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y174658727

    崇洋媚外的心態在某些人心裡根心粒固,汗奸賣國的人,不愛國的人,有的錢想作死的人太多了,這次在美國的大部分華人我們不要同情他們

  • 2 # Jackcomes

    人各有志,夢想猶在。

    北美崔哥:來美國的十大遺憾!

    第一, 在美國只能成為人,成不了人上人。如果您在國內已經是人上人,那您來美國肯定失落。

    華人在美國,窮盡畢生心力,頂多做一個普普通通的美華人,要麼上班兒要麼做生意要麼花國內帶來的錢每天過特沒勁的普通人的破日子。

    第二, 在國內已經是白領兒了,來美國請做好“墮落”的心裡準備,比如,國內的胸外科醫生,來美國只能切雞胸脯;國內拉大提琴的,來美國只能搞裝修拉鋸;國內吹小號的,來美國只能吹牛B。

    第三, 來美國好山好水物質極大豐富,可時刻要經受著文化的飢渴,比如空氣裡再沒有你前半生熟悉的漢語罵人話,收音機裡沒你愛聽的歌兒對門兒沒聊天的鄰居,沒飯局沒卡拉OK沒夜宵擼串兒…… 甭跟我抬槓說你住的城市什麼都有,洛杉磯紐約我都住過,跟國內十八線城市有的比嗎?

    那是一種母國文化的滋養,在國外缺得太多了以至於營養不良你都不想承認,因為你習慣了。

    第四, 美國特別不公平,比如特別愛美國的華人和一般般愛美國的華人,都同樣遭白人黑人暴徒的歧視和毆打。這個特別傷已經徹底成為美國公民而且比白人還護著美國的華人的心。太TM不公平了。

    第五, 來了美國定居,只能把國內的父母當成網友了。什麼父母在不遠行的封建意識只得拋棄了。

    第六, 在美國生的孩子或者特別小帶來的孩子都不講漢語了,他們和他們的後代對你和你的華夏母國沒感情親情和愛,種族通婚交配後,長得也不再像你,到第三代孫子就已經不再知道名叫Yu-gang Li 的你是個什麼東西了,也不會知道當初是你考了三次託福簽了五次證打拼八年拿的綠卡才有了這幫美國孫子們。

    也就是說,經過您千辛萬苦的努力,在三代之內就讓自己斷子絕孫了。(我說這話包括北美崔哥的我哈)

    第七, 年輕的剛來美國的心氣兒正高,天天養家養孩子掙錢沒時間琢磨,等到了北美崔哥我這樣50歲以後,偶爾你會突然愣一下,腦子裡問自己“我靠,好不央兒的,我TM吃錯了藥了跑這兒來混一輩子幹嘛呀?

    我在大上海大北京大成都不待著,跑個禿山牧場大農村人煙稀少沒幾個朋友吃得非常差勁的美國幹什麼來呀。”

    想圖個安靜與世無爭?我可以去五臺山當和尚尼姑去呀!

    第八, 還有個遺憾,就是萬一哪天不幸輪到自己死了,想到北美崔哥的我和一幫老墨白人或黑人兄弟們埋在一個墓地,聊也聊不到一塊兒,講個黃段子對方也不見得懂,沒勁,遺憾,不甘心。

    第九, 有人說了,北美崔哥,您這麼糾結在美國待著,回國呀,誰攔著你了?

    遺憾又來了。在美國混了32年,最好的人生年華,有孩子有房子有朋友有生意有保險有退休費,交了一輩子的稅,還沒開始享受呢。

    把根拔起來回國內安家?一下子來不了這狠的。回到國內沒房子很可能還買不起房…… 一切要從頭開始。都這歲數了,算了吧。

    (不用噴我,等您老了也會有我這種悵然和感慨。沒心沒肺的除外。)

    第十, 最後,什麼人來美國沒任何遺憾?一種,知道自己回國就得坐牢。

    另一種,不善於回憶拒絕回憶或不懂什麼叫回憶的人,就覺得眼前美國的生活是最美好的,比哪兒都好。

    我多想成為這樣的人呀。這該死的回憶其實帶給我無休無止的苦惱,它讓我永遠徜徉在往昔親情友情和文化的美好裡

  • 3 # 縱觀天下奇趣

    一.改革開放之前,出國留學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一筆開支,大部分能夠出國的也都是公派出國的留學生,國家完全解決了費用開銷。目前,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程序逐漸完成,中國的家庭收入在不斷上升,與其在國內一線城市花費動輒幾百上千萬購置學區房,孩子還要接受高強度的學習壓力的競爭,可謂是“一人上學,全家受累”。還不如從小送出國去,讓孩子接受國外文化的薰陶。再者說,中國的父母很重視孩子的培養,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再加上華人傳統的攀比心理,這也就導致了出國留學火熱的情況出現。

    二.國內開設本科教育的高校目前有接近九百所,而美國開設本科教育的高校多達四千多所,兩者的實力之差懸殊之大。華人口眾多,雖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但中考、高考都會不斷分流,同齡人中能有機會接受本科教育的本就不多,能接受985高校高層次教育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可見中國學生競爭壓力之大啊。

    三.目前的社會上有一種普遍的思想,中國目前的是應試教育,區別於美國的素質教育。在美國,所有的學生本科階段前兩年採用的通識教育,本科前兩年會接收多學科基礎知識的教育,等兩年之後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由考生自由選擇想學習的專業。透過這種形式培養出的學生肯定是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並願意終身為之付出。

