撤兵,要求繼續打魏國的魏延,把魏延斬殺的戰績。
第二,但是,眾人回蜀國後,才發現,原來,諸葛亮把權力,交給了蔣琬了,楊儀只是暫時負責。
哈哈,這就好玩了。於是。蜀國亂成一團,最終損失很大,才平定下來。
如果光這一點兒上看,諸葛亮,那真是擔心蜀漢不夠弱小啊。
於是,已經靠進楊儀的馬岱,自然不可能再被蔣琬使用,跟他哥一樣,被邊緣化了,默默老死了。
-
13 # 書劍談
個人以為,在蜀漢中的將領中,馬岱的存在感並不強,所以也算不上消失。馬岱最有名的一次閃光點,還是藉助魏延實現了。魏延何人,武力與智商皆線上的一位蜀漢大將。可以說,蜀漢立國後,僅次演義小說中威風八面的蜀漢五虎將,也就是魏延和姜維二人了。可以說,正是魏延之死,才讓這事件的終結執行者馬岱一下曇花一現。也許這次事件頗多爭論,才讓人對馬岱之後的去向關注起來。
馬岱是一個存在感不強的將領馬岱是馬騰兄長之子,馬超的從弟,也是西涼馬家軍重要一員。
馬岱出身的西涼馬家軍都不是一個以智取勝的團隊,而馬岱以馬超堂弟的身份,按說也屬於馬家軍重要成員。正史中,對其軍中的描述很少,而他最出彩的恐怕也是在魏延事件中的出手。
所謂亂世出英傑,三國紛亂中,正史記錄中的馬岱的出場記錄不多,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其能力有限。而實際上,馬岱的命運更多和馬超交織著。
但是與其相依為命的堂兄馬超,反曹操,造成父兄被曹操所殺,後率西涼兵投張魯,識時務歸蜀漢,雖說也是有些個人實力,但“背父叛君”“虐殺降將"的形象恐怕也是更讓人詬病,以忠君,仁德自稱的劉備恐怕並不喜歡這樣的例子。而在漢中,他與張飛、吳蘭被曹軍擊敗,征戰表現也難讓劉備滿意,以至於後來征討東吳劉備都不帶這位以勇著稱的大將。
古代朝堂上,都存在著派系權力爭的微妙,蜀漢也是。作為馬超兄弟的西涼軍馬其實歸蜀漢最晚,而其之前種種不低的割據身份名望,也直接影響著馬超以及其堂弟在蜀漢中的軍事政治地位,劉備是要用,但心中對於其人品顯然有疑慮,所以並沒有重用。《三國志》說“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才是馬超馬岱們的真實表現。馬超以壯年47歲而亡,可見馬家軍歸屬蜀漢後多麼的抑鬱呢。
馬岱的歸途作為唯馬超馬首是瞻的馬岱,能力也談不上不出眾,自然更難有出頭之日。馬超死後,他只能也是無根浮萍,隨波逐流,直到成為楊儀轄屬。直到歷史的選擇,成為魏延之死的執行者。
然而這又如何呢,史書中,公元234年,不過一句“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再無下文。
這句記載,多數人們可能最關注的重點只是楊儀與魏延,關心著他們的私仇,關心的是到底誰有叛心,誰會去看馬岱曾是馬超之弟呢,這不過是一個無法把持自己命運且軍事指揮能力平庸的人。
而證明其平庸最有力的證據則是再次出現的一次史書記載。
公元235年 ,“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領兵出征魏國,卻失敗被斬千餘人的恥辱,讓他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斬魏之功都暗淡了。
頗有意味的是,同年,馬岱追斬魏延的的上司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之後又自殺而亡,這似乎可以說明點什麼。
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 《 三國志 蜀書 後主傳》
結語朝堂之爭從來都是殘酷的,對於馬岱而說,馬家軍之首馬超壯年早逝,魏楊之爭不小心又成了其中的參與者。第二任首長又被貶,同年自己兵敗。在蜀漢後期,他無法證明自己的能力,消失在蜀漢歷史中也是正常的。
有意思的是,馬岱官封至平北將軍 ,他的刀下鬼魏延為鎮北將軍。在其後的雜史記載中,雖然沒有馬岱的出現,但卻出現其後人的記載。
馬京,漢將馬岱後也;世為黎州宣慰司。初,獻賊入蜀,以蜀人易制,惟黎、雅間土司難於驟服,用降人為招誘,鑄金印齎之。京時年十六,擲印於地,誓不屈 …… ----《小腆紀傳》 卷第三十五
從其後人的敘文中看,馬岱的傳家之德還是頗值得稱讚的,至少子孫為忠義之輩。可見馬岱最後在蜀漢的結局中,還算不錯,一直有血脈傳承,且有世襲之功,在四川算是安了家。
-
14 # 李厚何
