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議成都
-
2 # 明天屬於我8
記得我是2015年接觸的網際網路,本來我的職業是趕集賣貨的,在2015年以前生意是很好做的,但是從2015年開始銷售額持續下滑,有時掙的錢還不夠油費呢,後來才明白原來人們都在網上購物了,從那以後我也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路。因為我剛開始不知道網際網路怎麼做,所以在網上開始找教程,但是網際網路的資訊量很大,一時也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時網上彈出一個資訊說購買一個店寶寶可以輕鬆做好網上賣貨,我信以為真就一咬牙花了800塊錢買了那個軟體,誰知買過之後開啟一看原來是讓代理他們的貨物,我頓時感到了上當受騙,結果溝通無果,後來才又接觸了淘寶。
開始做淘寶時年也是很不順,因為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得學,為了做好淘寶我又首先去學了ps,因為當時手機還沒有現在功能強大,需要藉助電腦完成,為了把產品圖片做好專門學了ps。都準備好了開始上傳產品,由於我的產品是在經銷商那裡拿貨,所以價格上不佔優勢,我又開始在網上找貨源,直接在廠家拿貨,就這樣一步一步開始做,訂單慢慢上來了,開始找紙盒廠訂做紙盒,找快遞公司談合作,正準備大幹一場卻被告之我售賣的產品涉嫌侵權,一夜之間我的產品被強制下架。我急忙找廠家要說法,原來是當時中美貿易戰惹的禍,因為我賣的產品是美國的著作權,美國公司取消了和生產廠家的合作,不允許再生產,就這樣導致了大批貨砸在我的手裡。
以上就是我從開始到失敗的過程,經過失敗我總結了兩點:
一 在網上讓你拿錢的都是騙人的。
二 認清大勢,凡有外華人參與的專案一定要事先做好評估。
-
3 # 史蒂芬德全
創業永遠在路上,所有坑都是學費
活著最重要
現金流為王
創新很難,自己想象出來的客戶需求最具欺騙性
-
4 # 耀瑤音樂
何為創業?顧名思義就是,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的人生鋪一條自己走的的路。這條路,會伴隨你的生命,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創業的風險。①:資金,習慣與給別人打工的人,和給別人發工資的人,他們對金錢的態度不一樣。打工的人,用錢買生存和生活。發工資的人,用錢買的事業。②:還是資金,打工的人,沒錢,餓的是一個人,一家人。企業家要是資金鍊斷裂,就會失去下游供應商的信任。在加上員工的工資,想象一下都可怕。③:變現能力,任何企業,任何創業者,最終的目的都是變現。如果不能變現,不能讓資金不斷的升值,就不能讓企業機器順利運轉。這樣一來,生存都難,怎麼談創造價值。④:避免套路,如今的商業圈,就是市場份額的爭奪,要想釣大魚,首先你要養魚,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只靠參與別人的企業,你還不是給別人打工?只是你打工的規模擴大而已。⑤:比如地攤經濟,說好聽點是市場經濟,自由經濟。他的本質就是幫助電商企業“清理庫存”。⑥:想創業,你必須提前發現你專案的“變現點”在哪裡,直接進入主題,見好就收。⑦任何創業者,都是由市場牽著鼻子走。除非你的營銷手段特別牛逼,能夠打造屬於自己,不可仿製的營銷手段,打造一個品牌,讓消費者對你本人產生信任,對你的產品(是你的產品,不是替別人賣產品)產生依賴,這樣你就成功了,以後,在把企業規範一下,進入規範的生產流程就基本成功了。
回覆列表
說起第一次創業其實很糟糕,但是沒有覺得被坑,只是缺少經驗,不知道如何管控屬於自己的股東權益,對於後續創業的小夥伴有所啟示吧:
1、我的創業是和一個老闆合夥,而且跨行了,他是在民族邊遠地區做屠宰加工的,多次邀約我一起幹,本身我也想從北京回到四川,所以稍微瞭解了下專案就開始投入資金,由於我無法管控他們對資金和企業的管理,加上民族邊遠地區的企業管理完全採取的是個體私人企業模式,三下兩除二就說企業在新建廠房過程中借支了大量民間借貸產生虧損,最要命的我根本看不到賬本,沒有規範的財務制度,對於大股東說的借支我也無法核實,導致我投資的幾十萬元完全打了水漂,在2010的時候幾十萬也是我在北京打拼的血汗錢啊;
2、我覺得在選擇專案的時候一定要考察好專案本身,多請專家進行專業的評估,首先要對盈利模式弄對,對風險做最大的評估,另外如果專案本身可以自己操盤就自己操盤,剛開始不建議多人合夥,畢竟誰也不真正瞭解誰,在利益面前最後什麼人都凸顯出來了;
3、不要跨行,不要跨行,不要跨行!一定要是自己熟悉的領域,一定要屬於自己的專業,否則打水漂的機率很大。就像我之前的聯合創業經歷一樣,對於屠宰加工一片茫然,對於財務監管一點不熟悉,對於風險評估不到位………最後弄到自己啥也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