    還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

    1

    頂級的國際教育標準

    美國是世界上公認的高等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大學前100強中,美國大學的數量佔到了近半數,美國不僅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學,這些學校涵蓋的課程數量和範圍也非常驚人。在配套設施、師資水平、教育支出、教學等級甚至教育環境以及整個社會對教育的認知以及重視程度上,美國都位於世界全列。

    2

    良好的簽證形勢

    美國所有1000多所招收國際學生的大學都提供高質量的本科教學,而其中有一半左右提供研究生教學。從這一點來說,留學美國擁有廣泛的選擇範圍和更大的機會。同時,不同類別的院校滿足不同背景條件的學生,所有有留美願望的學生都能找到合適的大學。近些年來,美國移民局開始放留學簽證的尺度。甚至很多被其他國家拒籤的學生最後都成功拿到了美國簽證。相信在消除了對美國簽證難的疑慮和誤區後,美國會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留學的第一選擇。

    3

    一流的生源

    每年都有來自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的超過450000留學生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可以極大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路;國際化的環境更會使學生在畢業後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4

    公平的獎、助學金制度

    美國大學非常重視對人才的吸引和投資,即使你是國際學生,只要在各方面都很優秀,申請到減免學費、全額或部分獎學金的機會也非常大。而且,只要學生在校表現出色,獎學金可以支援在美學習期間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這在其他留學國家幾乎是不可能的。

    5

    靈活有效的學分累計方式

    美國的高等院校實行學分制,只要學生完成了必修課程和規定學分就可以畢業並獲得相應的學位。因此,經過周密的計劃和實施,學生完全有可能在三年內完成本科課程、或在一年內完成碩士課程;也可能同時獲得主修加輔修學位、雙學位或三個學位,而不需要花費兩至三倍的時間和費用。

    6

    自由開放的專業選擇體系

    為了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考慮自己的興趣和將來的發展,美國很多學校不要求本科一、二年級的學生選擇明確的專業方向,除了某些專業特殊要求的課程,本科一、二年級的課程基本上是為所有學生共同設定的。在三、四年級時候自主選擇專業。有些學生選擇了某專業,希望更改,也可以隨時提出申請,重新選擇。另外,在申請攻讀研究生學位時,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與本科不同的專業。

    7

    較多的勤工儉學機會

    美國的高校中有很多的機會提供給學生進行勤工儉學。一般學生只要爭取,每週都有15小時左右工作時間,這不僅對家庭的經濟狀況有幫助,而且對學生的學習也十分的有效,促使其更優秀,人際關係更友好。如果學生願意在假期繼續工作,所得的收入補貼生活是足夠的。

    8

    多文化多種族的交流

    美國不僅是一個文化大國,同時也是全世界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人群最集中的國家。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外華人到美國尋求發展,尤其是外國留學生。美國大學中的一半學校可以招收國際學生,而每年全美大學招收的新生有接近1/3是國際學生。在美國,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僅次於印度排第二位。“多樣化”是美國大學非常注重的一項因素,在這裡,可以接觸到更為豐富多彩的生活。同時,各民族多元文化組成平等、開放、自由的環境,有利於新生的融入。

    9

    獲得更大的未來發展空間

    美國擁有積極的移民政策,能為每一個留學生提供一條留美髮展的道路。在美國完成學業後,可以選擇就業或繼續深造。對於前者,一般在美國以外接受教育的學生是很難獲得美國就業機會的,而在美國本土的外國留學生則可以同美國學生享有相同的機會進行競爭。如果選擇繼續深造,從美國大學畢業的留學生無論是在留學階段打下來的基礎還是在對美國的瞭解、資訊等方面都遠遠有利於直接從海外進行申請的學生,在競爭優秀大學的時候佔據優先的位置。

    10

    回國獲得更多高薪機會

    由於美國強大的教育資源以及一流的師資力量,赴美留學的學生與其他國家的學生相比,各方面能力均佔很大優勢,所以,留美歸華人員一直是國內大型公司、外企、國外辦事機構的首選人才。

    當然,目前國內的高校招生也在逐漸實行“大類招生,專業分流”的思想,即前兩年學習所有公共基礎課程,第三年再根據個人興趣實現專業分流。相信中國的人才培養方式也會逐漸得到完善,並且發展得越來越好。

  • 4 # LaoHuang188

    對於申請美本的學生和家庭來說,20/21fall大機率還是要來讀書的,一方面,美國目前出的簽證限制政策和本科無關,而且目前來看,未來想在美國讀研的話,還是海外本科更保險一些;另一方面,申請美本的同學很大一部分是從高一甚至更早就開始規劃的,特別是上了國際學校或者國際班的同學,走的都是ap/ib的課程,和高考不是一個模式,如果馬上轉變賽道參與高考,並不是一件很輕易的事情。對於考慮出國讀研的同學來說,20fall就不說了,其實這會兒offer都已經下來了,如果是國內本科的話,其實秋季是不太方便來美國的,而且很多學校也都是網課的形式,很多學生都在考慮defer到明年入學。21fall22fall現在有些同學蠻緊張的,擔心中美現在的形勢影響自己申請,也還是打算來美國的,一方面是也下定決心要出國了,做了一些準備,有考慮時間成本的問題,當然也有自己的未來規劃的關係;另一方面就是經濟形勢擺在面前,求職、考研都會比前幾年艱難很多。不過,個人感覺要看11月的大選,如果還是特朗普當選,可能會打擊一部分學生和家長的,後面1-2年申請的人數自然會有下降,想撿漏的同學倒是可以衝一衝。最後,說一句:去美國學習沒有錯,但願學成報效祖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獨頭蒜什麼時候澆水?