諸葛亮死後蜀漢資格最老的怎麼也輪不到他馬岱。
且不說魏延、楊儀也算“諸葛亮死後”還健在的人物,《出師表》裡推薦的蔣琬、費禕(這兩位不用說了)、向寵(比諸葛亮晚死6年)、陳震(比諸葛亮晚死一年)、鄧芝(比諸葛亮晚死17年)、廖化(蜀漢滅亡後一年才死)、吳懿(比諸葛亮晚死三年),這些人或者在蜀漢高層中資歷比馬岱老(上述各位除吳懿以外都是荊州人,系從荊州隨劉備入蜀者,而馬岱是在劉備入蜀最後階段,才隨馬超從漢中入蜀加盟,資歷要淺薄得多。吳懿是兗州人,加盟劉備集團的時間雖然和馬岱差不多,但他地位尊崇,軍中威信在第一次北伐時已僅次於趙雲和魏延,也就是說基本屬於和馬超一個檔次的將領,不是馬岱所能望其項背的。
《三國志.蜀書六.馬超傳》本身字數就不長,提到馬岱則只有寥寥幾行,說馬超蜀漢先主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去世,臨終時上表劉備,說“臣門宗二百於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馬超死後“岱位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馬超本傳中,馬岱的事蹟就只有這區區47個字。
在《三國志.蜀書十.魏延傳》中,記載了馬岱本人真實歷史上最重要的一筆——殺魏延:“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楊)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更只有可憐的13個字。
在整個三國志中,馬岱的事蹟也就只有這麼60個字而已——這還不算,把註解做到比正文多幾倍的裴松之,在其註釋中,連一個字都沒有勻給馬岱。
簡單說,就是馬岱在正史中原本就沒啥可以記載的,諸葛亮死前他只有47個字,死後也只有13個字。要知道由於自身是蜀漢官員,身在西晉避諱重重,加上蜀漢“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很多重要的蜀漢官員,如資格極老的孫乾、簡雍、陳到、郭攸之,連生卒年份都考據不出,身份尊貴的夏侯霸只知道有諡號,卻不知道諡號是什麼,馬岱在《三國演義》的虛構中也只是個“二流網紅”,在《三國志》這本正史中自然更得不到什麼濃墨重彩的記述。
如果僅從正史看,馬岱本身並無突出表現和能力,主要是靠著武將中名義官位最高(驃騎將軍、涼州牧,關羽也不過是前將軍假節)的馬超庇廕,馬超之所以官位崇高,很大程度是“統戰”需要,而給予馬岱的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統戰性質,因此他在蜀漢正式建國後職位一般(安平將軍的地位低於徵鎮和四方將軍,更不用說和馬超的驃騎將軍比),但他的爵位(列侯)卻是蜀漢異姓中最高的,甚至諸葛亮也相形見絀,這樣一個人物,在戰場上缺乏表現的機會何足為奇。
不過說馬岱此後就在正史中消失也並不準確:同為二十四史之一的《晉書》在《宣帝本紀》中說,曹魏明帝青龍三年(公元235)“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這已是諸葛亮去世後第二年的事了。儘管這則記載也只有16個字,但考慮到此前馬岱的記載不過60字,也就夠瞧的了——要知道在這則記載裡打敗馬岱的牛金,比馬岱的龍套命更悽慘得多。
-
15 # 靈魂的感觸
馬岱在我們印象中做過最突出的一件事情便是在諸葛亮死後誅殺了“叛將”魏延,相信不少朋友一定還記得影視劇《三國演義》中馬岱的那句經典臺詞:“我敢殺你!”。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不過自馬岱斬殺魏延後我們便很少聽到有關他的故事,如同銷聲匿跡了一般!即使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如此人才匱乏的蜀漢後期,我們依然不見其蹤影!自諸葛亮病逝後,蜀國武將中論資歷,第一當屬魏延無疑,而魏延之後便可說是馬岱了,馬岱是蜀漢驃騎將軍馬超的從弟,馬岱自公元214年便隨馬超入蜀,相比鼎鼎大名的蜀漢後期大將王平,馬岱入蜀的時間整整早了五年,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馬岱走向了沒落呢?在我看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蜀漢政權對馬超馬岱兄弟的不信任
