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前剛大學畢業,基本上隔2天,晚上就要吃鐵板燒和燒烤之類的,但接近30就很少吃了。今年32了也更沒有吃的慾望了。然後睡眠也不好,頭髮也掉的厲害。
44
回覆列表
  • 1 # 最新動態早知道

    你好,可能會又這種功能減退的情況,但是一般比較少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考慮肝臟、胃和腦血管疾病,肝臟疾病引起欸有食慾,胃的問題引起消化不好,而腦血管疾病直接引起味覺減退,可以分別查詢一下上訴三方面原因,有陽性發現及時積治療,沒有陽性發現可以繼續觀察或吃點山楂片等促進食慾

  • 2 # 思維導圖小女孩

    人是為了吃飯而生存,還是為了生存而吃飯?我們與食物有著極其複雜的關係,並且會受到成本、可獲得性甚至同伴壓力的影響。不過,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都有“食慾”。

    飢餓是食慾的一部分,使我們在需要進食的時候產生對食物的渴望,但飢餓並不是食慾的全部。畢竟,我們經常在不餓的時候吃東西,或者在有飢餓感的時候選擇不吃飯。近期的研究指出,生活環境中大量的食物訊號——氣味、聲音、廣告等——是我們過度進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的食慾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年齡增長,食慾也會發生變化。套用莎士比亞的話來說,人一生中的食慾可以分為七個階段,瞭解這些階段將有助於我們想出新的方法,來解決食物不足和過度進食(以及隨之而來的肥胖)等問題。

    0到10歲

    在兒童早期,身體經歷快速成長,早年生活中的飲食行為可以延伸到成年時期,肥胖的孩子更容易成為肥胖的成年人。

    幼兒對特定食物的煩惱和恐懼也會導致父母在用餐時間特別掙扎,但在積極環境中反覆品嚐和學習的策略能幫助兒童瞭解不熟悉但重要的食物,比如各種蔬菜。

    兒童也應該受到一些控制,特別是涉及到食物的份量。被父母強迫“清空盤子”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了解自身食慾和飢餓線索的能力,導致未來多年中出現暴飲暴食現象。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政府應該保護幼兒免受有針對性的垃圾食品廣告的影響,因為電視、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媒體和影片部落格上的食物廣告會增加食物的消費量,從而導致兒童超重問題。

    10到20歲

    在青少年時期,由激素驅動的食慾和身體成長標誌著青春期的到來。在這一關鍵時期,青少年如何獲得食物將決定他們未來多年中選擇的生活方式。

    這意味著,青少年的飲食決定與他們後來成為父母之後所孕育的後代健康有著內在的聯絡。遺憾的是,如果沒有適當的指導,青少年可能會養成導致不健康後果的飲食行為和食物偏好。

    由於生殖生物學方面的差異,年輕女性一般要比年輕男性更容易患上營養不良。懷孕的未成年少女也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因為她們的身體也在成長,要與子宮裡成長的胎兒競爭營養物質。

    20到30歲

    作為剛成年的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上大學、同居、結婚,以及成為父母等,都會促進體重增加。

    身體脂肪一旦積累,往往很難去掉。當我們獲取的能量低於消耗所需時,身體就會發出強烈的食慾訊號,相比之下,防止暴飲暴食的訊號很弱,很容易導致過度進食。許多生理和心理因素都會使“少吃”難以維持很長時間。

    有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是培養飽腹感,即吃飽了的感覺。這在嘗試減肥時很有幫助,因為飢餓感是少吃——少於身體發出的食物需求——的主要障礙之一。

    不同食物會向大腦發出不同的訊號。例如,吃一桶冰淇淋很容易,因為脂肪不會觸發大腦發出讓我們停止進食的訊號。另一方面,富含蛋白質、水分或纖維的食物會讓我們有更久的飽腹感。科學與食品行業的合作,將使我們有機會開發出更加有利於人類健康的膳食和零食。

    30到40歲

    成年人的工作壓力除了會帶來胃部不適之外,還會引起其他的問題。研究發現,壓力可以促使80%的人口出現食慾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其中變得狼吞虎嚥和失去食慾的人數差不多。

    這些截然不同的應對策略耐人尋味:我們目前對“食物成癮”現象——對特定食物(通常是高熱量食物)有不可抗拒的消費衝動——還不是很瞭解。許多研究者甚至質疑這一現象的存在。其他人格特質,比如完美主義和高度責任感,也可能在調節壓力和飲食行為方面發揮作用。

    構建合理的工作環境,以減少有問題的飲食模式(比如零食或自動售貨機),對許多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僱主應該努力鼓勵並促進更健康的飲食行為,以提高生產力並保證勞動者的健康,同時還應該採取管理壓力的有效方法。

    40到50歲

    有大量證據表明,飲食是導致健康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吸菸、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和飲酒問題是影響身體健康和死亡率的最主要因素。

    在40歲到50歲時,成年人應該根據自身健康狀況改變自己的行為。不過,許多疾病的症狀往往是看不見的,比如高血壓或高膽固醇,而許多人也都沒有采取行動。

    50到60歲

    過了50歲之後,我們的肌肉質量開始逐漸減少,每年減少約0.5%至1%。這種現象稱為肌肉減少症。體力活動減少、蛋白質攝入過少和女性更年期等都會加速肌肉量的減少。

    健康且多樣化的飲食,加上適當的身體活動,對於減少衰老的影響至關重要。目前,老年人對美味可口、經濟實惠且高蛋白食物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

