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舞二七
-
2 # 上古殘月
可以看看劉慈心的《三體》 系列,其實應該是《地球往事》系列,看完了會有一種震撼,不僅僅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科幻點子,更讓讀者認識到戰術的勝利遠遠阻擋不了戰略的碾壓,裡面為了人類生存和未來,出現了幾個了不起的戰略家,現在網路中流行的術語,什麼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都出自這本書。
我比較喜歡書中的一句話:“弱小和無知從來都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目前的新冠疫情對這句話做了完美的詮釋。
-
3 # 半夏紅妝
1.《看見》柴靜
這本書是透過柴靜的筆,講述了在她的職業生涯裡看到的不同的人群裡發生的一些故事,也揭露了這個世界的真實的那一幕。在柴靜的文字中,我們可以那麼真切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親情的偉大,可以看到有些事實的無奈。“知道和感覺到,是兩回事”,這本書讓我們更感受到了世間的另一面。這樣一個柔柔弱弱的女生,用單薄的臂膀撐起一片真實的世界。力薦。
2.《撒哈拉的故事》三毛
這是一部由三毛創作的散文集,於1976年首次出版。 本書是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由幾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以自然、清新、樸素的語言描寫了三毛和荷西在生活時的所見所聞,與當地相識朋友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透露出這個隱忍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麵對困難的堅定。值得看看。
3.《平凡的世界》路遙
這本書還是大學的時候看過的,還記得在上文學賞析課的時候偷偷在下面看完了。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書中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道路。相信我,讀這本書會讓你深陷其中,不捨得放下。
4.《活著》餘華
這本書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這本書篇幅不長,很易上手。
-
4 # 一隻愛幻想的水瓶
在這裡推薦三本書 都是我自己讀過的,覺得挺不錯的書
《時間簡史》,講述宇宙、地球的起源,時間、空間、時空、黑洞等宇宙存在的現象及原理,裡面涉及到好多高中的物理知識結論。喜歡探索、宇宙的朋友可以看看,極大增加對宇宙、空間、穿越的認知。
《愛的藝術》主要講述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物,這之間感情、愛的認知、愛的能力。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先走了愛的能力才能去愛。以及母愛、父愛、友愛、博愛、性愛、精神戀愛、實際戀愛,每種愛的本質和特點。喜歡探究情感、哲學的朋友可以看看。
《談美》以講述、類比、聯想、比擬等手段,來描述探究什麼是美,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自然美。以及什麼是真善美,真善美的本質和特質。喜歡哲學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
5 # 遠方的人和海
強推青年作家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90後的青春裡大概都離不開“迷茫”這個詞,《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這兩本書更是在90後的心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書的作者劉同(90後親切的稱之為同哥)用暖心的文字陪伴了90後這代人走過了孤獨、迷茫的時刻,就像他在書中寫道:“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後是成長”。
從此同哥就在90後的心房住著,再不曾離開過。
同哥現在是一名青年作家兼光線影業的副總裁,儼然是一名成功人士,大多數人成功的背後大抵都有一段難以述說的辛酸史。
他初中、高中成績都不好,被老師和同學們看不起。
某一天他像是被什麼事情刺激到了,心裡想著:我理科不行,為什麼不轉去文科班呢?我不能讓別人一直看扁我。
之後的他真的付出了實際行動,他也不顧自己的面子了,去找了他們學校文科尖子班的班主任,向班主任述說了他想轉到這個班的想法。
他現在都暗自慶幸自己當時做了那個決定。
他在他的書裡說過他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氣,但卻抱有很小的希望去找那位班主任的。
因為當時的他被學校裡的人認為是懶惰、好玩、成績排名倒數、考不上大學的學生。
但那位班主任接受了他,可能是因為他的真誠打動了那位班主任,他非常感激在大多數人都不看好他的情況下還願意接受他的班主任。
也就是那位班主任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畢竟尖子班的同學學習成績普遍高些,學霸也多些。
到了高三他成績依舊不好,在距離高考還有幾個月時,他拼命努力學習,決心迎戰高考。
當時很多同學都對他冷嘲熱諷,說些打擊他的話,他表面上沒在意,其實內心真的很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學。