馬超歸蜀後受封驃騎將軍,這是當時蜀漢武將之中的最高官職,看似風光無限,然這其中的苦楚也只有馬超一個人在默默承受,說白了馬超這個“驃騎將軍”的職位其實不過是一虛職,因為他並沒有掌握實際兵權。馬超歸蜀後,自從漢中之戰時隨張飛攻打過武都、陰平,便再沒有一展身手的機會,即使昔日劉備舉國之力討伐孫吳,也不曾有馬超、馬岱兄弟的身影,可見劉備對這位歸降的西涼霸將馬超是並不信任的。故馬超在歸蜀後便已不再是昔日威震西涼的錦馬超,短短數年便抑鬱成疾,含恨而終。馬超不得劉備信任,故當時在馬超手下的馬岱自然也難有作為,而這其實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馬岱後來的發展,馬岱資歷確實是老,然在隨諸葛亮北伐期間,馬岱又是否得到過諸葛亮重用呢?從事實來看,諸葛亮對待馬岱,其實與昔日的劉備對待馬超區別並不大。
其二,錯跟楊儀,妄殺魏延
要是真如演義中所說馬岱是奉諸葛亮之命斬殺魏延那倒也沒什麼,不過正史中諸葛亮可沒下過這樣的命令,魏延是死於與楊儀的內鬥之中,當時馬岱奉楊儀之命殺了魏延說到底馬岱並沒有做錯什麼,但關鍵是這個楊儀不爭氣啊,楊儀為人氣量狹隘,後因嫉妒諸葛亮在生前將蜀漢大權交給蔣琬而妄言後悔當初在諸葛亮死後沒有投靠曹魏,最終被費禕告發而被劉禪流放,不久後憤懣自殺。
“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三國志·楊儀傳》而在楊儀死後,魏延叛蜀之名得以平反,而此時馬岱這個作為直接殺死魏延的劊子手也多少遭受時人的非議。
其三:錯失良機,伐魏失敗
其實在馬岱誅殺魏延之後,還曾大顯過一次身手,只可惜結果卻不如人意,故知道這事的人不多,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而馬岱也因此戰失利再無出頭之日。
“青龍三年,遷太尉,累增封邑。蜀將馬岱入寇,帝遣將軍牛金擊走之,斬千餘級。”——《晉書·宣帝紀》公元235年,馬岱率眾伐魏,惜被魏將牛金擊退。
此戰可以說是馬岱為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戰,因為這是馬岱生平獨自領軍而進行的一場大戰。公元235年,蔣琬初掌政權,之所以選擇此時伐魏,其實對於蔣琬而言的一個關鍵點便是要趁機在軍中建立自己的威信,而蔣琬既然要建立自己的軍中嫡系,必然得選擇一名忠誠且久經沙場的老將,而此時的蔣琬便將目光投向了馬岱,前面也說到了,其實當時在魏延之後,也就屬馬岱的資歷深了,但當時的馬岱卻一直處於一種被壓制的狀態,所以當時的馬岱也特別渴望有這樣一位貴人賞識,所以蔣琬與馬岱二人一拍即合,只可惜馬岱未能建功立業,哪怕當時是小勝也足以讓馬岱風光餘生,只可惜他敗了!
回覆列表
馬岱的消失是合理的,不消失不行,不消失就是被殺的命運。
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馬岱是馬超的兄弟。我們知道的,曹操曾被“馬兒”(就是馬超)殺得“割須換袍”而逃,這個是曹操一生少有的恥辱,所以曹操恨馬超入骨,繼而曹丕和曹芳也是如此。當時馬岱也在軍中,這個事情他也是參與的,蜀國投魏,馬岱必死。
第二個原因,馬岱在蜀國期間,和兄弟馬超一樣,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不受重用,只是後來“五虎上將”皆身死道消,才有了發揮的空間,但比起魏延和王平等還是不如。所以他對蜀國沒有多少歸宿感,也沒有必要和蜀國一起投魏。
第三個原因,馬岱的武藝不高。在跟隨馬超的時候,他因為是馬超的兄弟,還比較受人尊敬,但自從投蜀以後,馬超這樣“超一流”的武將都沒有什麼用武之地,何況他這種二流武將。他也有自知之明,即使他投魏,曹芳不殺他也是無足輕重,何必自討無趣。
第四個原因,他受諸葛亮的遺命,和王平共同殺了魏延,對其他蜀國將領有威脅,誰知道諸葛亮還對他說了什麼?所以自從殺了魏延後,其他人對他都是敬而遠之,逐漸孤立了他,造成他放眼四望,基本沒有朋友,蜀國不滅,因為呆的時間長了,還有點不捨,既然蜀國已滅,他也沒有必要呆下去了。
有此四條,證明馬岱消失是正常的,沒什麼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