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vvv峰

    詩句淺顯易懂,但是含義非常深刻。

    當時白居易仕途不順。前一首琵琶行可以看出來,這首經過一年後的時光流逝,情緒稍微好轉。從詩句中可以看出欣喜中又帶些自嘲。應是白居易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 2 # 汐嫿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前兩句寫詩人春歸孟夏時登山,與盛開的桃花不期而遇。“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後兩句寫詩人的心情變化,作者登山前嘆息春已歸去,偶遇山寺盛開的桃花轉而感到由衷的驚喜!

  • 3 # 秋春之

    白居易是唐朝詩人,其詩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通俗易懂,婦孺皆知。《大林寺桃花》就是這樣一首七絕。寫作此詩時,詩人正仕途不順,心情黯淡,適春歸盡的四月來大林寺遊玩,看見寺中桃花的盛放,便借景抒情,留有此篇。人間到了四月春已去,傷春惜春之情躍然紙上。山寺之中桃花盛開,春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如此情景,讓詩人眼前一亮,復然表現出對春來的熱愛。常恨春歸無覓處,著一恨字,表現出詩人的怨春歸去的早,不知轉入此中來,卻原來春並未歸遠,而是來到了這山林之中,詩人的情感可謂跌巖不斷!!

  • 4 # 驗詩

    老白前天喝了點酒(不是碘酒昂),出門散心。

    路上無話,還有點小鬱悶。車,在半路上壞了,浪費了時間。本來可以昨天到的。

    大林寺方丈泡的茶都涼了。

    桃花那個開呀!這時候,要是我們就想起了一首歌,叫———“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人家老白不這樣想。

    老白說: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是誇桃花哪,還是誇山寺?肯定的是,不是誇“來路”!來路艱辛啊!(車都壞了)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人間?現在不是有個詞叫“人艱不拆”嗎。其實,人間,也沒法“拆”!想起沈從文留給世間的最後一句話:我對這個世界,沒什麼好說的。

    這樣去看,就明白山寺桃花的不同了吧?

    ————

    老白見了山寺桃花,心情好了許多!

    得珍惜生命中的“美好”不是?

    這就是“長恨春歸”。

    既然,春在此中,何不放懷!

    方丈的茶也又泡上了(昨天的自己喝了,半夜跑了好幾趟那什麼)

    方丈說:今兒您自己喝吧,就著桃花!

  • 5 # 植物貼畫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是《大林寺桃花》的經典名句,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寫此詩時,白居易時任荊州司馬(被貶)。仕途不順,心情鬱悶,人生境況不如意,猶如自己以為的人間春色“芳菲盡”。所以之前和“琵琶女”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嘆。豈知遇到這裡的桃花“始盛開”,心情豁然開朗,欣喜之情躍然詩中。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原來春還在,只是不知轉入到這裡來了。

    這首詩看似表達氣候對物候的影響,實則是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我們在惜春,嘆春,怨恨春歸無覓處時,何不“轉入此中來”。

    人生如此,即使“人間芳菲盡”,我們也可以換個環境“始盛開”。人間處處春常在!

  • 6 # 只有青春

    唐詩三百首的“兩白”,作品最甚,一姓李,一姓白。

    據說白居易寫完詩,要念給鄰居不識字的大媽聽,大媽聽不懂的字句就要修改,我個人認為,白居易是白話文應用的第一人,或者是白話文運動的精神導師。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詩沒有一個詞彙晦澀難懂,讀來朗朗上口,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都能把上面的字兒認全,而且能大體知道上面的意思:

    正是人間四月天,天下的花都謝了,大林寺的桃花才剛剛開始開放,我最恨的就是找不到春天,可是不知不覺的轉到大林寺這裡,意外看到了桃花的盛開。

    古代人喜歡在四月份去“踏青”也就是郊遊,農曆四月清明節以後,一般的桃花早就開謝了, 白居易嘆息春天的短暫,時光如梭,但是在大林寺裡還藏著一片遲開的桃花,讓詩人趕上了這遲到的春天,收穫了一次偶遇的“桃花”。

    這裡暗藏的兩層意思是,第一,大林寺裡清幽背陰,佛門淨地,太陽沒有直接照射到桃花林裡,所以,桃花開的晚。第二,詩人的人生正是低谷期,被人陷害官職被貶,心裡有點惆悵,可是時光(春天)不等人,詩人珍惜時光懷念春天的情懷躍入紙上。