原因是他自己認為不能一輩子呆在小城市裡,在年輕的時候應該出去闖闖,見見外面的世界,並且他不想過一眼看到死的生活。
高中前兩年沒有認真學數學的他,此時數學於他而言就像是初戀,百分之九十五的數學題都不會做。
得到學霸同桌和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他才稍微會做一點兒數學題,可想要考上大學,這還差得遠呢。
一道稍有一點兒難度的數學題,同桌給他講了好幾遍解題思路,他還是不懂,學霸秒懂的數學題在他那裡是聽不懂的天書。
他明白自己基礎不牢,也知道這是學習中的大忌,於是他每晚都認真看數學課本,看到十二點是家常便飯,可以說這段時間是他高中時最痛苦和迷茫的。
好在他這樣想:我雖然走得很慢很慢,但還是有希望到達終點的。
他真的做到了,他考上了湖南師範大學。
他說:“感覺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你認真努力一把,上天真的會給你不一樣的結果。”
考上湖南師大的他自然是非常高興,但他的心裡還是充滿了自卑感。
比如他在《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書中說道他選擇中文系的原因只有一個:我什麼都很差,什麼都做不好,除了語文我還能勉強看一看。
大學是他寫作的起點,李旭林是他寫作道路上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沒有李旭林也許他不會堅持寫作下去。
人在最初做一件事時,沒有別人的鼓勵是堅持不下去的,大多數人都會這樣迷茫地問自己:我這樣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有結果嗎?
但如果有一個人支援自己,自己的內心就會好過一點兒。
李旭林是他的同鄉同班同學,家庭貧困、性格孤傲、才華橫溢,寫得一手好文章,從中專保送到湖南師大,一進學校就成為文學院宣傳部的副部長。
堅持的結果就是他的寫作水平提高了很多,可是他依舊感到不安,因為他很迷茫。
後來他進入了湖南電視臺,被湖南電視臺的前輩排擠過。
隨後又北漂了,睡過地下室,被人不看好,28歲幾乎沒有什麼存款。
他在北京經歷了太多,也收穫了許多,最後成為了光線影業的副總裁。
他還有一個身份是青年作家,在北漂期間他一直沒有放棄寫作,他把自己在北京的經歷寫在了《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尤榮》書中,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歡。
他用十年時間化身為光線影業的副總裁,還寫了好幾本百萬暢銷書。
很多人說他逆襲了,而我覺得他現在的身份地位匹配得上他的實際能力。
2014年,《求學·考研》採訪劉同時,問道:“在過去十年當中,你是在什麼時候對前途感覺到最迷茫?”
劉同答道:“我現在還是一樣迷茫。
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我現在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但是在迷茫的過程中,我會越來越有安全感。
比如說我大一、大二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我要做什麼,後來,一點一滴的小事讓我發現原來靠自己的努力可以稍微改變一些東西。
到了大三、大四,我找到一些實習工作,目標就越來越清晰。
你不停地做了很多小事,這些小事會使你對目標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有安全感。
所以,我現在不會對未來有恐懼,我覺得這是自己這麼多年慢慢堅持下來的東西,是時間已經證明的東西。
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迷茫,當你突破一些迷茫的時候,你就會總結一些公式,只要你堅持,一定可以勝利。”
在《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等書中,他把十年時間中那些無助、困惑、迷茫的感受寫進了書中,希望和他同樣有這些感受的人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能對這些人有一絲絲的安慰。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
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
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
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的貴人。
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這段話90後倒背如流,在90後的青春裡一直有同哥的身影。
在網上看到有人喊同哥“同叔”,原來同哥的讀者不單是90後,還有00後了。
作為90後的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歡同哥的,我喜歡他的真實、他的堅持、他的文采、他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從同哥身上我學到了:“雖然我依舊迷茫,但我不會放棄前進。”
-
6 # 行者文生
個人覺得,(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書,也被改編成了電視連續劇(天道),個人建議先看電視劇版(天道),然後再去看(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會有很深刻的感悟!
