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宇末
-
2 # 絕對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有編鐘、編磬、鼓、竽、琴瑟等。
(一)編鐘。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據《戰國曾侯乙編鐘》記載,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1978年,在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約公元前433年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考古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二)編磬。據史料記載,編磬古代多為宗廟所用。漢代有“四時嘉至磬”的說法,這裡的“嘉至”是西漢宗廟迎神樂名。王國維也曾指出,“鐘磬獨以嘉至名者,以其為廟樂之首也。”編磬是古代漢族樂器一種,用石或玉製作,十六面一組。它的音色,除十二正律外,又加四個半音,演奏打擊時,發出不同音響。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呼叫,這套編磬與編鐘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鐘聲亮,遠之則磬音彰”。
(三)鼓。鼓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據《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記載,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
(四)竽。竽為古簧管樂器,屬於吹奏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荀子·正名》記有“竽,竹三十六簧,,管樂也。調竽奇聲以耳異”。《韓非子·解老》也曰,“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竽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釐米。竽鬥、竽嘴木製,髹絳色漆。
(五)琴瑟。瑟是漢族撥絃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三皇五帝年表》記載,琴瑟均在伏羲時代發明。《禮記·明堂位》曾提到“大瑟小瑟”;《爾雅》曰,“大瑟謂之灑”,“二十七絃。世本,皰犧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曾提及瑟,“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
3 # 大俠行走天下之超然
遊牧民族是馬背民族,使用的樂器自然是輕便易攜的,絕非像農耕民族樂器都是臺式的,那麼就好區分了,像原始的口弦,骨笛,胡笳,到後來發展出的弦撥樂器比如琵笆,再後來又發展出加了一縷馬尾的拉絃樂器比如二胡馬頭琴小提琴,就是遊牧民族的偉大發明,春秋時期估計還較原始,後來的發展遠超中原。
-
4 # disoncu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是古代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這是一種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曆史了,曾經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族居住地。羌笛與敵笛,是有很大區別的,是兩種不同的樂器。
銅鼓是南方少數民族所經常使用到的一種樂器。
葫蘆絲又稱為葫蘆簫,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他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歡,最常用的樂器之一。
另外還有獨玄琴,馬頭琴,還有冬不拉。還有侗笛。等等。
-
5 # 歷史的第三者
要說遊牧民族的樂器,必須先了解當時存在的遊牧民族。
春秋戰國時期,盤踞在周圍的遊牧民族有很多,其中主要可以統稱為:南蠻、西戎、北狄,東夷。
這一時期遊牧民族的樂器主要用於祭祀和戰爭。
其樂器有:
銅鼓:是南方少數民族所使用的樂器,春秋戰國時期的銅鼓為出土於雲南楚雄萬家壩23號墓的158號銅鼓。
箜篌:是由西方東傳的樂器,春秋戰國時期的箜篌僅有出土於新疆且末扎滾魯克的箜篌。
扁鍾:是一種少數民族所使用的青銅樂器,與中原地區的青銅鐘在形體大小和紋飾等方面都有顯著不同。
陶鼓、陶壎:最早見於中原仰韶文化中,可是在東夷居住的範圍內也發現了陶壎。
笳、角:之類樂器存在於同時期的北狄歌舞中。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文化融合和戰爭掠奪的進行,樂器也同時進行了民族大融合。
齊國的《韶樂》其本源來自於東夷。流傳數百年的雅樂,秉著以禮法為主要內容,排除俗樂,存在於上層社會的狹窄空間,不僅脫離群眾生活更日漸僵化,民間則流行使用比較小型輕便又多樣化的樂器,例如 : 築、琴、箏 ( 五絃築身構造仍屬雛型階段),古琴獨奏技術發展,也產生了數位著名琴家如師曠、師文、師襄、伯牙等;
“禮崩樂壞”的局面形成之後,許多諸侯國相繼稱王,於是越權使用天子之樂來彰顯自己的地位,這一行為使得演奏禮樂的樂器數量在春秋戰國時期急劇增多,達到歷史上的巔峰時期。與此同時,各種俗樂相繼發展,出現了許許多多新的樂器。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種類之多,樣式之繁盛,達到了歷史的新高。
按照當時樂器的製作材料,又將樂器分為:金、石、絲、竹、鮑、土、革、木八類
金:以青銅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鍾、饒、編鐘等。
石:以石頭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馨、編磐。
絲:以蠶絲為弦製成樂器,如琴、瑟、箏、築等。
竹:以竹子為材料製成的樂器,如笛、蕭、簧、旎等。
鮑:以幹老的鮑瓜(葫蘆狀)為材料,上插簧管制成樂器,如笙等等。
土:包括壎等
革:包括鼓等
木:包括柷、敔等
這“八音”中的樂器,在後世被稱為“華夏舊樂”或“華夏舊器”,意思是指純正的漢民族樂器,主要是為了與外來的樂器有所區別。
我們現在所說的絲竹之樂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回覆列表
春秋戰國時期的樂器有編鐘、編磬、鼓、竽、琴瑟等。
(一)編鐘。編鐘是中國古代大型打擊樂器。據《戰國曾侯乙編鐘》記載,編鐘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1978年,在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約公元前433年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考古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它用青銅鑄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二)編磬。據史料記載,編磬古代多為宗廟所用。漢代有“四時嘉至磬”的說法,這裡的“嘉至”是西漢宗廟迎神樂名。王國維也曾指出,“鐘磬獨以嘉至名者,以其為廟樂之首也。”編磬是古代漢族樂器一種,用石或玉製作,十六面一組。它的音色,除十二正律外,又加四個半音,演奏打擊時,發出不同音響。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編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兩層懸掛,上層十六枚,下層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隨時呼叫,這套編磬與編鐘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調高上進行合奏或同時轉調演奏。其音響效應“近之則鐘聲亮,遠之則磬音彰”。
(三)鼓。鼓是中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激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據《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記載,黃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
(四)竽。竽為古簧管樂器,屬於吹奏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荀子·正名》記有“竽,竹三十六簧,,管樂也。調竽奇聲以耳異”。《韓非子·解老》也曰,“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鍾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竽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釐米。竽鬥、竽嘴木製,髹絳色漆。
(五)琴瑟。瑟是漢族撥絃樂器,形狀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細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聲音階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三皇五帝年表》記載,琴瑟均在伏羲時代發明。《禮記·明堂位》曾提到“大瑟小瑟”;《爾雅》曰,“大瑟謂之灑”,“二十七絃。世本,皰犧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絃”,《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曾提及瑟,“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