    唐詩三百首,有兩首著名的“桃花詩”,除了白居易的這一首,還有一首是崔護寫的。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我簡單點解釋一下詩的意思:去年我心愛的姑娘還在這道門裡面,今年我心愛的姑娘已經不在這裡了。

    兩首“桃花詩”,都有“桃花”都有“春”,情懷都是珍惜時光(春天),白居易崔護哥倆都是同年生同年卒,生於公元772年卒於846年,我沒有考證過他們哥倆生命中是否有過交集,詩歌上是否有過交流或者“神交”,讓他們的桃花詩能同時流芳百世。

    讀詩後我們自省一下自己的情懷:時光如白駒過隙,請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春天,他怕這一個春天來的遲了一點。

  • 7 # 九思堂筆記

    您的問題是: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懷?我來試著解答,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和欣賞。

    (先看我剛拍的圖片,可見證四月桃花“始盛開”。拍攝時間2020年4月12日14:30。地點:大連西山水庫邊。)

    1、通俗、平實的短詩,表達作者“釋然”的情懷。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共四句。(1)前兩句及釋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四月,山下村落邊桃花已經衰敗凋落,而深山古寺旁卻桃花正豔。

    很平實的景物描寫,醉吟先生有了“別有洞天”、“柳暗花明”的感覺,表達了從失落到突然驚喜、興奮的情緒變化。但這次沒喝酒,沒醉吟。

    (2)後兩句及釋義: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常常嘆息、怨恨春色消失後無處尋找,鬧了半天它跑到大山裡來了。

    這兩句是白居易的感受,從惜春、怨春、恨春歸去太早的悲傷,到看到新景色、新氣象、新希望的感情變化。

    (3)我對全詩的解讀:

    江州司馬青衫溼”。寫這首詩的唐代大詩人、官至左拾遺的白居易,此時已從京城被降職到江州當司馬。無聊的時候到江州郊區的山裡散心,看到大山裡寺廟旁有這等美景,想到自己仕途的遭遇,心生感觸:官場的是非不分、昏庸混亂、你爭我鬥有啥好的,失落、悲憤、留戀又能如何;外邊的自然美景、樹木花草更讓人感覺美好。

    在這首詩裡,人間可看做官場,“山寺”可看做是世外桃園。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有白居易的失落、憤恨,又有對官場的無奈、留戀,還有對“世外桃園”閒適的嚮往。

    鮮明的藝術、被貶的原因——諷喻詩。

    作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魔”、“詩王”的白居易,對唐代文化藝術的貢獻是巨大的。

    他這個人,忠誠、盡職盡責、敢於直言。他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看不慣有些官員不勤政、不幹實事、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看不慣怎麼辦,除了上書皇上,就是寫詩諷刺。他甚至提出:“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好嘛,類似現在的輿論監督了。

    他創作了大量揭露但是社會腐朽、黑暗以及反應普通老百姓生活疾苦的“諷喻詩”,一方面說明他盡為官職責、不同流合汙;另一方面,這些詩揭露、貶損、諷刺時弊,是“為君、為民”而作,不是“為文”而作,成就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比如,們比較熟悉的《賣炭翁》、《憫農》,還有諸如: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觀刈麥》。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輕肥》。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買花/牡丹》

    …………

    他不斷的寫“諷喻詩”,替老百姓喊冤、叫苦、鳴不平,毛頭直指一些官吏和官府,皇上聽了不高興,那些被指的官員如芒在背,肯定要讒言、誹謗白居易,想辦法找茬把他弄走。所以,就有了因諷喻詩,把他從京城貶官到江州這事。

    後來,白居易乾脆不願意在京城當官了,自己請求到外地,惹不起躲得起,也是沒辦法的選擇。

  • 8 # 一康君寫作新語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

    【詩意1】

    這首詩前兩句講四月春末在山寺見到桃花,後兩句再表達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悅心情。透露了詩人對寧靜、和諧、清新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詩意2】

    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而就是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後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記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詩人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詩意3】