-
7 # 兜裡揣呀
古今中外,值得看的好書實在太多,大家應該擇其所好,去相對應的選擇一些書籍觀看。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在看的一部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我之前也是被別人推薦了來看的。我現在只看了一半,但是已經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吸引住了,我特別喜歡父親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以身作則,家庭真的是孩子學習東西的第一環境。同樣,兩個孩子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心,但是有分寸,不會去搞一些無聊的破壞,將孩子的天性寫得活靈活現,值得大家去看一看喔。
-
8 # 貓布魯斯
《斯坦福大學人生設計課》
不管你處於哪個人生階段,越早看懂這本書越好,他會對你的人生指出方向。
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專業,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份工作,趁著年輕,及早調整人生的方向。
-
9 # 小一大書悅讀會
簡介:費曼得過諾貝爾獎,是現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但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開啟放著原子彈機密檔案的保險箱,在巴西桑巴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他曾跟愛因斯坦和波爾等大師討論物理問題,也曾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
作者:理查德·費曼(1918-1988),193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曾在羅沙拉莫斯原子彈秘密科研基地工作,對原子彈的發展貢獻卓著。195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費曼的思想如天馬行空,喜自闢蹊徑,且從不固執,求知慾極強。他很愛惡作劇,但往往只為點出世間許多荒謬之處。確如《洛杉磯時報》所說,“任何讀這本書而不大笑出聲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
”面對謎題時,我有一股不服輸的死勁。這是為什麼後來我會想把瑪雅象形文字翻譯成現代文字或者是碰到保險箱就想辦法開啟它。“
”馮諾曼教會了我一個很有趣的想法:你不需要為身處的世界負任何責任。因此我就形成了強烈的“社會不負責任感”,從此成為一個快活逍遙的人。大家聽好了,我的不負責任感全都是由於馮諾曼在我思想上撒下的種子而起的。“
悅讀者朵伊推薦
這是一本超級有趣的回憶錄,每個故事都好玩兒到讓人忍俊不禁甚至哈哈大笑。
書中的爆笑故事都是費曼先生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他有閒不住的大腦、永無止境的好奇心和對平凡生活的滿腔熱忱。有趣不是所處環境多麼豐富,可用資源多麼好,而是有一顆總在躍動的心,把無趣變有趣,把無聊變有聊。這樣的人兒無論在哪裡都能攪動一池浪花,製造無限“驚喜”,當然這個“驚喜”對其他人可能會成“驚嚇”,比如在原子彈秘密科研基地開鎖保險櫃,比如偷門事件。
費曼先生的樁樁軼事,令人開懷大笑,又啟人深思:他讓我們看到一些習以為常的荒謬,鼓勵我們去探索,去發現,而不是輕信那些“理所當然”的道理;他永不停歇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引導我們發現生活的差異與樂趣;他堅持自己,讓生命持續發光發亮;他告訴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持久的動力。即使沒有費曼先生的聰明才智,至少我們還可以有不拘一格的生活認知。
-
10 # 笨笨紐西蘭
不知道你對於金融投資領域這一塊是不是敢興趣,但還是想推薦這邊"小島經濟學"給你。
這是一本十分有趣而且通俗易懂的經濟學類讀物。從三個人在小島上捕魚開始,直至建立起了我們現在的金融世界。十分值得一看,希望你會喜歡。
-
11 # shirley喔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講的民國才女張愛玲的一生。作者的筆風優美 ,裡面引用了很多張愛玲的名句,是值得一看的好書。