    富含蛋白質的零食可能是增加老年人總蛋白質攝入量的理想食物,但目前很少有產品能夠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和喜好。

    60到70歲及以上

    隨著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便是保持生活質量,防止社會變得老弱不堪。

    充足的營養很重要,因為衰老會導致食慾不佳和缺乏飢餓感,從而導致無意的減重,使身體更虛弱。食慾下降也可能由疾病引起,比如阿爾茨海默症的影響。

    進食是一種社交體驗,失去伴侶或家人,以及單獨進食都會影響食物帶來的愉悅感。衰老帶來的其他問題,比如吞嚥苦難、牙齒問題、味覺和嗅覺衰退等,也會破壞進食的慾望,減少食物帶來的回報。

    我們應該記住,食物在生活中不僅僅是燃料,而且是社交和文化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是用來享受的。我們都是食物專家,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吃。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把每一次進食當作享受食物的機會,並透過合理飲食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 3 # 空城舊夢92801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細胞機能開始慢慢老化消減,衰退,新陳代謝也不如從前。所以食慾不如從前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還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生活吧!該吃吃,就吃吃。該喝喝就喝喝。該睡就要睡,定期的去醫院檢查一下我們的身體。也好防範於未然,你說對吧?

  • 4 # 使用者山澗小溪113A

    年齡與食慾的影響有,但一般情況下健康人多是在50歲之後開始顯現。50歲之前一般正常人不應出現食慾減退。從人體的發育情況看,30多歲身體已定型,工作也穩定,身體消耗能量較少,主要以維持為主。這個時段對於一個人的吃飯多少,食慾高低,與勞動強度,運動量大小,心情好壞,均有影響。你今年32歲,正是幹事業的黃金年華,需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如食慾不振,夜間睡眠不好,應到醫院去找一位有經驗的內科醫生查體並診治為宜。這樣做了,對於你的身體健康,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5 # Rex炎媽

    我個人覺得食慾沒有下降啊。相反,為了減肥還在刻意控制食慾。這個跟年齡沒多大關係吧,跟個人的精神狀態,身體狀態什麼的有一定關係,比如你最近重心放在某件事情上,而這件事可能沒有做好,導致食慾下降?或者身體不適,導致胃口不好等等原因。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都需要找出來克服它,經歷過疫情,還有什麼是比身體健康更重要的事情呢,總之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知足常樂,吃嘛嘛香[呲牙]

  • 6 # 重慶姐412

    飢餓是食慾的一部分,使我們在需要進食的時候產生對食物的渴望,但飢餓並不是食慾的全部。畢竟,我們經常在不餓的時候吃東西,或者在有飢餓感的時候選擇不吃飯。近期的研究指出,生活環境中大量的食物訊號——氣味、聲音、廣告等——是我們過度進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的食慾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年齡增長,食慾也會發生變化。套用莎士比亞的話來說,人一生中的食慾可以分為七個階段,瞭解這些階段將有助於我們想出新的方法,來解決食物不足和過度進食(以及隨之而來的肥胖)等問題。

    在兒童早期,身體經歷快速成長,早年生活中的飲食行為可以延伸到成年時期,肥胖的孩子更容易成為肥胖的成年人。

    幼兒對特定食物的煩惱和恐懼也會導致父母在用餐時間特別掙扎,但在積極環境中反覆品嚐和學習的策略能幫助兒童瞭解不熟悉但重要的食物,比如各種蔬菜。

    兒童也應該受到一些控制,特別是涉及到食物的份量。被父母強迫“清空盤子”可能會讓孩子失去了解自身食慾和飢餓線索的能力,導致未來多年中出現暴飲暴食現象。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政府應該保護幼兒免受有針對性的垃圾食品廣告的影響,因為電視、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媒體和影片部落格上的食物廣告會增加食物的消費量,從而導致兒童超重問題。

  • 7 # 紅心5034

    從你的描述看,我感覺不止食慾減退那麼簡單,你應該去醫院看看病,檢查下身體。因為有睡不好,掉頭髮,也是身體某些機能問題的表現,需要調整。畢竟還很年輕,你要說單純食慾減退,我還以為你到了45-50間了呢!啥也別多想,去醫院看看醫生

  • 8 # 寧靜18169

    是的個個消化系統都減弱了。就好比一個機器一樣時間長了。都老化了個個技能都在下降。所以過好當前保持好心態健康生活就是最好的

  • 9 # 老王414454219904

    年嶺大啦,腸胃湧動慢啦,消化系統吸收能力減弱,運動量少新陳代瀉,適當運動,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有病治病,沒病防病,預防為主,科學養生,健康長壽。

  • 10 # liaobofei

    我有時看見好吃的,明知道吃多了不好,就是控制不住,哦呵[呲牙]結果胃裡堵得慌,這說明不是老了食慾減退了,因為在我們這年代很多單身老人,為了方便隨隨便便吃點,導致食慾下降了,不知道有同感的老年人沒有?

  • 11 # 1理念起航

    不宜這樣講,年齡大了,食慾不振,食慾退了,或者是沒有胃口不好,這些說法依據不充實,年輕人也存在著食慾不振,不想吃飯等,主要看你的體質能量守恆如何是好。主要是本人對每月,每天食物調理有關係的,調理搭配好胃口就好,吸收好,消化系統暢通無阻,無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後你能接受丁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