    這首詩以趣勝。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似乎都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記述和描寫。但細讀之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它不僅寫出了在山寺看見遲開桃花的喜出望外之情,而且蘊含了人間事所謂“別有一番天地”的理趣。詩人用對比和擬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寫得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如果沒有對春的留戀與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啟人神思。可謂唐人絕句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詩意4】

    白居易的這首七絕流芳百世,也是我最喜歡的詩作之一。它為什麼會引發眾人的喜愛,這裡且分享一些粗淺的心得。

    首先,這首詩非常容易理解,雖然創作於1200多年前的唐代,沒有古文功底也完全能領會全詩的含義:既無詰屈聱牙古訓典故,也沒有深沉做態扭捏說教,除了第一句和第三句還算有著詩般雅意,第二句和第四句簡直就是平鋪直述的大白話。闡述的事情更是平凡的自然現象:大林寺位於廬山上,由於海拔偏高,氣溫較低,使得花期延後。但是藉助這平凡的詩句和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體現出作者高超的文學修養和深邃的思想見地。

    文學作品若要吸引人,結構非常重要,好的文字結構,或者如剝筍,玄機藏身核心深處,隨一層層外殼剝去漸入佳境。或者話分多頭,貌似無關雜亂,俟情節代入,漸漸釐清浮現。在眾多結構性表現手段中,中國古文特別推崇“起承轉合”四部曲。“起”是起因,文章的開頭,“承”則加強主題或更細述事件過程;“轉”則是轉折轉換,放下故事的連續性,乾脆去講述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合”則是萬涓成水,富有邏輯的把多個事由整合在一起,給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首『大林寺桃花』就非常嚴格的遵守了起承轉合的結構:第一句講述人間四月,已入晚春,萬花凋謝,只剩綠意。這是“起”,這時要是來到廬山的大林寺,就會發現此處桃花正值時令次第開放,可見第二句還是在說花的事情,這是“承”。到了第三句,作者經常抱怨春天說消失就消失的疏忽殆盡,貌似放下花事不表,開始說起了季節變換,這是“轉”,但是到了最後一句,看到這盛開的桃花,作者幡然:春天並沒有消失,只不過是從人間溜到了大林寺這裡,此乃精彩絕倫的“合”。若是再細品味下,這首詩作擁有多種模式的“合”:前兩句的“現實”和後兩句“想象”的合,前兩句“客觀”和後兩句“主觀”的合,如果看到了這個結構框架的存在,再去讀讀原詩作,是不是更覺得出彩!這首詩不僅結構精巧,還非常富有鏡頭感。閉目詠頌一下,想象一個攝影鏡頭搖過人間已經鮮花敗落的田園,快速搖移到高山的寺廟,翻過寺廟的院牆,定格在幾株桃樹上,桃樹綠葉未萌,只有枝頭一朵朵粉嫩的桃花簇擁著,鏡頭給這些桃花一個特寫之後,邊縮放邊下移,恰好打到樹下一個怔怔望著桃花發呆的中年人臉上,中年人表情從疑惑的變得舒展,進而浮現出頓悟後的欣悅。這個長鏡頭正是使用這部詩作做的故事指令碼,我猜想如果白居易穿越到當代,一定會用鏡頭如此表現。

    文字通俗親切,結構精巧入勝,還僅僅是這部成功詩作的兩個方面,不得不說,這首詩的寓意也非常深刻。詩言志,是中國詩人創作詩歌的主要動力,某種意義來說,也是一篇詩作成功的主因。白居易寫此詩的時候,正因直言不諱冒犯權貴、被從京城貶為江州司馬的政治挫敗時刻(江州就是現在江西省九江,白居易在這裡還創作了名作『琵琶行』)。中年失意難免心灰意冷和多愁善感,不過從這首詩作中,完全能解讀出白居易具有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而這種樂觀精神,我認為來自其思想境界的深邃。想象一下,人間的春天,那是怎樣一副爭奇鬥豔的景象,和富貴的牡丹、絢爛的櫻花、鮮豔的鬱金香、噴香的玉蘭花等相比,這不起眼的桃花就算沒有誤了時令,誰又能關注到她的存在呢?但是,如果耐住了性子,忍著了寂寞,慢慢的孕育,當眾芳菲褪盡,即使是不起眼的桃花,舒展了孤零弱小的身軀枝頭怒放,照樣能引起有心人的格外青睞,甚至還被當成春天最後的駐留地。這種自信自強、敢於寂寞還不失樂觀的精神,確實讓我分外歡喜。