如:“於千萬年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無聲告白》,講的是現在很流行的“原生家庭”給個人帶來的影響,書的宣傳語很好“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12 # 複利精進
《如何閱讀一本書》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被教育要多讀書,但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去看一本書。讓閱讀更有效少走彎路,讓你醍醐灌頂。那麼,就推薦讀這本
-
13 # 牛奶妹妹
如果說讓我推薦一本好書,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餘華的《活著》。有深度有溫度~看的過程中,你會很情不自禁地表達出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快感,但是下一秒,你會發現他們沒有錯~他們無能為力!那種痛恨而又無法改變的無力感~引人深思,以史為鑑,面向未來敘述著最簡單平直的話,揭露最深刻的內涵。強弱對比,扣人心絃,久久難忘。
-
14 # 禕禕禕多
剽悍一隻貓的《一年頂十年》,現在在噹噹和京東都是熱賣的圖書。並且在京東的熱銷圖書榜第一名。
真不知道自己看什麼書的時候,可以看看圖書網站上有哪些熱銷書。
-
15 # 貓蛋狗蛋看世界
我建議你可以去聽一聽樊登讀書會。是樊登讀的,她是看完一本書把這一本書的一個核心的一些精華部分給讀出來。如果說你聽到哪本書比較好的話,你可以再去買這本書,沒有說哪本書寫的好與不好,因為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就好像我們去看一個電視劇,有些人看了就感覺非常好,有些人看了就感覺很垃圾。就是這個樣子,那麼你可以看一些比較有名的著作,這個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全世界都認可的一些好書,比方說黑與白。還有這個啊,《鋼鐵是怎麼煉成的》中國的呃,我前幾天剛讀了一個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還是非常不錯的。寫的特別不錯,像餘華的活著寫的太悲觀了。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需要,你是要提升自己還是陶冶情操,還是呃,練一下你的情商還是提升你的文筆,根據你自己的不同去看一些更有針對性的書。針對性的書,這樣對你的話會有更多的一個幫助。
-
16 # 大風前沿資訊
薦書 | 《學習心理學》
這本書是國內教育心理學領域著名的學者劉儒德教授主編的,非常實用的學習心理學領域的教材,深入淺出,有案例有故事,非常適合閱讀。
學習心理學的應用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提供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學習心理學立足於學生的學習本質,從人的學習過程、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理機制、學習型別、認知理論、資訊加工、記憶原理、學習策略、學習技巧、學習遷移等領域的研究,總結出一系列的學習理論和學說。無論你是指導自己學習,還是為了指導子女成長,亦或者為了讓員工有更高效率的工作成果,都應該學習一下這個最基本的心理學知識。
薦書 | 《超越智商》
回首往事,真正令人感慨的,
總是在時光背面渺小卻努力著的自己。
超越自我,才是我們感到痛快、滿足的原因。
一輪又一輪認知的重啟再造,
我們越飛越高,越走越遠。
但是在《超越智商》這本書中
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依靠打破舊認知還遠遠不夠。
超越感性,擁有高度理性的思維,才是超越的最優之路。
這本書是彼得林奇投資思想的精華所在,作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基金經理之一,彼得林奇的投資修為當然是相當深厚的。
書中講到的許多理念,都特別有啟發性,比如說從生活中尋找牛股、不要拔掉鮮花澆灌野草、業績能快速增長的公司才會是大牛股、在冷門行業中尋找好公司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彼得林奇在書中多次提到股票投資很容易,這一點非常容易使人誤入歧途,尤其是新手讀這樣的書時,實話說我自己也曾被誤導過。