  • 9 # 一不說迪不言

    我是一迪,我來回答。

    年少成名總是讓人欽羨不已,白居易就是那個讓人欽佩和羨慕的人。16歲考試時所作一首《送別》就足以讓他名垂千古,何況他後期所寫的《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等傳世名作。白居易和“李杜”並列唐代三大詩人,和他接地氣的詩作是分不開的。

    《大林桃花寺》也是詩人比較通俗易懂而且接地氣的一首詩。

    《大林桃花寺》及其翻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四月份的時候,山下的百花早已凋零殆盡,可是這山上寺裡的桃花卻才剛剛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春天容易流逝且無處可以尋覓,我常常為此惆悵神傷,不曾想在這山中寺裡竟然還殘留著春的氣息。

    我的理解

    這其實就是作者用詩文描述的一幅暮春遊山圖,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意思:一方面是對春天的流逝表示感嘆,另外一方面是對春末時節山中依舊繁盛的桃花感到意外,頗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給了他心靈上的寬慰。

    這和我們平時常說的對事情要“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白居易本來已經接受了春天流逝,開始黯然神傷了,可是卻在山中又看見盛開的桃花,頓時有種於絕望中看見希望的“絕處逢生”之感,不禁倍感開懷。

    從詩中不難看出,白居易是一個喜歡春天,喜歡春天裡蓬勃生機的人。而且作為一個大人,竟然會在發現山中桃花依舊盛開之際,歡呼雀躍的像個小孩子一樣,說明詩人是擁有一顆寶貴的童心的。

    但如果非要給這首詩加上什麼情懷的話,我覺得這首詩應該歸類到作者詩作型別中“傷春悲秋”那一類。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它清新脫俗哀而不傷的特質。

    END.

  • 10 # 正道直行22

    與宋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異曲同工。說的是人要豁達、大度,想通了,放下了,又會是一個新天地!

  • 11 # 清風巖塘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貞元年間進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書省校書郎,再官至左拾遺,可謂春風得意。誰知幾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諫不諱,冒犯了權貴,受朝廷排斥,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大林寺桃花》就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時任江州司馬,游完廬山大林峰的大林寺後,有感所作。

    《大林寺桃花》的意思及表達情懷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的大意是,四月,大山外面的百花已凋零殆盡,而山裡古寺的桃花才剛剛盛放。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惋惜,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

    詩的字面意思是寫桃花,到大林寺來春遊,想不到這裡的桃花開得如此鮮豔,別有一番情趣。本來以為春天過去了,其實它沒有過去,而是偷偷地躲到這大山裡來了。

    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兩個方面的情懷

    一是懷念過去曾經春風得意的日子,感到有點怨恨、失望。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這種滄桑的感慨,也許自然地融入這首小詩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紀遊詩,蒙上了逆旅滄桑的隱喻色彩。

    二是希望自己的事業還有“第二春”。雖然現在被貶為司馬,但自己相信這只是暫時的挫折,還會就像大林寺的桃花一樣,只要鮮豔盛開,總會被朝廷發現並得到重用。

    所以,此詩看似平淡自然,是一首紀遊詩。但細讀之,卻是意境深邃,寄託了詩人對個人前途的美好希望。

  • 12 # 雲隱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是詩人在其人生最失意階段的作品,也是詩人詩風變化後“寫實性”的代表之作。

    人間四月芳菲盡 , 山寺桃花始盛開 。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被貶江州促使其詩風大變,而本詩就是其“寫實、直白”詩風的體現。

    這首詩作於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此時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元和九年(814 年)冬,詩人授太子左贊善大夫,後因上疏直言,為上所惡,被貶為江州刺史。又為中書舍人王涯所讒,追詔再貶為江州司馬。官場鉅變、接踵連貶,對白居易而言是一個打擊與教訓,白居易的思想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江州,詩人自稱為“天涯淪落人”,以遊歷山水、作寫實詩為事,並轉而事佛,希望從佛教中求得解脫。被貶江州司馬的階段正是白居易人生道路與其詩風大轉折的階段。

    “寫實性”最能體現白居易的詩風。

    白居易的詩歌風格以寫實為主,詩歌語言質樸、通俗、優美,韻律和諧,意境高遠,形象生動。蘇軾在《祭柳子玉文》中有言:“元輕白俗,郊寒島瘦”。“白俗”即指白居詩的通俗易解。白詩雖俗“婦孺皆懂”,但其詩平易近人的境界,無人可及。

    白詩寫實性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徵,在於白詩不以突典、字奇、異色、詞豔譁眾取寵,白詩“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以天真自得。

    本詩是一首紀遊詩,大林寺則在廬山香爐峰頂。詩人透過短短的四句,就把山寺春色的不同面發掘出來,展現出來。平實的語句,沒有過多的點綴,卻蘊含了深深的哲理。

    人間四月芳菲盡 , 山寺桃花始盛開。

    從山腳下一路走來,繁華春夢已逝,自己的政治夢想也已散去。默默前行,突見滿寺的桃花,剎那間如換了人間。詩人以神察微,以神役物,以自然規律翻轉詩意。

    “盡”與“始”相對,疑問中讓人的思維跳躍,代入到奇幻的世界。有些桃源仙境的突入感,彷彿路轉後春光乍現的神秘。這一刻時間發生了停止,空間也發生了轉換。人間似乎換成了仙界,失望間又看的了希望。這種失而重得、去而復歸的心情如何不令人欣喜,這種大機緣感染了詩人,這春色染紅了桃花。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春歸無覓處 ”遙應 “四月芳菲盡” ,詩人在人生的最低谷,心中肯定是無比惆悵,更何況春去也,亂紅無語。帶著這份心情寄情山水中,卻發現春光春色原來 “ 轉入此中來 ” ,這份大驚奇、大喜悅無以言表。

    詩人更是如此自責自己的“不知”,在這一轉一合,一驚一乍,一責一喜中,顯示出詩人獨具構思,更表露了詩人內在心靈的昇華,在平淡的文字、語句、語調中包含了人生哲理與反思。

  • 13 # D東哥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體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留戀和喜愛之情。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

    大林寺桃花

    一一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詩是作者於當年初夏四月份來到大林寺,而這個時候山下的花草已褪去豔麗,而此時卻在山寺中看見了剛剛盛開的一片桃花。

    作者用很少的文字,就把春天描寫的真實生動,更把看見桃花的那種驚呀與喜悅的心情表達的是淋漓盡致。整首詩可以說是切入點巧妙,立意新穎,語言簡煉,妙趣橫生,不愧是一首千年佳品。

    為什麼說《大林寺桃花》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留戀和喜愛之情?

    可以說在詩人上廬山之前,還在為短暫春色的消失而悔恨和失望。可當他到了山上,偶然發現一片桃花爛漫的春天景映入眼簾時,心中的惱怒和失望一下子消失的無影無蹤,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湧上了心頭。

    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時,可以說是動了番心思的,既想把看到這世外桃花激動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又想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讓人一看便知,朗朗上口。

    因此,他就用看的見的實體桃花來比喻較為抽象的春色,桃花的出現,一掃山下春光不再的不愉快,轉憂為喜,一下子,所有的不開心,煩惱事統統拋開。作者把全身心都投入進了這片得來不易的春光。

    這首詩的可貴之處還在於,詩人為了將看到的春光寫的生動形象,就採用了擬人化手法,很有趣味化,把春光描寫得像一位活潑好動的小姑娘,帶著微笑,忽來忽去,讓人捉摸不定。

    所以我們說正是由於詩人內心充滿了對春光的無限留戀,才能寫下這樣一首充滿童趣的詩來。

    當然寫出這樣對春光無比留戀的心情,是和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有關。

    這首詩是白居易於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創作的。當年他直諫不諱,冒犯了朝庭上層,因此,受朝廷排斥排擠,才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正是由於才幹不能被認可,仕途的挫折,前途的渺茫,讓他的心情十分苦悶煩惱。而這時人間四月裡春光不再,更加增添了他內心惆悵,為了排除苦惱,他來到了廬山上,而恰巧高山古寺中的桃花這時才剛剛盛開,好像是特地為他而開的一樣。他的那些煩惱,憂愁正是由於這片桃花的出現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批改學生作業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