由於這個瑕疵,我將這本書列在靠後,但瑕不掩瑜,書中許多精彩的觀點還是非常令人稱道的,我也會抽時間開始對這本書的第三次閱讀
-
17 # 阿獄
筆者最近一段時間都在看科幻小說,劉慈欣看完了,然後就發現國產作者的書就沒有能看的了,萬般無奈之下開始看國外的科幻名篇,在噹噹上偶然發現了特德·姜的中短篇集《呼吸》,驚為天人。
這裡插一句,我向來是不太認同讓不懂英語的中國人去讀外國小說的,經過翻譯處理的外文小說很多時候會與原著差別很大,更何況還會受到翻譯者的水平影響。
而我的英語遠遠沒有達到讀外文原著的水平,所以除非中文書幾乎沒什麼可看的時候,我才會去碰外文書的翻譯版,科幻小說就是這個情況。
在《呼吸》之前,我還讀了科幻之父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集,和被稱為科幻最經典的作品《沙丘》,這兩本到現在我都還沒讀完,讀著真的是味同嚼蠟,這麼難讀真的不知道是文化的差異,還是翻譯者的水平太差,又或者是我的閱讀審美能力太低。
而《呼吸》,我就是抱著“忍受”、“失望”的心情開始讀的,然而讀完書中的第一篇《商人和鍊金術士之門》的時候,我就伏在書前五體投地了,在這篇短篇小說中作者建立起來的世界觀是直接挪用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風格,透過三個互相穿插的小故事來撐起整個敘事體系,如果要給這個故事總結出一條主旨的話,我認為可以用“救贖”二字(個人觀點)。
書中第二篇短篇就是《呼吸》(這本書就是直接用這篇小說的名字來命名,應該是編者認為這篇小說是這本書最經典之作),在科幻小說中我一向是不喜歡機器人科幻這個分類(阿西莫夫大部分短篇都是關於機器人的,所以我不喜歡他),所以在看到《呼吸》小說前半段是機器人小說的風格的時候我都差點棄書了,然後考慮到這本書買的時候價格也不便宜、特德·姜評價又那麼高,就強忍著讀下去了,而讀完之後我為自己的這一決定感到慶幸,《呼吸》小說成為了我讀過所有機器人小說中寫得最好的,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呼吸》小說並不是純粹的機器人小說,裡面描寫的是在一個只有機器人(暫且就稱其為機器人,因為我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稱呼)生存的星球(世界),或許稱其為外星人會更加貼切,至於我為什麼覺得《呼吸》小說是機器人小說呢?大家讀過就知道了。
目前這本書我就讀了最前面的這兩個短篇,因為每讀完一篇都要回味好久,甚至還得多讀幾遍,所以讀書的進度就被拖了下來。後面還有《前路昭昭》、《軟體體的生命週期》、《達西的新型自動機器保姆》、《雙面真像》、《大寂靜》、《臍》、《焦慮是自由引起的眩暈》幾篇短篇,筆者計劃在這個月結束前讀完。
最後介紹一下特德·姜這個人為什麼會被我驚為天人(直接摘抄書中的簡介):
特德·姜,當代最優秀的科幻作家之一。畢業於布朗大學計算機專業,參加過“科幻黃埔”號角寫作班。自1990年發表處女作《巴比倫塔》至今,只出版了十七個短篇或中篇小說,卻讓他捧回了包括星雲獎、雨果獎、坎貝爾獎在內的幾乎所有科幻大獎的獎盃。
………………………………………………
《呼吸》封面
-
18 # 文塘
文言文版的搜神記,跟易經有關,故事性強,是神話怪異小說的經典,細品挺深奧的,內容跟聊齋志異挺像但又不太一樣,每個故事都跟時代息息相關,讀到故事結尾會深入哲思。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的詩集、詞傳,或者是詩經要慢讀,最好能背下來。看書是要對口味的,我比較喜歡古典一點的,當然,如果喜歡國外的經典也很好,像狄更斯的,大仲馬的都很好,哈利波特的話看原著好。
-
19 # 婉兒KATE
《裸情恨》《半生緣》《茉莉花》……
-
20 # 水幕華
《道德經》,還有《黃帝內經》,還有:大智慧《養生》張其成講太乙金華。《易經》,《悟真篇》道教經典。
回覆列表
《白色橄欖樹》強推強推啊
這本小說作者是玖月晞大大寫的《白色橄欖樹》,對於這本書很多讀者都聽說是悲劇,所以沒有勇氣去看,下面我就來為大家小小的劇透一下,這本小說的確很虐,但是最後的結局我覺得這也許是李瓚和宋冉最好的歸宿了(也許你不一定接受)
這本小說作者寫的也是十分自然流暢,故事不僅有愛情,還有家國情懷,這條主線還是蠻強大的,深化內涵的同時還能讓我們體會到其他不同的情緒,我覺得很是不錯。推薦大家可以看看,記得拿好紙巾。
簡介:
1.阿瓚,我是冉冉。
2.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除了你。
3.那天,他透過窗子往外看,看見空曠的原野上,一棵白色橄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